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的公司發射了SpaceX「龍」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5月31日晚十點13分對接國際空間站成功,成為美國本土繼2011年後首個發射成功的載人飛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由民用公司發射成功的載人飛船。
關於這次發射,網上消息頗多,從技術到審美,還有那隻搶鏡的小恐龍,都有很多介紹。
昨晚看完對接視頻,感慨人類科技進步之餘,也唏噓不已,人類的分裂就這樣進一步擴大了。
王爾德在《溫夫人的扇子》裡,借達靈頓勳爵之口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總有人仰望星空。」
然而事實上,只是有些人不得不生活在陰溝裡,有些人卻可以一直仰望星空。
所有人的星空
浩瀚蒼穹對人類一直有著無窮的吸引力。
據說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就是說萬物的本源是水的那個),走在路上仰頭看天,掉進了坑裡,被僕人嘲笑說,哲學家只關心天上的事情,卻不看腳下。
然而泰勒斯對天文的研究讓他因為種橄欖而大賺特賺。
一輩子沒出過故鄉哥尼斯堡的康德,墓碑上的名言是:「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而日益增長的驚讚和敬畏: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都會對星空產生好奇,在參觀科技館的時候會對宇宙驚奇不已。
這也是Doctor Who(神秘博士)擁有眾多擁躉的原因之一,有誰不喜愛在時空中旅行呢?
約旦的瓦迪拉姆紅色沙漠,(電影《火星救援》的拍攝地),因為氣候乾燥,周邊燈光稀少,成為絕佳的觀星地點,每天晚上都有無數人來到沙漠中藉助望遠鏡看向天空。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天空的新奇漸漸被生活的壓力所代替,甚至大都市裡都很少看見星光。
馬斯克小時候受阿波羅登月影響而一直藏著他的火星夢,雖然曾被人當成瘋子,但馬斯克還是為自己正了名。
而另一位賈姓老闆則被人徹底認為是騙子。
然而不管是瘋子還是騙子,對於普通人來說,都只是一個夢而已。
少數人的星空
觀看飛船的新聞app特別諷刺,這邊播放著飛船升空,美國總統等人親自觀摩,人們感慨著場景的震撼,相隔的彈窗就是美國多地民眾抗議示威行為,混亂中煙火瀰漫。
讓人全然忘了這是一個國家,總感覺是兩個國度。
而這又何嘗是美國自己的特色?
SpaceX的功績之一是通過回收技術,大大降低了成本,加上其他方面的節約,讓以往動輒上億美金的發射,降低到了幾千萬。
而一枚火箭能重複使用幾十次,每次最多載7人,讓人類去往太空的成本大大降低。
未來,可能太空之旅,在費用上不會令富人望而卻步,到那時鏡頭裡的「後浪」們就不只是跳傘、潛水,還有太空漫步了……
科技的發展並沒有增進人類的福祉,反而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
也許不遠的將來,普通人還在生活中掙扎,精英們的眼光已經不在意地球上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