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種精品期刊託起國際盛會 百場展會活動盡顯閱讀之美

2020-12-15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萬種精品期刊託起國際盛會 百場展會活動盡顯閱讀之美

精品刊物展示吸引讀者。本報記者 袁舒婕 攝

少兒期刊將步入更加繁榮新階段

記者 郝天韻

「我最喜歡讀《意林》,裡面有很多很有意義的故事。有時讀到感人的地方,我會不自覺地流下眼淚。」9月15日,在2018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上,武漢市武昌區白鷺街小學六年級學生吳逸凡手拿一本《意林·少年版》,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班上有次組織圖書分享活動,每個人都要捐一本書或期刊,當時一本《意林·少年版》吸引了他,回到家便讓媽媽訂閱。

「其實面對數字出版帶來的衝擊,少兒期刊所受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為對於孩子們而言,他們觀看電子屏幕的時間往往受到家長的限制,這時,欄目活潑、內容簡短有趣的少兒期刊便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選擇。」意林集團執行社長王俊傑告訴記者,從少兒期刊本身的特點以及少年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等特點來講,少兒期刊的閱讀需求依舊火熱。

記者在刊博會看到,少兒讀者們大多手捧一本自己喜歡的期刊,或坐在書架一角,或與自己的父母探討,或與同齡的小朋友圍在一起討論所讀刊物中的故事、人物,場面很是熱鬧。

面對小讀者熱切的閱讀需求,少兒期刊的各家出版方自然不敢怠慢,都竭盡所能,將一大批高質量的少兒期刊於本屆刊博會上展示展銷,並舉辦了一系列精彩活動。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下簡稱中少總社)攜旗下5報13刊和數字產品亮相展會,通過多種方式和形態,全面展示包括月發行量超過百萬冊的《幼兒畫報》《我們愛科學》《兒童文學》等3種大刊,《中國少年報》《中國兒童報》《中國中學生報》《中國兒童畫報》《中國少年英語報》5種報紙,以及《中學生》《中國少年兒童》《嬰兒畫報》《中國少年文摘》《中國卡通》《知心姐姐》《嘟嘟熊畫報》《智力課堂》《輔導員》《少先隊小幹部》等10種刊物。

展會期間,《兒童文學》雜誌恰逢創刊55周年,為紀念55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在誦讀會上,中少總社特別邀請到了董宏猷、黃春華、蕭袤、新月姐姐、玉米風鈴、周羽、賈為等知名作家親臨現場,深情誦讀他們在《兒童文學》雜誌上發表過的作品;《兒童文學》雜誌的編輯們則選擇誦讀自己責編的各種佳作,到場的小讀者選擇誦讀自己喜愛的名篇作品。「我們希望通過誦讀的形式,將更多優秀作品傳播給讀者,也以此來承繼《兒童文學》的優良傳統,在新時代繼續刊登精品力作,為中國當代少年兒童的精神成長服務。」中少總社現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四川展臺,新華文軒展出《看熊貓》《四川畫報》《少年時代》《紅領巾》《大自然探索》《時代英語》《米小圈》《嬰幼兒畫刊》《龍門陣》《時代英語》等刊物。其間,《看熊貓》雜誌還專門邀請熊貓專家譚楷為小朋友們講述熊貓的生活和故事,引得現場掌聲、歡笑聲不斷。

少年大世界雜誌社副主編賀俏告訴記者,在網際網路技術不斷更迭的大背景下,「讓期刊插上網絡翅膀」成為少兒期刊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戰略,「要充分利用新型媒體運作模式,整合紙質內容,通過網絡直達讀者,並在各新媒體平臺上發布討論話題,與廣大讀者及作者實時交互。通過網絡反饋意見,刊物及時做出適應性變化,促進紙刊和網刊內容更加多樣化」。

記者採訪到的多位少兒期刊出版人表示,讀者對於少兒期刊的閱讀需求將會更加旺盛。未來少兒期刊出版的業態是以紙質讀物為基礎的全媒體出版,只要能把握住這個機會,中國少兒期刊就能完成由單一紙質讀物出版,向以紙質讀物為基礎的全媒體出版的轉型,進入到更加繁榮的發展階段。

