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圖書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夥伴、甚至是啟蒙老師。玩具圖書能滿足寶寶最基本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動作能力的發展,很多時候還是爸媽與寶寶溝通的橋梁。有了豐富合適的玩具和圖書,寶寶的世界才是完整的。很難想像,一個沒有任何一點玩具的寶寶,他的童年該怎麼度過。
既然玩具圖書對於寶寶的成長如此重要,那麼玩具是不是越貴越好?越多越好?越複雜越好呢?答案肯定是NO、NO、NO的。
該如何選擇玩具圖書,才能更好提高寶寶的認知聽說能力呢?
為寶寶選擇玩具圖書應優先考慮:月齡匹配性、安全簡單、整理難度。
根據0-6個月是寶寶視神經發展的關鍵期,0-12個月是寶寶聽神經發展的關鍵期的研究結果,再結合寶寶身體動作能力的發展,為不同月齡的寶寶選擇合適的玩具圖書。我個人建議如下:
0-6個月寶寶為其選擇一些適合寶寶抓握的搖鈴類玩具,便於鍛鍊聽力和抓握能力;搖鈴顏色要鮮豔,但不要太複雜,2-3種顏色最好,可以刺激寶寶視神經的發展。此個階段個人認為不適合幫寶寶準備圖書,因為這階段的嬰兒大多數時間是躺著的,看圖書不利於視力的發展。
6-12個月寶寶可以為其選擇小球、玩具塔或敲鼓之類的,注意小球表面最好不要完全光滑的,鍛鍊寶寶的抓握能力。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開始陸續長牙,經常會拿東西往嘴裡塞,因此玩具的安全衛生很重要。此個階段也可以為嬰兒準備一些無背景、顏色鮮豔、跟日常生活貼近的簡單實物類圖書,如水果類、蔬菜類等等,提高寶寶對生活的認知。
1-2歲以後寶寶已經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遊戲,可以幫他們準備簡單積木、娃娃、汽車、餐具和沙水玩具等等,很有利於寶寶智力的發展和玩伴關係的建立。此個階段幫寶寶準備的圖書可以是簡單的生活情節類,引導寶寶思維能力的發展。
2-3歲的寶寶就適合幫其準備一些可以鍛鍊思維能力的智力型玩具,如兒童畫板,數字串珠、智力積木等等,為進入幼兒園做準備。圖書已經可以選擇具有簡單完整情節的故事書,引導基本禮儀和社交行為發展。
為寶寶選擇玩具應要耐摔、無異味、無尖角的、容易清洗,玩具體積足夠大且無小零件以防寶寶吞食。圖書要耐撕,畫面清晰、紙質優、無異味的,顏色鮮豔但不要太複雜。
每次準備給寶寶的玩具種類最好不要超過2種,因為嬰幼兒的思維是單一的,避免加大寶寶選擇難度而失去興趣和耐性。我真的嘗試過一下子放五花八門的玩具給寶寶,但寶寶都不願去碰或者碰了一下就煩了;反而只放一種玩具的話,寶寶可以玩個大半天。
從寶寶學會獨立玩玩具開始,就要教導寶寶每次玩玩具後要學會收拾整理。起初可以是爸媽示範整理,接著指導寶寶並與我們一起整理,最後讓寶寶學會自己整理。讓寶寶逐漸意識到自己就是玩具的小主人,整理歸位是玩玩具的最基本責任,為以後發展社會化關係奠定基礎。因此,爸媽幫寶寶準備的玩具整理難度不能太大,避免寶寶整理難度大,信心受到打擊。
我是木木育兒媽媽,一個80後本科生。因為兩個可愛的寶寶,也愛上育兒知識這塊領域。以上文章為個人經驗,有任何疑問或建議都歡迎留言。如果你也對育兒這塊感興趣,歡迎關注我。願你我共同進步,培養出更加快樂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