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文集》新書出版 展示108歲「世界公民」的思想軌跡

2020-12-19 鳳凰網讀書

縱覽,中國人牙牙學語的前奏--《漢語拼音方案》--的前世今生

浸染,中國最年長的「世界公民」的思想軌跡和文化旅程

一套帶有歷史痕跡和現實關照的「一個人的語文百科全書」

首次集中呈現108歲學人周有光先生的作品全貌

【書籍資料】

書名:《周有光文集》(全十五卷)

書號:978-7-5117-1643-9

定價:1580元

作者:周有光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5月

開本:32

字數:5121千字

《周有光文集》凡十五卷,七百餘萬字,收錄了迄今已公開發表的學術專著、隨筆雜文等作品。第一至第八卷主要是語言學、文字學、文字改革研究以及與中國語文現代化相關的專著和論文集;第九至第十五卷包含周有光先生最近二十年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及著作,其研究方向側重於文化史及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研究,其中有些作品為散文、隨筆和雜文。各卷前均有「本卷編輯說明」,提示各卷與原作品之關聯和具體變動情況,以交代每一卷作品的版本來源、版本流傳、編排情況、大致寫作時間及與其他卷次的參見關係等。

全書以作者已出版三十餘部專著或文集(個別為舊作重編的文集除外)為主體,按文類、主題、寫作或出版時間順序遞次編排。如文集之間所收篇目有重複,則視具體編排或出版時間先後完整收錄一處,其餘重複篇目加編者注或存目,置於本卷最後,讀者可對應了解或找到這些篇目的所在卷次或頁碼。

全書儘量保持作者發表或出版時的寫作習慣和風格,一些用語、標點和譯名等不根據現有標準強行統一,除有明顯排版錯訛外,一般不作更動。

《周有光文集》各卷中包含的大量統計數據及資料,與作者寫作年代當時的事實有關,讀者閱讀時可留意作者具體寫作年代。

《周有光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作者的授權,作者為文集提供了較為完整的作品目錄和親自修訂的文稿,對文集的選目、編撰、取捨等給予了詳細、清晰的指導意見。根據他的意見,文集不收入作者早期關於經濟學方面的著作、論述以及書信等文字。

遵循專家意見,編輯小組在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等卷次後編制了索引,索引主要涉及人名、地名、專業術語、重要主題詞等。

【作者簡介】

周有光先生是語言文字學家,但早年在大學主修經濟學。曾任上海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學院經濟學教授,上大學時就開始對語言學、文字改革產生興趣,並參加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1955年,根據國家需要,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研究文字改革和漢語拼音問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授課,並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在他主導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推進中國的語文文字的改革和語文現代化進程。1961年出版著作《漢字改革概論》,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我國的文字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和實用價值,日本羅馬字社出版過該書的日譯本。此後他還陸續出版了《字母的故事》《世界字母簡史》《語文閒談》《中國語文的時代演進》《中國語文縱橫談》《世界文字發展史》《文化暢想曲》《比較文字學初探》《朝聞道集》等30餘部著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周有光先生在不僅在語言文字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社會文化發展史等領域同樣成果卓著。周有光先生歷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方委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日文《不列顛國際百科全書》國際學術顧問等。是逾百歲高齡以後仍保持積極活躍和具創造性的思維,同時筆耕不輟的著名學者。

知名學者對周有光老先生的讚譽:

先生以平心濟世,是為素;以實行治事,是為樸;以理性為學,是為智;以直諫論政,是為勇。

先生承繼中國文化之結晶,又接受現代文明之果實,融會貫通,診脈中國痼疾,針砭當時弊病。

於是己立而立人,庶幾安民、安百姓。--許倬雲

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別說他的耳朵已經不太好了,談了兩個鐘頭,滔滔不絕,思路非常清晰,雖不能說把我很多迷茫和一些困惑完全解決了,但覺得眼睛一亮,什麼叫做智慧之光,我體會到這一點。我們常常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信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自己就是無神論者,他說他也是,但是他有信仰,就是信仰人類發展規律。人類就是這麼發展的,要是走錯了路,非得走回來不可。這樣的一位老先生,看透了宇宙的發展,看透了人類全球的發展,也知道了我們民族的前途,活到百歲以上有這樣的智慧,能夠照亮這麼多人是很難的。能夠結識這樣一位智慧的老人,給我很大的啟發,也可以說給了我一些亮光。他人格偉大,學識淵博,智慧深邃,這個智慧之光,我希望它永遠能夠照亮我們的心靈。--資中筠

