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檢察:護航民營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2020-12-27 法制網

就在前不久,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2019-2020年度智慧財產權保護十佳案例及「兩法」銜接典型案例發布交流會上,江蘇省海安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1件公益訴訟案,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員企業自主提名而意外獲得了智慧財產權保護(刑事類)十佳案例。近年來,海安檢察院從精準打擊犯罪到依法審慎辦案,從公開承諾服務舉措到走進企業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在法治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用腳步丈量,用實效作答。

強化服務理念

2018年,海安檢察院便將「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確立為全院的重點工作,先後制定了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10項舉措、15條意見,並與海安市工商聯建立常態化聯繫機制,做到「民企有需求,檢察有回應」,相關做法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海安檢察院及時出臺《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依法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的實施意見》,領導班子、中層幹部22人下沉聯繫幫扶企業復工復產,開通12309「暖企服務熱線」,指定專人受理、快速辦理企業訴求。針對企業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方面出現的刑事法律風險,編發《企業刑事法律風險防範指南》「小藍書」,與海安市發改委聯合開展「護航企業健康發展、走訪重點企業」活動,成為全市「駐企幹部」的必備手冊。

今年9月,海安檢察院部署開展檢察長「三進」(進園區、進項目、進企業)行動,與海安市上海商會、浙江商會、「創業二代」企業家商會籤訂結對共建協議,並在本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成立「基層商會檢察官聯絡站」,為企業家提供司法訴求受理、權利救濟、風險防控、法律諮詢等「一站式」司法服務。

為打通護航民企「最後一公裡」,海安檢察院將「三進」行動與「檢察官進網格」聯動融合建設,建立定點定向掛鈎聯繫企業制度,走訪6個重大項目、12家重點企業,徵集企業需求、意見建議15條。組建「企明星」法治宣講團,為商會、街道非公企業家送去了一堂堂乾貨滿滿的民法典知識講座。

精準打擊犯罪

司法辦案一直是檢察機關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途徑和基本方式。2019年,海安檢察院提前介入某電氣公司兩名員工李某、吳某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閱卷了解基本案情後發現該公司報案時,只提出兩人涉案的疑點,並沒有相應的證據予以支撐。

承辦檢察官列出詳細偵查方案建議,從某供貨商短期內價格提高極不正常作為突破口,最終鎖定兩人在擔任該公司採購總監和採購經理期間,利用其採購原材料、確定供貨商的職務之便,合謀受賄達300餘萬元,直接導致公司原材料採購價格虛高,經濟上受到重大損失。

為規範企業管理、提高員工法治意識,海安檢察院還向企業管理人員建議對風險隱患較多的採購、銷售等部門人員實行定期輪崗,加強監督;對辦案中發現的其餘輕微違法行為人員,建議公司作出相應處理;組織企業40名中層幹部觀摩該案庭審,現場接受最直觀的法治教育;在公司宣傳欄張貼李某、吳某的自我剖析材料,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據統計,今年以來,海安檢察院從嚴從快打擊盜竊、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侵害民營企業財產犯罪17件21人,有效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和生產經營秩序。

釋放司法溫度

「目前,我們企業發展形勢向好,新招聘了幾十名工人,在今後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我們一定做到守法經營,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今年10月,海安市檢察院收到某機械有限公司寄來的一封EMS。

