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 主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32講(共32講)

2020-12-23 清涼淨土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最後一品,囑累人天品第十三。囑是付囑的意思,累就是煩勞荷負之意,佛在講完《地藏經》之後,就要離開忉利天宮,下到人間入涅槃,所以在這部經即將講完的時候,把這個人天大眾,囑累給地藏菩薩,使未來的眾生能夠得解脫。這就像慈父臨終的時候,將年幼的孩子託付給家裡的長子一樣,囑咐他一定要帶好這個弟弟妹妹,一定還要教育好他們,讓他們都能夠健康的成長。所以真的從這裡能體現到佛的這種大慈大悲,對眾生的這種慈悲,不舍一個眾生,然後還要叮囑地藏菩薩,要煩勞地藏菩薩,來把這些未來世末法的眾生一定要帶好,不能讓他們墮落三惡道,直到他們究竟成佛,真的體現了佛的這種大慈大悲的。

為什麼在這裡佛只是把人天託付給了地藏菩薩,而沒有提及三惡道的眾生呢?《法華文句》中說:「頗有發願,令五道同日成佛不,佛言,不可以非器之身成無上道,要先化三趣,令得人天,然後乃可如願。」人天容易教化,三惡道的眾生因為自身的業力,加上依報的障礙,所以他受教化比較難。本經中也講了地藏菩薩先把三惡道的眾生度到人天,再以佛法來教化他們修學佛道,成佛。三惡道的眾生蒙地藏王菩薩救拔生到人天,所以也在這些叮嚀、囑咐的範圍之內,所以這裡只表人天,也包含了六道一切眾生的。

在忉利天宮的大菩薩很多,為什麼佛不囑咐這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觀音菩薩等這些大菩薩們呢?這是因為每一尊菩薩所發的願不同。佛滅度後,大菩薩們就要各各分身,到自己所發的願、到自己有緣的國度、和自己有因緣、和他們願相應的地方去度化眾生。就像這個彌勒菩薩,他就要到兜率天,到兜率天去,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也各有自己的這種因緣,自己所發的願有各自的地方。只有地藏菩薩,他發願做幽冥教主,而且悲心偏重於閻浮提,所以這裡,佛特意囑咐地藏菩薩。好,我們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嘆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

在第二品經中,佛第一次摩地藏菩薩頂是表慰勞和安撫,安撫慰勞地藏菩薩度眾生的辛苦,現在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是囑咐地藏菩薩,在佛滅度之後彌勒下生之前,擔負起救拔眾生的重任。

地藏地藏,這是世尊在忉利大會上連呼地藏菩薩的名字,可謂誠愛之深,託之重也。就像國王將要駕崩的時候,太子還年幼頑劣,這個國王特別的不放心,特別的牽掛,但是又無能為力,只有託孤與大臣,請大臣來輔助。就像我們中國的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康熙,康熙皇帝,他就有顧命大臣,託孤大臣,這個時候,他的父皇順治皇帝,肯定是要把這個重任要交給大臣,交給大臣的時候呢,一定要一遍一遍的呼喚著這個大臣的名字,然後悲心切切的囑咐,心中滿腔的說不出說不盡之意。現在呢,如同託孤一樣,佛即將涅槃,將未度的人天囑咐給地藏菩薩去度,語重心長,婆心切切,不放心,所以舉臂摩頂,連呼地藏菩薩的名字。不放心這些末世眾生、未來世的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了。

下面是佛贊地藏菩薩的眾德。國王在託孤之前也是先要讚嘆老臣之德的,現在閻浮眾生,因為志性無定,習惡者多,剛強難化,因為這個原因,佛讚嘆地藏菩薩之德。雖然這些人剛強難化,但是地藏菩薩有這個大德,表明地藏菩薩能夠擔負起佛所託付的重任。

汝之神力不可思議,地藏菩薩分身到無量世界,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所以說神力不可思議。

