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真理」——維基百科詞條

2021-02-15 審辯式思維

何謂「真理」——維基百科詞條

謝小慶按:在「移動互聯」的時代,藉助「百度」、「狗狗」等搜索工具,人們可以很方便地搜取自己需要的特定知識和資料。學習的重要意義越來越不再是記憶特定的知識,而是發展學習者的思維方式。今天,國際教育界已經形成共識: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審辯式思維是最值得期許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審辯式思維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強大資源。審辯式思維是創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徵。審辯式思維不僅是持續鑽研的動力,更是理性和民主社會的基礎。

具有審辯式思維的人的突出特點是「不懈質疑」和「包容異見」。這種特點與他們對「真理」概念的理解有密切聯繫。他們理解,世上並沒有客觀的「真理」,只有主觀的「真理」。世上並沒有眾人的「真理」,只有個人的「真理」。因此,他們對別人所宣稱的真理「不懈質疑」:他人的「真理」不一定是自己的「真理」;因此,他們對別人所宣稱的真理「包容異見」:自己的「真理」不一定是他人的「真理」。

維基百科(英文),維基百科(中文)和百度百科的「真理」詞條大同小異。維基百科中文版詞條包含了維基英文版詞條的大部分內容。下面,我摘編維基百科中文版「真理」詞條的主要內容,從中可以大致看出今天國際學術界對「真理」的理解和認識。這種對「真理」的理解,是審辯式思維的基礎。

在希臘典籍《雙重邏輯(Dissoi Logoi)》中,作者就試圖證明一致地談論真與假是不可能的。

真理是哲學家面對人生的意義、存在問題的時候無法繞過的概念。許多哲學家都自詡代表真理,然而彼此之間可能毫無共同之處,甚至針鋒相對。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也自稱自己的觀點是真理。

真理通常被定義為與事實或實在相一致。然而,並沒有任何一個真理的定義被學者普遍接受。許多不同的真理定義一直被廣泛爭論。許多與真理定義相關的主題同樣無法獲得共識。

關於真理的主要理論包括:

l 實質(強)理論

所有主要的實質理論或強理論將真理視為具有本性的某種東西、現象、事物或者一種人類經驗,該理論認為關於真理有重要內容值得談論。這些理論提出的觀點被哲學家普遍認為能在某些方面應用於由人類交互作用中觀察到的事件組成的廣泛集合,或者為與人類經驗中的真理觀念相關的議題提供重要而可靠的解釋(因此稱為強理論)。

l 融貫論

融貫論貫徹的原則是以下觀念,真理根本上是整個命題系統的性質,個別命題只因與整體相融貫而衍生地被賦予真理的性質。在通常被視為融貫論的各類觀點中,理論家們在究竟融貫論帶來許多可能為真的思想體系還是只有一個絕對體系是真的問題上並不一致。融貫論思索並列的、在公理方面獨立而又相互矛盾的系統,例如各種可供選擇的幾何學。

l 符合論

符合論主張真信念和真陳述在於與真實事態相符合。康德曾這樣評論真理符合論:「真理被認為在於知識與客體的一致之中。按照這一純粹的語詞定義,那麼,我的知識,為了是真的,必須與客體相一致。既然,我只有用這種方法,即通過認識客體的方法,比較客體與我的知識。那麼,我的知識便為它自己所證實,對於真理來說這遠遠不夠。因為正如客體外在於我一樣,知識在我之中,我只能判斷我對客體的知識是否與我對客體的知識相一致。這樣一個解釋的循環被古典作家稱為Diallelos。懷疑論者批評這種對真理的說明就像一個上法庭的人為支持他的陳述而訴諸無人認識的證人,但該證人卻通過陳述召喚他為證人的人是可敬的來為他自己的可信度辯護。(康德,45)

