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館新館開放很大很好玩(組圖)

2020-12-18 搜狐網
文/本報駐京記者 馬健龍 攝影/李寶君

  國慶前夕,中國科技館新館建成,9月20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正式開館之前,本報記者進行了初步體驗,結論是:中國科技館新館是一座現代科學的大型遊樂場,很大,很好玩,一天逛不完!

  新館建築

  很有特色很環保

  中國科技館新館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之一,科技館佔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館長徐延豪非常認真地告訴記者:「科技館新館是國際一流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中國科技館新館建築本身就是一個展品。」中國科技館新館坐落在北京奧林匹克中心,比鄰鳥巢和水立方,新館的建築主體是一個既像中國「魯班鎖」又像西方巨型魔方的單體正方形,具有探秘解鎖的寓意。整體設計由若干個積木般的體塊相互咬合而成,結合了中國古代的科學思想和現代科技館的特點。

  新館常設的展覽現在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還有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特效影院。不僅僅是展出,科技館新館還是一座功能完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綜合性國家科技館,融教育和科研、合作和交流以及數字科普於一體。現在整個中國科技館新館的數位化系統已經和全國各省市的地方科技館連為了一體。

  中國科技館新館充分體現了節能環保的理念。在科技館新館四層培訓教室的頂部,有一層太陽能玻璃,利用光導照明,白天不用開燈就能通過自然採光解決照明問題。外維結構的圍牆和天窗也安裝了相應的保溫和遮陽系統。這種類似百葉窗的天窗結構把建築的遮陽和裝飾效果完美地結合了起來。普通玻璃一經陽光照射,屋內溫度就升高了。為達到良好的溫控效果,新館採用溫屏玻璃,既不影響採光,又可以解決隔熱問題,減少對空調的使用,達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新館還在屋頂局部和建築外表燈柱的朝陽面,做了幾百平方米的光伏玻璃。光伏玻璃把很薄的矽晶片太陽能板夾在玻璃裡面,把聚集的太陽能直接接到庭院裡,解決了夜晚綠化設施的照明問題。新館的室內空氣流動依靠自然通風系統進行調節,完全可以不用空調。

  展館內容

  很大很好玩 一天逛不完

  中國科技館新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著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等5個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科普展示區,加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總面積約達6萬平方米,是老館的6倍多。

  據介紹,科技館新館建設共投資11.145億元,其中僅內容建設就花去7.9億元,展覽項目之多、內容之豐富,可以想見。新館不僅展項多,而且增添了大量新內容,其中39%的展項為創新性項目。

  講解員告訴記者:「如今世界上的科技館已經逐步脫離原來那種高端的、遠離普通公眾的線路,開始走向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因此,中國科技館新館秉承了這個理念,讓青少年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知識,寓教於樂。」

  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科技館新館快速穿梭瀏覽,目之所及,令人眼花繚亂,且所有的展覽項目都注重了趣味性和參與性,讓人們在快樂的遊戲中領悟科技,啟迪智慧。

  位於一層的科學樂園展廳設置了9個主題展區:認識自己、安全島、我們齊動手、創意工作室、歡樂農莊、山林探秘等,展項共計141個。

  在科學樂園展廳的「歡樂農莊」展項前,一個小朋友正在媽媽的幫助下,當上了拖拉機手:他坐在小拖拉機模型上,一按「選擇」鍵,寬大的屏幕上就顯示出茬子地、已耕地、水田、莊稼豐收地四個項目。他在「水田」項目上重新按下「選擇」鍵後,耕地、播種、插秧、收割四個耕作階段依次出現。他在插秧項目上按下「確認」鍵後,手握方向盤,時而踩油門,時而踩剎車,著實過了一把「插秧癮」。

  魔方大廳位於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遊戲「俄羅斯方塊」的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雲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作為鎮館之寶矗立在這裡,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目前最高最大的一座恐龍化石就在這裡,它高達6.5米、長27米,還有個頭較小的,可別小看它們,它們一個是有「中華第一龍」美譽的許氏祿豐龍,一個是罕見的食肉恐龍——雙脊龍。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雲南專程運來,並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幕牆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衝擊。

  在魔方大廳,還有幾隻巨型卡通飛艇懸浮在空中,參觀者可以通過遙控器操作它們,在大廳中營造出奇幻的氛圍。

  華夏之光展廳設有序廳、中國古代技術創新和科學探索等5個分區,分別展示中國古代在採礦、冶金、農業機械、絲織等技術領域的創新發明,以及古代科學家在醫學、天文學、算學、物理學等方面進行的探索與發現,展項150多個。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至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

