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之父」迎108歲建議不生氣多思考(圖)

2020-12-20 搜狐青島

圖為:書齋中的周有光 資料圖片

  圖為:周有光和夫人張允和 資料圖片

  「阿波次的鵝佛哥」……中國人小時候學漢語,便是從搖頭晃腦念abcdefg開始。

  再長大一點,學會了用電腦,打字更是缺不了拼音。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1月12日,周有光迎來108歲(虛歲)大壽。他幽默地說:「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現場:海內外學者來祝壽

  1月12日,北京長安俱樂部。北大教授張維迎、《血酬定律》作者吳思等學人齊聚一堂為周有光祝壽。武大教授劉緒貽、經濟學家吳敬璉等海內外學者來電祝賀。周有光因身體原因缺席,視頻中的他和大家打招呼:「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獨子周曉平代周有光表示:「我爸爸他今天腳有點疼,下樓比較困難,今天不能來,非常抱歉。他說他是語言文字學家,不是文化大家,更不是什麼漢語拼音之父。文化是大學問,是很深刻的東西,他就是看看書,總結總結裡面主要的問題,根本談不上文化大家。他想聽聽大家對他的評論,看看怎麼樣好好地學習學習。」

  關注周有光健康的醫生介紹,周有光前一兩個月,有點身體不適,「夜裡睡了疼,休息不好,提出想住院查一查」。  

貢獻:拼音轉換促信息化

  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告訴眾人,周老50歲時轉行語言學,花費三年時間,用26個拉丁字母作為注音基礎,主持編寫了今天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稱作「中國漢語拼音之父」。

  蘇培成說,進入信息化時代,中國很多人在用電腦。「當然,五筆輸入法是有貢獻的,但五筆字根不易記。是周老提出了拼音轉換法,直接輸入拼音,不必拆字根,就能直接打出漢字。目前,拼音輸入法已經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拼寫方法,這一貢獻特別巨大,使漢字能夠更好地走向世界。」  

大家風範  百歲仍推新著

  座談會現場,令社科院研究員資中筠稱奇的是,「很多小青年知道的新八卦,周先生全知道。談起網事,他興致盎然。」

  社科院研究員劉志琴稱,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出版了《百歲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聞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貝集》。查遍中外古今,沒發現像周老這樣100歲之後還不斷推出新著的,「他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  

不忘落難故人

  章乃器是中國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抗戰時期,章乃器在重慶創辦了中國工業經濟研究所,周有光任副所長。

  章乃器的兒子、歷史學者章立凡回憶,父親「文革」落難時,戴上「反動學術權威」帽子的周有光還不避忌諱去看望他,「在那樣的情況下,周有光先生不忘故人,看望老友,令我感動。」  

一生敢說真話

  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因1987年4月全國兩會與周有光相識。「他是政協委員,我被抽調去給全國政協社科組寫簡報。1987年爭論的一大焦點是要計劃經濟還是商品經濟。周有光先生是唯一一個每次發言都敢講的人,還講得很清晰,尤其是談經濟問題。他的勇氣和人生智慧,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周有光的忘年之交、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秘書何方曾問周有光,在講真話與講假話上能不能含糊一點、模糊一點呢?周有光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不能和稀泥,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養生心得  少吃補品 不要生氣要思考

  在周有光著作《周有光百歲口述》中,他講述了自己的養生心得。

  我的夫人張允和,2002年8月14日去世了,享年93歲。張允和在世時,我們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時喝清茶,有時喝英國紅茶,有時喝咖啡。

  我們很少吃補品,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規律,同時胸襟開朗。飲食上,不吃葷菜,不吃油煎食物,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穿衣服也簡單,舒服就行;喜歡小房間,有利於聽覺。

  精神方面,第一是不要生氣。講個笑話,劉少奇講:「吃小虧,佔大便宜。」我說:「吃小虧,不佔大便宜。」第二,要思考。上帝給我們一個大腦,不是用來吃飯的,是用來思考問題的,思考問題會讓人身心年輕。  

人物簡史  百歲老人歷經「四朝」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周有光」是他的筆名,「有光」後來成為他的號。

  1906年1月13日生於江蘇常州,那時還是清朝光緒年間。他的一生經過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

  1927年至1948年,他任職於高校及銀行,業務曾辦到華爾街,是金融學家和經濟學教授,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1949年後回國,在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經濟學,業餘從事語言文字研究。1955年奉調北京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轉行編寫出漢語拼音方案。