周有光先生對21世紀華語和華文的變化趨向做了預測,他講了三點:一、華語將在全世界華人中普遍推廣。二、漢字將成為定形、定量、規範統一的文字。聰明、講究效益的華人在21世紀後期可能對漢字還要進行一次簡化。三、拼音將幫助華文在網絡上便利流通。這三點預測對華語和華文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為實現這三點預測努力工作。--蘇培成

相關焦點

  • 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走了,他曾認真思考過這個世界
    他把80歲當作0歲,由此遞加計算年齡。1989年,周有光離休,繼續在家中研究和著述。1991年,周有光將關注的目光從研究拼音、文字等轉移到對文化學、時代變化等問題的探索上,閱讀、思考與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大,寫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據張森根介紹,周有光迄今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約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後完成的。
  • 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和楊絳什麼關係
    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他的一生分了幾個階段: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歲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精力都傾注在語言文學領域;85歲以後,是思想家。  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提出「終身教育,百歲自學」,從關注語言學到世間萬象,他對百年洞見加以提煉和訴說,無疑更透徹。
  • 周有光與漢語拼音:世界公民的大歷史眼光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3日電(見習記者 楊月)今天是周有光先生110歲大壽的日子。周有光,著名語言文學家、思想家,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這也是一位力推語文現代化的大師,以「說真話」的治學精神和「接地氣」的現實關照,以世界公民視角關注中國,讓漢語和漢語拼音走向世界。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中國青年網:周有光——世界公民的大歷史眼光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3日電(見習記者 楊月)今天是周有光先生110歲大壽的日子。周有光,著名語言文學家、思想家,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這也是一位力推語文現代化的大師,以「說真話」的治學精神和「接地氣」的現實關照,以世界公民視角關注中國,讓漢語和漢語拼音走向世界。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對中文進入世界功不可沒
    就在當天,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周有光先生主要文集編輯張森根在文章中寫道,「周先生的學問是我們了解歷史、走進世界最便捷的梯子。這位老人既是本土的、中國的,又是世界的。」  懷念周有光  張頤武:他是知識界人瑞  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可以說是中國百年來風雲變幻、歷史變遷的一位見證者,見證了中國百年來從疲弱到富強的整個過程。
  • 周有光111歲 三更半夜想起過世的兒子,還是會哭(組圖)
    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他的一生分了幾個階段: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歲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精力都傾注在語言文學領域;85歲以後,是思想家。  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提出「終身教育,百歲自學」,從關注語言學到世間萬象,他對百年洞見加以提煉和訴說,無疑更透徹。
  • 學拼音的都欠他一份師恩,「漢語拼音之父」112歲的周有光仙逝
    1991年,周有光將關注的目光從研究拼音、文字等轉移到對文化學、時代變化等問題的探索上,閱讀、思考與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大,寫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據張森根介紹,周有光迄今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約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後完成的。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提出「終身教育,百歲自學」,從關注語言學到世間萬象,他對百年洞見加以提煉和訴說,無疑更透徹。
  • 給周有光夫婦照相
    允和戳戳畫上茅屋燈光下的讀書人朗聲對我說:「張昌華,這個老頭就是周有光!」我聽罷哈哈大笑。周有光耳背,全沒聽見,正在打字機前滴滴答答……  這以後,他把整理出版張允和的遺著《崑曲日記》作為頭等大事,以九十七歲高齡,親自整理書稿,搜集照片,請昆壇名家寫序,聯繫出版社,終於將《崑曲日記》出版了,圓了允和的夢。 2003年周先生病了一場,但無大礙,奇蹟般恢復了。我去拜訪見他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坐在硬木椅上與我對談一小時,茶都不喝一口。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111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喜看《羋月傳》
