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六屆中國雲計算大會,中國電信舉辦了「天翼雲創新實踐主題論壇暨政務雲、教育雲發布會」。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總經理 王峰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總經理王峰致開場歡迎辭。他表示: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大大提升了終端接入能力,4G流量的爆發給雲計算業務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同時,大數據對雲計算中心資源池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也提出了大量的需求。面對雲計算洶湧而來的大潮,醫療、政府、教育、網際網路、金融等行業都在變革,只有真正的接受並融入之中,才能最後佇立潮頭。順應產業發展的趨勢,中國電信高度重視雲計算的發展,並將其作為新興業務中基礎的戰略型的業務。從2009年開始,經過5年的努力和實踐,在技術層面,不斷強化自主研發,率先達到了13個9的數據的持久性。在資源層面,中國電信構建了一個覆蓋全國互為備份的「4+2」的資源布局,內蒙古、貴州兩個超大型的綠色雲基地,北京、上海、廣東、四川4個大規模的雲資源池。在運營層面,通過建立健全運維體系,目前主流雲產品SLA已經達到3個9;在客戶服務層面,中國電信在政務、教育、金融、醫療、網際網路等行業均有成熟的雲化的解決方案和相關的成功經驗,服務數百家企業。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技術總監 廣小明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技術總監廣小明在題為「天翼雲技術創新實踐」的演講中表示:中國電信全國機房數量320+,計算能力百萬物理核,存儲達到EB級別,機房出口帶寬超過10TB,並形成了「4+2」雲數據中心的資源布局。構建起內蒙和貴州兩大公有雲資源池,面向公眾、大量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開發用戶,提供公有雲服務,並為華東、華南、西南、華北在內四大區域提供有效的異地災備功能。未來會形成800公裡資源覆蓋域,整個延遲控制在20毫秒之內。
天翼雲技術核心指標,具體來看:30分鐘並發創建千臺,13個9的數據持久性,99.9%的嚴格服務可用性,600億新增數據條目,5000臺計算節點規模,20ms域間訪問延遲,99.95%雲服務可用性,分布式多域15分鐘備份恢復。
廣小明表示:「雲、CDN和大數據是整個天翼雲的三大支柱。雲實現了集中,CDN實現了分發,大數據實現了分析。在資源和應用通過雲計算集中後,企業需要為大量的移動終端的用戶或者寬帶終端的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CDN加速服務。而數據集中後,必然有分析的需求。我們現在在內蒙的大數據平臺,在5月17號時候已經上線了,現在內蒙節點有500臺,支撐電信內部的31個省。從資源到今天的政務雲、教育雲的發布會,大家能夠明顯感受到,天翼雲的軟實力在逐步提升。」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網際網路中心主任 何寶宏
政務雲與政府採購密切相關。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網際網路中心主任何寶宏表示:「我國政府採購信息化市場超過500億人民幣,是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的14倍。目前,國內IT採購結構仍是以硬體採購為主,服務採購比例偏低,且以維修等初級服務為主,與國際市場結構差異明顯。但政策已經開始引導政府採購雲服務。而考慮到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等優勢,政府採購雲服務勢在必行。」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研發部總監 杜璟彥
作為智慧城市體系推進最快的部分,政務雲已經進入實踐階段。通過多年在政務實踐過程的摸索,中國電信天翼雲推出了適合政務應用的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研發部總監杜璟彥在題為「天翼雲政務雲解決方案和實踐——構建新時期便捷創新的智慧政務服務平臺」的演講中重點介紹了平臺的特點和優勢。
在他看來,從《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到2014年的《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信息資源安全要求》,中國政務雲化之路越來越清晰。大數據、智能WEB、社會化SNS、服務架構等新的網際網路發展模式給電子政務提供了全新環境,雲計算已經成為智慧政務雲的基石。
天翼雲的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具體來看,就是「政府管理(實體大廳、網上統一管理),公共服務(統一入口、投訴、諮詢),效能監察(統一評價、監察)的統一服務平臺。」最終實現的目標是:實現一網一號一平臺。即,政府統一的對外服務權威性的政府服務網站;對外的統一服務評價以及投訴熱線,與一網構成有效互動;在構建大資料庫的基礎上,實現平臺的協同。中國電信的可擴展性、穩健運營、屬地服務的政務優勢得到了更好的體驗。
中央電教館網絡部主任 楊非
政務雲之後,天翼雲第二大行業布局是教育雲。中央電教館網絡部主任楊非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雲」助力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他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是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核心理念,以「應用驅動、機制創新」為基本思路,以「三通兩平臺」為抓手,也就是「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在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實踐中,楊非詳細了雲技術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他說:全國接近1000萬中小學老師,為了促進中小學老師更好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國家提出來在有條件的地區、有條件的學校的學科專任老師,每個老師至少一學期用信息化手段開一堂課,把這一節課中他所用到的課件等教育資源以及上課過程中的課堂實錄,都通過這個網際網路的辦法在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展示出來,給其他的老師起到一個借鑑作用,這就叫「一師一優課」。而「一課一名師」是從小學到高中,三十多個學科中,教材大致5萬課,預計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一師一優課」的活動大概會有200萬教師參加,這其中很有很多內容重複,需要由縣級到市級到省級到國家逐級推優的機制,通過信息化手段優選出名師。這其中用到了很多雲計算技術。
中國電信支持「一師一課」,並在網絡加速、雲存儲、雲主機、雲桌面等方面提供了成熟解決方案。具體來看:
通過智能DNS技術,將全國一點匯聚改為區域匯聚,有效支撐全國教師海量資料並發歸集;
通過基於TCP單邊加速的HTTP斷點需傳,確保傳速可靠性、速度得到顯著提升;
基於雲存儲技術的內容中心提升存儲可靠性及性價比。
從SaaS層解決用戶與資源的共享。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解決方案經理 王簫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雲計算分公司解決方案經理王簫在題為「中國電信教育雲助力教育均衡發展 」的演講中,詳細分析了我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四類教育信息化現狀,而針對基礎設施使用效率低、資源共享難度大、孤島問題突出、集中管理難、低層次重複建設等綜合性問題,中國電信天翼雲提出了「集中化服務為大規模應用提供基礎、通過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實現共享、通過集中化建設,實現信息共享、統一接入和整合,實現統一入口、統一平臺,按需購買服務」等解決之道。
具體來看:
SaaS層
自有產品:翼校通、班班通、移動校園、網絡教學等;
合作開放第三方應用產品;
PaaS層
提供教育雲平臺運營管理 ;
提供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
提供大數據分析平臺;
提供開放能力:短彩信、易信、支付等;
加載自有及第三方應用及服務;
負責教育雲平臺上層業務系統、內容資源的建設優化、運營維護;
IaaS層
教育雲基礎服務,包括:雲主機、雲存儲、CDN、桌面雲等;
提供私有雲管理平臺;
負責機房、機架、電源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及運營維護;
提供固定、行動網路接入服務;
信息安全、計費服務、客戶服務等。
她特別提出,大數據分析平臺助力教與學改革深化。中國電信的大數據平臺基於內蒙古超大規模雲資源池構建,在成本、實時性、可伸縮性、健壯性指標上具有突出優勢,並重點推薦了電信代建、混合雲/公有雲的典型模式。
本文為CSDN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market#csdn.net(#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