報刊發行續寫新篇章

——從2018年中國報刊發行高峰論壇看趨勢

□本報記者 郝天韻

「一本售價幾十元的期刊,通過什麼讓讀者心甘情願地購買?」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李栓科在2018年中國報刊發行高峰論壇上提出的這一問題,引發了在場國內外報刊行業人士的深思。因為大家知道,這個問題背後更深層次的詰問是:面對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信息膨脹,主流報刊作為傳統媒體,如何繼續站在時代前列,承擔起堅守與發展的使命?

熱鬧過後,

追求價值閱讀的人會更多

在網際網路傳播領域,以「什麼為王」的爭論由來已久。在多年的媒體融合中,「技術為王」「渠道為王」「產品為王」「用戶為王」等說法此起彼伏,但「內容為王」的地位始終沒有被撼動。儘管超連結、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技術進步,使信息超載、信息過剩、信息膨脹成為現實,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有用信息、有價值內容的相對稀缺、不足,以及信息真偽難以辨析等問題,一直是網際網路用戶最大的困擾,特別是近年來,物聯網、自媒體等的應用又加大了問題的解決難度。

新華社黨組成員、副社長兼秘書長劉正榮認為,報紙、期刊等印刷媒體的讀者雖然受到網絡媒體的分流,但不會被取代。印刷媒體同樣具有便利閱讀、隨身閱讀等特性,其深度閱讀、價值閱讀的優勢是網絡媒體不可比擬的,「熱熱鬧鬧過後,追求價值閱讀的人會越來越多,這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立足品質,

過硬的內容才是取勝之道

與會人士認為,報紙、期刊等傳統媒體將進入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信息網絡化傳播的時代背景下,高品質、高品位、專業化應該成為主流報刊的取勝之道。

「我們要認識到傳統報刊發行市場依然有發展空間,不能盲目悲觀。」中國郵政集團副總經理張榮林認為,雖然市場發生了變化,新的經濟模式在不斷衝擊現存體系,但報刊行業仍要站在高位,來把握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以積極的行動和創新的姿態,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在財新傳媒副社長楊大明看來,網際網路大大拓展和改變了傳播的形態,社交媒體創建了更大的舞臺,自媒體則拓展了傳播內容,「這幾個方面的變化使得我們必須重新審視編輯部、廣告、發行三位一體模式。然而,轉變發行模式絕不是發行渠道簡單的調整,而是和內容生產製作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創新是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拓寬思路、調整模式,而對新聞理念、價值觀、新聞道德、版權保護等方面的堅守都不能發生變化」。

中國新聞周刊雜誌社副社長、總編輯呂振亞表示,報刊行業要「認清自己」「發現自己」「做好自己」。「對於《中國新聞周刊》來說,重大事件追蹤、深度報導,以及挖掘獨家報導是我們的特色與優勢,這些都應該得到強化。」

探索多媒體運營,

準確把握終端客戶需求

「郵發合一」實施69年以來,報刊發行已發展成為中國郵政的基礎性、標誌性業務。近些年,報刊發行市場發生了深刻變化,郵政企業主動承擔職責,強化技術升級,實現了郵發報刊業務量和業務規模的連續穩定增長,郵發市場份額逐年提升。

對此,張榮林進一步表示:「中國郵政集團將不斷加強與各報(刊)社之間的合作,著眼於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在報刊出版發行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密切合作。」據他介紹,一要在報刊發行的機制與模式上持續創新。除了郵報雙方傳統的發行合作模式,還可以探索通過多媒體運營模式,進一步擴大發行規模。二要在內容生產方面持續深入,合作可以覆蓋全產業鏈,尤其是可利用郵政的渠道優勢,準確把握終端客戶需求,在內容方面精準發力,開發一些適銷對路的專屬產品和文化創意產品。

風採

主賓省:豫版期刊展厚重文化

本報訊 (見習記者朱麗娜)作為2018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的主賓省,河南省在開幕當日舉行開館儀式。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等出席。

