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英國人為何曾不願出版《鄧小平文集》?

2020-12-11 中華網新聞

編者按: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起步,世界對「封閉」了幾十年的中國還不十分了解。1984年12月,主要收錄鄧小平1976年以後一些帶方向性、政策性講話的《鄧小平文集》英文版首次在國外出版,為外國人重新認識中國提供新的視角。鄧小平在文集序言中所說的一段平和而又真誠的話--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也成為偉人感動世界的經典語錄。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出版此書的歷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波折不斷。本文口述者周爾鎏先生當年是我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曾為《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出版事宜與英國出版商多次溝通,最終促成此書順利出版。

1984年12月6日,英文版《鄧小平文集》作為世界領袖叢書之一,在英國倫敦由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首印1萬冊,在世界各國引起巨大反響。由於受歡迎程度頗高,之後又重印2萬冊。「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中國人民將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根本改變自己國家的落後面貌,以嶄新的面貌,自立於世界的先進之列,並且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人類的正義事業。」這是鄧小平在英文版《鄧小平文集》序言中激情洋溢的一段話。

《鄧小平文集》英文版首次在國外出版,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特別是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窗口。其實,《鄧小平文集》英文版的出版歷經4年之久,其間波折不斷。英文版出版之前的一些內幕往事迄今鮮為人知。

國內通知儘快促成發行英文版《鄧小平文集》

1980年至1984年底,我由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習慣簡稱對外文委)派駐英國大使館擔任文化參贊,後來該機構曾經被合併到文化部,當時的部長是黃鎮。對外文委和外交部同是部級單位,使館中的大使和政務參贊由外交部派遣,我則是改革開放後第一位由對外文委派出的文化參贊,主要處理和文化交流有關的一切事務。那時候吳作人、吳祖強、戴愛蓮、謝晉、吳貽弓、蕭乾、譚抒真、費孝通和林默涵等著名文化界人士訪英之行都是我和夫人王章麗經辦的。我還曾受周總理的生前囑託,且同金山合作設法尋找到曾長期在海外的京劇大師周信芳的女兒周採芹並妥善安排她回到中國。

在英國時,有一次大使館黨委開會,傳達國內指示,要出《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大使和其他同志都認為這事意義非常重大,但是任務相當艱巨,怕搞砸了,而且使館同志大多數人覺得英國沒有合適的出版商,討論下來決定回復國內請另外想辦法。

《鄧小平文集》英文版書影

我也參加了會議,但我的意見和他們有所不同。雖然這不是我文化參贊的份內事,可我覺得出《鄧小平文集》英文版雖然任務重大,但是很有必要,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門剛剛啟開不久,世界亟須傾聽中國的聲音。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領導者,是總設計師,在他的領導下,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對外交往也邁開了步子。出他的文集可以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

還有就是我對鄧小平也很有感情,而且這感情由來已久。我在第二野戰軍政大學讀書時,鄧小平是政委,劉伯承是司令員。二野的任務是解放大西南與其他野戰軍相互配合最後解放全中國。二野軍大的戰士中有許多人都是青年知識分子,其中不少人出身地主家庭,鄧小平針對這一情況還專門來給我們上過黨課。他說:參加革命要過三關,就是軍事關、土改關和社會主義關。這次講課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可以說改變了我以後的人生道路。因為二野軍政大學結業後,我本來有機會被分配到劉、鄧等首長身邊當機要員,也正是聽了鄧小平的講課,我主動申請下基層以便更好地鍛鍊自己。

那時候我是總理親屬的身份沒有暴露,誰都不知道我和總理的關係。所以,我1949年先到武漢和第四野戰軍匯合,之後參加解放重慶,然後又主動從地方下鄉工作隊幹起。1954年我考取南開大學讀書時,總理還和我說起這件事,問我:你們的鄧政委當時是怎麼和你們說要過社會主義關的?還對我說:你們的政委是善於打上黨戰役等戰略仗的一位領導。

所以,我內心是非常希望《鄧小平文集》能在國外順利出版的。

吳作人是《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在倫敦順利出版的關鍵人物。圖為他與方召麐、周爾鎏一起拜訪李約瑟、魯桂珍。左起:李約瑟、方召麐、魯桂珍、吳作人、周爾鎏

