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聲先生的書房

2021-02-08 醉牛堂

書房代表了一個人的品味和修養,因此,看一個人的書房,就能了解到這個人的品性。可以說,書房是文人的靈魂之城。


自古以來,書房並無一定之規。書房不必太大,但古人的書房追求一個「雅」字。

林聲先生的書房,在我們心中是一種精神的蒙養,一種對那不可見的精神的體認,讓精神家園般的情愫與林聲的書房陶然相遇。古代文人陸遊自題書房為「書巢」,足見耽書之甚。萬卷伴終生,是陸遊的真實寫照。陸遊嗜書,老而彌篤。有「讀書有味身忘老」之名句傳世。林聲先生亦然,他的書房為「味蘭書屋」。林聲先生的名言「書房就是我的世界」,並用書法書寫出來,贈送給我們。這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境界,林聲先生用筆墨書寫出來,我們懷揣著一份敬心,敬祝年近九旬的老人林聲先生健康長壽!

林聲(中)書寫「書房就是我的世界」贈本文作者程義偉(右)、葉立群

著名美學家,遼寧大學教授王向峰有一首詩可以見證林聲先生的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竊得東籬一莖香,晚芳惜醉畫中藏。倘如陶令來尋問,論道當與共引觴。」(《重陽菊》)這首詩啟發我們,在對林聲先生的自題畫詩成就的評價中,審美個性的開掘是一個關鍵。林聲把自己融入了重在傳神寫意的中國傳統藝術精神中。他對詩和畫的喜好、研習,印證和深化了崇尚人格精神的審美意識。在人格理想的追求與人格修養的實踐上,林聲先生通過詩和筆墨,有意無意地按莊子的「真人」範型來塑造自己,愈到老年,他愈從詩和畫中呈示出道家人格的風神。他身處浮躁的社會,卻淨心滌慮,氣骨凜然,他用自己的詩和畫譜寫了一曲文化意蘊豐厚、感人至深的文化人格交響曲。

他的畫和詩融匯著剛健與凝重,美學內涵更趨於豐富。學者張永芳評他的畫:「畫境詩情一意通,更憑書法寫心胸。才兼三絕世間少,堪喜遼天有此翁。」林聲的畫和詩本於道家「平淡」的審美意識和特有的風格境界,達到了一個相當的美學高度,在當下美術界和詩詞界尤顯特出。林聲先生通過詩和畫來表述自己的一生不棄「平淡」,能守「平淡」,而在晚年又能在「平淡」中多有涵容,彰顯出豐富的精神世界。我們可以將他的自題畫詩視為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知識分子心境的記錄,它見證了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其中蘊含著令讀者感動的骨氣和傲氣。

林聲先生的《林聲自題畫詩》是在他的書房內完成的,我們從林聲先生的書房中解析與體悟他的人格和靈魂,就林聲的書房而言,人格高於一切。我們從林聲先生的書房中,可以看到他的一種膽識、勇氣和操守。由此,林聲的書房至少可作為當下的一種文化坐標,並成為新世紀文化建設的精神資源,啟迪著我們更加熱愛讀書的人生。

文章作者簡介

程義偉,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現任遼寧社會科學院美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瀋陽書畫院籤約畫家。曾著《瀋陽當代美術史》《遼寧當代美術史》《韋爾申油畫創作研究》《遼海文化鏡像——遼寧當代文學美術研究》《遼寧文化藝術形態與精神重構——以宋惠民、韋爾申、白國文為例》《周衛油畫創作研究》《黑土畫魂——白國文的藝術與人生》《李連志藝術創作研究》等。

葉立群,遼寧綏中人,文化學者,評論家。多年來致力於地域文化、文學和藝術理論研究。已出版著作《當代遼西的文學世界》《地域文化視域下的遼寧現代作家創作》《張成思美術創作研究》《晚清寓華傳教士的跨文化傳播》等多部。在《小說評論》《名作欣賞》《中國藝術報》等國內重點報刊發表文化隨筆、文學評論、藝術評論等近百篇。