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宏偉在致辭中表示,受邀成為本屆刊博會主賓省,對河南省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我們要藉此機會,深入推動創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升河南新聞出版整體實力,為實現我省提出的『加快構築全國重要的文化高地』這一宏偉目標,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不懈奮鬥。」李宏偉說。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作為主賓館,河南展館面積達360平方米,為歷屆刊博會面積之最,整體形象為一隻展翅奮飛的雄鷹,既和河南省地圖形象吻合,也展現了河南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並且以牡丹花、少林寺、清明上河圖、鄭歐班列等河南文化元素點綴其間,展現了河南厚重的歷史文化。

河南展館還為讀者帶來了80餘種精品期刊,充分展示了河南期刊形象。展館大屏滾動播放河南期刊宣傳推廣片,全面介紹近幾年河南期刊業發展情況。展會期間開展了少林、太極武術表演,手工現場製作等品牌活動,為河南展館烘託氣氛,吸引了眾多讀者走進河南館,了解河南期刊。

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報刊處副處長孟子亮向記者介紹,目前河南省共有期刊243種,近幾年已打造出一批市場定位準確、欄目特色鮮明、學術水平較高的期刊集群,如《史學月刊》《婦女生活》《老人春秋》等期刊入選全國「百強報刊」,《名人傳記》《幼兒智力開發畫報》《金色少年》先後榮獲「中國最美期刊」殊榮。

對於河南期刊發展的優勢特點,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報刊處處長李紅霞表示,河南的歷史文化厚重,獨特的歷史文化是期刊內容生產的不竭動力;區位優勢明顯,因地處中國中部,連南貫北,這為期刊交流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河南也是中國人口大省,讀者群體廣,對外傳播快,這也是河南期刊的獨特資源。近幾年來,河南期刊更是在融合發展上狠下功夫,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用戶全方位覆蓋、傳播全天候延伸、服務多領域拓展的豫版期刊傳播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132種期刊實現了網際網路出版。

「希望通過本屆刊博會國際化的平臺,豫版期刊也能夠進一步開闊視野、搶抓機遇,積極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助推河南期刊早日實現全面轉型發展。」李紅霞說。

京版精品期刊引人入勝

本報訊 (記者湯廣花)9月14日—16日,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攜優秀市屬期刊亮相2018刊博會,集中展示首都北京期刊發展的風採。

「此次北京共有23家期刊單位參展,一方面展示首都期刊在傳播正能量方面所發揮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著眼精品,展示期刊創新融合發展的成果。」據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新聞報刊處處長丁梅介紹,展館共包括「黨的十九大宣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精品期刊」「媒體融合發展」「少兒閱讀」五大板塊,既有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創辦的首家大型文學期刊《十月》、專注於報導部隊官兵軍人家庭的《軍嫂》、綜合性黨員教育刊物《北京支部生活》,也有打造「網+刊」融合出版的《科技資訊》、探索線上線下融合運營的《少年科學畫報》。

68歲的張元軍被《前線》2018年9月刊中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與啟示》一文所吸引,老人站在展館一角讀完了整篇文章。他告訴記者,退休前,自己從事社會科學教育工作,平時喜愛讀書看報,北京市委機關刊物《前線》是他一直訂閱的期刊之一。「《前線》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再從政治思想理論上回答問題,解渴管用,非常適合黨的理論和宣傳工作者閱讀。」張元軍說。

據了解,當前,北京共有期刊173種,涵蓋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形成了門類齊全、學術水平較高的期刊集群。近年來,北京市屬期刊堅持正確出版方向,注重品牌建設和產業發展,積極推動媒體融合,湧現了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精品期刊。如《文明》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前線》《學前教育》《十月》《父母必讀》《建築技術》《少年科學畫報》被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為第三屆全國「百強報刊」;《少年科學畫報》《十月少年文學》《東方少年》入選2018年度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百種優秀報刊。

論壇

數字出版高峰論壇聚焦融合發展

本報訊 (見習記者朱麗娜)9月14日,由武漢出版集團、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武漢出版社和武漢慧讀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18刊博會·數字出版高峰論壇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召開。

