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DY CHAO刷新亞洲當代珠寶藝術拍賣記錄

2020-12-22 GQ男士網

 

紅寶緞帶戒指

  CINDY CHAO致力於尋求藝術與寶石間的共鳴,將每件珠寶作品塑造成充滿生命力的微型藝術品、精細的微型建築物,這次的作品「紅寶石緞帶戒指」同樣擁有著充沛的情感和生命——珠寶藝術家Cindy認為這顆紅寶石是「Gift From Above 來自上天的禮物」,「禮物」就成為了創作核心靈感,環繞紅寶石的緞帶,輕柔包覆並舞動飛躍著,彷佛正在拆開禮物的瞬間,鑽石緞帶隨柔風飄揚的動感在瞬間靜止。作為目前世界屈指可數的能夠自己雕塑蠟模的珠寶創作者,Cindy Chao為了如何透過堅硬的金屬與鑽石達到動感生命力的最佳呈現,經過無數次的縝密計算與排列,雕刻無數個蠟模,完美呈現了鑽石緞帶飄動時的每個起伏轉折以及柔軟布面呈現的褶痕,精湛的「360度鑽石鑲嵌工藝」突破傳統平面的珠寶鑲嵌,眼見之處鑲嵌超過700顆鑽石與寶石如流水般被揮灑在作品上呈現流暢的體層次感,揮灑出無限生命力與動感。紅寶石彷佛被飛舞的緞帶烘託,凌空於上的同時也散發出最璀璨迷人的火光。

  這次Cindy的「紅寶石緞帶戒指」與世界藝術大師曾梵志、趙無極的作品一起以高成交價創下了當代藝術世界的拍賣紀錄,成就亞洲珠寶藝術家載入國際拍賣史的巔峰時刻,榮耀亞洲,榮耀世界。

   博物館典藏級大師之作

  「為藝術而存在,用創作記錄生命存在的痕跡」,CINDY CHAO The Art Jewel藝術珠寶將頂級珠寶升華為一件件微型藝術品,蘊含建築、凋塑、寶石、色彩、結構。每年限量的Black Label Masterpiece大師系列作品更為精湛工藝與純粹藝術的博物館典藏級藝術巨作。

  2010年,CINDY CHAO 2009年大師系列 No. 1 作品「皇家蝴蝶胸針」被以寶石研究及數十萬件豐富且權威館藏聞名於世的美國Smithsonian國家歷史博物館列館典藏,爾後並盛大舉行揭幕儀式。在所有雋永於歷史、具傳奇背景的館藏珠寶之間,CINDY CHAO 皇家蝴蝶胸針是唯一的當代珠寶藝術品。史密森尼博物館特別表示,「皇家蝴蝶是一件當代的絕佳藝術品,精湛設計與工藝,結合前所未見的寶石運用,使之成為影響21世紀珠寶創作的大師之作!更重要的是,它更是一件未來的古蹟,是我們對百年後代的珍藏」,表達對這件當代藝術珠寶崇高的致敬,也表達對作品中歷史傳承和精湛工藝的讚嘆。對立館166年的博物館來說,首件華人藝術珠寶收藏的意義深遠;對全球華人來說, Cindy Chao成為華人珠寶藝術家被如此高規格榮耀的第一人,這記錄下華人藝術家在國際間裡程碑式的突破,CINDY CHAO藝術珠寶就此奠定博物館殿堂級珠寶藝術的指標地位。

  CINDY CHAO Black Label大師作品以珠寶藝術寫下歷史,成為當代藝術珠寶的典範與精髓。每年限量大師作品鑲嵌全球稀少罕見的收藏級寶石,由歐洲最具盛名的鑲鑽師傅以經歷歲月淬鍊而爐火純青的珠寶藝術工藝,用長達二到三年的手工製作精雕細琢才得以完成。每件大師作品擁有屬於自己的年份編號以及量身訂製的黑色鋼琴烤漆珠寶盒,讓藏家於珍藏藝術的同時更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尊貴與榮耀。

  這些博物館殿堂級的限量藝術品承載頂級文化價值,於北京、香港、東京、杜拜、巴黎、紐約各大美術館和博物館中展出,並於國際拍賣會中受到全球頂級藏家追捧珍藏。除此之外,CINDY CHAO會對潛力藏家進行資格審查,只有獲得CINDY CHAO總部的邀請,藏家才得以在全球預約制的品牌Showroom、珠寶藝廊以及邀請制的私密鑑賞會中,由專業珠寶經理人引領,深度品味這些具傳承意義與收藏價值的博物館典藏級藝術巨作。

