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學(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也被張貼在很多學校的教師辦公室裡,作為激勵,還有一種解釋為:學深為師,品正為範。
所謂學高,是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專業素養,較高的知識水平,才能擔當人師;而身正,則是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擔當典範,起到育人的作用。
其實從陶老的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師德和教學水平,其實缺一不可。
身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本質,教書育人這四個字同樣可以分開來解讀,「教書」代表的是教學水平,而「育人」代表的是師德。教學水平不高,僅有師德,那將使學生一事無成;而教學水平很高,沒有師德,那也將是誤人子弟。
師德可以看作是教育之魂,而教學水平則可以看作是發展和立足之本!
師德很重要
師德也可以理解為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是一名教師在從教過程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
教師這個職業本身就有其特殊性,教師身上背負的,不僅是無數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的希望。
所以,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關於教師的師德問題,歷來為人們所高度關注。但凡在網上出現一些教師道德敗壞的例子,都會被網絡無形中放大,導致很多人對整個教師群體產生質疑。
其實,說起來,教師這個職業不僅特殊,想成為一名好教師也真的很難,不僅要具備「春蠶」和「蠟炬」的奉獻精神,還要有較高的知識儲備,同時成為教師,就不要想著什麼大富大貴了,「桃李滿天下」我覺得才是對教師最大的認可。
教學水平很重要
教學水平,也可以看作是師能,指的是一名教師要能熟練地掌握教學方法,熟練的駕馭上課能力,以及能及時地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學水平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教師在學校的立足之本,沒有教學水平,可能很快就會被「掃地出門」了。
有句老話:要給學生一滴水,那麼,首先老師就必須要自己有一杯水。
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很高的知識儲備,遊刃有餘地應對各種教學難點。
師德和教學水平,哪一個更重要?
綜上所述,教師無德,會誤人子弟,而教師無能(教學水平不高),同樣誤人子弟,二者似乎難分伯仲。
不過非要在二者之中選一個的話,我認為師德更重要!
再講句俗話:老師,有德無才難以成事,有才無德肯定會壞事。
有德無才只是難以成事,但是有才無德會壞事,很顯然,德比才更重要。
「有德」也是我們的做人之本,一個人縱有滿身才華,但是道德素質低下的話,也是人們很不待見的。
那麼身為教師,師德和教學水平,您認為哪一個更重要?歡迎留言評論!
轉載自文刀哥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