汝之慈悲不可思議,地藏菩薩隨處現身,隨處示現,救拔一切眾生,他以眾生苦為己苦,為眾生樂為樂,與一切眾生同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要拔一切眾生苦,這樣才能安心,所以地藏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不可思議。

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沒有智慧辯才怎麼能夠應機說法。在《地藏十輪經》中說:「智慧深廣,猶如大海,辯才無滯,如水激輪。」所以地藏菩薩的智慧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嘆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地藏菩薩分身無量,入於生死,教化眾生的不思議事,十方諸佛共同讚嘆宣說,千萬劫中也不能說盡。

地藏菩薩為什麼得十方諸佛的讚嘆呢?正如《大智度論》中說:「若有菩薩具足十地,六波羅蜜,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無量清淨佛法,為眾生故,久住生死,不取阿耨菩提,而廣度眾生,如是菩薩,諸佛讚嘆。」地藏菩薩正是這裡所說的菩薩,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得十方諸佛的讚嘆。

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前面世尊連連呼喚地藏地藏,這是讚嘆地藏菩薩之德,所以是愛語喜聲;這裡呼喚地藏菩薩的名字,是為付囑的事情,所以是苦語悲聲。

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這個記吾,是囑咐地藏菩薩不要忘記,我,就是世尊,在忉利大會上對你的囑咐,對你的託孤。

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在這麼多諸佛菩薩,還有天龍八部的面前付囑,這是顯示了付囑之事的重中之重,非常的重要。

再以人天諸眾生等,因為前面已經付囑過了,再次的將人天諸眾生等交付地藏菩薩來救拔。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在世尊入滅之後到彌勒下生成佛之前,在這中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中間凡是在三界火宅中的眾生,現在全都交付給了地藏菩薩,不要讓他們墮落三惡道中,一日一夜,看看佛的悲心,三惡道中一日一夜,更何況落入五無間及阿鼻地獄中受極大的苦。一旦落入阿鼻地獄及五無間,要經千萬億劫都難以出離,意思就是說,讓這些眾生,末法眾生,連三惡道中一日一夜的苦都不能讓他們來受,那地獄中千萬億劫的苦,就更不能讓他們去受了。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

佛為什麼要一遍又一遍的囑咐呢?在這裡說明了原由。是由於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多造惡業,遇緣就造業。因為這個習氣太重了,縱然發起了善心,很快就會退步了;如果遇到惡緣,再親近惡友,那這個惡業就會起現行,接著去造業,接著去墮落。

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這句經文從字面上來看,是佛說自己分身千萬億度化眾生,其實他是暗含著地藏菩薩也像世尊一樣,分身去度化眾生。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佛呼喚著地藏菩薩的名字,語氣更加地懇切,特別這裡用了殷勤,佛懇切地把天人眾交付給地藏菩薩。一切的眾生都有佛性,如果天人以及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中種微少的善根,種微少的善,哪怕只是見佛菩薩的像,以恭敬心合掌,讚嘆,或者瞻仰禮拜,佛囑咐地藏菩薩,都要以道力擁護這些微少善根的人,讓他們漸漸修學佛道,不再退失,直至究竟成佛。

我們常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正如《處胎經》中說:「盲龜浮木孔,時時猶可值,人一失命根,億劫復難是。」所以這個退失可不是小事,是非常嚴重的,所以佛在這裡囑咐地藏菩薩,要像慈母養育嬰兒一樣,一定要讓他長大成人,不要有稍微的懈怠,自己的不小心,致使這個嬰兒未成年就夭亡了。從這裡我們能夠體悟出佛將天人眾殷勤付囑的苦心。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經中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每個人都是隨著自己所作的業受報,我們現在享福也好受苦也好,其實都是自己所造的業,我們今天是自作自受,你造作惡業,那肯定就會墮落到三惡道受苦的。

臨墮趣中,或至門首,這是說,如果已經墮到地獄中,再想出離就非常的難了,所以在臨入之時,到了這個門口,讓眾生念佛菩薩的名號,或者誦大乘經典一句一偈,就能離苦得樂。我們淨土法門中有很多的這種公案,這個苦境來了的時候,將要墮落了,一念佛號,一念佛號,馬上,極樂世界現前,地獄的火變為清淨的蓮花。

