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創新獎走過十年 錦上添花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12-19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上海12月8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範子萌 宋薇萍)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金融領域的創新煥發別樣光彩。昨日,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正式揭曉,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以「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斬獲特等獎。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在昨日召開的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媒體通氣會上表示,上海金融創新獎創立十年來,知名度和影響力日益提升,湧現出一大批創新性強、示範性好的優秀成果,共評選出優秀成果共588項,不少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小標題)科創板相關項目斬獲大獎

記者昨日從通氣會現場獲悉,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評選中,190個符合條件的創新性項目參與角逐,最終69個項目脫穎而出,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2個、提名獎25個,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

多個與科創板有關的項目斬獲大獎。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上交所、中證登上海分公司)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發行、定價等一系列關鍵制度上進行了市場化改革的突破,獲得特等獎。

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的「『工銀科創』金融服務方案」獲得二等獎。該項目著眼服務科創板,圍繞落實「浦江之光」行動,通過在滬設立總行級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探索為科創企業提供多元金融服務。

「兩年來,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在改革中誕生、在探索中發展。」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在會上說,截至昨日,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到200家,其中上海地區上市的有35家。

闕波認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建設符合預期,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在對企業的包容效應、上市企業的成長效應、上市行業的集聚效應、審核的快速效應、價格的均衡效應、審核的威懾效應以及改革的示範效應方面,作用鮮明。

(小標題)緊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在解冬看來,本年度獲獎項目的另一大特點是緊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目標,打造金融開放的樞紐門戶。

比如,獲得一等獎的境外礦山鐵礦石基差貿易創新項目(國信期貨),是境外主流礦山首次試點運用國內期貨品種點價,有利於提升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國信期貨總經理餘曉東告訴記者,境外礦山鐵礦石基差貿易創新項目在多個領域實現了歷史性創新。項目的成功推進,為中國成為全球大宗商品的定價中心邁出重要一步,同時也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此以後,中國企業進口鐵礦石只能用美元結算的被動局面將得到改變。

二等獎系列中的「首隻中日ETF互通產品——華安日經225ETF」項目(華安基金),作為國內首隻投資日本市場的ETF,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

榮獲三等獎的中債登上海分公司「人民幣債券跨境跨市場互聯繫列創新」項目,以開展人民幣債券跨境業務創新為亮點,提升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

(小標題)十年創新獎 激活創造力

2010年,為加快實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上海市政府設立「上海金融創新獎」,用於推動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促進上海金融業發展。這是國內首個聚焦金融創新的省部級政府獎項。十年來,上海金融創新獎共評選出588項優秀成果,其中成果獎513項、推進獎75項。

解冬說,總體來看,這些項目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始終立足創新引領,二是緊緊圍繞國家戰略,三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四是踐行人民至上理念。

解冬表示,創新是金融改革發展的靈魂,是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上海金融創新獎的意義不僅僅是獎勵和表彰,更重要的是對金融業創新發展方向的引導和推動,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和氛圍,激發更多的金融機構和人才來支持創新、參與創新,希望上海市金融機構和廣大金融工作者以獲獎項目研發實施單位和個人為榜樣,強化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為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及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向更高能級邁進作出更大貢獻。(完)