相關焦點

  • 作家柏楊百年誕辰,夫人揭秘先生書房命名為「297」緣由
    今年3月7日是著名作家柏楊先生的百年誕辰。 其中,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周明老師講述「我與柏楊二三事」,分享他與柏楊先生二十多年的友誼;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教授談「柏楊雜文的文化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凱就《柏楊版資治通鑑》的出版,與司馬光、柏楊進行一次「跨越千年、百年和當代的對話」,以史為鑑,講述讀歷史對當代人的啟示和作用。
  • 老舍先生(舒舍予)的書屋也曾養這些綠植,比較適合書房
    一代作家老舍先生我們都太熟悉了,他是一個富有文化素養的作家、語言大師,在他的書屋裡面也會養綠植,而且他還通過文章《養花》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書房是我們學習和工作的場所,有些比較文藝的花友家裡不管大小基本上都會有一個書房。
  • 走近「第二書房」創始人的自家書房
    而李巖和他的「第二書房」也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新京報》、《中國文化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導。目前定位「父母學堂、兒童書館」,以「閱讀構築夢想」為理想的北京橡樹灣「第二書房」 會員眾多,分店在全國遍地開花,已經成了不少出版社和名人推廣新書的首選地。  第二書房的藏書以高大上為標榜,選書嚴苛,不少人好奇李巖家裡的「第一書房」又是什麼樣的?有哪些藏品和獨特之處?
  • 綠茶的書房之旅:一個繪畫零基礎的溫州人 畫了100多位名人書房
    林斤瀾書房(溫籍著名作家,已故)綠茶題記:近日讀《甌風》第十九集,有一篇鄒錫明先生的《追憶林斤瀾先生》,原來林先生逝世已11年了,文中收錄有一張林先生家書房照片,照片上有林先生招牌式的笑臉。鄒先生回憶第一次去幸福大街拜訪林先生的往事。我當年所在報社就在幸福大街,怎麼就沒想過去拜望林先生,認個老鄉呢?
  • 帶陌生人參觀周一良先生的書房
    周一良先生像,陸林漢繪西方有一句俗諺說,「不要帶陌生人參觀你的書房」(Never show your study to strangers),意思是說,根據一個人的藏書,大致可以推想出這個人的閱讀範圍再如125頁《東塾讀書記》條,懷念私塾啟蒙老師張潞雪先生;153頁《古文字學導論》條,追懷早年私塾老師唐蘭先生,皆情真意切,令人可感。《エリセーエフの生涯:日本學の始祖》一書題記,懷念他留學哈佛時代的導師葉理綏先生(Serge Elisséeff)。此時一良先生已是皤然一叟,七十二歲的老人,距他與葉理綏先生最後一次見面,已近三十年,葉理綏先生下世亦已十年,墓木早已高拱。
  • 書房適合掛什麼畫 書房掛畫效果圖大全
    書房作為家人閱讀和學習的空間,是反映主人品味和涵養的地方。因此人們在裝修書房的時候,除了必備的書房用品之外,還會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字畫掛在牆上。這樣不僅美化了書房內的環境,而且自己也可以隨時欣賞,愉悅身心,帶來好心情。
  • 家有書房,人有靜氣!(附名家書房照片)
    正如「飲室書齋」主人梁啓超先生指出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為學、做人總要親自躬身踐行,才能有所得。一為,書齋之貴,在於養性明志,使人品格高尚。二為,書齋之妙,在於通天接地,使人心馳神遊。三為,書齋之靜,在於隔絕塵世,使人心寧神靜。
  • 傳統書房文化|書桌,中式書房的核心
    書房,古稱書齋,是傳統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生活空間之一。書房不但為歷代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修身養性、讀書撫琴的處所,還助力他們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早在漢代,文學家張衡就曾稱讚自己的書房可「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揮翰墨以奮藻,陳三皇之軌模」。可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書房本身就是一個具備藝術體驗、閱讀寫作與圖書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間。
  • 榻榻米改成書房效果圖,值得擁有
    書房的設計不一定要很嚴肅,稍微的輕鬆休閒也是可以的。如果想增添書房的休閒氣息,除了可以放置沙發之外,裝修一個榻榻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大家可以先來看看這些榻榻米書房效果圖哦。    榻榻米書房效果圖  榻榻米書房效果圖3  在書房的設計上,延續整體空間的沉穩色調,使閱讀的心緒能夠更平和。