在《譬喻經》中記載,有一個國王他是靠殺父自己奪取了王位,在他即將臨終的時候,有一位阿羅漢,他看到了這個國王,七天之後必定要墮阿鼻地獄受苦,阿羅漢就趕緊去救度這個國王。他勸國王至心稱念南無佛,在這七天都不要間斷,阿羅漢在臨走的時候又囑咐他,千萬不要忘了念佛,於是這個國王在這七天裡面他晝夜念佛。到了第七天,國王臨命終時,國王命終,魂神到這個阿鼻地獄,到了地獄門前,承著這七天念佛的功德,他知道這是地獄,趕緊大聲的念南無佛,地獄中受報的這些眾生聽到了,也和他一起念,地獄的猛火當即化滅,一切罪人皆得解脫,受生到人天,這個阿羅漢又接著為他說法,這位國王證了須陀洹果。

我們在這呢,我們再稍微的再說遠點,你看這個阿羅漢的慈悲,我們就說了覺悟人的慈悲,他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哪怕你十惡的人。殺父弒父,弒父這是準墮阿鼻地獄的,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要在我們世間的人,我們的覺悟我們的認知,這麼大的惡人,他墮地獄是應該的,他晚墮地獄你們都不解恨。這就是我們的無知,不知道眾生本來是佛,和我們是一體,我們總是用的什麼,用的這個分別的心,我們都是用分別的心。你隨我的意了,做好事了,你就可以生天,我替你高興;你要做壞事了,你要生天我心裡就不滿,那可想而知,我們的心也不善,也不善的。

就像我們馬上就會講到得二十八種利益,其中一條利益有求必應,這個有求必應,有求皆得。那我們說,我們學佛了這麼長時間,為什麼沒有有求皆得?給大家說,你所求的都不是正當的智慧,我們應該所求的是什麼?所求的是真知,所求的是真理,所求的是光明,佛菩薩才會給,才會加持我們這個因緣。如果我們所求的是垃圾,所求的是對我們不好的東西,佛菩薩會給我們嗎?他有智慧,就像我們想用粉來裝飾臉,這是好的,但是你非得用糞尿去裝飾臉,你的父母不會給你買的,只是比喻。你所求的對你有害的,你求財是為了求欲望,那佛菩薩不會給你的,因為什麼?他知道給了你欲望你會墮落的,對你不好的。哪怕你的父母再有錢,你要求的是清淨的,對你有用的,他會幫助你;對你沒有用,會傷害你的,你說我想求我求不去上學,我求不想付出,我求欲望,我求墮落,父母會給你嗎?不會給你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有求必應,這個是一種什麼?求的是一種真知,求的一種真理,求的一種光明,佛菩薩才會加持你,就是這樣的。

我們現在都是求什麼?求的都是垃圾,求的都是什麼?無明。學佛了還都不知道我們應該去求什麼,都不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做。如果明白了,我們就會達到一種無求的這種心態了,然後達到一種無求,任何事情隨緣放下,隨遇而安,這樣你就什麼,時時順利,處處順利了,我們是這樣。

所以我們由這個公案我們就看到,看這個阿羅漢的慈悲,何況這些佛菩薩們,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平等心?他們覺悟了,看到一切的眾生都是佛,一切的眾生本來的面目,他不看現象。就像師父昨天,前天晚上給我們的一個居士,也在談這個學佛的這種隨緣,我們做任何的工作都要認認真真,謹慎,帶著這個慈悲心,包容心去做這個工作,至於做到最後我們應該怎麼做,是隨緣。認真但是絕不是較真,較真就是一種執著,任何事情不能按照我的想法去走,不能按照我的意志去走,按照我的想法,按照我的意志去走,這叫什麼?這叫固執,這叫執著。不知道因緣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只要把我們的心性展開,然後隨著這個因緣,自然而然的他會往一個好的地方去發展,這是佛法和世間法最不一樣的地方。世間法是什麼?必須按照我的這種想法,我認為是對的你去做,不對的,你認為是對的,然後你也要去隨緣。