原來,這家企業負責人江某為了維持企業經營,與上海某實業有限公司在沒有真實貨物交易的情況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5份,稅額達20萬餘元,並將所有涉案發票用於向稅務機關抵扣稅款。案發前,該企業向稅務部門補繳了全部稅款。案發後,江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案件移送海安檢察院審查起訴後,承辦檢察官嚴格審查犯罪事實和證據,同步開展走訪調查,發現企業經營狀況良好,解決了大量村民的就業問題,在疫情期間捐贈款項支持慈善事業。考慮到劉某系初犯,犯罪情節輕微且有自首情節,到案後自願認罪認罰。經綜合考量,最終對該企業及江某作出了不起訴決定。同時依法向稅務機關制發了檢察意見書,建議稅務機關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江某的情況並非孤例,海安檢察院堅持人性化司法理念,準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今年以來共對8名民營企業負責人、管理人員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此外,海安檢察院注重做好辦案的「後半篇文章」,就辦案中發現的企業在勞資糾紛、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經營不規範問題,創建「三函一建議」工作機制,通過制發涉法風險指引函、涉企犯罪預防救濟函、徵求服務意見函及檢察建議的方式,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專業化服務,已制發「三函一建議」27份,助力企業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源頭防控涉罪風險。     陸吟秋 何璐