第一次見面出版商敷衍了事

使館會議後不久我回國,先向部長黃鎮匯報了工作,然後到有關單位去聯繫工作。在國家出版局,我碰到了周水玉處長,她以前是我在對外文委工作時的同事。她見了我很高興,告訴我正在為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的事情發愁,出版商羅伯特·馬克斯維爾先生很難打交道,希望我能給她出出主意並提供協助。她是後來具體經辦出版英文版《鄧小平文集》的主要當事人之一,如果不是因為她和我說起出版過程中的種種難處,我可能就不會和這件事有多少關聯。

周水玉向所屬單位領導匯報了我的情況,當時的國家出版局局長宋木文接見了我,說了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的重要性和碰到的難題,表示深切希望我本人能幫忙解決。我那時才知道,國內其實已經和馬克斯維爾先生接觸聯繫過,他同意並要求出版周恩來和鄧小平的文史資料。他本人為此也來過中國,國內有關方面考慮到鄧穎超當時已年邁,曾經表示不便去麻煩她老人家,只給了他鄧小平的有關部分材料。

但他取走鄧小平的材料後卻一拖再拖,甚至說材料丟失了。國內對此很不滿意,但鞭長莫及,便要使館努力促進這件事。我由上述情況知道國內在出版英文版《鄧小平文集》這件事上很犯難。回英國後,我打聽並了解到培格曼出版公司和公司總經理羅伯特·馬克斯維爾先生的一些情況。馬克斯維爾1923年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父母都是猶太人,在二戰中沒能逃脫納粹的魔掌。二戰後,馬克斯維爾獨自來到英國,改名換姓生存下來。雖然他只讀過三年書,但他天資聰明,通過努力成為英國資產超過億萬的報業巨子,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億萬富翁。他旗下的《每日鏡報》、《倫敦每日新聞報》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報紙。馬克斯維爾是個非常成功的大企業家,據說脾氣古怪,是個很難相處的人。不過也有消息說他和世界各國許多政要都保持著非常好的私人友誼。

我把了解到的情況向大使匯報後,他勉強覺得可以試試。於是我們一起來到倫敦培格曼出版公司的大樓。但第一次見面很不愉快,馬克斯維爾先生故意冷淡我們,讓我們在外面等了好長時間。我知道他在辦公室,但他就是不出來。我覺得這樣很不友好,為了維護尊嚴和留有餘地,我想了一下就冒然闖進董事長的辦公室,並面對他本人說:「貴公司的秘書過於保護你了。」這樣反而使他感到理虧。我們把想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的事情和他說明之後,他聳聳肩說考慮考慮。這樣的敷衍使大使很氣憤。出來後我對大使說,國內很重視這件事,我再想想辦法。因為當時尚無更適當的人選。

周爾鎏與吳作人有著不同尋常的友誼。圖為1974年吳作人送給周爾鎏的畫作

美術大師吳作人鼎力相助

我也覺得馬克斯維爾先生的態度很傲慢,我必須想辦法。這時候我想起了我的忘年交老朋友、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吳作人先生。他是我父親輩的著名文化界人士。我原先認識徐悲鴻的太太廖靜文,她曾經對我說過:吳作人是徐悲鴻先生的大弟子,是徐悲鴻最好的接班人,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也是我國當代美術史上承前啟後的一代傑出的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所以我對他很有好感,非常敬重他的人品和學術修養。「文革」時期,他被打成「黑畫家」,下放勞動,不能繪畫使他很苦惱。1972年尼克森訪華前,周總理向中央建議,需要一批畫家,畫一批好畫裝扮人民大會堂。這樣吳作人和其他一批畫家,才被名正言順地解放出來重新拿起畫筆,他為此創作了《吳哥朝暉》、《貢嘎雪峰》、《鏡泊湖》等大幅油畫和中國畫多幅。他的中國畫《熊貓》,由郵電部印製成第二套《熊貓》特種郵票(共六枚)發行。他還曾經獲得法國文化部授予藝術文學最高勳章、比利時國王授予王冠榮譽勳章、法國最傑出中國畫家作品特別獎等殊榮。

粉碎「四人幫」後,吳作人到英國訪問交流,國家給他的錢有限,經濟很拮据,找不到合適的地方住。知道他的窘境後,作為駐英使館文化參贊,我覺得有責任幫他。於是我就找到方召麐女士,她是張大千唯一的女弟子,也是位知名畫家,長期旅居倫敦和香港兩地。我讓吳作人住到方召麐女士家,為他節省了一大筆錢,所以,雖然我是晚輩,但吳作人先生很感謝我。加上他和周總理的感情非常好,他了解我的身世,總理去世後,他還寫了悼念詩詞書畫贈送給我。事實上,他在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這件事上確實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2年8月2日,鄧小平在北戴河會見馬克斯維爾。

