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
——專訪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歷強
文/本刊記者 吳振宇 楊學勤
他是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生活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年代,年僅17歲的他,高中一年級輟學,為了生活,他背上行囊到泉州打工,憑藉從小對機械零部件的強烈好奇心及動手能力極強的他,先後在醫療器械,茶葉機械,食品機械及服裝機械等領域發明了多種實用設備,獲得16項國家專利。其中,由他設計和建造的「平改坡」技術,列為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寫的《福建省農房屋頂平改坡設計建造一體化導則》參編單位之一。他榮獲「福建省建設行業建築瓦工十大技術標兵」第一名稱號,其創辦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也榮獲團體特等獎。
白手興業 繪製蝶變藍圖
1982年,李歷強出生在壽寧縣修竹村的一位普通農民家庭,家庭兄弟姐妹6人。1998年,年僅17歲的他,想早點為父母減輕負擔,早點賺錢,無心學習,高中一年級就輟學,到泉州打工。從小就對擺弄小機械零部件有強烈好奇心和動手能力極強的他,到多家機械廠打工,在打工期間還自學了機械原理及設計,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勤奮好學,從一名底層工人做到了設計師、部門負責人和管理層。李歷強不滿打工的現狀,他決定自己創業。萬事開頭難,李歷強到高校請教授賜教方法、到廣東拜訪權威的工程師,終於第一次研發成功微創整形美容器械,後來由於受到政策的影響,產品銷量一直下跌,父親又得尿毒症,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第一次創業失敗。李歷強不甘示弱、不斷的總結經驗,靠自學克服了重重困難,開發出燒烤設備「搖滾燒烤雞」,市場銷量脫銷,使李歷強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李歷強憑藉韌勁和毅力,以及過人的悟性,帶領他的團隊先後研發出茶葉機械、全自動擦鞋機、服裝機械、食品機械、智能車間控制系統等智能設備,先後獲得16項國家專利,成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實踐者。今年疫情時期,李歷強只用一周的時間就研發出自動化生產口罩機,產品非常暢銷。如今,每年還研發出不同智能化機械產品,產品遠銷國內外,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讚揚和認可。
獨具慧眼 「平改坡」使舊貌換新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歷強在事業的發展中不斷付出汗水與智慧,逐漸走出了機械自動化的新天地。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十年前,一場意外之火幾乎燒掉了老家修竹村,村民們重建的平屋頂並不美觀。2015年,村裡正在建設「美麗鄉村」,迎來了屋頂「平改坡」的契機。同年9月,李歷強回老家時遇上了省住建廳的行家,頭一回聽說了「平改坡」的概念,對此產生濃厚興趣。
萬事開頭難,但是李歷強和他的團隊早就想好了「平改坡」的開端,他首先帶隊到全省屋頂平改坡示範村——龍巖市洋畲村,學習參觀。2015年,在電腦三維結構設計演示和行家的指導修正下,設計出第一代木結構裝配技術,回到老家拆了自家的屋頂做「平改坡」的實驗。李歷強從壽寧傳統橋梁、民房、涼亭建築的設計中吸取精華,結合下修竹村每幢平頂房的大小,特點,測量繪製出框架效果圖,為「平改坡」的工程改造節省了一大筆資金。經過四個多月施工,李歷強和他的團隊為修竹村75戶53幢民房建造成了「平改坡」。修竹村「平改坡」模式造價低,既美觀實用性又強,曾得到省市建設行業人士的高度評價。
壽寧縣修竹村的「平改坡」的經驗,使李歷強和他的團隊堅定「平改坡」的信心,在詔安縣西梧村一期等12個試點村做「平改坡」。這時採用的是「木結構扣件連接裝配技術」。在對西梧村二期進行改造時,考慮到沿海地區颱風頻繁,李歷強發明了第二代技術——「鋼木結構扣件裝配技術」。
有了第二代技術的支撐,李歷強又針對閩清縣受災房改造時,升級到了第三代裝配技術,這個技術與橋梁的拼接方式有點類似,鋼構件之間無需焊接,採用其自主研發的扣件加螺栓方式連接。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歷強在廈門翔安大帽山「平改坡」,他大膽的設計和改造,研發出簷裝配扣板抗風壓釋放設計,加強了屋頂的抗風能力,將其升級成為第四代技術,還發明了閩南馬鞍背式的屋頂裝配技術。
擔當使命 「平改坡」設計建造技術在全省推廣
2018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將農房整治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對既有農房明確提出「整治既有『半拉子房(裸房),有條件的實施『平改坡』、外牆裝飾裝修完整、體現地域特色』……」據此,2019年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全省建設行業「南安一建杯」建築瓦工(屋頂平改坡)崗位技能競賽,全省各地經過篩選31家企業參賽,為期12天,通過建築造型、建造工藝、施工效率的評選,李歷強榮獲「福建省建設行業建築瓦工十大技術標兵」第一名稱號,其創辦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也榮獲團體特等獎。
2019年4月,為了規範引導全省農房屋頂平改坡設計建造,提升新建和既有農房建設整治水平,不斷地提高設計建造質量和效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編制了《福建省農房屋頂平改坡設計建造一體化導則》(以下簡稱「導則」),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作為參編單位之一。該《導則》主要圍繞為什麼要「平改坡」、改成什麼樣、技術層面怎樣做、行政層面怎樣組織、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和過程樣本等內容展開。《導則》建議「平改坡」屋面宜採用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等傳統屋面形式。坡屋面宜考慮地方特色建築風貌,可結合新技術、新材料,在山牆、屋脊、通風採光窗等部位,考慮建築風貌元素進行簡潔易行的裝飾。這次《導則》的出版,為增強屋面防水、改善隔熱性能、保護房屋牆體、提升建築風貌,為推動全省基層組織、房屋主人、建造承包商提供參考範本和指導原則,更好更快地推進全省農房屋頂平改坡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2019年9月25--27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福建省農房平改坡設計建造一體化培訓班」在廈門翔安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縣、區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村鎮站長等200餘人參加了培訓,通過集中授課和現場觀摩的方式,學習推廣了廈門翔安的農房「平改坡」的經驗,並作為一個成功的範本在全省推廣。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調研員李雄認為,這次「平改坡」導則培訓班之所以在翔安舉辦,是推廣也是總結,翔安既是導則的最初提議者,也是《導則》的主編單位之一,這是對基層首創精神的一種肯定。
在培訓班上,承建翔安「平改坡」工程的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歷強介紹了成功做法、建造方法等,傳授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藝。
農房整治是福建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一革命四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提升村容村貌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有重要意義,也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而包括實施平改坡在內的農房整治,對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有著重要意義,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之義。
2020年是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實施的收官之年,有攻堅克難的壓力,有勝利在望的激勵。李歷強和他的團隊在「平改坡」建築設計注重把握與村莊總體風貌的統一,在滿足屋頂防水隔熱通風等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對歷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做到修舊如舊,同時根據每個村莊民俗風情,設計不同的坡屋頂及外立面,做到一村一特色,不斷把握機遇,開拓創新,取得新佳績,再創新輝煌!
《海峽鄉村》雜誌投稿郵箱:hxxczz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