  • 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今天轉載的是前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策展人、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賞》的英文本翻譯者莎拉·韓蕙(Sarah Handler)女士的文章 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 讓我們一起跟隨Sarah Handler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 書房仿佛是一座怨氣深重的城市
    那麼在那些書裡面,我們看到的那些書房有的非常的壯觀,有的非常的雅致,共同的特點是它會讓你想起來這些書房的主人真是有錢,哪像我們中國一般文人如此寒酸呢?那麼原來有這樣感慨的人不只是我,還包括了我們這本書的編者薛原,他編了這麼一本書叫《如此書房》。那麼他想要找到的就是中國的一批文人作家學者,他們的書房狀況。
  • 小小設計技巧,打造書房創意空間
    書房是工作和學習的地方,也是我們家裝設計中住宅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何布置好書房促進我們的學習是家庭裝修中一件很有學問的事情。書房需要寧靜、沉穩的感覺,人在其中才不會心浮氣躁。傳統中式書房從陳列到規劃,從色調到材質,都表現出雅靜的特徵,因此也深得不少現代人的喜愛。在現代家居中,擁有一個「古味」十足的書房、一個可以靜心潛讀的空間,自然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享受。
  • 中國作家們的書房長什麼樣?
    一次,錢鍾書先生對想拜訪他的一位「粉絲」說:「假如你吃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委婉風趣地拒絕了拜訪。然而,作家筆下的世界,虛實交織、如夢似幻,令無數讀者心嚮往之:對於許多讀者來說,讀了一本好書後,都會想更加了解這本好書的作者,甚至是這本好書誕生的地方——書房,這可能又是另一種人之常情。
  • 溫州首家國學主題城市書房正式對外開放
    溫州首家國學主題城市書房正式對外開放 2020-12-19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好和最差的書房,從王守仁的「陽明洞」到乾隆爺的「三希堂」
    一間書房不論多麼簡陋哪怕是個草堂,只要裡面住的是詩聖,一樣會被叫做「杜甫草堂」。所以,雅居不只是房子本身的雅致,而是裡面住著雅士。北京的「十七間半」為什麼天下揚名?還不是裡面出了個曹雪芹先生。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條件最好的書房和條件差到極點的書房。以下純屬個人見解,我們只管信口胡說,絕不對古人負責。明朝出了個聖人,十來歲時人家就立志要做聖人,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 明式書房的傳承與再生,專家齊論東成紅木大師書房
    而大師書房,吸收傳統明式精髓,又加以創新,既詮釋了當代中國書房的精氣神,又賦予當代生活所需的特有功能。  東成紅木明式經典書房,初看起來有明式家具的形制和神韻,但細看,它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家具造型。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曹靜樓對大師書房給予了高度評價。
  • 書房應該掛什麼畫?這幅畫掛在書房 彰顯高雅品味
    書房的掛畫不像客餐廳空間,一般家庭書房空間比較小,有的書房還兼有客房功能,有的兼顧會客功能,所以掛畫一定要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在符合實際情況的條件下,選擇能夠彰顯你的性格和愛好的字畫。那麼,書房究竟掛畫要注意什麼呢?
  • 話說端木蕻良的書房
    書房正好與這個心理單間相適應。一個文人的其他生活環境、日用器物,都比不上書房能傳達他的心理風貌。」 分明記得2001年暮春,出差北京,我特地去了中國現代文學館,在三樓見到了老作家端木蕻良的書房。
  • 人生就是有緣者的際遇 綠隱書房結緣記
    和綠隱書房主人黃毓麟先生初識在去年底在京的一次古玉情懷研討會上,印象深刻的是對他自成體系的古玉收藏,和對他儒雅的談吐及對古玉鑑藏的痴迷情懷。   黃毓麟先生是西華集團的創始人,旗下的「綠隱書房( 2W Group Fine Arts )」是西華企業集團支持的藝術品收藏中心的「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