當時,培格曼出版公司已經刊登了廣告,要出版吳作人先生的畫冊並舉行開幕式,還邀請吳作人親自出席開幕式。吳作人先生從1954年起曾連續當選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人大代表在英國相對於國會議員,所以英國人很尊重他。其中如馬克斯維爾等人往往出於商業利益的目的,也非常遷就他。英國人不一定瞧得起政客,但對藝術家特別是大藝術家,整個社會都是抱著敬重的態度的。藝術不分國界,所以他們視吳作人為上賓。

我把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碰到的困難和吳作人說後,他直截了當地對我說:如果他們不肯出《鄧小平文集》英文版,那我的畫冊就不考慮給他們出。聽他這樣一說,我就心定了。事實上,英國人做事是非常講計劃的,吳作人的畫展如期舉行,作為使館文化參贊,我們夫婦也應邀出席。馬克斯維爾見了我,說:你們說的出版鄧小平文集的事,我將積極考慮,並儘早落實。我知道由吳作人出面,事情會順利不少。吳作人先生馬上陪我去馬克斯維爾的辦公室。這次,馬克斯維爾就沒有讓我們在外面等候,接見我們時態度也很好。但他也說了心裡話,他說: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我有實際困難,我出了世界上許多領導人的書,我都見過他們。但我對鄧小平先生不了解。見他如此說,我們也不能強求。回去後,我和吳作人討論,覺得馬克斯維爾可能是想見鄧小平,但這不是我們能隨便答應的。

我把事情匯報給大使後,大使也很為難。儘管事情比想像的要困難許多,但我想不能半途而廢。吳作人先生和我又去見馬克斯維爾,希望他能改變初衷。去之前,吳作人對我說:你是國家幹部,是外交官,又是總理的侄子,有些話還是我來說比較好。這次,吳作人先生就對馬克斯維爾說:我們知道您在全世界範圍內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出版家,出版過許多國家領導人的書。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的改革開放的思路可以說也是周恩來精神的延續。鄧小平的子女也在公開場合說過,鄧小平的路線是沒有周恩來的周恩來路線。根據經驗和常規,只要貴公司舉措得當,您安排出版《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後,相信鄧小平先生會見您的。我們可以幫您實現這個願望,但是現在不能給您承諾,您要相信我們會努力促其實現。

1982年8月2日,鄧小平在北戴河會見馬克斯維爾一行。

多方努力使《文集》順利出版

我們知道馬克斯維爾先生有點猶豫,但我又不能太著急,得給他時間考慮。那時,正好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曹總經理在倫敦,他和英國出版商有業務聯繫。他也是我的朋友,我把他請到使館後,我和吳作人一起向他說了這件事。他聽後,答應出面幫忙。後來知道,其實,馬克斯維爾先生也通過吳作人和曹總經理在了解我,當他知道我是一名學者型的外交官後,態度有非常明顯的轉變,不久,還邀請我們夫婦到他家去參加非常豪華的大型宴會。他家在牛津,家裡的草坪一望無際。那天,我和夫人王章麗應邀赴宴,發現連警察局都派了許多警員來維持秩序,報上還登了盛會的消息,那排場幾乎可以說不輸皇室盛會。之後,他經常邀請我去他家做客,他把我當作了朋友並告訴我他將儘快出版《鄧小平文集》。

後來,我們把情況反饋給國內。國內派出版局的同志專門聯繫出版事項,周水玉就是其中一個,聽說工作開展得比較順利。1984年底,我結束駐英使館文化參贊的任期回國。回國之後沒幾天,就聽說《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在英國出版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引起西方輿論界的轟動。《鄧小平文集》英文版首印1萬冊,影響非常好,不久又加印了2 萬冊。而且之後不久,1985年8月2日下午鄧小平在北戴河會見了馬克斯維爾。得知這一消息,我感到很欣慰,我覺得我之前的工作還是有成效的。

綜上所述,此事以後進展順利,而我回首往事,必須提及英國一位長者的關愛和幫助。此人就是當年著名的對華友好人士F·格林先生。他是周恩來總理的朋友,並曾致力於拍攝鄧小平的彩色紀錄片。此人不僅向使館建議我辦理出版一事的適當人選,並多次提供諮詢意見。這一切令我迄今仍然感念在心。

