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海外學府的真實面目以及在國外頂尖名校的就讀體驗,棕櫚君開設了「名校就讀體驗」專欄!
本期項目 羅切斯特大學金融碩士項目
今天,小編邀請到了畢業於羅切斯特大學金融碩士項目的Melody學姐,分享她在羅切斯特大學的學習與生活。一切以找工作為導向的宗旨、人性化的track選擇、資源共享的求職幫助……讓我們繼續往下讀,看看學姐的獨家就讀體驗~
羅切斯特大學的「雙面貌」
大眾眼中的羅切斯特大學
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是美國Top30綜合性大學,其商學院,醫學院,物理學院實力雄厚。因為所在地距離大城市較遠,它也經常被大家稱作「羅村」。
(圖源網絡,侵刪)
我眼中的它
羅村是個埋頭苦學的好地方,來羅村的大家都很「肝」。同時,因為遠離大城市沒有地理優勢,Simon Business School(西蒙商學院)特別強調的是:一切以找工作為導向。
從修改簡歷到small-talk, mock interview,甚至salary negotiation,每一個步驟都可以向教員或MBA前輩尋求幫助。在羅村上學簡直沒有不努力的理由。
(圖源網絡,侵刪)
羅大金融項目的特色與課程設置
不同的track選擇
羅大西蒙商學院(Simon Business School)的MS Finance(簡稱MSF)項目有11-month track和17-month track兩種選擇,兩者課程設置基本一樣。
但是,11-month track由於時長不滿一年,所以不提供OPT,一般只有持有綠卡或本地的學生會選擇。17-month track的最後六個月只安排一節online課程(一般是Python課),為同學們搬到大城市找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課程覆蓋面廣,可按需選課
在課程設置上,MSF項目學習的課程基本覆蓋了CFA各科目,看重傳統金融,不太涉及quant領域。除了核心課程外,每學期同學們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選幾節課。
比如,我當時想為畢業後留美找工作積攢經驗,就選擇了Applied Finance Project這門課, 在一學期內,都作為student consultant為客戶出謀劃策,提升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背景。
(圖源網絡,侵刪)
整個Simon Business School研究生項目之間也有共享的課,如我曾選到MS Accounting的專業課Financial Reporting,加深了自己對M&A的知識。這種相對自由的選課可以讓同學們不用一入學就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可以在逐步的了解過程中鎖定日後的職業領域。
在羅大讀金融,將有什麼體驗?
強調teamwork與資源共享
羅大很強調teamwork,每節課都會按組完成作業。MSF中70%是中國學生,為了讓大家更快習慣學習節奏,從一開始大家就被分為5人一組,每組會有一位有留學經驗的同學或本地學生幫大家習慣assignment或者project。
除了上課,Simon Business School還有一些競賽,如stock pitch, equity research也都需要組隊參加。在我看來,組員不僅可以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在找工作方面也可以資源共享,甚至是networking的第一步。
我的一位印度組員就有IB工作經驗,所以他會經常與我們分享各公司的sponsor信息,也會幫助我們準備面試,並把他們的resource引薦給我們。我同屆的其他組也會一起組隊去紐約networking或者去Buffalo參加company tour,總的來說是非常好的互相學習的機會。
壓力山大:頻繁的備考+努力找工作
在我就讀時,MSF 項目前 11 個月分為三學期(聽說從今年起就改為 semester了),每個學期又有 mid-term 和 final 兩個考試,經常是 mid-term 剛過就要準備 final了。
作為商科研究生,除了學習,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在投簡歷和找工作上,因此壓力比較大。但這種 peer pressure 也會產生一種無形的推力,「刺激」同學們將重心全部放在學業和求職這兩個關鍵的事情上,很適合缺乏自制力卻又想努力一把的我。
(圖源網絡,侵刪)
羅大金融碩士項目的申請門檻
