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

2020-12-19 海峽鄉村雜誌社
廈門後垵村

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

——專訪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歷強

文/本刊記者 吳振宇 楊學勤

他是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生活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年代,年僅17歲的他,高中一年級輟學,為了生活,他背上行囊到泉州打工,憑藉從小對機械零部件的強烈好奇心及動手能力極強的他,先後在醫療器械,茶葉機械,食品機械及服裝機械等領域發明了多種實用設備,獲得16項國家專利。其中,由他設計和建造的「平改坡」技術,列為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寫的《福建省農房屋頂平改坡設計建造一體化導則》參編單位之一。他榮獲「福建省建設行業建築瓦工十大技術標兵」第一名稱號,其創辦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也榮獲團體特等獎。

圖:李歷強

白手興業 繪製蝶變藍圖

1982年,李歷強出生在壽寧縣修竹村的一位普通農民家庭,家庭兄弟姐妹6人。1998年,年僅17歲的他,想早點為父母減輕負擔,早點賺錢,無心學習,高中一年級就輟學,到泉州打工。從小就對擺弄小機械零部件有強烈好奇心和動手能力極強的他,到多家機械廠打工,在打工期間還自學了機械原理及設計,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勤奮好學,從一名底層工人做到了設計師、部門負責人和管理層。李歷強不滿打工的現狀,他決定自己創業。萬事開頭難,李歷強到高校請教授賜教方法、到廣東拜訪權威的工程師,終於第一次研發成功微創整形美容器械,後來由於受到政策的影響,產品銷量一直下跌,父親又得尿毒症,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第一次創業失敗。李歷強不甘示弱、不斷的總結經驗,靠自學克服了重重困難,開發出燒烤設備「搖滾燒烤雞」,市場銷量脫銷,使李歷強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李歷強憑藉韌勁和毅力,以及過人的悟性,帶領他的團隊先後研發出茶葉機械、全自動擦鞋機、服裝機械、食品機械、智能車間控制系統等智能設備,先後獲得16項國家專利,成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實踐者。今年疫情時期,李歷強只用一周的時間就研發出自動化生產口罩機,產品非常暢銷。如今,每年還研發出不同智能化機械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外,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讚揚和認可。

圖:壽寧修竹村

獨具慧眼 「平改坡」使舊貌換新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歷強在事業的發展中不斷付出汗水與智慧,逐漸走出了機械自動化的新天地。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十年前,一場意外之火幾乎燒掉了老家修竹村,村民們重建的平屋頂並不美觀。2015年,村裡正在建設「美麗鄉村」,迎來了屋頂「平改坡」的契機。同年9月,李歷強回老家時遇上了省住建廳的行家,頭一回聽說了「平改坡」的概念,對此產生濃厚興趣。

萬事開頭難,但是李歷強和他的團隊早就想好了「平改坡」的開端,他首先帶隊到全省屋頂平改坡示範村——龍巖市洋畲村,學習參觀。2015年,在電腦三維結構設計演示和行家的指導修正下,設計出第一代木結構裝配技術,回到老家拆了自家的屋頂做「平改坡」的實驗。李歷強從壽寧傳統橋梁、民房、涼亭建築的設計中吸取精華,結合下修竹村每幢平頂房的大小,特點,測量繪製出框架效果圖,為「平改坡」的工程改造節省了一大筆資金。經過四個多月施工,李歷強和他的團隊為修竹村75戶53幢民房建造成了「平改坡」。修竹村「平改坡」模式造價低,既美觀實用性又強,曾得到省市建設行業人士的高度評價。

壽寧縣修竹村的「平改坡」的經驗,使李歷強和他的團隊堅定「平改坡」的信心,在詔安縣西梧村一期等12個試點村做「平改坡」。這時採用的是「木結構扣件連接裝配技術」。在對西梧村二期進行改造時,考慮到沿海地區颱風頻繁,李歷強發明了第二代技術——「鋼木結構扣件裝配技術」。

有了第二代技術的支撐,李歷強又針對閩清縣受災房改造時,升級到了第三代裝配技術,這個技術與橋梁的拼接方式有點類似,鋼構件之間無需焊接,採用其自主研發的扣件加螺栓方式連接。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歷強在廈門翔安大帽山「平改坡」,他大膽的設計和改造,研發出簷裝配扣板抗風壓釋放設計,加強了屋頂的抗風能力,將其升級成為第四代技術,還發明了閩南馬鞍背式的屋頂裝配技術。

擔當使命 「平改坡」設計建造技術在全省推廣

2018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將農房整治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對既有農房明確提出「整治既有『半拉子房(裸房),有條件的實施『平改坡』、外牆裝飾裝修完整、體現地域特色』……」據此,2019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全省建設行業「南安一建杯」建築瓦工(屋頂平改坡)崗位技能競賽,全省各地經過篩選31家企業參賽,為期12天,通過建築造型、建造工藝、施工效率的評選,李歷強榮獲「福建省建設行業建築瓦工十大技術標兵」第一名稱號,其創辦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也榮獲團體特等獎。