論壇以「新時代·新融合·新閱讀·新教育」為主題,共同探討數字與出版、數字與閱讀、數字與教育之間的融合與發展。目前傳統出版機構應適應數位化、移動化、社交化、智能化的特點,實現轉型升級,在內容、渠道、平臺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推動數字融合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中文在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在論壇上作了主題為「數字傳承文明,教育創造未來」的演講。他首先介紹了全球出版產業概況,並介紹了中文在線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提出的解決方案,如依託數字書屋總分館系列產品,將數字資源搬進書屋,能夠適應有網、無網多種環境,提供終端服務,總分館多維度、多層級、多服務點的服務數據整合分析,可以使多點服務一目了然;通過數字借閱機與微書房APP提供5萬種電子圖書、3萬集有聲圖書供讀者掃描下載。

會上,武漢出版集團、中文在線共同宣布,雙方將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共享出版、技術、數字資源,聯手發力武漢本地數字出版和數字教育業務。

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軍,武漢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何建新等共同出席了論壇。

華中國際版權高峰論壇探討交易模式

本報訊 (記者湯廣花)9月14日,華中國際版權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與會嘉賓以「歷史機遇期下版權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版權資產交易模式探討」為主題,就版權交易與金融創新、新技術條件下的版權交易市場、區塊鏈技術對版權生態鏈的影響、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發展以及版權維權現狀等熱點議題進行交流。

湖北省版權保護協會秘書長趙文福在致辭中說,近年來,湖北大力推進實施智慧財產權強省戰略,全面加強版權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動政府和企業軟體正版化,嚴厲打擊各種侵權盜版行為,有效維護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版權市場秩序。中部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華中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落戶湖北,為智力成果的運用轉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公共平臺,也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版權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全省共有45家圖書、音像、電子、網絡出版機構,543種報刊,11家新聞出版廣電上市企業,年出版各類出版物近17億冊(份),全行業總產值近千億元,已初步形成了以圖書報刊、印刷發行、影視動漫、文化旅遊等為代表的優勢版權產業,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重穩步上升。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華中國家版權維權中心揭牌儀式。

活動

「勉學書屋」專題捐贈 關注老區未來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一本書,一份心,一片情。9月15日上午,「關注革命老區未來『勉學書屋』專項捐贈」活動在2018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期間舉行。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出席並致辭。

關注革命老區未來的「勉學書屋」專項捐贈活動已經成功舉辦4屆,活動旨在為身處革命老區的偏遠中小學捐贈圖書、期刊,為孩子們營造更加便利的閱讀環境。2018年「勉學書屋」專項捐贈活動在2016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捐贈範圍,對象是湖北省恩施州的3所公共圖書館和4所中小學。截至目前,「勉學書屋」專項捐贈活動已向革命老區紅安縣、襄陽市、宜昌市、恩施州等34家單位捐贈480萬碼洋的圖書、期刊和電子出版物,建立了34所「勉學書屋」閱覽室。

吳尚之表示,湖北恩施是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老區,加強老區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勉學書屋」公益活動的成功舉辦,對老區的教育事業乃至文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孩子是老區的未來,教育是老區的希望,老區孩子的成長決定著老區的明天。從小培養老區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愛讀書、讀好書,是廣大新聞出版工作者的責任。

活動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北京蔚藍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期刊年鑑雜誌社承辦,龍源數字傳媒集團、北京人天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版權局專職副局長胡偉,中國期刊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曉玲,以及《新閱讀》《作文評點報》等捐贈單位代表和恩施州圖書館等受贈單位代表參會。

中國期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餘昌祥主持捐贈儀式。

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新媒體聯盟成立

本報訊 (記者湯廣花)9月14日,「新媒體與學術傳播」論壇暨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新媒體聯盟發布會在第五屆刊博會上舉行。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說,當代學術期刊與新媒體的結合對推進中國學術話語體系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該社致力於服務平臺建設,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新媒體聯盟便是其中之一,他希望更多的學術期刊加入集中運營平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表示,新媒體在學術傳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聯盟要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推進學術期刊體制機制創新、內容形式創新和傳播手段創新,不斷提升學術期刊影響力。