師父舉個例子,現在的父母都想培養孩子學這學那,把孩子搞的非常辛苦,非常的頭疼,勞累,沒有快樂的童年。而不知道孩子最需要什麼?是要全面健康的發展。但是要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因緣,孩子如果喜歡,喜歡鋼琴,我們就專門培養他鋼琴,他有這個因緣,孩子喜歡體育,我們就專門培養他體育。現在不是這樣,一看鋼琴家出個郎朗,所有的父母都讓孩子去學鋼琴去,一看籃球出個姚明,接著又讓孩子去學籃球去,是不是,孩子一米一,長大也就是一米七,也讓孩子去學籃球去,想達到姚明,達到姚明這種水平,是不是,我們一定要隨緣,只要我們努力了,不要去問結果。

所以我始終就是說,盡心即圓滿。你盡了心了,不要去在意結果去,你在意結果,這就是一種執著和固執,千萬不能這麼修,這麼修我們就很累很累的。修行不是這樣子,修行也不是想要一個什麼結果,修行就是放下一切,放的空了,你就完全灑脫,完全這叫什麼?覺悟了。因為你有執著你有牽掛,那他就會束縛著你,就像四祖道信去找三祖解縛,說請和尚給我解縛,三祖說了,誰捆綁住了你?四祖一想,哦原來是我自己的執著把我自己捆綁住了,放下就快樂了嘛。我們剛才講的這個公案,因為念佛,這個弒父的國王最後也證須陀洹果,這個地獄裡的眾生,因為跟著他一起念也得生人天,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種覺悟的,慈悲心的。一切的眾生都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他們做錯了很可憐的,可以憐憫,可憐,可以憐憫的,千萬不要去嗔恨他們,嗔恨他們反而我們不慈悲了。

佛在《觀佛三昧經》中說:「我滅度後,若稱我名,南無諸佛,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所以能在臨命終時,哪怕念一聲佛號,必離三惡道,得生人天。一菩薩名,臨終之時,稱念文殊普賢這些菩薩的名號也能不墮惡趣,得生人天。一句一偈,大乘經典,這是說臨終讀誦大乘經典,哪怕只誦一句一偈也能獲得大利。在《冥報記》中有這麼一個記載,一位叫王生的人,將墮地獄時他遇到一個僧人,自稱是地藏菩薩,教給王生讀誦,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並且告訴他,如果你能讀誦這個偈子,能夠持誦這個偈子,持誦,不是讀誦了,持誦,就要堅持,持誦這個偈子可以免去地獄之苦。過了一會兒,這個王生就來到了這個閻王面前,閻王就問他了,你有何功德?王生就回答說了,我能持誦一偈,閻王就讓他持誦這個偈子,這個王生在誦偈子的時候聲音響亮,洪亮,地獄裡的這個罪人,聽到這個偈子的聲音都蒙解脫了,閻王隨機就將他放回,並且勸勉他要多修善。這個公案就說明地藏菩薩的神力,現無邊身親自到地獄中化度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在未來天人眾

吾今殷勤付囑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

勿令墮在諸惡趣

現在和未來的天人眾,由於性識無定造作惡業,又會墮落到這個三惡道當中去,所以佛殷勤地付囑地藏菩薩,以大神通方便度脫他們,不要讓這些已經生到人天的眾生再墮到惡趣。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

地藏菩薩合掌領命,並且安慰世尊不要憂慮。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

一念恭敬,雖然非常小,但是能感地藏菩薩於百千方便慈悲護持,度化此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

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一念就這麼微小的恭敬都能了脫生死,解脫生死,更何況聽聞到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