相關焦點

  • 周總理侄子周爾鎏口述:《鄧小平文集》在英國出版內情
    本文口述者周爾鎏先生當年是我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曾為《鄧小平文集》英文版出版事宜與英國出版商多次溝通,最終促成此書順利出版。1984 年12 月6 日,英文版《鄧小平文集》作為世界領袖叢書之一,在英國倫敦由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首印1 萬冊,在世界各國引起巨大反響。由於受歡迎程度頗高,之後又重印2 萬冊。「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
  • 鄧小平傳計劃出版繁體字版 文集披露文革部分文稿
    鄧小平傳計劃出版繁體字版 文集披露文革部分文稿 2014-08-22 03:48:59   《鄧小平文集》首次披露鄧「文革」期間部分文稿  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 實習生黃小雨)昨日,中央文獻出版社社長劉敏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已有香港一家出版社提出,希望出版繁體字版的《鄧小平傳(1904-1974)》。
  • 12月6日:英文版《鄧小平文集》出版 首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1984年12月6日,英文版《鄧小平文集》在英國倫敦出版。1992年12月6日,中國面積最大、保存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海南尖峰嶺被正式闢為國家森林公園。這是中國第一個熱帶國家森林公園。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海南島的西南部,地跨東方市和樂東黎族自治縣,距海南省省會海口320公裡,總面積447平方公裡。
  • 《潘懋元文集》(第二版)出版
    2010年,恰逢潘懋元先生90華誕,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潘懋元文集》(八卷十冊)。文集收錄了潘懋元先生20世紀50年代至2009年的學術成果,在學界引起廣泛影響,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潘懋元先生的學術探索並沒有止步於此,九十多歲高齡依然孜孜不倦地醉心教學研究,始終屹立在高等教育學的最前線、最前沿。
  • 揭秘:毛澤東為何退回了朝鮮翻譯其著作的稿費?
    她1928年寫成《中國大眾:1927-1935年間的革命鬥爭》,介紹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主要內容,報導了朱毛會師和第一次、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的情況,此書的出版讓西方對毛澤東的思想有了初步認識。  1934年,共產國際翻譯出版了第一本毛澤東文集《經濟建設與查田運動》,內容包括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和其他3篇文章。毛澤東的思想從此開始在共產國際內部傳播。
  • 六卷本《吳恩裕文集》出版
    日前,「紀念吳恩裕教授110周年誕辰暨《吳恩裕文集》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吳恩裕文集》從2017年即開始準備,經過編者、家人和編輯的精心打磨,歷時數年,終成全璧。文集共分為六卷,第一、二、三卷收錄了吳恩裕先生政治學類的作品,分別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論集》《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政治學問題研究》《中國國家的起源》《馬克思的政治思想》《唯物史觀精義》;第四、五、六卷收錄了吳恩裕先生有關紅樓夢及曹雪芹的著作,分別包括《曹雪芹佚著淺探》《曹雪芹叢考》《曹雪芹的故事》《考稗小記》。
  • 專家稱鄧小平曾作為中央秘書負責記錄"八七會議"
    專家稱鄧小平曾作為中央秘書負責記錄"八七會議" 《紅星》報大約每周出版一期,從選稿、編輯到印刷、發行,鄧小平同志都親自幹,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堅持辦報70多期。1935年1月,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央秘書長參加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  在革命戰爭年代,鄧小平同志以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和鋼鐵般的意志,不畏艱險,勇挑重擔,為中國革命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充分展現了偉大革命家、戰略家的雄偉氣魄和非凡膽略。
  • 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我畫是我——馬書林藝術文集》
    人民網北京4月16日電  《我畫是我——馬書林藝術文集》今天正式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對《我畫是我——馬書林藝術文集》一書的出版表示祝賀,他說,這些年來,馬書林的新作不斷在各種藝術展覽中亮相,讓美術界的同行和觀眾們看到了他鮮明的藝術追求和獨特的藝術風貌,他在戲曲主題創作上所投入的研究,尤其是在水墨語言探索上所展現的精神,對於我們思考水墨藝術特別是水墨寫意的當代走向,很有啟發的意義。
  • 人民日報回顧鄧小平檔案:曾率先反對「兩個凡是」