據介紹,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新媒體聯盟是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編輯部共同發起成立的學術期刊新媒體建設發展、共享合作平臺。聯盟將致力於學術期刊新媒體建設,促進學術傳播,增進成員間交流互動,優化整合優秀學術資源,提升期刊品牌影響力,構建學術期刊發展共同體。

當天的論壇中,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媒介研究室主任殷樂從媒介研究的視角闡釋了新媒體在學術傳播中的作用、當前學術期刊傳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可提升的方式方法。中國社科院科研局期刊處處長劉普提出,期刊管理制度也會不斷完善,支持新媒體建設。此外,《中國經濟學人》副主編李鋼、《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主任呂青、經濟管理雜誌社社長助理梅連軍也分別進行了案例分享。活動由社會社學文獻出版社主辦。

《漢語世界》南亞版於武漢發布

本報訊 (見習記者朱麗娜)9月14日,《漢語世界》南亞版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海外館發布。象徵中國與尼泊爾文化友好往來的封面驚豔亮相,今後更多的「中國故事」將通過《漢語世界》南亞版在「一帶一路」沿線深入傳播。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進口管理司副司長趙海雲在發言中提到,「中國故事」資源取之不盡,關鍵在於如何講好它。《漢語世界》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尼泊爾出版行業有著自己獨到的優勢,它與周邊國家,如印度、斯裡蘭卡、孟加拉等國家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希望像《漢語世界》這樣的雜誌日後能與尼泊爾方面有更深更廣泛的合作。

尼泊爾當代出版公司總裁高塔姆表示:「《漢語世界》南亞版能為南亞讀者提供更多有關中國的資訊和知識,包括過去40年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國的藝術和文化等。」

「董宏猷兒童文學創作研究中心」誕生

本報訊 (記者湯廣花)9月15日,在2018刊博會上,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武漢出版社共同籤署「董宏猷兒童文學創作研究中心」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武漢地區首個以兒童文學作家名字命名的兒童文學創作研究中心誕生。

據武漢出版集團董事長朱向梅介紹,該中心將圍繞兒童文學的創作、研究、出版、推廣,整合作家、學術研究機構、出版機構三方優勢,繁榮兒童文學創作,提高兒童文學漢軍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打造長江中遊兒童文學高地。中心還將聘請一批特約作家和特約研究員,為他們的創作研究提供全方位服務。

「長江的孩子」兒童文學名家名作書系是該中心推出的第一個項目,第一輯精選董宏猷、徐魯、蕭袤、黃春華、舒輝波、林彥6位作家的成名之作,由武漢出版社出版。朱向梅表示,書系將不斷推出優秀作品,讓長江邊的孩子們品讀著優美的文學作品成長。

當天,董宏猷、武漢市作協副主席黃春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中文系副主任李綱、武漢出版社副總編輯鄒德清圍繞「新時代、新視野下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研究、出版」話題,開展了沙龍對話。

龍源期刊網與軍嫂雜誌社達成戰略合作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2018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期間,龍源期刊網與軍嫂雜誌社以「融合發展,助力強軍夢」為目標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並於9月15日上午舉行籤約儀式。

此次,雙方合作協議約定:龍源期刊網在未來的合作中將積極支持並協助《軍嫂》開展雙擁活動,助力《軍嫂》更好地服務軍人、軍嫂和軍人家庭,為實現強軍夢、強國夢而共同努力。《軍嫂》雜誌將在雙擁活動中,適時邀請龍源期刊網協辦,共同推進優質正版內容在軍營落地,為「全民閱讀」「數字閱讀」而努力。同時,《軍嫂》雜誌將向龍源期刊網授以信息網絡傳播權,並根據軍人及家屬實際,與龍源期刊網攜手打造適合部隊官兵、軍人家庭閱讀的數字內容產品,有針對性地開展知識服務。