  85歲開始寫文章,廣泛探討諸如全球化、中東局勢、公民意識等問題,成為公共知識分子。

  周有光與作家沈從文是連襟,娶的是「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張允和。

相關焦點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不斷書寫「被上帝遺忘」的傳奇時光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來了108歲(虛歲)的生日,著名學者資中筠、吳思、張維迎、吳青、雷頤、章立凡等與周有光家人歡聚一堂,在北京舉辦以「新啟蒙與當代知識分子的責任」為題的座談會,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祝壽。雖然由於身體原因周有光沒能親臨現場,但他在視頻中跟大家打招呼:「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 「漢語拼音之父」迎110歲生日 至今仍筆耕不綴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迎來110歲生日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將迎來110歲生日。昨天,周有光生日座談會在京舉行。周有光先生通過視頻向在座的各位朋友致謝,他說,「要從世界看中國,不要從中國看世界。有些人狂妄自大,我們自己封閉自己。」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享年112歲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
    [導讀]周有光已經108歲了,他被成為「漢語拼音之父」,已到暮年,但是老人仍關心當下的新鮮事兒。 藉助這兩樣「寶貝」,這位108歲的老人始終還關心著時下最熱門的事情,在他看似隨性的言談中,說得最多的也是他對這些新鮮事的看法。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圖)
    藉助這兩樣「寶貝」,這位108歲的老人始終還關心著時下最熱門的事情,在他看似隨性的言談中,說得最多的也是他對這些新鮮事的看法。  當年 身無分文出國推廣拼音  今日 漢語拼音讓手機更易用  對於國人來說,周有光最為人所知的頭銜,當屬「漢語拼音之父」這個稱謂,由他主持編制的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澤被億萬人。
  • 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
    原標題:108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我考漢字書寫會得零分藉助這兩樣「寶貝」,這位108歲的老人始終還關心著時下最熱門的事情,在他看似隨性的言談中,說得最多的也是他對這些新鮮事的看法。  當年身無分文出國推廣拼音  今日漢語拼音讓手機更易用  對於國人來說,周有光最為人所知的頭銜,當屬「漢語拼音之父」這個稱謂,由他主持編制的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澤被億萬人。
  • 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走了,他曾認真思考過這個世界
    今日(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也正是由於參加制訂漢語拼音方案、參與設計、推廣漢語拼音體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稱為「漢語拼音之父」。不過,他本人卻一直覺得被這樣稱呼不好。他多次對張森根說:「讀過我書的人,決不會把那頂桂冠隨便加在我頭頂上」。80歲時,周有光決定讓生命重新開始。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103歲的網友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萬世成 劉紅豔) 應人民網「強國論壇」與北京大學「清源論壇」聯合邀請,今天上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作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東西方教育差異化發展的思考為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歲生日 談話集面世
    聖昔供圖  1月13日,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將迎來111歲生日,儘管他有個「不做壽、不寫自傳、不立遺囑」的三不主義,但近些年學界卻一直惦記著他。昨天,搜狐文化主辦的「周有光先生111歲華誕座談會」在北京彼岸書店舉行,資中筠、楊天石、葉芳等學者、出版人齊聚。  前些天,常州老家的客人曾專程赴周有光先生家中拜訪。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與坡芽歌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 這位112歲的「漢語拼音之父」走了,他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人民日報記者經與周有光先生的家人核實,今日(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對中文進入世界功不可沒
    方舟子:老而不糊塗更難  我看過幾篇周先生百歲之後的訪談,思想依然敏銳,評論切中時弊,在105歲時還寫過一篇文章支持我揭露學術造假,他用「了不起」來評價我揭露學術造假的努力,但我覺得,這三個字用在他身上更合適。他講人類思維經過神學、玄學、科學三個階段,講「不能批評的真理不是真理」,呼籲學術自由,都是真知灼見。  說他是「漢語拼音之父」誇張了。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曾稱被上帝忘記-周有光 漢語拼音方案...
    昨日凌晨3點半,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的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  而就在13日,周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上帝糊塗,把我忘了!」這曾是他最愛說的一句話。  周有光1906年出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對漢語拼音的貢獻,讓他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簡歷照片成就 逝世時間享年112歲
    資料圖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有評價稱,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逝年如水 百年有光,緬懷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
    2017年1月13日,周有光剛剛過了自己111歲生日。這個特別的「谷歌塗鴉」是為了紀念「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誕辰112周年。「來時迎,去時送,萬事順應自然,萬事莫要勉強,就是最好的了。」周先生曾說:「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每天都是賺的。我99歲生日就是在醫院裡過的……病癒回家再過鬥室讀書生活,消磨未盡的塵世餘年。」「通過門玻璃看到先生安詳地躺在那裡」  周先生曾戲語:「上帝糊塗,把我忘掉了。」人愈老,愈加童真。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時間:2017-01-1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去世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 1月14日,我國 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辭世:上帝把那束光收走了
    (資料圖)包海霞 攝­  在北京東城區後拐棒胡同的一幢普通居民小區,周有光人生最後三四十年就住在這裡。小區從居委會幹部到雜貨店老闆、理髮店師傅都知道這位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的老爺子。­  但老爺子生前卻一直反對「漢語拼音之父」這一稱呼。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蘇培成是周有光的學生。蘇培成告訴中新社記者,周先生的拒絕有他的道理。
  • 漢語拼音之父談漢字聽寫大會:我去一定考0分
    原標題:百歲周有光批「聽寫大會」:我去一定考零分  11月11日,漢語拼音之父、108歲的語言文字學者周有光的一番話,讓央視「漢字聽寫大會」再次陷入爭議。周有光老人說,即便以他的知識儲備,假如去考「漢字聽寫大會」,「一定考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