從康德對歷史的記述來看,符合論的真理定義從古典時代起已處於爭論之中,懷疑論者批評邏輯學家採用循環推理的形式。

符合論假設客觀的真理關係是存在的,站到真理關係一邊來只是人類的任務。然而實際上,近來更多的理論家已清晰明白地表明如不對附加因素加以分析,這一理想不可能達到。只有通過精心論述不同語言間翻譯的理論,才能逐漸構造語言中立的真值謂詞。強有力的理論局限限制了這一工作的完成。許多人指出,符合論忽略了真理關係中人的作用。

l 構造論

社會構造論認為真理由社會過程所構造,帶有歷史和文化特質,並認為真理某種程度上體現於共同體中的權力鬥爭中。構造論將我們的知識視之為「被構造的」,因為它並不反映任何外在的超越的實在。真理觀念更應被看作隨習俗、人類的感受和社會經驗而定。

l 共識論

共識論認為真理是任何被某特定群體一致同意的東西,或者在其他版本中,是特定群體可能就此達到一致同意的東西。

l 實用主義理論

在實用主義思想中意義並不僅僅在語詞中表達,還在行為中表達。沒有任何陳述不被直接限定也能成立,必須首先定義它的術語,然後詳述不同作者賦予每個術語的不同意義。這一做法使實用主義對意義和真理的理解產生分歧。實用主義以皮爾士、詹姆斯、杜威為代表,他們各自持有的觀點之間也存在差異。詹姆斯的表述是:「真的」不過是有關我們的思想的一種方便方法,正如「對的」不過是有關我們的行為的一種方便方法一樣。通過這句話,詹姆斯意味著真理是一種性質,其價值由在實際實踐中運用概念所得的效用來確認(因而,稱為實用主義)。杜威認為,探究無論是科學的、技術的、社會學的、哲學的還是文化的,都會隨時間而自我更正。

l 最小(緊縮)理論

緊縮理論或最小理論,它們基於以下觀念,術語「真」應用於陳述並沒有斷定關於陳述的任何重要的東西,例如陳述的本性。「真」不過是個標籤、談話工具用以表達贊同、強調主張或構成某種概括。

l 履行論

履行論被歸功於斯特勞森。斯特勞森認為:「說一個陳述為真,並不是就該陳述作一個陳述,而是履行了同意、接受或贊成該陳述的行為。」

l 冗餘論

冗餘論斷定一陳述為真完全等價於斷定該陳述本身。冗餘論者從下述前提中推斷出他們的觀點,即真理是個冗餘的概念,換言之,它只是在某些談話語境中方便使用的語詞,並不指向任何實在。

l 真值謂詞理論

l 克裡普克真理理論

l 真理語義學理論

l 馬克思主義真理理論

審辯式思維水平測試網站:http://www.ctexam.cn

有興趣嘗試的網友只要用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註冊。註冊表中只有「帳號」和密碼(兩次輸入)是必填項目,其他項目都可以選填。

註冊後立即可以進入測試系統。在左側菜單中點擊「參加考試」,即可以開始測試。

考試時,考試界面的左上方有「字體放大」和「字體縮小」兩個按鈕。點擊相應的按鈕,可以放大和縮小字體。

考試結束後,會自動評分並報告分數。

考生可以點擊屏幕左側的「成績查詢」查看自己的分題型得分和考試成績排名。

如果您有什麼意見、建議、感想,您可以通過公眾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告訴我們。

這裡可以找到本號以往推出的文章:

http://blog.163.com/xiexq_1951@126/blog/#m=0&t=1&c=fks_084075083087083066085081086095085080080069081094083071087

或者這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Y1MTgyMw==&mid=202074938&idx=1&sn=5cd24e1a6ee41f78adc3a0ebac6c5d83