  當代最具收藏價值的藝術珠寶

  作為博物館典藏級藝術珠寶,CINDY CHAO每年都僅釋出一到兩件作品參與佳士得、蘇富比、菲利普斯等世界級拍賣會,從佳士得紐約首拍出發,繼而相繼徵服杜拜、香港與日內瓦,從媒體巨擎梅鐸夫人鄧文迪到中東皇室,從好萊塢時尚女王傑西卡·派克到約旦皇后,金字塔頂端的國際藝術藏家都是CINDY CHAO的忠實擁躉。因此,每次Cindy的作品一經面世就激起全球藏家熱烈的追捧擁簇,通過拍賣持續刷新品牌的成交紀錄,競投出震撼世界的價格,貫徹著CINDY CHAO藝術珠寶「突破自我」的品牌精神。

  翻開CINDY CHAO The Art Jewel的榮耀扉頁,可以看到從2007年佳士得紐約首次華人珠寶藝術家掛名拍賣開始,拍賣價格連年攀升。從2007年以9.1萬美金在紐約佳士得以預估價雙倍落槌的同年大師系列Black Label No.17「四季系列」冬季黑白樹枝項鍊,到2011年香港蘇富比以預估價3倍的47萬美金(362萬港幣)成交的2010年度大師系列Black Label No. 8「四季系列」夏至手環,以及2012年在日內瓦佳士得以預估價5倍突破百萬美金成交的同年度大師作品Black Label No.1作品「重生蝴蝶」,每一年CINDY CHAO的拍賣作品的表現都有大幅度的飛躍,年增長率從31%達到了113%!

  而今以384萬美金(2352萬人民幣)成交的作品2013年Black Label大師系列NO.19作品「紅寶石緞帶指環」,不僅刷新亞洲珠寶藝術家的世界拍賣記錄,也以登上蘇富比封面的最高榮耀,證實國際頂級專家和藏家對於Cindy Chao國際藝術大師地位的欣賞和肯定。真正的藏家理解CINDY CHAO藝術珠寶輝煌成交價背後的內涵,每一件CINDY CHAO的作品都擁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熾熱的靈魂,除了珍貴罕見的寶石,精緻絕倫的特有工藝,真正的精髓是閃爍於其中的超越時代的藝術價值。這七年的拍賣歷程,完整記錄CINDY CHAO對於自我的不斷超越和突破,驚人增長至43倍的拍賣成交額也令世人舉目共睹CINDY CHAO超然的藝術價值——這些作品不僅是富有豐富的情緒,還擁有著感動人心的溫度,當之無愧為可以傳承的藝術品,同樣也是潛力巨大的投資品。它們會經過時間的考驗,成為世紀藝術的代表,傳承時光,超越巔峰。

  CINDY CHAO 2013年Black Label大師系列NO.19作品「鴿血紅紅寶緞帶戒指」以登上蘇富比亞洲四十周年封面

  Ribbon Collection 緞帶系列

  「紅寶石緞帶戒指」延伸自CINDY CHAO The Art Jewel 的「Ribbon緞帶系列」,「Ribbon 緞帶系列」是CINDY CHAO藝術珠寶醞釀以久的系列創作。珠寶藝術家Cindy Chao 顛覆緞帶主題於珠寶運用上的既定形象和體現,用柔軟卻充滿動感、具有生命張力的有機創作風格重新詮釋。「Ribbon 緞帶系列」中每件作品所呈現的緞帶與蝴蝶結元素都獨一無二,設計師透過精湛的蠟雕藝術與頂尖鑲鑽工藝,將鑽石創作幻變出各種布料的多元質感。緞帶系列中剛打好的挺立蝴蝶結,隨風飄動的絲帶、或是一場充滿力道的緞帶之舞,都展現出CINDY CHAO 藝術珠寶在工藝與藝術境界上的不斷精進與突破。

  頂尖鑲鑽師傅透過CINDY CHAO創作中特有的360度鑲鑽工藝,每顆鑽石的角度都經過精心設計與專業計算。紅寶石緞帶戒指眼見之處鑲嵌超過700顆鑽石與寶石,呈現對完美細節的徹底苛求。

工藝過程 鑲鑽

工藝過程 鑲鑽

工藝過程 鑲鑽

工藝過程 鑲鑽

  鑽石緞帶塑造出的鏤空結構,展現紅寶石的天然高貴氣質、懾人火光與通透淨度。工匠在確定每顆鑽石都零誤差鑲嵌完成後,將8.03克拉天然未經加熱處理的歌血紅紅寶石最後放上戒臺,謹慎拋光鑲爪後,這件2013年 Black Label 大師系列 No. 19 作品正式完成。

