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前夕,鄧小平在談到全會的中心議題時說:「最理想的方案是通過一個改革文件。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經濟上都起了很多的作用,這次三中全會能否搞一個改革文件?這個文件將對全黨起巨大的作用。」經過多方共同努力,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長期以來的禁錮,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概念,回答了長期困擾社會主義改革的理論問題,使經濟體制改革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在與十二屆三中全會同時召開的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鄧小平高度評價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他說:「我的印象是寫出了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初稿,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這次經濟體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釋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有些是我們老祖宗沒有說過的話,有些新話。」1985年10月,鄧小平在回答外國媒體提問時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此後幾年,企業管理體制、貿易體制、金融體制、糧食購銷體制、對外開放體制等都進行了全方位改革。
圖為1984年的鄧小平。
廣安日報記者 武娟 據《鄧小平年譜》等整理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