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建」)20%股權掛牌待售,掛牌價為3.3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海科建的第一大股東冠城大通未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從冠城大通的運營戰略看,其出手摘牌的可能性相當大。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公告披露,海科建20%股權(1.2億股)的掛牌起始日為5月18日,期滿日為6月14日。資料顯示,海科建主要對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北部新區內的建設項目進行一級、二級土地開發,目前第一大股東為持股49%的冠城大通,二股東為持股31%的海澱區國資,三股東即為本次出售方科技園建設集團。2011年,海科建實現主營收入10.9億元,淨利潤6087.02萬元;截至2011年末總資產約40億元,淨資產12.2億元。經評估,海科建100%股權的估值為16.78億元,對應標的資產的估值為33564.428萬元。
早在2007年5月,冠城大通便出資1.78億元受讓了海科建28%股權,以此為跳板發力北京房地產市場。2011年初,冠城大通又以3.11億元的價格受讓了海科建21%的股權,持股比例增至49%,晉升為第一大股東。該交易完成後,冠城大通間接控制了海科建旗下約80萬平方米的二級土地開發項目及部分一級土地開發項目。
冠城大通在前次收購時表示,增持海科建符合公司確定的以北京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同時海科建豐富的一、二級土地開發經驗和背景,將為公司獲取更多的土地儲備創造有利條件。冠城大通2011年年報顯示,公司已形成以北京為重心,在環渤海灣、長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等經濟發達區域比肩發展,並逐步向全國拓展的戰略格局,年開復工面積100萬平方米。
顯然,對於希望深耕京城的冠城大通而言,繼續增持海科建20%股權在情理之中。從本次掛牌項目的受讓方資格看,主要包括兩條:一是意向受讓方應為成立5年以上的法人,經營範圍須包括房地產開發,且具有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二是意向受讓方淨資產不低於15億元,且最近3年連續盈利。
另一細節是,海科建的前兩大股東冠城大通和海澱區國資均未放棄優先收購權,但海澱區國資主業並非房地產,不符合受讓標準。由此分析,符合受讓條件的冠城大通拿下海科建20%股權或許只是程序性問題。
對冠城大通而言,增持海科建股份的另一意義在於,其持股比例將增至69%,達到絕對控股地位,由此海科建將併入冠城大通報表,顯著增加公司的營收和利潤規模。(吳正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