《地藏經》開始是由大智文殊菩薩發問,佛讚揚地藏菩薩的功德難量,到了這裡,由虛空藏菩薩來請問,所謂無一法不歸,空如來藏故,所以這裡虛空藏菩薩請問受持此經的利益。在《虛空藏菩薩經》中,介紹了虛空藏菩薩,「此娑婆西過八十恆河沙世界,有佛剎,名一切香集依,其中眾生成就五濁,佛名勝華敷藏如來,彼有菩薩,名虛空藏,頂上有如意寶珠,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為圍繞,此珠光明,蔽餘光明,悉滅無餘,所有功德,唯除如來,餘無及者。」虛空藏菩薩的光明,唯除如來,餘無及者,這是虛空藏菩薩。

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於如來讚嘆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

佛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從一開始虛空藏菩薩就在忉利天宮,所以始終在聽聞如來讚嘆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功德之事。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

虛空藏菩薩這裡請問世尊,讀《地藏經》、聞地藏名、瞻禮地藏菩薩形像能夠得幾種福利呢?這是為了讓未來世的眾生慕福而修因。也就是說,為了讓眾生聽聞到讀經、瞻禮、供養形像的利益而能夠發心修行,這也是為了度化眾生的一種方便,所以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

虛空藏菩薩啟請,佛答應為他宣說,在宣說之前,囑咐虛空藏菩薩要注意地聽。

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嘆瞻禮。

在講利益之前,佛先講這個修種種的因。這裡說了,如果未來世的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菩薩的形像至誠恭敬,、瞻仰禮拜、以及聽聞《地藏經》乃至照著經本去讀誦、或者背誦經典,還有以香華、衣服、珍寶等來布施供養,讚嘆瞻禮,那麼這些善男子善女人就能,

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嘆。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這裡講了二十八種的利益。天龍護念,因為讀誦《地藏經》,念地藏名,供養布施,這樣天龍鬼神都來護持,善果日增,善的果報肯定會一天一天的增長。集聖上因,聚集證涅槃的因。因為你每天這麼去修聖因,所以你的善根,這些聖因會天天聚集,天天增長,最後菩提不退。善果聖因,日日增長,自然道心堅固,就不會退轉。第五個是衣食豐足,衣食是我們修行必備的,身安則道隆。你整天挨凍挨餓的,那根本就沒有辦法能夠安心辦道,所以衣食豐足,這也是我們修行的助緣。疾疫不臨,沒有這些疾病,這些瘟疫也找不到我們。在《地藏十輪經》中說:「若諸有情,惡鬼所持,成諸病者,有能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皆得解脫,無畏身心安適,所以疾疫不臨。」第七,離水火災,不會受到水災火災的。八,無盜賊厄,宿怨消除,不會被這些盜賊土匪來搶劫。第九,人見欽敬,受到眾人的景仰。第十,神鬼助持,因為我們修學聖因,這些天龍鬼神都要來護持我們的,讓我們的修行沒有障礙。女轉男身,女身修行障礙多,我們在經中講了很多次的,轉男身便於修行。十二,為王臣女,如果願意受生女身的話,就會生到這個國王或者大臣家裡,身份尊貴受人尊敬。十三,端正相好,這個有相好莊嚴的容貌,讓人見了能夠生歡喜心。多生天上,生到天界享天福,或為帝王,多做國王。宿智命通,能夠通達前世的因果之事。第十七,有求皆從,所求都能夠滿願。我們剛才講了,這個所求一定是求真理、求真知、求的是光明,佛菩薩不可能加持你去背道而馳的。十八,眷屬歡樂,家裡的這些家親,這些眷屬都能和睦相處,其樂融融。第十九,諸橫消滅,沒有這種種的橫,沒有種種的難。二十,業道永除,永遠不會墮落到三惡道的。二十一,去處盡通,凡是要去的地方都能夠通達無礙,即使你到這個高山密林,這些兇險的地方,也都能夠順利的通達。二十二,夜夢安樂,由於讀《地藏經》,由於念地藏名,我們修這些聖因,我們這個心裡非常的,就是說坦然,沒有束縛我們的障礙,所以這個夜夢非常的安詳快樂。我就有這種感覺,每天晚上十點多鐘睡覺,早上四點鐘準醒,不要定鬧鈴,也不要催眠曲,自自然然的,自自然然的夜裡也沒有夢,一覺醒來正好就是四點,到這個點準時醒。原來我在山上念佛的時候,在山上修行了一段時間,我每天中午睡二十分鐘的覺,準是到這個點,多一分都沒有,到這個點準睡著,二十分鐘準醒,不要人喊,自自然然的他就醒來了,這是夜夢安樂。二十三,先亡離苦,歷代的祖先都能夠離苦得樂。二十四。宿福受生,今生持誦這個《地藏經》,供養禮拜地藏菩薩,將來能帶著這個宿世的福業受生到這個人間天上,就是我們帶著福報,承著福報而來,享如意快樂。二十五,諸聖讚嘆,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稱讚。二十六,聰明利根,能得六根聰明敏利,一歷經典都能永記,百千萬生都不會忘記的。饒慈愍心,能夠具足廣大的慈悲心,有大慈大悲的胸懷,能夠悲憫一切的有情眾生。二十八呢,畢竟成佛,這個是最根本的利益,世尊付囑之心,地藏菩薩承命之意,都是為了讓眾生畢竟成佛的。

