3日至4日,德國賓根市市長費澤爾率代表團一行來到天門,就兩市締結友好城市進行交流訪問,並與我市籤署了合作意向協議書,為進一步加深兩地友好交流與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費澤爾市長一行參觀天門中學
3日晚,市委、市政府設宴款待費澤爾一行。在歡迎晚宴上,市委書記吳錦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天門人民,對賓根市代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期待兩地深入開展交流與合作,早日結成友好城市。
據了解,賓根市位於德國西南部,萊茵河畔,是萊茵蘭-普法爾茨州下轄城市,歷史悠久,森林茂密,風光秀美,以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業聞名,三大釀酒區(萊茵黑森,中萊茵和納厄河)在此交匯。此外,這裡交通便利,有克洛普城堡等眾多歷史遺蹟,旅遊業比較發達。
市委書記吳錦將《鳳(文物)郵票珍藏版贈送給德國賓根市市長費澤爾。
4日舉行的座談交流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莊光明介紹了天門的區位、人文和經濟發展等情況。他說,天門人文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生態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經濟特色鮮明。自古以來,天門就有走出去闖天下的傳統,是中國內陸著名的「僑鄉」,當前,天門正在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推動城市走向更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天門市和賓根市在教育、文化和經貿等領域各有所長,合作共贏的潛力巨大。希望雙方開拓交流合作領域,促進互利互惠、共同發展。
座談交流會現場
費澤爾表示,賓根市歷史悠久、環境優良、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人民熱情好客,願與天門市開展廣泛合作。市長本人對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邀請天門市負責人及各界人士前往考察交流,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建立起交流互動的橋梁和紐帶,加強兩地和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謀求互利共贏。
隨後,莊光明與費澤爾籤署了友好城市合作意向協議書,並互贈禮物。
莊光明與費澤爾籤署合作備忘錄
會上還觀看了天門市與賓根市城市宣傳片,雙方就職業教育、城市建設、文化旅遊等方面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交流。
會前,費澤爾一行實地參觀考察了天門中學、天門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天門職業學院、天門市博物館。
費澤爾市長一行在天門職業學院參觀
市領導汪發良、劉春霞、熊利民、劉生平,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蔣勝雄等分別參加相關活動。
來源:天門發布天門城南現居住市民已經很多,政府有沒有計劃在城南修建公園或體院館之類能供市民飯後鍛鍊健身的場所。
你好!
網友:寂靜守候 您在市委書記專屬版上的留言已收悉,現回復如下;
今年在城南的建設計劃有,一是小南湖遊園建設,包括小南湖水系整理、綠化、公共廣場及遊園道路等相關配套工程;主要是突出休閒功能,供廣大城南市民戶外遊憩、娛樂休閒。二是楊家新溝改造工程,包括兩側綠化、休閒步道、自行車道、點狀公園、籃球場等配套設施。另外,城南部分道路交叉路口的小遊園也在規劃方案編制過程中,對於已形成的規劃方案將在我局網站進行公示,傾聽市民意見,修訂完善方案。通過上述一系列的綠化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和小遊園規劃編制及建設,城南的宜居宜業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
感謝您對城鄉規劃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竟陵(天門) 城西,有個鍋底潮,現在叫它西湖。這湖可有點來歷呢!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竟陵一地,瘟疫流行。荒村茅屋,十家斷了九家炊煙。亂葬崗裡,丫鵲老鴉啄著死人的腸肚。
竟陵城北,往著一戶窮人家。老兩口四十上下得的個獨種寶,也病得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這時候來了一位白鬍子公公,他從腰裡解下一個葫蘆說:「我這葫蘆裡裝有瓊漿玉液,是從城西一口古井裡打來的。這井下接九泉,上通天河,能治癒百病,起死回生。可惜呀,可惜這井被石板壓住,不見天日。」說完,轉身出門,連個影兒也看不到了。
老兩口又是驚,又是喜,打開葫蘆一看,哪是什麼瓊漿玉液,原來是一葫蘆清水。為了趕緊救活兒子,也顧不得想那麼多了。兩老一個掰開兒子的牙關,一個用湯匙餵進清水。說也奇怪,一湯匙灌下,牙關鬆了;兩湯匙灌下,眼睛睜了;三湯匙灌下,舌頭活了。
這一下,老頭子歡喜得像發了狂,他連呼帶喊地跑出門外:「竟陵有了神水,鄉親們有救啦!」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就傳遍了竟陵城中九十九條巷,城外九十九個灣。
當天夜裡,人們挑著土壺,提著瓦罐從四方八面湧向古井,燈籠火把排成了一條條火龍陣。石板一揭開,清油油的泉水直冒,泛起一陣陣香氣。說來也真巧,那古井的水,任你千挑萬擔,車裝馬馱,怎麼也汲不完。水到病除,方圓上百裡,救活了不少人。打這以後,人們叫這井為神泉井。
神泉水勝過靈丹妙藥,不曉得是怎麼傳到丞相的耳朵裡。這一年,老皇帝得了重病,丞相便親自來舀神泉水。丞相來路上還順利,迴路上,可就鬧出了亂子。那天船到黃河,突然,天氣陡變,狂風大作,大浪幾乎把官船搖翻。那裝滿神泉水的御壺,也 被旋風颳到河裡了。
潑了神泉水,丞相只得在黃河舀了一罐黃湯回京城繳旨。那老皇帝喝了,一時三刻就歸了西天。這一下,可惱怒了新登位的皇太子,他先殺了丞相一家,又派欽差大臣到竟陵,限期把神泉井堵死。
欽差大臣一到竟陵,就叫來九十九個差狗衙役,劃成三十三人一夥,一天三班,不分白天黑夜來堵井。說也稀奇,那口有篩子一樣粗,船篙一樣深的古井,一下變成了無底洞。不說這百來個差役填不實,就是用八十三萬人馬搬來泰山也不濟事。
眼看皇上限期逼近,欽差大臣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這時候,街頭巷尾,傳起一首童謠:
天底黑得象口鍋,
神泉難化救世藥,
何不捲起掀天浪,
把這世道衝個窩?
「天底黑得象口鍋」。飲差想:鑄一口鐵鍋,把井口蓋住,再往鍋上堆土,土不就漏不下,流不走了嗎?他主意打定,連夜叫人趕造一口三百六十斤重的大鼎鍋。
到了蓋並的那天,飲差大臣由一些富豪鄉紳前呼後擁,到了古並邊。號炮三聲響過。一夥如狼似虎的差役吆三喝四地抬起大鼎鍋,正要蓋上井的當口,只聽得山崩地裂一聲巨響,從並裡噴出熱氣滔滔的洪水,陡起三丈高的浪頭,把那些烏龜王八全都一鍋熬了。
神泉井沉下去了,竟陵城西現出了一個大湖,這就是鍋底湖,後來又叫西湖。夏天,湖上開滿一朵朵紅紅的荷花;秋天,湖底長滿又白又嫩的甜藕。聽老人們講,夜裡到西湖採藕,船篙篤下去,還可以聽到鍋底的響聲呢!
此故事刊載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天門民間故事》《荊州地區民間故事》及長江文藝出版社《山川佳話》。
來源:天門文藝往期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爆料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