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中國人牙牙學語的前奏--《漢語拼音方案》--的前世今生
浸染,中國最年長的「世界公民」的思想軌跡和文化旅程
一套帶有歷史痕跡和現實關照的「一個人的語文百科全書」
首次集中呈現108歲學人周有光先生的作品全貌
【書籍資料】
書名:《周有光文集》(全十五卷)
書號:978-7-5117-1643-9
定價:1580元
作者:周有光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5月
開本:32
字數:5121千字
《周有光文集》凡十五卷,七百餘萬字,收錄了迄今已公開發表的學術專著、隨筆雜文等作品。第一至第八卷主要是語言學、文字學、文字改革研究以及與中國語文現代化相關的專著和論文集;第九至第十五卷包含周有光先生最近二十年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及著作,其研究方向側重於文化史及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研究,其中有些作品為散文、隨筆和雜文。各卷前均有「本卷編輯說明」,提示各卷與原作品之關聯和具體變動情況,以交代每一卷作品的版本來源、版本流傳、編排情況、大致寫作時間及與其他卷次的參見關係等。
全書以作者已出版三十餘部專著或文集(個別為舊作重編的文集除外)為主體,按文類、主題、寫作或出版時間順序遞次編排。如文集之間所收篇目有重複,則視具體編排或出版時間先後完整收錄一處,其餘重複篇目加編者注或存目,置於本卷最後,讀者可對應了解或找到這些篇目的所在卷次或頁碼。
全書儘量保持作者發表或出版時的寫作習慣和風格,一些用語、標點和譯名等不根據現有標準強行統一,除有明顯排版錯訛外,一般不作更動。
《周有光文集》各卷中包含的大量統計數據及資料,與作者寫作年代當時的事實有關,讀者閱讀時可留意作者具體寫作年代。
《周有光文集》的出版得到了作者的授權,作者為文集提供了較為完整的作品目錄和親自修訂的文稿,對文集的選目、編撰、取捨等給予了詳細、清晰的指導意見。根據他的意見,文集不收入作者早期關於經濟學方面的著作、論述以及書信等文字。
遵循專家意見,編輯小組在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等卷次後編制了索引,索引主要涉及人名、地名、專業術語、重要主題詞等。
【作者簡介】
周有光先生是語言文字學家,但早年在大學主修經濟學。曾任上海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學院經濟學教授,上大學時就開始對語言學、文字改革產生興趣,並參加了拉丁化新文字運動。1955年,根據國家需要,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研究文字改革和漢語拼音問題,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授課,並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在他主導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推進中國的語文文字的改革和語文現代化進程。1961年出版著作《漢字改革概論》,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我國的文字改革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具有重要的學術和實用價值,日本羅馬字社出版過該書的日譯本。此後他還陸續出版了《字母的故事》《世界字母簡史》《語文閒談》《中國語文的時代演進》《中國語文縱橫談》《世界文字發展史》《文化暢想曲》《比較文字學初探》《朝聞道集》等30餘部著作。半個多世紀以來,周有光先生在不僅在語言文字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社會文化發展史等領域同樣成果卓著。周有光先生歷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方委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日文《不列顛國際百科全書》國際學術顧問等。是逾百歲高齡以後仍保持積極活躍和具創造性的思維,同時筆耕不輟的著名學者。
知名學者對周有光老先生的讚譽:
先生以平心濟世,是為素;以實行治事,是為樸;以理性為學,是為智;以直諫論政,是為勇。
先生承繼中國文化之結晶,又接受現代文明之果實,融會貫通,診脈中國痼疾,針砭當時弊病。
於是己立而立人,庶幾安民、安百姓。--許倬雲
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別說他的耳朵已經不太好了,談了兩個鐘頭,滔滔不絕,思路非常清晰,雖不能說把我很多迷茫和一些困惑完全解決了,但覺得眼睛一亮,什麼叫做智慧之光,我體會到這一點。我們常常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信仰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自己就是無神論者,他說他也是,但是他有信仰,就是信仰人類發展規律。人類就是這麼發展的,要是走錯了路,非得走回來不可。這樣的一位老先生,看透了宇宙的發展,看透了人類全球的發展,也知道了我們民族的前途,活到百歲以上有這樣的智慧,能夠照亮這麼多人是很難的。能夠結識這樣一位智慧的老人,給我很大的啟發,也可以說給了我一些亮光。他人格偉大,學識淵博,智慧深邃,這個智慧之光,我希望它永遠能夠照亮我們的心靈。--資中筠
周有光先生對21世紀華語和華文的變化趨向做了預測,他講了三點:一、華語將在全世界華人中普遍推廣。二、漢字將成為定形、定量、規範統一的文字。聰明、講究效益的華人在21世紀後期可能對漢字還要進行一次簡化。三、拼音將幫助華文在網絡上便利流通。這三點預測對華語和華文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為實現這三點預測努力工作。--蘇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