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文姬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罪犯李杭建受賄罪刑罰變更刑事裁定書》,安徽蚌埠市衛生局原副局長李杭建減刑半年。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李杭建落馬後曾在懺悔錄中寫道,自己收受別人錢後多年來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思想上、精神上沒有安寧過,睡覺沒有踏實過,吃飯再也不香。陌生電話不敢接,生怕是紀委或檢察院的電話。
李杭建 資料圖
上述裁定書顯示,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人民法院於2017年11月27日作出(2017)皖0303刑初467號刑事判決,以被告人李杭建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執行機關安徽省蜀山監獄以罪犯李杭建在服刑期間確有悔改表現,於2020年8月3日提出減刑建議,報送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經法院審理查明,李杭建在服刑期間,能認罪悔罪;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至2020年2月獲表揚獎勵四次。另查明,案發後退繳全部違法所得,並履行全部財產刑。最終裁定如下:對李杭建減去有期徒刑六個月,減刑後刑期自2017年8月10日起至2023年2月9日止。
公開簡歷顯示,李杭建,1957年9月出生,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9月大學畢業後,先後任蚌埠市衛生防疫站醫師、副站長、站長等職,2005年11月任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2007年10月起任市衛生局黨委委員、副局長。2015年元月,任市衛計委副縣級幹部。
2017年8月,李杭建因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廉潔紀律,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收受他人賄賂,數額巨大,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據中安在線報導,李杭建在其懺悔錄中寫道,他出生在一個革命幹部家庭,父親是一位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是一個清正廉潔,作風嚴肅,對黨忠誠,工作認真負責,生活艱苦樸素,辦事公道,關心群眾的人。父親對他兄妹二人從不嬌生慣養,而是嚴格要求,教育他們生活上要艱苦樸素,熱愛勞動,不同別的孩子比吃穿,比享樂,要求他們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做一個正直老實的人。
按照父親的要求,李杭建從小學開始就認真學習,生活上艱苦樸素,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在農村,農活、累活、髒活搶著幹。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後,第一年考上大學,進入安徽醫學院學習。那時他立志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醫學知識,畢業後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國家衛生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懺悔錄中寫道,大學畢業後,李杭建進入衛生單位,後來擔任了獨當一面的「一把手」,成為一名縣處級領導幹部。但隨著崗位的變化,權力的增大,李杭建放鬆了要求。面對社會上的分配不公,兩級分化及一些資產階級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心中出現了失衡,權力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對物質生活享受的追求和對金錢的貪慾。加之社會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論調和一切向錢看思潮的影響,李杭建的想法已經不是用自己的崗位和權力為黨為人民工作,而是想著如何利用權力去謀取利益,獲得金錢。
「想著辛苦努力了二十年,我終於成為了一名縣處級幹部,以前的付出,到了回報的時候了。不法商人找我幫助,想獲取利益,並承諾給一定的好處後,我不是拒絕,而是坦然接受,並毫無畏懼和羞恥之心,連小錢也來者不拒。」特別是在擔任市衛生局副局長以後,李杭建沒有認識到這是黨組織對自己的重用和信任,而是錯誤地認為自己是吃了大虧,從一個有實權的「一把手」變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副職。想到自己年過五十,已無進步希望,再努力工作也無實際意義和必要,今後剩下的就是利用手中有限的權力,讓它為自己謀取利益上發揮作用。
因此,面對管理服務對象提出醫院設置審批、升級,科室增設等要求時,李杭建不是按國家標準和要求,不考慮其是否具備相應資質和條件,不考慮是否對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有利等,而是看其是否送錢。小錢收,大錢也敢收,辦事後送錢收,辦事前不管事能不能辦成也敢收。該由自己支付的錢也叫別人支付,甚至變著法把自己家裡用舊的東西高價賣給有求於自己的人。
剛開始接受組織審查李杭建還有些想不通,認為是自己倒黴,是組織上和自己過不去。後來意識到接受組織調查才是自己獲取新生的最好機會。
「我對自己犯下的罪行追悔莫及,萬分痛悔。我深深感到對不起黨,對不起組織多年來對我的教育和培養,對不起人民群眾的信任,也對不起九泉之下的老父親。」李杭建懺悔道。
責任編輯:蔣晨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