    曾是銀行家  50歲以前,他是個銀行家;50歲到85歲,他是語言文字學家,他的精力都傾注在語言學上;85歲以後,他是啟蒙思想家。1988年12月31日,82歲的周有光退休,但仍繼續工作。  愛看電視新聞  外甥女毛曉園說,老人聽力不大好,但是他能看見電視字幕。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據蔣口述,14日凌晨3點,周有光「情況變得很差」,被送往協和醫院急救。凌晨4點左右,周有光去世。  新聞  我到了85歲才離開辦公室。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半張小桌子,半間小屋子。  ——周有光  後拐棒胡同的入口在朝內大街南側。這裡距離國家語委約7公裡,兩地需跨過故宮中軸線,約20分鐘車程。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
    原標題: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藉助這兩樣「寶貝」,這位108歲的老人始終還關心著時下最熱門的事情,在他看似隨性的言談中,說得最多的也是他對這些新鮮事的看法。他認為,中國人的英語水平在世界上是低的,英語不好很多事都幹不成。「其實英語沒什麼了不起,小孩子學英語快得很,中學應該好好學英語,到了大學是用英語來取得知識,如果中學英語學不好,到了大學再學,學知識的時間就沒有了呀!」說到這兒,老先生的語氣明顯有些著急了。
  • 《林崇德文集》(全十二卷)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銘)9月12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辦了《林崇德文集》(全十二卷)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文集》是全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先生畢生核心學術思想與理論成果的結晶,首次全面系統地收錄了林先生在發展心理學、教育實踐領域的經典著作、學術文章與重要演講文稿,內容涵蓋思維認知、品德社會性、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等重要研究成果,是林先生從教55載學術思想與人生智慧的精華,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漢語拼音之父」迎108歲建議不生氣多思考(圖)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1月12日,周有光迎來108歲(虛歲)大壽。他幽默地說:「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現場:海內外學者來祝壽  1月12日,北京長安俱樂部。北大教授張維迎、《血酬定律》作者吳思等學人齊聚一堂為周有光祝壽。武大教授劉緒貽、經濟學家吳敬璉等海內外學者來電祝賀。
  • 周有光 用各種版本的《毛主席語錄》研究文字學
    核心提示:周有光五十歲時半路出家,從經濟學改行研究語言文字學,為了國家需要,徹底改變了他自己的人生軌跡。鳳凰衛視1月24日《與夢想同行》,以下為文字實錄:許戈輝:昨天的節目中我和各位講述了剛剛迎來自己108歲壽辰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周老的故事,他50歲的時候半路出家,從經濟學改行研究語言文字學,為了國家需要,徹底改變了他自己的人生軌跡。
  • 北京師範大學舉辦《林崇德文集》(全十二卷)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
    9月12日,北京師範大學舉辦了《林崇德文集》(全十二卷)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林崇德文集》是全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畢生核心學術思想與理論成果的結晶,首次全面系統地收錄了林崇德先生在發展心理學、教育實踐領域的經典著作、學術文章與重要演講文稿,內容涵蓋思維認知、品德社會性、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和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等重要研究成果,是他從教55載學術思想與人生智慧的精華。《林崇德文集》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享年112歲 周有光簡介個人生平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這位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走了,他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80歲時,周有光決定讓生命重新開始。他把80歲當作0歲,由此遞加計算年齡。1989年,周有光離休,繼續在家中研究和著述。  1991年,周有光將關注的目光從研究拼音、文字等轉移到對文化學、時代變化等問題的探索上,閱讀、思考與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大,寫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據張森根介紹,周有光迄今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約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後完成的。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Google」不見了,而是用插畫的形式展示了Google的中文名「谷歌」,並利用動畫效果讓「谷歌」漢字變成拼音「GǔGē 」。這個特別的「谷歌塗鴉」是為了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誕辰112周年。谷歌塗鴉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早期版本谷歌此次以谷歌塗鴉形式紀念周有光,除了設計多個插畫版本展示周有光的形象之外,還在介紹中專門提及:周有光原名周耀平,但他的筆名「有光」的寓意是希望「為世界帶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