複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嘆瞻禮。

前面講的是人道的善男子善女人修行所得的二十八種利益,這是講現在未來的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經》所講的內容能夠依教修行、讚嘆瞻禮所得的利益。

得七種利益。一者。速超聖地。二者。惡業消滅。三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速超聖地,這些在凡夫位的天龍鬼神,天龍鬼神嘛,也是六道輪迴的,凡夫位嘛,沒有超凡入聖的,他們也能夠速超聖地。速超聖地就是不再輪迴了,跳出三界了,不再輪迴了,速超聖人的果地。惡業消滅,這個我們都好理解,惡業,三惡道的惡業都全部消除。諸佛護臨,諸佛護念這些修行人。菩提不退,菩提心增長堅固,永遠不會退轉。增長本力,由於依地藏本願經行,增長真如妙性的根本之力。宿命皆通,能夠知無數劫的事情,無數劫的事情。畢竟成佛,都能夠成就佛果,我們說了,這個成就佛果是最後的根本大利,所有的一切功德都是為了最後這個根本大利,畢竟成佛。

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嘆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嘆未曾有。

十方一切的諸佛如來及這些大菩薩,天龍鬼神,在忉利大會上,聽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嘆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大威德神力,都嘆未曾有。

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眾會。俱復瞻禮。合掌而退。

忉利天主既是佛法的護法,而且這部經又是在忉利天宮講圓滿的,所以由忉利天主來大興供養。雨無量香華,雨是動詞,下雨的意思,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這些莊嚴具,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以及地藏菩薩。作如是供養已,一切與會的大眾,再一次的瞻仰禮拜世尊,合掌而退,各還本土,護持此經。

到此,《地藏經》就講述完了。最後,我們以蕅益大師續持回向偈中的四偈來發願回向:「我誓以身心,奉上地藏主,隨於剎塵劫,永處眾苦中,普代眾生苦,令得先成佛,劫石或可移,此願終不改,我所修福業,懺悔發宏願,種種勝善根,體性同法界,一一皆回向,普施諸含識,悉願證真常,回歸寂光土。」