相關焦點

  • 最新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曉,科創板獲特別獎
    如上海保交所的「『保交鏈』平臺」項目,通過區塊鏈應用,構建起行業金融科技生態圈,服務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浦發銀行的「數字金融對客服務模式創新應用平臺」項目,打造人性化的人機互動界面,提升以用戶為中心的普惠化金融服務。同時,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多個獲獎項目緊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目標,打造金融開放的樞紐門戶。
  •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榜!特等獎花落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
    這些項目不僅類型豐富、覆蓋面廣,而且特色鮮明、示範性強,充分體現了2019年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成果,也展現了上海金融業在落實「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等方面的創新。此外,還有「創新建設新片區離岸貿易產業發展集聚區成為統籌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等9個項目被授予了本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推進獎。
  • 2019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曉 科創板獲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昨日揭曉,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獲得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經過持續努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面臨新的要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又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在對過去建設推進過程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以建設全球一流國際金融中心為目標,通過系統分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新發展格局中面臨的新任務,本報告提出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遠目標、支撐體系和十四五期間發展重點的相關建議。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2020年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
    本網訊 記者周軒千報導 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滬舉辦。
  • 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信也科技的嘗試與努力
    (原標題: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信也科技的嘗試與努力)
  • 院士與浦東|柴洪峰院士: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柴洪峰院士順應時代需要,積極投身到建設上海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規劃。在此後的近30年間,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柴洪峰院士所主持推動的一系列金融信息化工程,惠及民生,為公眾認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開拓建設者1993年,柴洪峰主持建設中國外匯交易系統,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提供了交易、清算和信息服務,成功實現了人民幣匯率並軌,實現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促進中國外匯市場的健康發展,奠定了浮動匯率制的基礎,1996年我國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十四五」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圍繞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支撐,本課題報告對「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八個方面提出共33條相關建議。八是加強戰略規劃引領,形成多方建設合力:高度重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戰略規劃引領和統籌作用,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納入國家規劃體系;健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工作協調機制。
  • 2019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大事件
    科創板揚帆起航,標誌性外資金融機構不斷落滬,搶佔全球金融科技制高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進入決勝階段。日前,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2019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大事件」。1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科創板於6月13日開板,7月22日開市,從宣布到落地實施僅歷時9個月,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開啟了新徵程,充分發揮改革試驗田的作用,有力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 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獲特等獎
    2020年,是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之年,也是上海金融創新獎十周年。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獲獎項目的決定
    ,優化上海金融發展環境,增強上海金融機構綜合競爭力,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根據《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和上海金融創新獎組織評審有關規定並報市委、市政府審定,市政府決定,授予下列項目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   一、授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銀行間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創新與提升」等6個項目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如何建設?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來源:一財網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下稱「報告」)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發布。
  • 魏尚進教授新著「光華雙子座」 聚焦金融開放和國際金融中心節點...
    遵循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殷殷囑託,上海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2020年——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節點之年。2020年9月25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上海超越東京,首次躋身全球第三名,實力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八是加強戰略規劃引領,形成多方建設合力:高度重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戰略規劃引領和統籌作用,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規劃納入國家規劃體系;健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工作協調機制。根據中央的要求,上海正在不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和開放樞紐門戶功能這「四大功能」,以提高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集聚能力、配置能力、輻射能力,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上海城市功能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核心驅動。
  • 附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評估報告(2009-2020)
    一、摘要2009年國務院通過《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下稱「19號文」),明確了上海至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
  • 助力「家門口」的進博會,上海虹橋商務區內多家銀行創新金融服務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火熱進行。記者了解到,同處上海虹橋商務區的招商銀行虹橋天地支行早在幾個月前,就已著手推進多項創新服務舉措,為各國貿易夥伴提供優質的延伸性服務,助力第三屆進博會成功舉辦。
  •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原標題:連結兩大中心建設 上海深度布局金融科技 來源:上海證券報作為聯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促進雙向賦能的重要著力點,上海正在多方發力,搶佔金融科技制高點。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近日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表示,面向未來,上海要大力推進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研發應用。
  • 百年外灘新活力:人保入駐綠地外灘中心,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外灘,是曾經享譽中外的「遠東華爾街」,是誕生中國金融業多個「第一」的金融腹地。現在,作為上海「五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之一,外灘正肩負著新的使命。今年年初,綠地集團成功收購位於上海外灘金融集聚帶重要位置的黃浦董家渡項目(已更名為「綠地外灘中心」)。至今不足半年,綠地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資本優勢以及綜合開發運營能力,快速推進這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地標建設。
  •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
    當時代把新的使命交給青島,這座城市應該如何以平臺思維做乘法,集聚創新要素,向更多「合伙人」發出邀請函?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11月21日,「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