如果哪位網友對某個題目感興趣,可以在公眾號首頁下面的對話欄中回復相應的期號,我們將向您發送您需要的一期。

怎樣為孩子的審辯式思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請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維基百科英語詞條達500萬 覆蓋不到5%人類知識
    維基百科是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在線百科全書,也是人們半夜做功課時求助的對象。現在,維基百科上的英語詞條已超過500萬個。  11月1日,在介紹一種澳大利亞東部罕見的灌木植物Persoonia terminalis的詞條發布後,維基百科宣布自己的詞條數目達到了上述新高峰。在14年的時間裡,維基百科積累了約30億個單詞、1800萬個參考條目和30TB的數據(這相當於51萬小時速度為每秒128kb的音頻文件)。按每分鐘300個單詞的速度計算,要讀完維基百科現在全部的詞條,需要一刻不停地讀上19年。
  • 維基百科英語詞條達500萬 卻只覆蓋不到5%的人類知識
    維基百科是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在線百科全書,也是人們半夜做功課時求助的對象。現在,維基百科上的英語詞條已超過500萬個。11月1日,在介紹一種澳大利亞東部罕見的灌木植物Persoonia terminalis的詞條發布後,維基百科宣布自己的詞條數目達到了上述新高峰。在14年的時間裡,維基百科積累了約30億個單詞、1800萬個參考條目和30TB的數據(這相當於51萬小時速度為每秒128kb的音頻文件)。按每分鐘300個單詞的速度計算,要讀完維基百科現在全部的詞條,需要一刻不停地讀上19年。
  • 對抗科研界性別歧視,女學生選擇編寫「維基百科」詞條
    」詞條的積極編寫者。她與其他人共同成立了「維基-女科學家項目」,該項目的主旨是在維基百科上儘可能對所有女性科學家詳細地進行描述。儘管她的這一事業十分偉大,但Emily本人長期以來卻不斷地遭受到來自網際網路的騷擾。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來源:矽谷密探(微信:guigudiyixian)「維基百科裡很多詞條的質量,實在太一般了!」「幾億用戶的網站,真正貢獻文章的竟然只有一千多個人,為什麼不能找更多更專業的貢獻者來一起做一個真正的在線百科全書?」
  • 印度陷入政治兩極化,維基百科相關內容也"亂了"|詞條|甘地
    「維基百科的頁面正在詆毀印度文化及其根源,」拉傑·亞利安說,維基百科印度教頁面則是消極負面的,強調的問題是種姓主義,而不是更多的進步派信仰。作為開放性百科全書的維基百科已經創建二十年,它一直同時受到世界各地左右兩派政治力量指責,雙方都認為維基百科是支持對方的基地。這種情況令另一位叫亞哈西什(Subhashish)的印度編輯擔憂,他認為這是在試圖玷汙維基百科。
  • 維基百科可靠嗎?
    維基百科擁有以253種語言撰寫的800多萬個詞條,僅其法語版就有58萬個詞條,而可敬的《大英百科全書》「只不過」收錄了10萬多個詞條。訪問量統計表明,維基百科現已躋身全球十大網站之列。  熱情與猜疑之間……  維基百科是應當追隨的榜樣嗎?能夠通過它最終實現「知識社會」的夢想嗎?但願如此吧——因為說到底,我們在維基百科看到的究竟是哪種知識?
  • 維基百科能活到第二個10年嗎 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
    面對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與客觀性的質疑,維基百科堅定主張:相信民主、相信網民、相信規則、相信中道  維基解密震動世界,阿桑奇於2010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公開表達了對維基解密網站使用「維基」一詞的憤怒。  「我想與維基解密劃清界限,『維基』一詞主要指網站允許不同用戶相互協作、貢獻內容的運作方式。
  • 詞條總量遠超英文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打造最大中文百科全書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創造了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信息收集平臺,滿足各行各業人們對知識的需求。
  • Happy birthday,20歲的維基百科!
    1月15日,維基百科(「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的免費百科全書」)將迎來20歲的生日。作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閱讀人次最多的數字大百科全書,維基上有用數百種語言撰寫的、超5500萬個詞條。每個詞條的詳盡注釋全都是由志願者撰寫。僅其英語主站的620萬篇內容,如果以傳統方式出版,就需要約2800卷。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創立於2001年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編輯、修改內容的網絡百科全書,目前有 560 萬英文詞條、100萬中文詞條,以 299 種語言,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十大網站之一