2019年4月,為了規範引導全省農房屋頂平改坡設計建造,提升新建和既有農房建設整治水平,不斷地提高設計建造質量和效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編制了《福建省農房屋頂平改坡設計建造一體化導則》(以下簡稱「導則」),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作為參編單位之一。該《導則》主要圍繞為什麼要「平改坡」、改成什麼樣、技術層面怎樣做、行政層面怎樣組織、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過程樣本等內容展開。《導則》建議「平改坡」屋面宜採用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等傳統屋面形式。坡屋面宜考慮地方特色建築風貌,可結合新技術、新材料,在山牆、屋脊、通風採光窗等部位,考慮建築風貌元素進行簡潔易行的裝飾。這次《導則》的出版,為增強屋面防水、改善隔熱性能、保護房屋牆體、提升建築風貌,為推動全省基層組織、房屋主人、建造承包商提供參考範本和指導原則,更好更快地推進全省農房屋頂平改坡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2019年9月25--27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福建省農房平改坡設計建造一體化培訓班」在廈門翔安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縣、區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村鎮站長等200餘人參加了培訓,通過集中授課和現場觀摩的方式,學習推廣了廈門翔安的農房「平改坡」的經驗,並作為一個成功的範本在全省推廣。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調研員李雄認為,這次「平改坡」導則培訓班之所以在翔安舉辦,是推廣也是總結,翔安既是導則的最初提議者,也是《導則》的主編單位之一,這是對基層首創精神的一種肯定。

在培訓班上,承建翔安「平改坡」工程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歷強介紹了成功做法、建造方法等,傳授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藝。

農房整治是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一革命四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升村容村貌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有重要意義,也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而包括實施平改坡在內的農房整治,對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有著重要意義,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

廈門長生洋村

2020年是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實施的收官之年,有攻堅克難的壓力,有勝利在望的激勵。李歷強和他的團隊在「平改坡」建築設計注重把握與村莊總體風貌的統一,在滿足屋頂防水隔熱通風等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對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做到修舊如舊,同時根據每個村莊民俗風情,設計不同的坡屋頂及外立面,做到一村一特色,不斷把握機遇,開拓創新,取得新佳績,再創新輝煌!