  「空間站」裡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遊戲,例如管道遊戲,兒童操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展廳,設有8個展區: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光影之絢等,共有166個展項、220件展品。在「探索與發現」A廳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項前,觀眾用手握住操作杆向右旋轉,鐵礦石便被「輸送」到「熔爐」內,煉鋼的全過程依次呈現;「胎兒發育」展項前,轉動圓形轉盤,「胎兒」便隨著時間的推進,在透明的玻璃球內慢慢變長、變大。在這裡人們還可以親手發電,讓一個模擬的遊樂場亮起來、動起來。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裡,展示我國最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書法、打太極,本領不同凡響。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記者在「宇宙之奇」展區還體驗了一回美國科幻大片中乘坐太空船的感受,坐在太空船內,在星際間穿行,飛出太陽系,進入銀河系的星雲。太空船自己會動,體驗者還可以進行宇航方向的控制。

  在體形龐大的祿豐恐龍化石腳下,專門設有一個微縮的「恐龍挖掘」現場,觀眾可以在專家指導下挖掘、拼接恐龍化石……

  「互動性是科技館的靈魂——如果只能看不能動,就是博物館了。」館長助理邵傑介紹,新館在觀眾動手操作和親自體驗上下了特別大的功夫,800多個展項中絕大部分是互動性、體驗式的。「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觀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彌補教學課堂和博物館的不足。」

  在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展覽的貫穿脈絡,選取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關乎衣食來源的農業、關乎自身生活的健康、關乎家庭生活的家居與住宅、關乎社會生活的信息交流與交通運輸、關乎創造生活的工具與機械等,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使觀眾感受到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同時,關注科技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一些問題以及人們解決這些問題所做出的努力,使觀眾在參觀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領悟。

  在健康之路主題展區以這四大元素為主線,主要圍繞「理性選擇,保持健康」、「飲食與健康」、「運動與健康」、「疾病與醫療」四個分主題。講解員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組成健康的四大元素中,父母遺傳佔15%,社會與自然環境佔17%,醫療條件佔8%,而個人生活方式佔60%。通過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問題的了解和對疾病與治療的體驗,正確地理解健康,理解健康要以預防養生為本,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舒適,沿著健康之路去經歷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在這裡,人們可以感知生命健康的基本科學原理,從而樹立正確的健康生活意識。

  交通之便主題展區緊貼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衣食住行」中的「行」,圍繞「交通面面觀」、「船舶與水運」、「火車與鐵路」、「汽車與公路」和「飛機與航空」五個分主題,展示「交通」中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源資源的合理利用、交通系統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人們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大家了解「交通」方面的科技,體驗各種不同的交通方式,激發對於「交通」的想像力,並深入思考「交通」問題。

  記者在這裡體驗了駕駛巨輪、磁懸浮高速火車、超智能汽車的感受。

  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位於新館4層,面積5100平方米,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觀眾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觀眾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反映人類面對挑戰的各種努力,以未來生活的展示體現科技引領未來的思想,並通過從挑戰到未來的整體構架和連貫性展示,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未來。

  展廳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走向未來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絕大多數屬於創新性、研發性展項,部分展項展示內容或展示手段都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國際上也極為罕見。

  挑戰與未來展廳展項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大型中國立體沙盤,並看到千萬年來的氣候變遷給我國帶來的變化,甚至親手「造就」青藏高原;你可以「操控」核裂變與核聚變,深入探討原子科學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深思;你可以認識納米材料並親自體驗它的神奇;你可以重溫科學家克隆多利羊的過程,可以親自「操刀」進行神經幹細胞微創手術;你還可以化身太空人「參與」空間站對接,併到月球基地看一看;你還能深入海底一睹海底牧場,操作探測船進行可燃冰的資源探測、鑽探考察;最後,你不妨走進科幻世界,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與大膽想像,知道反物質火箭嗎?去過白矮星嗎?

  記者在這裡親手發射了火箭,體驗了楊利偉在太空艙內環繞地球的感受,還坐上月球車體驗了在月球漫步的失重感受。

  「觀眾在動手和體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我們的工作經驗,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觀眾特別是少年兒童,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閱讀相關提示,按要求動手,不能太著急,不能太興奮呦!」管理員不斷地提醒著大家。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新館正式開放後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並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影院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坐椅平臺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臺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臺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仿佛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刺激。動感坐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到面前。動感影院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聯網23家省市科技館

  遠程科普教育更便捷

  科技館新館還搭建了全國科技館資源共享視頻平臺,該平臺通過網絡把中國科技館和全國23家省市科技館連結在一起,不僅使館際科普項目協作更為便利,也為遠程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就人工智慧、未來網絡等話題,與外地的小觀眾們進行了一場實時、可視的「科學對話」。