評獎

「中國最美期刊」遴選結果公布

本報訊 (記者袁舒婕)9月15日,由中國期刊協會和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最美期刊」遴選活動的結果在刊博會現場正式公布。《讀者》《三聯生活周刊》《中國國家地理》《譯林》等入選100種「中國最美期刊」。

發布會現場,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張良成、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中國期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餘昌祥、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胡偉等為100種入選期刊的代表頒獎。

餘昌祥介紹,「中國最美期刊」自2014年舉辦以來,得到了業界和讀者的積極響應。這些入選期刊在堅持正確政策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文化品位高尚,藝術格調高雅,藝術形式新穎,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出版與印刷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範,印裝精美,對倡導推進綠色印刷工藝的應用具有創新意義。

本次遴選活動已經是第五屆,經過組織遴選、資格審核、讀者投票、專家遴選、社會公示等環節,評審組從申報的622種期刊中遴選出100種,並推介為2018「中國最美期刊」。活動對推動我國期刊裝幀設計和製作水平的提高及綠色印刷工藝的應用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揭曉

本報訊 (記者袁舒婕)9月15日,由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和中國期刊協會共同舉辦的「2018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遴選結果公布。

此次百強名單分為大眾類期刊和學術類期刊兩類。大眾類期刊包括《紫光閣》《中國新聞周刊》《幼兒畫報》《新周刊》等,學術類期刊包括《測繪科學》《航空學報》《中國翻譯》《中華醫學雜誌》等。

發布會現場,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張良成、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中國期刊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餘昌祥、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胡偉等為入選期刊的代表頒獎。

餘昌祥介紹,遴選活動的目的在於鼓勵勇於探索數位化創新發展的期刊媒體,同時也為了能夠更客觀地反映傳統期刊媒體在數字閱讀世界的影響力。遴選的辦法主要是通過各個期刊數字版的發行量數據和它們在社交媒體的閱讀數據,並且結合各學科學術期刊的影響因子等來綜合考量各個期刊在各類數字終端和數字形態領域的影響力。經過初選、複選、專家評審、社會公示,最後得出了大眾類期刊和學術類期刊各100強的遴選結果。

年度報刊發行、報刊閱讀城市百強「出爐」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9月14日上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布「2018年度中國郵政發行報刊百強排行榜」和「2018年度中國郵政報刊閱讀百強城市排行榜」。

在「2018年度中國郵政發行報刊百強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的報紙是:《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參考消息》《中國紀檢監察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快樂老人報》《工人日報》《檢察日報》《揚子晚報》;位居前十位的期刊是:《求是》《特別關注》《中國紀檢監察》《讀者》《半月談》《特別文摘》《醫食參考》《時代郵刊》《山東支部生活》《家庭醫生》。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鑑於報紙和期刊的不同特點,兩項合計100名,構成總的報刊排行榜。入選的報紙既有各級黨報和行業報,也有廣受市民歡迎的消費類報紙;入選期刊覆蓋面較廣,大眾消費類期刊、行業性期刊佔據了榜單的主要位置。