    人民日報回顧鄧小平檔案:曾率先反對兩個凡是我清楚地記得,8月19日10點左右,在翻閱第530號莫斯科中山大學檔案全宗第五卷時,突然發現一張22開白紙上寫著「鄧希賢」3個字。《紅星》報大約每周出版一期,從選稿、編輯到印刷、發行,鄧小平同志都親自幹,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堅持辦報70多期。1935年1月,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央秘書長參加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在革命戰爭年代,鄧小平同志以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和鋼鐵般的意志,不畏艱險,勇挑重擔,為中國革命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充分展現了偉大革命家、戰略家的雄偉氣魄和非凡膽略。
  • 巴約中學:鄧小平在法國的青春歲月
    1987年2月,法國學者熱內維爾·巴爾曼(Geneviere Barman)女士給當時的巴約市長寫信,詢問該市是否曾在1920年接待過一批來自中國的學生。她特別指明,其中一位在1920年12月18日登記註冊的學生叫做鄧希賢,也就是我們所知的鄧小平。根據巴爾曼女士提供的資料顯示,鄧小平曾於1920年10月至1921年3月在巴約市就讀中學,當時的學號是140。
  • 翻譯揭秘鄧小平工作細節 稱其歷史關頭無法取代
    翻譯揭秘鄧小平工作細節 稱其歷史關頭無法取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5日 09:43 來源: 專題:紀念鄧小平逝世十周年     來源:青年周末    高志凱    翻譯揭秘鄧小平工作細節    ◎文/本報記者 鄧豔玲 ◎攝影/本報記者 呂家佐    2007年2月19日,是被人們稱為「世紀偉人
  • 鄧小平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當聽說山東農民差不多能天天吃上肉,很多人都在蓋新房時,鄧小平欣慰地笑了,連聲說:「好、好。」 農民能不能吃上肉、住上新房,這些最簡單、最具體的事,鄧小平都時刻掛在心上,時刻想著群眾,這是鄧小平一貫的作風。
  • 陳正宏│蔣天樞先生與《陳寅恪文集》
    編輯出版陳先生的文集,不僅是從師生之誼、身後之託考慮的。老師的學術成就,是一等優秀的文化遺產,不能讓其自生自滅。——蔣天樞(本文原載《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第1期) 80年代初期,蔣天樞先生編校的《陳寅恪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旋即以搜輯完備、校勘精審而蜚聲海內外。學術界與讀書界因此出現「陳寅恪熱」,迄今不替。然而有關《文集》編纂的經過,由於蔣天樞先生生前不願張揚其績,箇中曲折一直鮮為人知。
  • 《胡自治文集》出版,任繼周院士撥冗作序
    9 月 7 日,記者從甘肅農業大學獲悉,全面展現甘肅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草原學家和草學教育家胡自治教授學術人生和教學經驗的《胡自治文集》一書,近日由光明日報社出版發行,這為我國草業學科建設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
  • 《周有光文集》新書出版 展示108歲「世界公民」的思想軌跡
    》(全十五卷)書號:978-7-5117-1643-9定價:1580元作者:周有光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5月開本:32字數:5121千字《周有光文集》凡十五卷,七百餘萬字,收錄了迄今已公開發表的學術專著、隨筆雜文等作品。
  • 《田紀雲文集》出版幕後:保留口語化表達,怎麼說就怎麼用
    《田紀雲文集》出版幕後:保留口語化表達,怎麼說就怎麼用 澎湃新聞記者 郭琛 2016-06-22 10:35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皮亞傑文集》終審會在我校召開
    近日,國家出版基金大型資助項目《皮亞傑文集》終審會在我校召開。總主編、著名心理學家李其維,總主編、我校教授趙國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蘇州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十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來到我校。會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孫功奇會見與會專家。
  • 《林崇德文集》日前出版 凝結杏壇從教55載學術成果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孫競)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資深教授、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林崇德先生畢生核心學術思想與理論成果的結晶《林崇德文集》日前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文集》首次全面系統地收錄了林先生在發展心理學、教育實踐領域的經典著作、學術文章與重要演講文稿,內容涵蓋思維認知、品德社會性、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等重要研究成果。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12日的新書發布會上表示,多年來,林先生堅持將心理學研究植根於祖國大地,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3000多個實驗班,30多萬名中小學生和近萬名老師從中受益。
  • 曾擔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施燕華大使回憶鄧小平
    曾擔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施燕華大使回憶鄧小平
  • 金庸50年前政論文集出版 武俠之外同樣精彩
    新華社香港7月10日電 題:金庸50年前政論文集出版 武俠之外同樣精彩  新華社記者 張修智  文學巨匠金庸耄耋之年再出新作,不過不是虛構的武俠小說,而是他本人在真實世界裡的「江湖論劍」--金庸首部政論文集《明窗小札1963》,即將於本月17日開幕的香港書展上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