工藝過程 打磨

工藝過程 鑲嵌紅寶石

工藝過程 鑲嵌紅寶石

最後拋光

相關焦點

  • 亞洲最大當代藝術拍賣 <淡水夕照>料拍得最高價
    韓國畫家崔素榮的《盤如洞的家》    人民網11月1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1936年是臺灣的日治時期結束,重新回歸中國重要的一年,被譽為臺灣最有才華的藝術家「中國梵谷」陳澄波也從上海回到了臺灣,看著淡水西照微黃的夕陽、一排排荷蘭式的紅瓦屋舍、蜿蜒的黃土街道、三兩成群的漁民,一時感慨,在這裡畫下了臺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 CINDY CHAO年度蝴蝶展現精湛工藝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傳世典藏
    打破歐洲百年藝術疆界 華人珠寶躋身世界巔峰之列巴黎2020年2月11日 /美通社/ -- 近日,來自華人藝術珠寶典範、藝術珠寶品牌CINDY CHAO The Art Jewel 的「紅寶側飛蝴蝶胸針他由衷地向Cindy表示敬意,表彰其在藝術界、珠寶領域,以及對藝術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貢獻。
  • 嘉德香港2019春拍收官,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再次破億
    原標題:嘉德香港2019春拍收官,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再次破億3月31日,經過兩天預展、兩天拍賣的中國嘉德香港2019年春拍圓滿收官,四大板塊、七大專場、六件超千萬港幣成交,總成交3.72億港幣,其中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再次突破億元,以1.17億港幣的總成交領跑本季春拍。
  • 佳士得美術學院與香港大學文學院聯袂啟動探索亞洲當代藝術世界...
    2019年7月6日至10日,香港大學文學院與佳士得美術學院香港分校首度合辦為期五天的系列講座–「探索亞洲當代藝術世界」。此全新項目針對藝術愛好者、專業人士和從業者,或對藝術產業發展有興趣的人士,由雙方共同策劃並教授,充分利用兩大機構廣受讚譽的專業知識,聚焦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及印度的現代與當代藝術。
  • 年輕人才的崛起,舊大師的重新出現&2020年的定義性拍賣記錄
    這些記錄的調查以及更多內容如下。 去年12月,蘇富比拍賣行在本年度最後一次重大的現代和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以400萬美元的價格賣出了亨德裡克斯(Hendricks)1972年的畫布詹森先生(Sammy From Miami),創下了新紀錄。
  • CINDY CHAO The Art Jewel博物館典藏級大師之作亮相上海藝博會
    開創性呈現藝術珠寶「移動博物館」上海2020年11月17日 /美通社/ -- 本月 11 日至 15 日,博物館典藏級華人藝術珠寶品牌CINDY CHAO The Art Jewel作為華人藝術珠寶典範,矚目亮相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與 WESTBUND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精心呈獻由華人珠寶藝術家
  • 「數說」佳士得2017全球市場報告 亞洲市場有哪些新動向?
    ,傅抱石憑藉2.05億港幣成交的《琵琶行》,一舉創下傅抱石人物畫的最高價紀錄;  同時,佳士得香港亦積極引進西方當代藝術,2017年春拍引入西方戰後當代藝術,秋拍則在亞洲範圍內首次設置了「親愛的莫奈」專場,此外還以私洽的形式進一步引入西方當代藝術,這無一不說明佳士得對於亞洲市場以及亞洲藏家的重視與布局策略。
  • 吳冠中等人創春拍紀錄 與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何幹
    張大千《桃源圖》   作者:韓業庭   4月4日,保利香港春拍,吳冠中作品《周莊》以2.36億港元落槌,創造了吳冠中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同時刷新了中國現當代油畫最高紀錄   1896年,金融家賽努奇在生前將他的亞洲收藏品以及私人住所全部饋贈給了巴黎國立博物館,1898年,巴黎市專門為這批展品創建了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又名賽努奇博物館)。與世界上其他亞洲藝術博物館不同的是,該館不僅收藏中國古代文物,而且很早開始收藏並展出亞洲當代藝術品。
  • 委託拍賣與私下推薦【東京國立拍賣株式會社】
    東京國立拍賣株式會社是日本專業從事藝術品拍賣、展覽的機構,由日本華人收藏組織發起,日本專業的收藏團隊運營,主要從事亞洲藝術、中國古董、當代藝術的展覽、拍賣活動。      日本東京國立拍賣株式會社在多年來,由華人收藏家主導,舉辦多次中日文化交流活動,對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日本舉行包括大型的畫展、交流會,積極推進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流.在當代藝術、油畫、雕塑、展覽、古代藝術品收藏多領域開展活動。
  • Artprice:藝術市場上新的「當代藝術經典」備受熱捧