在「2018年度中國郵政報刊閱讀百強城市排行榜」中,入選的城市包括杭州、昆明、鎮江、滄州、蘇州、北京、煙臺、三明、廣州、鹽城等。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報刊發行局總經理曹建申介紹,榜單根據郵發報刊訂閱、零售總流轉額和人均郵發報刊消費額兩個關鍵指標,按照加權綜合得分進行排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國際童書展今日開幕,6萬種中外精品童書亮相
    2020上海國際童書展今日開幕,6萬種中外精品童書亮相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11-13 11月13日,2020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正式開幕
  • 2019天府書展29日亮相 將舉行500多場閱讀活動
    發布會現據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11月29日至12月2日,2019天府書展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書展將通過多渠道贈送總價值200萬的無門檻全場通用惠民購書券。「愛閱讀,會生活」是天府書展的永久主題,「誦讀新時代,禮讚新中國」為今年天府書展的年度主題。本次書展展場面積23000平方米,展示展銷11萬種、2400餘萬碼洋圖書,同時在四川全省21個市州書店和相關閱讀場館設立200餘個分會場。本屆天府書展將通過主會場和全省200餘個分會場,帶來500餘場精彩的閱讀活動,其中主會場活動150餘場,分會場活動350餘場。
  • 第十屆江蘇書展開幕 8萬多種圖書開啟閱讀盛會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中國運河志》《南京傳 》等47種「2019蘇版好書」獲頒榮譽證書;鳳凰新華南京分公司少兒書店、吾在書舍精品社區書店、鍾書閣蘇州店、靖江市字裡行間書店等10家書店獲評「2020江蘇最美書店」;朗讀直播車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等獲評十佳閱讀推廣項目,農技耘APP等獲評十佳閱讀推廣平臺,江蘇《東方娃娃》期刊有限公司等獲評十佳閱讀推廣機構,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團委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獲評十佳閱讀志願服務組織
  •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2020年成都全年將舉辦重大展會活動1000場
    2月14日,在成都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成都市推進『三城三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建設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公布,明確了成都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
  • 在「城市書房」享閱讀之美
    本屆書香節的年度口號是「新時代 心悅讀」,廣州主會場的參展面積為4萬平方米,將展出圖書及文創產品20萬種,將舉辦「向經典致敬-2018南國書香節中國閱讀40年致敬盛典」等260多場文化活動。  「博覽書店」,搭建了一個小小書屋,店員正忙著將擺放各類繪本,有《自然博物館的奧秘》、《人體迷宮》、《宇宙大百科》等。
  • 2019天府書展今日開展 將舉辦500多場活動
    蔣翼鵬攝   2019天府書展將於11月29日在成都正式開展,全國29家出版集團、近300家單體出版社、17家民營圖書策劃單位、30餘家非書文創企業齊聚天府之國,打造一場出版發行行業盛會和閱讀嘉年華。2019天府書展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舉辦,主會場設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展場面積2.3萬平方米,展示展銷11萬種、2400餘萬碼洋圖書,同時在全省21個市(州)書店和相關閱讀場館設立200餘個分會場。「愛閱讀,會生活」是天府書展的永久主題,「誦讀新時代禮讚新中國」為今年天府書展的年度主題。書展特邀中國出版集團為永久主賓團。
  • 2016中國最美期刊: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原標題: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9月6日,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公示了2016年「中國最美期刊」遴選結果名單,包括《讀者》等在內的100種期刊入選。期刊界向全國讀者展示了視覺效果的「最美期刊」方陣,向讀者推薦了一批能代表中國裝幀設計最高水平的期刊。
  • 打造8萬㎡全球精品年貨盛會!第25屆四川新春年貨購物節來了!
    走向國際的中國展,面向世界的中國年。全球年貨第一展——第25屆中國(四川)新春年貨購物節即將震撼登場!8萬㎡規模、匯集國內外2000多家企業、20萬種全球精品,打造一場為期15天的惠民購物狂歡盛宴!本屆購物節將呈現以下新特點:01突出規模品質,凸顯市州特色本屆購物節展覽規模8萬㎡,將有國內外2000餘家優質企業參展,黑龍江、西藏、貴州等省(區)以及省內21市州都將組團參加,參展商品將超過20萬種,力爭打造一屆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精品年貨博覽會。
  • 2020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丨科學出版社「雲」書展,約起!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組織精品圖書、版貿圖書、精品期刊等豐富內容入駐「BIBF雲書展」,邀請您足不出戶,雲遊這次特殊的書業盛會。電腦端瀏覽網址:https://www.bibf.net/。手機端APP:BIBF雲書展。雖然今年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採取線上形式,但閱讀推廣活動精彩紛呈,猶勝往年。