  •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包含主義者」還認為,在維基百科中加入有關電視劇人物的文章並沒有壞處,即使這些人物只出現在某一集中.畢竟,大多數人都通過搜索訪問維基百科頁面,加入一些小眾主題的文章並不會讓他們感到不便.即使有關皮卡丘的詞條由500個降至200個,人們也不會因此更願意為波蘭團結運動領袖創建詞條.總而言之,維基百科應當擁有儘可能多的主題和儘可能多的文章,只要志願者願意貢獻.
  • 維基百科太好用,有人乾脆做了一個將詞條一鍵生成論文的網站
    維基百科是最好的東西,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針對任何主題撰寫任何內容 ,因此,你知道你正在獲取最好的信息。史蒂夫卡瑞爾在喜劇《辦公室》中扮演的麥可斯科特曾這樣讚美維基百科上的信息來源的可靠性。雖然現在很多大學仍不允許學生將維基百科當作論文引用資料,但這也恰好證明了將維基百科作為學術研究工具是一件很普遍的事。維基百科上的信息是如此全面,以致於有人乾脆建了一個網站,號稱能把維基上的任何詞條變成正規的論文。
  • 維基百科大會和理想主義維基人
    德語維基百科能出版光碟版,不僅是因為德語的詞條豐富、質量高,還因為德語維基有著屬於自己的實體機構。目前除了法國、德國和義大利有屬於自己的實體組織,所有語種的維基百科都直接隸屬於維基媒體基金會,也就是說,大多數語種的維基人都處於散兵遊勇的狀態。沒有實體組織,也是大多數語種的維基百科沒有商業性開發的計劃原因。
  • 維基百科(三):與社交媒體逆向而行
    [i]但這個限制從一開始就不適用於維基百科,因為維基百科是一個隨時在修改中的百科全書。與詞條錯誤相比,它更擔心的是不能及時更新詞條,包括引用的更新。對熱門詞條的頻繁編輯,將維基百科與新聞報導聯繫起來。理解維基百科與新聞事件相關聯的另一個角度,是看維基百科發布的搜索排行。
  • 百度用14年建成全球最大中文百科,1600多萬詞條數是英文維基百科近...
    2019年過去,百度百科顯示其收錄的詞條正式邁過1600萬大關,達到1640萬條。相較之下,維基百科英文版收錄590餘萬個詞條,中文版僅收錄近108萬詞條,在單一語言詞條總量方面,百度百科已大幅領先維基百科,是後者的近3倍。
  • 在維基百科寫文言 | Further我們
    在這裡,每一詞條內都有大量超連結與腳註,詞條最後附有全部參考資料來源,格式像學術論文一樣規範。有時候,一個詞條的參考資料甚至多達幾百條。通過它們,王程可總是能從一個詞條出發,拓展學到更多相關知識。可是沒過多久,當王程可再次想要查找資料時,卻發現中文版維基百科打不開了。而與此同時,中國本土搜尋引擎百度旗下的百科類產品百度百科開始崛起,完成了歷史上變化最大的一次改版。
  • 早安海峽:維基百科詞條蔡英文變「臺灣省省長」
    (新華網)【臺海】維基百科民進黨詞條被黑 蔡英文變「臺灣省長」3日晚,維基百科網頁上關於民進黨介紹頁面,簡介與歷史欄中,有關「中華民國」的文字,也都被改成「中國臺灣省」,「臺灣大選」的詞條則均被改為「省長選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現職也被改成
  • 維基百科全書英文版詞條數量超過200萬大關
    【搜狐IT消息】北京時間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全球知名的免費網絡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的英文版的詞條數日前超過了兩百萬大關。  據報導,這一詞條數的統計指的是百科詞條數量,沒有包括其他的詞條討論頁面、作者資料頁面、修改歷史等其他功能頁面。
  • 維基百科離線數據包下載及使用
    ,有的詞條在百度百科上面是查不到的。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百度百科的詞條是可以隨意編輯的,這樣就導致術語的嚴謹性和數據的準確性有所講下降,而且百度的產品在國內的口碑每況日下,廣告太多,使用體驗並不是很好。眾所周知,在全球百科全書類的產品中,維基百科絕對算得上最佳。
  • 謠言、術語、命名歧視,維基百科如何應對疫情這場壓力測試?
    她是倫敦南部的一名醫生,同時也是維基百科的志願編輯。因此,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維基百科上搜索一下。「就在一天之前,有人為它創建了詞條。」當時,它還叫 2019-2020 China pneumonia outbreak (2019-2020 中國肺炎爆發),裡面內容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