    巴黎2019年5月23日 /美通社/ -- 2019 年初,藝術市場似乎宿醉未消,需要一些特別活動以振奮人心,而紐約素有名望的拍賣會則恰逢其會。結果證明,倫敦第一季度記錄的成交價反映了全球藝術市場整體有利的新局面,其中大衛·霍克尼和克勞德·莫奈以及香港的張大千和卡伍斯的作品尤為突出。
  • 香港蘇富比2018年拍賣總成交額76.8億港元 為成立以來最好成績
    香港蘇富比2018年拍賣總成交額高達76.8 億港元(9.85億美元),為亞洲蘇富比成立45 年以來最高,收穫12場白手套,誕生7件過億港幣拍品,刷新四十多項拍賣紀錄。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表示:「2018年是蘇富比紮根亞洲以來成績最好的一年。本年度拍賣總額高達10億美元,連續三年領先同儕,進一步鞏固蘇富比於亞洲市場之領導地位。
  • 安迪 沃霍領銜菲利普斯當代藝術拍賣夜
    上周,在紐約佳士得戰後與當代藝術品以創紀錄的接近五億美元的成交總額完美收官後的第二天,菲利普斯拍賣行在美國當地時間周四在紐約舉行的拍賣之夜隨即開始。菲利普斯拍賣行的此次拍賣之夜銷售情況沒有佳士得前一天的拍賣那麼火爆,整體銷售趨於溫和,沒有創下重要銷售紀錄,最終以7860萬美元的交易總額收官。
  • 《八尾金魚》拍出1.7億港幣,佳士得香港拿下常玉拍賣記錄大滿貫
    ,最終成交價1.7億港元,此畫刷新了常玉動物主題畫作記錄。常玉三大創作主題中,只有「動物」這一主題尚未衝破一億港元大關,此次佳士得成功以1.7億港元拍出《八尾金魚》,拿下常玉拍賣記錄的大滿貫。 而當晚常玉的另一件作品《籃中粉紅菊》也以1.38億港元成交。2020年7月佳士得香港曾以遠超預期的1.91億港元成交的畫作《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刷新常玉靜物畫記錄。
  • 刷新8位藝術家紀錄 富藝斯香港秋拍斬獲2.71億港元創新高
    11月24日至25日,富藝斯2019年香港秋拍「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及日場相繼舉槌,完成2.71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創造了富藝斯亞洲拍賣有史以來最高總成交紀錄
  • 珠寶大亨相繼「馬失前蹄」 昆明數十套房產上億元拍賣
    趙興龍、楊自文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玩翡翠的人一度把楊自文稱為「賭聖」,他號稱擁有價值10個億的13個博物館以及一塊重量3噸、價值10多億的「亞洲一號」翡翠原石,這跟「賭神」趙興龍說他家倉庫裡躺著數十億的翡翠原石有點類似。
  • 美國美術館和媒體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反應
    在《畫廊》2008年4 月刊《牆外開花》一文中,介紹了美國畫廊界對快速成長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態度和反應。隨著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品在各大拍賣會上驚人的表現以及中國整體國力持續穩定的上升,美國畫廊業正逐步參與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和享受著其繁榮帶來的成果。
  • 你應該知道的全球100件標誌性當代藝術作品(二)
    《最後的晚餐》曾梵志在2013年蘇富比進入亞洲40周年晚間拍賣中,曾梵志《最後的晚餐》以1.8044億港元成為首件過億的亞洲當代藝術品。成交價不僅刷新其個人紀錄,也成功問鼎首個過億元的亞洲當代藝術作品。
  •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上海展,記錄疫情前一年當代藝術現狀
    此次展覽以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與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CMAA)的調查工作為基礎,在《中國當代藝術年鑑》(以下簡稱《年鑑》)的基礎上,對過去一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和現象作出的回顧和分析。
  • 中國當代藝術迎來億元時代 寧波企業家出手購藏
    2013年10月,蘇富比亞洲40周年拍賣晚會,曾梵志的油畫《最後的晚餐》以1.42億元人民幣成交。11月23日晚,香港佳士得「亞洲20世紀及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曾梵志《協和醫院系列》三聯畫拍出1.13億港元。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又一次突破「億元大關」。  本月初,16家中國知名畫廊集體亮相紐約第16屆軍械庫藝術展。其焦點展主題便是「聚焦:中國」。
  • 重新思考西方、重新思考當代藝術
    關根申夫關心真正的文化問題,他的作品有著本能的文化反應,也有著驚人的表現力和生命衝動,是日本當代藝術家,甚至是亞洲文化自我意識的一次覺醒。與之相比,安尼施·卡普爾的《尖頂與深坑》更多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它精緻、有趣、漂亮、纖巧,卻沒有更多的文化意味。安尼施·卡普爾,他的問題意識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