好,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宏圓法師 主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 講記第20講(共32講)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嘆品第六。好,我們請看經文:複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更不能哪個師父有名,我們就恭敬哪位法師,哪位法師沒有名,名氣不大,我們就看不起這個法師。這是我們最為經常發生的事情,有的一看師父是講經的法師,是個住持,特別的恭敬,見著師父趕緊合掌恭敬,見了別的法師不理不睬,這樣都是不恭敬出家人。甚至有的去誹謗、去詆毀、去無事生非,造出家人的謠,造謠惑眾來破壞出家人的形像,這樣都會遭到貧賤的果報的。第四個盜竊以為生業。
  • 宏圓法師 主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 講記第19講(共32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嘆品第六瞻禮地藏菩薩也是這樣,是由真誠心而引發,才能和地藏菩薩的功德相應。志心不單指醜陋女人瞻禮獲福,這裡還貫穿於我們前面講的,無論是前面我們講的合掌、塑像,還是後面的歌詠、讚嘆、誦經,念菩薩名,都要以志誠心來做,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只要以志誠心瞻禮來感,地藏菩薩就會以威神慈悲之力來應,和地藏菩薩的慈悲威神力感應相通,這樣來轉福報,來轉報獲福,滿自己所願。
  • 宏圓法師 主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 講記第17講(共32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阿彌陀佛我們繼續學習《地藏菩薩本願經》地獄名號品第五。好,我們來看經文:更有叫喚地獄。還有的人遇不到善知識,我看我們現在學佛有幾個能遇到善知識的,能有幾個能遇到正知正見的法師的,你們能遇到釋迦宏圓,都是你們的福報,真的,我們有多少就是遇到了,他的業力大,他也是在誹謗,也是在信邪教。我們看看,去求這去求那,去求看相去求算命,最後學的反而是貪。每天都說感應,從外面學的感應,最後說感應的是什麼?執著,你執著神通了,你感應的準是鬼魅,準是靈祇,絕不是佛。
  • 宏圓法師《地藏經》全集
    宏圓法師《地藏經》全集《地藏經》是佛在即將涅槃前,特意到忉利天,為自己的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報生身慈母的親恩。經中也詳細講了地藏菩薩宿世,為救拔受苦的慈母,而發起度盡眾生方證菩提之大願,所以《地藏經》被稱為佛門之孝經。
  • 跟著法師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跟著法師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點擊播放音頻 跟著法師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上品 整個農曆七月 為佛教孝月、吉祥月 又農曆七月廿九 將迎來地藏王菩薩聖誕
  • 《地藏菩薩本願經》要義之序說
    大安法師開示:(文字整理:法度)各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這次我們選擇《地藏菩薩本願經》來跟大家做一個討論。這個緣起也是由於去年我們東林寺舉辦夏令營。正好,主題就是談孝道問題。東林蓮社就安排我講一下《地藏菩薩本願經》。
  • 淨耀法師布施無私之愛 中元普渡領少年敬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淨耀法師布施無私之愛 中元普渡領少年敬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北少年觀護所2016年8月17日舉辦中元普渡法會,邀請擔任監獄教誨師已32年的淨耀法師主持,上午帶領少年敬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下午進行蒙山施食及誦經祈福儀式
  • 地藏經解釋:淨空法師主講地藏經
    這個經本,清朝靈桀父編著的《地藏經科注》,在所有《地藏經》註解裡面,這個注子注得最好,不知道現在這裡有沒有?查一查,如果是有的話,我們就用這個本子;沒有,我們就用聖一法師的講記。我過去講過幾次,都是依科注這個本子講。諸位同學,我在往年每一個新的道場建立,第一部經一定是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為什麼要講這一部經?
  • 開示—妙華法師應邀至上海下海廟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
    妙華法師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合影留念佛教在線上海訊 2016年6月26日,應上海市虹口區下海廟住持聖緣法師之邀,妙華法師繼續在下海廟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第十一次開示。法師從經文「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講解到「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圓滿開示完《地藏經》的「分身集會品第二」。《地藏經》裡說,釋迦牟尼佛為了慈悲度化各類的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僅以有情生命形式示現,同時也會以無情生命的形式來昭示佛法、度化眾生。