相關焦點

  • 大同區檢察院舉辦「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主題檢察...
    10月23日上午,大同區檢察院聯合區工商聯開展了以「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受邀代表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檢察開放日活動,切實感受到了區檢察院在服務「六穩」「六保」護航民企發展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檢察機關不斷改進辦案方式方法,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努力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在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了檢察擔當。
  • 江西尋烏:做好「案後」文章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正義網贛州12月17日電(通訊員葉太陽)今年以來,江西省尋烏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著眼保障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採取協調幫助、釋法說理及檢情通報等「案後」舉措,幫助民營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無獨有偶,今年8月份,該院還通過發揮民事檢察職能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今年7月份,該院幹警在履職過程中,得知到某農業合作社拖欠18名村民勞務工資5萬餘元的線索,儘管村民們多次向該農業合作社討要工錢,但合作社均拒絕支付。該院遂引導村民們向法院提供民事訴訟,同時向法院移送檢察機關支持起訴意見書。
  • 【服務六穩六保】香坊區檢察院走訪民營企業問需問計服務民企發展
    ,了解實際需求進行精準把脈、精準施策、精準服務,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芳對香坊區檢察院主動走進企業,了解企業之所想所急表示感謝。「檢察機關把服務「六穩」、做實「六保」作為履職盡責的重要使命,用心用情用力為我們民營企業保駕護航、排憂解難。」
  • 昆明市檢察機關嚴厲打擊危害民營經濟發展的刑事犯罪獲得顯著成效
    賀凱 攝雲南網訊(記者 賀凱)12月15日,昆明市檢察機關召開了「檢察伴你行」——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9年以來昆明市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對危害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類刑事犯罪嚴厲打擊,共批准逮捕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2320人,提起公訴2095人。
  • 江蘇南京高淳區:舉辦"檢察護航民企發展"檢察開放日活動
    正義網南京8月22日電(記者崔潔 通訊員丁曉頭)8月21日,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檢察院舉辦以「檢察護航民企發展」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主動邀請民營企業家代表走進檢察機關,近距離了解檢察機關、認識檢察工作。
  • 冷水灘區人民檢察院:牢固樹立「三大理念」 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冷水灘區人民檢察院:牢固樹立「三大理念」 為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20-12-09 09:22
  • 以學習力提升競爭力 促進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紅網時刻通訊員 黃安 記者 王義正 長沙報導學習力是企業發展之源,競爭力是企業制勝之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學習。近年來,現代農業集團通過抓學習、興調研、促發展,抓出了全員的文化獲得感,凝聚了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也結出了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 民營企業家「零距離」感受宿豫檢察正能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好地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檢察產品和法治保障,8月29日上午,宿豫區人民檢察院舉辦「檢察護航民企發展」主題開放日活動。在黨組書記、檢察長許興軍的帶領下,區工商聯主席張智勇以及20餘名民營企業家走進檢察院,零距離接觸檢察工作。
  • 乘風破浪 行穩致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說,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對下半年經濟工作繼續強調五個「堅持」、兩個「統籌」,在一系列具體工作部署中,並未強調短期刺激政策,而是把結構調整和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凸顯戰略定力,彰顯了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會議要求,有效應對經貿摩擦,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 華夏銀行南寧分行:「加減」相輔 為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的情況下,華夏銀行南寧分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將「六穩」「六保」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將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民營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作為工作著力點抓細抓牢,多措並舉減費讓利,認真踐行普惠金融責任,為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 「好學生」碧桂園:行穩才能致遠
    面對劇烈的市場變化,碧桂園近年來執行的行穩致遠戰略在抵禦風浪的過程中得到檢驗:銷售業績快速恢復,節節攀升,財務繼續保持穩健,土儲充裕布局合理,獲得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的認可和肯定。
  • 用法治溫情呵護民企發展——檢察機關辦理涉民營企業案件新觀察
    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有力法治保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法治環境,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對此作出了要求。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民營企業在當前發展中又遇到了怎樣的法律難題、需要哪些法律保護?
  • 「兩高」報告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 - 中國經濟周刊
    湖南湘潭57家民營企業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立案偵查後6年未結,涉案企業融資難、經營難。檢察機關發出監督意見,57起案件全部撤案並退還扣押財物。    這一系列數據,凸顯了中國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所取得的成效。
  • 以法治力量護航民營經濟發展 葉曉穎赴郴州市檢察院調研相關工作
    以法治力量護航民營經濟發展葉曉穎赴郴州市檢察院調研相關工作法制周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1日訊(記者 李翔 通訊員 唐龍海 許志華)12月6日,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機關服務民營經濟的舉措,堅定了我們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座談會上,省人大代表、湖南金煌實業集團董事長譚聰聖發言。「檢察機關認真務實,為民營經濟發展想了很多辦法。這些舉措是營造良好經濟發展環境無形的力量,環境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省政協委員、郴州市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林世強說。
  • 陳倉區人民檢察院對兩起涉民營企業擬不起訴案件公開聽證
    為深化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增強檢察機關司法辦案的透明度,體現檢察機關在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工作中的檢察擔當,近日,陳倉區人民檢察院對馬某某非法佔用農用地案、南某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舉行擬不起訴公開「六穩」「六保」的意見》的規定。
  • 最高檢:已對2870件涉民營企業「掛案」進行監督
    10月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辦第36次檢察開放日,主題為「服務『六穩』『六保』 護航民企發展」。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歡迎儀式上表示,近年來檢察機關全面梳理和排查涉民營企業案件線索,對2019年10月以來對既未撤案又未移送審查起訴、長期擱置的2870件「掛案」進行監督。
  • 加快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
    農旅融合發展,契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符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是加快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也是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途徑。為此,需要精準發力,加快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破除用地要素制約這一難點,助推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一要儘快制定出臺農旅融合發展用地政策。2017年12月7日,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的通知》,對設施農用地類型作進一步明確規範。
  • 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打造非公黨建品牌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三個一刻鐘」凝心聚力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打造非公黨建品牌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宋曉霞 本報記者 孫中傑在河南駿通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駿通),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車間員工利用每天班前一刻鐘、班間一刻鐘、班後一刻鐘開展微黨課、交流心得。
  • 山東中行多措並舉,助力外貿企業行穩致遠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也給外貿企業帶來重創。山東中行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著力開展穩外貿穩外資、穩住產業鏈供應鏈等工作。 截至目前,山東中行已累計發放各類進出口貿易融資1300億元,以實際行動助力外貿企業行穩致遠。
  • 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
    原標題:行穩致遠 進而有為——「領會當前經濟工作關鍵詞」系列評論之一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只穩不進難發展,只進不穩行難遠。越是爬坡過坎,越要堅持穩中求進。當前,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我們面對的問題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結構性、體制性的。越是挑戰嚴峻、困難重重,越要以堅持穩中求進來從容應對,越要把握新情況下的新要求,聚焦主要問題,把「穩」和「進」辯證統一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切實做到見事早、反應快、工作細、出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