  「信息化是新館的另一大特色。」邵傑介紹說,除建設基礎網絡系統外,新館還適當採用高科技手段,並結合科技館的展教特色,開發出RFID(射頻識別)應用系統、基於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和展示平臺等,其創新應用居國際領先水平。

  「體驗科學、啟迪創新,服務大眾、促進和諧」,是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建館宗旨;「教育、服務、支撐」是新館三大功能。新館常設展項為800多個,匯聚了經典的科技展示和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此外,科技館還配備了一支專門的研發隊伍,確保每年不低於10%的展品更新率。如果你要仔細看,一天恐怕看不完。徐延豪館長表示,他們將以一流的服務,把中國科技館新館這個世界一流的科普基地管好、用好。

  逛科技館

  很長知識很便宜

  據介紹,新館開放後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影院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採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因此,在科技館參觀時,電子票千萬不能丟。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館新館內容建設方案發布儀式
    關於中國科技館新館建設的情況和內容的設計其實是社會各界非常感興趣和共同關注的內容。今天我們也特別地邀請我們中國科技館的徐館長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建設情況,它館內的設計、布局的規劃將會呈現出一個什麼樣的面容。讓我們有請徐館長。有請。
  • 中國科技館新館北側 汽修中心成了非正規停車場
    暑假期間,本報接到一家長反映,他帶孩子去中國科技館新館發現附近有一個停車場,其實是一個汽車維修中心,只要車開進去不論停多久,都要收20元,有點兒坑人。於是記者開車前往位於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的中國科技館新館。
  • 吉林省科技館新館即將開放
    位於長春淨月開發區的省科技館新館即將正式與公眾見面,成為我省科普教育的又一個重要陣地。日前,記者來到這裡,提前為大家揭開其「神秘面紗」。  省科技館新館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館內展覽面積約1.5萬平方米,常設展覽以「科技與夢想」為主題,下設「夢想的搖籃」「智慧的階梯」「創造的輝煌」「我們的未來不是夢」「實踐夢想」5大主題展區、18個展廳,展示內容涵蓋數、理、化、天、地、生、史等學科的經典科學知識,介紹了現代農業、信息、材料、生態、能源、環境、太空等眾多領域先進技術,共有展品展項450件(套)。
  •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中標公示!新館面積為現址4倍,還有巨幕球幕
    齊魯網濟南3月11日訊近日,山東省科技館新館項目進行了施工中標公示,中建八局中標,新館建設又向前推進一步。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 地點在濟南槐蔭臘山辦事處據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公示,山東省科技館新館項目施工中標單位為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中標工期600日。建設地點為濟南市槐蔭區臘山辦事處,東至臘山河東路,西至臘山河西路,北至日照路。
  • 江西省科技館新館昨迎來首批遊客,已開放兒童科學樂園及臨時展廳
    昨日上午,總投資約7.8億元,歷時近4年,總建築面積65906.28m2(含地下13446.59m2)的江西省科技館新館(以下簡稱「新館」)正式開放,並迎來了首批遊客。晨報記者第一時間探訪了新館,並了解到,疫情期間新館每日限流100人,且只接受網絡預約。
  • 武漢科技館新館今日開館 每周三至周日免費開放
    武漢科技館新館總建築面積3.06萬平方米,展出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這意味著,加上老館,武漢科技館的總規模已進入全國特大型科技館行列。新館設有宇宙展廳、生命展廳、水展廳等8大常規展廳和1個1000平方米的樓頂室外展廳,其中水展廳、光展廳是全國首創。展品達600餘件,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精心「創造」。
  • 福州科技館新館要來了!就在……
    好玩!這裡還有近1200㎡的兒童科技樂園。好看!這裡還有直徑為15米的球幕影院。總建築面積45000平方米,集科普展示、公共服務、教育培訓、特效影院於一體……福州科技館新館要來啦!據介紹,新館主體建築將於2023年建成。
  • 河南省科技館新館有哪些「科技範」
    河南省科技館新館效果圖建設中的河南省科技館新館 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距鄭州市中心二七廣場約20公裡,鄭開大道北、象湖湖畔旁,一座國內在建的最大的科技館項目已經初具規模。如今,該科技館工程進展到了哪一步?未來進館參觀收費嗎?有什麼亮點?近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河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工地進行探訪,一一幫你找到答案。
  • 省科技館新館常設展廳是香港展廳三倍(圖)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張雁報導:13日,記者從江西省科協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省科技館新館建設,確保新館2019年10月1日正式開放。同時,還要推動各設區市科技館建設,爭取各設區市全覆蓋;每個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均建設一個科普主題公園,實施農村中學科技館項目。
  • 深圳科技館(新館)設計效果圖出爐
    深圳科技館(新館)設計效果圖。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楊曦)近日,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官方發布了深圳科技館(新館)設計效果圖。深圳科技館(新館)位於光明科學城內,建成後將成為廣州–深圳科技創新長廊的明珠,展示並鞏固深圳作為全球創新技術領先的中心地位。目前該項目正在進行現場工作,計劃於2023年完成。 據悉,深圳科技館(新館)的選址位於新湖街道,緊鄰樓村水北岸,周邊將聚集科學公園、光明書城、美術館等一大批公用設施項目,總面積約為125000平方米。