《海峽鄉村》雜誌投稿郵箱:hxxczzs@163.com

相關焦點

  • 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
    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 胡沛 徐文婷 蔡早勤 實習生 肖秋月剷除3000平方米油汙「牛皮癬」黃陂「靠杯」文化街舊貌換新顏本報訊(通訊員 胡沛 徐文婷 記者 蔡早勤 實習生 肖秋月)昨日,在浙江工作回到黃陂家鄉探親的方先生感嘆:「這裡的髒、亂、差不見了,潔、亮、美回來了」。
  •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2020-10-04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衛進行時|衡陽高新區三泰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
    近日,舊貌換新顏後的三泰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近日,舊貌換新顏後的三泰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記者在三泰市場看到,經過升級改造後面貌煥然一新。門口設置了電子顯示屏,每天滾動播放宣傳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日期等信息。攤位採用統一的牌匾,註明著售賣的種類與序位號。貨物擺放有序,沒有佔道經營現象。豬肉、冷凍品、炒貨、蔬菜、肉食加工……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 廣州增城瓜嶺村舊貌換新顏 積極發展農旅產業
    廣州增城瓜嶺村舊貌換新顏 積極發展農旅產業
  • 龍門石窟申遺成功20年 舊貌換新顏
    翻看20年前的龍門石窟影像,再重遊今日的龍門石窟,感受舊貌換新顏的巨變。
  • 刀郎舊貌換新顏 新專輯混音成Remix惹爭議(圖)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刀郎舊貌換新顏 新專輯混音成Remix惹爭議(圖) 刀郎舊貌換新顏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李宗盛一上任便出謀劃策,請來日本、美國、歐洲的大牌製作人將《2002年的第一場雪》中的六首歌曲重新混音成Remix版本,即將搭載著刀郎的第二張專輯,舊貌換新顏地再次席捲而來……  聽說刀郎也要Remix了,我的第一反應是———有沒有搞錯?!眾所周知,國外都有將一首流行歌曲用不同的素材改編縮混成多個Remix版本並發行成單曲唱片或混音專輯的習慣。
  • 永州零陵機場候機廳廣場舊貌換新顏
    提質改造後的候機廳前廣場舊貌換新顏,以嶄新的面貌為「十一」黃金周乘機旅客提供舒適優美的環境,助力「旅遊升溫」戰役。此前,機場候機廳前廣場公共區域的綠化和亮化於2001年通航前布局和建設,設計標準低,樹種、草坪等品質、品相不佳,燈光布局不合理,綠化和亮化整體水平不高。此次提質改造主要針對機場公共區域綠化和亮化,改造總面積近15000平方米。
  • 【「我與學校同發展」作品(三)】十二年,舊貌換新顏
    【「我與學校同發展」作品(三)】十二年,舊貌換新顏 2020-10-28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衛考評回訪晉江永和鎮 旦厝村「舊貌換新顏」
    喜的是,之前一直原地踏步的環衛「低等生」旦厝村終於「舊貌換新顏」,整改有了明顯的成效;憂的是,力爭村房前屋後多扣分「重災區」,不僅主幹道保潔不到位,衛生死角更是頻頻現身。­  走進旦厝村,主幹道上乾淨整潔,兩側垃圾桶擺放規整,原先發黑髮臭的水溝經過大動作「整容」變得清爽許多,與之前回訪的「髒亂差」場面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原標題: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果品交易
  • 恆昌商業街華麗蛻變 30年老街巷舊貌換新顏
    商業街南路,正進行道路前期平整工作。  果然是舊貌換新顏,這些問題不見了。在恆昌商業街北路,一輛重型軋路機正進行道路鋪設,工程已接近尾聲,各種機動車輛及非機動車輛可自由行走,道路開闊了很多,各家商鋪門前沒有隨意停放的車輛,沒有隨意堆放的雜物。"這條道路修得真及時,道路比以前清靜多了,也沒有影響生意。"一家超市老闆翁先生讚不絕口。  地面上看不到隨後丟棄的生活垃圾,商鋪門前車輛排放整齊有序。
  • 麗水蓮都區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惠民生
    自此,市區改造完成的22個舊住宅區,已經有永暉新村、萬豐小區、囿山新村等11個工程被評定為合格工程的項目,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家門口的實事工程贏得了百姓支持和讚譽。  2017和2018年,蓮都區還將繼續對金苑、東銀苑、西銀苑、南貿、處州花苑、白雲小區(東區、北區、西區)、梅山二區、運輸段等小區進行改造。
  • 橫店二中:校園環境大整治 校容舊貌換新顏
    基礎設施設備得到明顯改善,徹底消除了該校牆壁破損、內容陳舊等現象,實現了校園「舊貌換新顏」。  「教育關乎國計民生,中小學生的安全更是事關千萬家庭的幸福。為不影響學生上課,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隊堅持質量第一、誠信施工,主動克服困難,學校統籌調配施工時段,科學安排施工計劃,確保工程順利有序進行。後期我們還將對教室和辦公室內外牆壁進行漂白粉刷。
  • 「文化+旅遊+城鎮化」推動甘坑客家小鎮舊貌換新顏
    如今,甘坑客家小鎮已舊貌換新顏,曾經破敗的廢棄小巷培植出人文風情濃鬱的「清新巷」,既保留了客家原住民老宅舊貌,又賦予其全新的旅遊觀感。
  • 5S管理—鈑金車間舊貌換新顏
    時隔一個多星期,整改已經接近尾聲,現在的鈑金車間相對於以前來說已經完全換了個模樣,整齊、乾淨、寬敞明亮是現在的代名詞。車間環境無論從外觀上,還是從內在素質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可謂舊貌換新顏。所以說對於汽車維修企業來說,實行「5S」管理能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 泗洪歸仁鎮:採取「3+3」工作法 全力推進「大幹三十天 舊貌換新顏」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宿遷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泗洪縣委、縣政府「大幹三十天 舊貌換新顏」工作部署,歸仁鎮採取「3+3」工作法,重點對元旦前「五大行動」集中整治工作再推進、再提升。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宿遷訊為深入貫徹落實泗洪縣委、縣政府「大幹三十天舊貌換新顏」工作部署,歸仁鎮採取「 3 + 3 」工作法,重點對元旦前「五大行動」集中整治工作再推進
  •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爵士樂學院教室舊貌換新顏 打造國內頂尖排練廳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爵士樂學院教室舊貌換新顏 打造國內頂尖排練廳作者:圖/卞世超 文/常穎 來源:北音新聞中心 點擊: 發布時間:2016年08月31日摘要: 2016學年開學伊始,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爵士樂學院排練室舊貌換新顏,打造成為國內頂尖的爵士樂排練廳,兩間教室共計180平米,裝修及設備造價上百萬,配備了YAMAHA三角鋼琴,Roland RD800頂級電鋼琴,Mark Bass、Marshall、羅蘭等頂級音箱品牌。
  • 板橋十七個村組「舊貌換新顏」
    板橋街道黨工委書記趙道韋華介紹,「根據全區部署,今年年底前不搬遷的村莊都將啟動扮靚工程,板橋街道涉及永安社區、孫家社區、新建社區3個社區的17個村組,街道自籌資金進行整治,目前17個村組已實現『舊貌換新顏』。 」  板橋街道的永安社區、新建社區和孫家社區是雨花臺區最南邊、最偏遠的鄉村,村莊建設時間長、基礎設施不齊全,生活環境的城鄉差異大。
  • 長沙縣高橋鎮老街舊貌換新顏 還碧水藍天
    一改過去的髒亂差,舊貌換新顏,使金井河真正成為高橋鎮老百姓心中的母親河。在此基礎上,長沙縣開展美麗河湖建設和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創建,著力打造成「一鎮一樣板」「一河一景」「步移景換」的標準化河道和綠色生態長廊,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點帶面促進流域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來源:紅網邵陽站】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