  • 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成果系列精品眾多 童書市場表現頗為矚目
    文 / 本刊記者 益達1月9—11日,2020北京圖書訂貨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舉行。經過30多年的創新發展,北京圖書訂貨會已成為全球最大、最專業的華文圖書盛會,成為中國出版風向標。參展圖書近40萬種,採集館配可供書目14萬種。現場採定圖書8100萬元,現場人流9.6萬人次,42家場外書店作為訂貨會分會場參加了訂貨會零售工作。訂貨會期間,各種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 6萬種新書300場活動!2020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將於11月開幕
    2020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CCBF,以下簡稱上海童書展)將於11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如期舉辦。作為亞太地區唯一專注於0至16歲青少年圖書出版文化全產業鏈內容的展會平臺,本屆童書展將展出中外最新童書超過6萬種,其中外版童書約2萬種,與展會同期舉辦的線上線下各類閱讀推廣和專業交流活動將超過300場,並探索「線下落地、線上同步」即線下線上融合的書展模式。
  • 兩大閱讀盛會首度聯動!深圳書展明日啟幕
    隨著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漸入高潮,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簡稱「深圳書展」)將於11月27日至12月6日舉辦,為市民讀者帶來持續10天、精彩不斷的閱讀盛會。這是兩大城市級閱讀盛會的首度聯動,將在全市範圍內掀起新一輪讀書熱潮。
  •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06場將走進長沙
    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落實《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辦發[2013]24號),根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中宣發[2015]9號),按照中宣部的具體指導,中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光明網承辦了「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工程活動。
  • 10萬種新書、50多場全民閱讀活動等你來!2020廣西書展在邕開展
    昨日(12月17日),2020廣西書展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及全區各市新華書店(分會場)開展。本屆書展以「八桂書香 共圓夢想」為主題,由廣西出版傳媒集團主辦,廣西新華書店集團承辦,廣西書刊發行業協會協辦。書展為期4天,同期舉辦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
  • 兩大城市級閱讀盛會首度聯動
    這是兩大城市級閱讀盛會的首度聯動,勢將在全市範圍內掀起新一輪讀書熱潮。為了進一步打造彰顯「城市文明典範」品位的高質量展會,本屆書展吸納全國500家優質出版機構,集中展銷約20萬種精品出版物,用海量好書滿足深圳讀者的精神需求。其中,主賓出版社由出版積累豐厚、文化影響深遠的中國出版集團擔任。
  • 社論:深圳書展用閱讀與文字搭建了一個巨大的「場」
    這也是深圳讀書月與深圳書展這兩大城市級閱讀盛會的首度聯動。去年7月,深圳迎來首屆書展,連續29年人均購書量位列全國第一的讀書熱情得到充分釋放,現場人氣與展銷成績創全國同類書展之最,奠定了深圳書展在全國業界的地位。而本屆書展無疑更令人動心。
  • 2020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覽會開幕 規模超越往年
    11月7日, 「2020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正式開幕。全國各產瓷區和陶瓷企業共計600多家參與到在這場盛會當中,他們將自己看家的重器紛紛亮相這次展會當中。
  • 萬種新品擺上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
    萬種新品擺上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11 星期五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 晉 通訊員 王作巖    本報12月10日訊 力爭打造品質更高、創新更強、成效更好、合作更廣的標杆性國際區域合作平臺,今天上午,由青島市政府主辦,城陽區政府、青島市貿促會(市會展辦)承辦的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在青島·紅島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
  • 上海國際童書展318場活動,打造童書嘉年華
    一年一度的金秋時節,兒童圖書出版界和大小讀者們翹首期盼的閱讀狂歡季又將如期而至,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將於11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 如果說上海書展是為大人們準備的書展,那麼上海童書展就是為孩子們度身定製的盛會。
  • 中國文創精品集萃之二:「譚木匠」耀眼國際文博會
    陳 丁/攝影報導:前不久的上海長三角國際文博盛會,上海市民生活指南的大牌媒體「周到上海」進行直播節目中,以精彩畫面報導來自重慶萬州的譚木匠梳子展位實況,為已經生意紅火「譚木匠」錦上添花,更將熱鬧。不看則已,一看頓感驚奇:這「譚木匠」的創意境界好生了得,把自古以來梳頭養生與美觀、陶冶、修行的文化精髓發揚光大,將其注入到每一把梳子,讓各式梳子在閃爍典雅之美中,仿佛又在向人娓娓道來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掌故。參觀者們都嘖嘖讚賞「:譚木匠,天下第一梳!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