  • ——《地藏經》講記第15課
    ,在九華山弘願堂宣講《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 自1982年上聖下一法師宣講《地藏經》後,此次講經法會是32年來九華山首次再宣《地藏經》。來自全國各地500多位四眾弟子齊聚九華山,聆聽法音,共襄盛舉。
  •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經名有什麼含義?
    學佛就好像蓋樓,蓋樓需要先打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樓才能一層層蓋起來,《地藏菩薩本願經》就好比是佛法的地基。佛法是內學,是修心的,是心地法門,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為我們修心打基礎的,所以一定要學。那這部經的經名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這五種人,一定要多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果報不虛!
    《地藏菩薩本願經》一、不信因果之人,必讀《地藏菩薩本願經》。而《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所說的是什麼?他所講的主要就是「因果報應」。因此對於不相信因果之人來說,這《地藏菩薩本願經》就必須去誦讀,讀的次數越多,雖還不能深信,但也能夠明白因果之理。就算他自己不讀,家中眷屬亦可在誦讀之後回向給他。
  • 念《地藏菩薩本願經》追隨地藏菩薩度眾生,不可思議的神通、願力
    恭迎地藏王菩薩聖誕日念《地藏菩薩本願經》,追隨地藏菩薩度眾生《地藏菩薩本願經》,是釋迦佛陀升忉利天宮為母親所說。 雖是為母說法,實際上也是為我們每一個人。地藏菩薩,就是佛陀這種廣大願力和深厚情懷的化現。 「地藏菩薩本願」,「地藏」就是佛的心地寶藏,「本願」就是佛陀的心願,救度一切如母有情。
  • 地藏菩薩本願經、三藏沙門、實叉難陀,都是什麼意思?
    弘一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解釋〈胡宅梵 譯〉這部經雖然是三根普被,然而重要一著就是改良人心倘若臨終時心念一亂,神識就墮入幽冥界裡,這時不仗地藏菩薩的大威神力來把你送到西方,還有什麼地方去求救呢?所以念佛的人平時也不可以疏忽這部經的。【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解】這是書的題目。就是說,贊述地藏菩薩的本有願行的一部經典。
  •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本願」意思很深,願是有根本的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本願』兩個字意思很深。本是根本,是說這個願不是這一生才發的。佛法講一切眾生都有過去,也有未來,所以講三世。地藏菩薩在過去生中就發這個願,過去還有過去,過去無始,無始劫來生生世世都發這個願,我們稱這個願叫本願。所以這個願是有根本的,不是這一生當中才發的。
  • 佛教:晚上能念《地藏經》嗎?講經法師開示
    學佛的人都知道,《地藏經》是公認的一部培養福德的經。但事實上,並不是在每個念《地藏經》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明顯的福報增長。有些人很努力,但最基本小願望都滿足不了。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其實地藏菩薩沒有錯,菩薩加持力很大,是自己在修學時,出現問題了。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天台山 傳燈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道源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道源法師答疑解惑(一~四集) 淨空法師廣公上人事跡初編 續編 合刊 承天禪寺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 明 交光真鑑 述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淨空法師顯揚聖教論大乘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親聞記 淨空法師淨土聖賢錄
  • 佛祖到底為何囑咐觀世音菩薩,末法時代護持《地藏菩薩本願經》?
    【一】地藏菩薩本願經令人讚嘆。我們選擇《地藏菩薩本願經》來消業,其中原因大家可以在讀誦時看得到,其中很重要一點提到對大乘經典無讀誦性。同時《地藏菩薩本願經》又肩負了激發往生願的作用,很多人看不懂了,怎麼靠《地藏菩薩本願經》激發往生極樂的願呢?如果通過學習發現這娑婆世界沒有我能安身立命的可能了,那麼我要去哪裡?我又是凡夫,一大堆毛病,我能去哪裡?
  • 宏圓法師:聽經要離文字相、離語言相、離心緣相
    我們以前講過,凡夫執著我,二乘人執著法,而阿難是傳法菩薩,他所傳的這部《地藏經》是圓經,應當合乎人法二空,為什麼這裡說「我聞」呢?這就叫做不壞假名。在這個世間都是假有,所以假名不能廢除,廢了假名,沒有我,誰來聽經?誰來聞呢?這個我,跟大家說,是方便說。《觀經疏》中說:「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 宏圓法師:佛的八種音聲
    摘自宏圓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義——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