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6月7日電 題:臺灣寫真:端午「嘉年華」創意開場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劉舒凌
雞蛋易碎,從高臺躍下還能完好無缺嗎?這是給臺北「高空立蛋挑戰賽」參與者出的難題。
6月7日是傳統佳節端午,為期三天的「水岸臺北2019端午嘉年華」在大佳河濱公園開幕。作為嘉年華一部分,高空立蛋賽事人氣高漲,數十米外就能聽到熱辣的呼喊聲。
雞蛋破損與否,主要看它穿上怎樣的「外衣」。參賽者設計了種種保護措施,不僅要確保雞蛋完好,還要比比誰能在空中滯留更長時間。
高臺前,活動志工逐一放飛的「戰鬥機」「熱氣球」「登月器」,各具巧思。
自我介紹為「氣球柯南」、在臺北小有名氣的街頭藝人馮朝漢,將雞蛋包裹於100多個氣球做成的一艘「龍船」中,名為「飛龍在天」。長條氣球編成「龍頭」翹起的鬍鬚、圓球組成「船身」,還有臺北市市長柯文哲的卡通造型立於「船」上。
去年的參賽作品「水上龍舟」以失敗告終,今年「飛龍在天」飛行5秒,雖然不是第一名,但成功將「最佳創意獎」收入囊中。「每年都會挑戰不一樣的事情,給自己一個難忘的端午節。」馮朝漢對中新社記者說。
波光粼粼的基隆河面,同時激情上演著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今年共有218支隊伍、約6000名選手參加。
豔陽下的初賽,每批次三艘龍舟競逐中流,不同膚色的選手保持統一的節奏奮力划槳,高喊號子的選手、熱辣的啦啦隊,讓賽道內外激情不墜。
迫近正午時分,隨著擴音器發出集結召喚,傳統民俗項目「立蛋」登場。扶老攜幼的市民、海外龍舟隊的西方面孔,饒有興味地聚集在大直橋下領取雞蛋、描上彩繪,耐心趴在地上,一次次將雞蛋扶起來,以博取一年「好彩頭」。
河濱公園現場,還有COS創意變裝競賽、彩蛋裝置藝術等活動陸續登場。來自臺北市政府的活動主辦方人員告訴中新社記者,希望今年嘉年華能讓民眾了解,端午不僅是文化傳承的延續、運動成果的展現,更是創客精神的體現。
7日是臺灣端午假期第一天。按照傳統習俗,許多民眾在家門口掛上菖蒲、艾草,貼上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祈求端午安康。
節日氛圍亦洋溢於全臺各地,臺中市今年首度舉辦「陸上行舟」趣味競賽,還準備3000份免費麻芛湯、魚丸湯、粽子,打造本地風味的端午慶典。新北市九份、臺北市大稻埕、桃園市「魅力金三角」、臺南市鹽水、雲林縣北港等區域商圈也舉辦傳統特色活動,吸引民眾前來消費。
臺北及南部多縣市當天氣溫一度超過35攝氏度,但並未影響人們慶端午的熱情,烈日下呼朋喚友一同品粽、賞龍舟的人潮湧動於各地水濱湖畔。
在臺北嘉年華現場,一名來自美國的男子說,他對端午並不熟悉,但認為這是一種美麗的文化。「因為它使人與人的距離更近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