羅大 MSF 錄取的學生各具特色,普遍的語言標準是 GMAT 700 +、TOEFL 100。
本科背景方面:國內外名校佔多,但也有不少本科學校不佔優勢但 GPA 特別高的同學;
專業背景方面:大家普遍是商科專業,大多數人是純商科沒有 quant 背景;
實習經歷方面:大家基本都有 1-2 段銀行/券商/會計經歷,大多數人沒有全職工作經歷。
但上述 MSF 的門檻並不是固定的,我個人是以極低的 GPA(2.9)、GMAT 720 +、 TOEFL 103 被錄取的。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如果背景稍差的同學想試這個項目,最好多花功夫挖掘自己獨特的優勢,並且好好打磨文書。畢竟研究生項目最看重的是畢業生的就業率,如果能讓學校看到你在就業方面的實力,你就有機會被破格錄取。
(圖源網絡,侵刪)
模塊清晰的求職資源
我們的求職資源方面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1、專門的求職網站
Simon 有自己幫助學生求職的網站 Simon Work。CMC 的老師們會定期在上面放出實習和全職崗位,有些是和相關公司有合作可以直接投遞簡歷的,有些是需要去公司網站投遞的。
四大也和 Simon 有合作海外校招,我的一位組員在剛進入 MSF 就讀幾個月就得到了香港 PWC 的全職 offer。
(圖源網絡,侵刪)
2、LinkedIn 教學
除了 Simon Work 外,CMC 的老師會在開學第一天就讓大家註冊 LinkedIn 帳號並教大家如何打理帳號,從 LinkedIn 入手進行 networking。
3、簡歷修改輔導
Simon 有專門的簡歷修改輔導,全年都可以預約老師,他們也會逐字逐句幫同學們修改潤色簡歷。
4、模擬面試
最後是 mock interview 的部分,除了每年兩次的集體模擬面試,同學們也可以在網上預約跟 CMC 的老師或者 MBA 前輩進行模擬。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背景和提問風格,所以在與各種人模擬的過程中,是很鍛鍊面試能力與技巧的。
5、校友「牽線」工作機會
除了自己 networking,Simon CMC 也會和校友保持聯絡並獲得一些機會。我曾經就聯絡過三位留美工作的學姐,她們都非常熱情幫助我牽線申請了一些崗位。像是我這屆的 CMC 和校友一起爭取到了 Citi Bank 的 company tour,有一位MSF 的同學還因此成功進入了 Citi Bank 工作。 除此之外,CMC 每年也會組織學生去紐約兩次進行 networking 培訓和校友分享。我個人感覺 Simon 的校友資源雖然比不上 top 名校或紐約當地學校,但比較容易聯絡到也都樂於幫助在校生。
(圖源網絡,侵刪)
同學們畢業後都去了哪裡?
由於大多數畢業生選擇回國,所以 Simon Business School MSF 項目在國內的知名度比在國外好。而且,Simon 的研究生在一般公司都不會在簡歷關被刷下。
我個人曾經面試過中金的崗位,當時一起面試的同學都是哥大、NYU 和賓大的。當然也有 MSF 畢業生選擇留美,一般都是在一兩年後確定了自己的就業方向。在 6 月份以後,我的同學們大部分都回國了,但印度學生和少部分中國學生會選擇去美國的大城市找工作。
(圖源網絡,侵刪)
我這屆 MSF 回國黨中,有人去了野村證券做 IB,也有不少人進了四大或諮詢公司。據我所知,近兩年是國內就業形式最不好的兩年,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Simon 有好幾位學生回國進了中金。
留美的同學們基本是在金融業就職,從 Asset Management 到 M&A 都有。雖然前期找工作很辛苦,但大家基本上在 17-month track 結束時都找到了實習或者全職工作。
(圖源網絡,侵刪)
學姐寄語送給想申請Simon MSF的你
Simon MSF不像MSBA或者MSA對學生背景有硬性要求,MSF每年招收180+學生,大家背景十分多樣。想申請的同學大可不必因為自己背景有短板所以不敢申請。
(圖源網絡,侵刪)
在寫申請文書時,最好多凸顯一下自己的就業能力及快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因為MSF項目課程在多數情況下時間比較短,能夠快速適應並且協調學業與求職間的壓力會是很大的優勢。
同時,同學們如果有與眾不同的經歷,也可以大膽地寫進文書。我當初申請的時候,與Finance相關的經歷並不多,所以我寫了自己本科時的創業經歷,在後來的面試中,這段經歷也很受招生官的關注,被重點詢問了一下。
最後祝大家申請順利offer多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