  • 省科技館新館揭面紗:太極圖+莫比烏斯環
    這個方案有啥獨特之處,未來的省科技館新館長啥樣,記者為您揭秘。立意新,太極圖+莫比烏斯環設計方案如何脫穎而出?經過半個月的充分討論、評定,省科技館新館建築方案終於公布了。昨日上午,記者在省科協看到省科技館新館的最終模型圖:象湖「象鼻」下方,一塊隆起的三角綠地上,坐落著圓環形的省科技館新館。通體白色,簡單大氣。
  •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開館時間定了!
    江河湖北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開館時間定了!】湖北再建一座科幻建築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傳來最新消息!目前,湖北省科技館新館項目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展教工程正陸續進場施工,預計2021年7月1日開館。湖北科技館新館外形猶如湖北人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也如電腦的晶片,寓意「光谷之芯」。
  •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科教新地標點亮泉城
    科技館新館建成後將躋身全國十大科技館之列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全貌   在濟南市西部,有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築,從高空俯瞰下去,建築頂部外形呈現數學符號中的「∞」——這就是「無限」「無窮大」的山東省科技館新館。
  • 讓人期待的重量級科技館新館,上海天文館,坐標臨港新區滴水湖
    ,官宣的開放時間是2021年內。上海天文館新館,是屬於上海科技館的分館,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構成上海「三館合一」的科學技術博物館集群。其中上海自然博物館是2015年4月開放,而這座上海天文館是2016年11月動工興建,上海的科學博物館體系建設,每隔幾年就給人們一次巨大的驚喜。
  • 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原標題: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年內開建,力爭2023年底建成,將打造成國際頂級特大型公益性科學中心深圳商報2019年03月26日訊 作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技館(新館)將落戶光明科學城。
  •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成後將躋身全國十大科技館之列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成後將躋身全國十大科技館之列  在濟南市西部,有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築,從高空俯瞰下去,建築頂部外形呈現數學符號中的「∞」——這就是「無限」「無窮大」的山東省科技館新館。歷時三年,這座隱喻科技領域無限未知、無限發展並有無限可能的科技文化新地標,即將迎來竣工、影院亮燈,靜待正式運營的那天到來。
  •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 「∞」科教新地標點亮泉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瑞超 實習生 盧姍在山東省濟南市西部,有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築,從高空俯瞰下去,建築頂部外形呈現數學符號中的「∞」——這就是「無限」「無窮大」的山東省科技館新館。「90後」建設者助力,建造省內最大球幕影院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引人注目的原因,除了它的建造外形,鑲嵌在其中的球幕影院也是亮點之一,它不僅是山東省內最大的球幕影院,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純混凝土單層薄殼殼體結構。
  • 深圳科技館(新館)項目力爭年底開工
    深圳科技館(新館)效果圖。   10月22日,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獲悉,為推進市「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技館(新館)建設,該局研究提出項目地塊規劃設計要點,事項已經規劃主管部門審議通過。   深圳科技館(新館)項目位於光明科學城中心區,光輝大道與光明大道北段交界處,地鐵6號線翠湖站西側,距光明城站4.8公裡,未來可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半小時可通達香港、廣州。
  • 深圳科技館(新館)內部夢幻美圖首次公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由深圳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深圳科技館(新館)國際設計競賽已圓滿落幕。國際著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築師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與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團隊完成的方案,最終勝出。
  • 中國科技館球幕影院開放 票價成人30元學生20元
    中國科技館新館最為醒目的標誌性建築——外形為巨大球體的球幕影院今天正式開放,標誌著中國科技館同時擁有了世界最先進的球幕電影放映設備及天象演示節目設備,這在國內首屈一指。  中國科技館新館球幕影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兼顧放映球幕電影和演示天象節目,可容納442位觀眾,並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影院引進世界先進的IMAX放映設備,採用30米直徑的半球形銀幕,銀幕上電影畫面的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配以六聲道立體聲音響效果,以超人視角的畫面和逼真的環繞音響效果,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震撼和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