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細物還原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60年田野路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12月12日電 題:點滴細物還原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60年田野路

  作者 索有為 馬澤楠

  一個訂書機、一個放大鏡、一個環保袋,就這樣一件件普通無言的實物,在12月12日廣州舉行的一個展覽上,還原出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麥英豪的淡泊名利、生活簡樸的形象,打動著和麥英豪有過交集的每一個人。

  在麥英豪六十年的考古生涯中,他參與了包括南越王墓在內的700多座墓葬的發掘考古,推動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東莞海戰博物館的建設,主編出版大型圖錄、文物考古論著10多部,在考古界被譽為「一代宗師」。

  2016年11月28日,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廣州博物館名譽館長麥英豪在廣州因病逝世,享年88歲。

  12月12日,《一代宗師麥英豪》紀念特展與追思會在廣州博物館舉辦。展覽挑選了麥英豪生前使用過的訂書機、放大鏡、眼鏡等文具,以及照片和著作來追憶他一生。

《一代宗師麥英豪》紀念特展與追思會在廣州博物館舉辦 陳驥旻 攝

  麥英豪的兒子麥稼說:「這裡每一件展出的物品都會觸動回憶父親的情緒。這些物品都是他臨終前還在用的,我們收集的時候,許多物品就在他的書房裡,就在他的辦公桌上。」

  「我從孩提時候起就見到父親用這件灰色的訂書機了,至今足足有50餘年頭,前陣子我打開訂書機,裡頭的釘子還是嶄新的。」麥稼在父親使用過的訂書機前說。

  廣州博物館館長李民湧介紹,自己與麥英豪共事十年,眾所周知他在工作上認真執著,而在生活上是個相當樸素的老學者,每次他開會的時候都會背著一個淡黃色的環保袋,這麼多年來,都是背到爛了才會換,而款式卻總是一樣的。

  李民湧回憶:「這個款式一樣的袋子並不是因為特別精美或者是夫人的信物,而是因其印有文物普查的圖文。2013年至2016年,中國國家文物局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麥老使用的環保袋正是為宣傳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而特製的。」

麥英豪生前使用過的環保袋 陳驥旻 攝

  李民湧對麥英豪用過的放大鏡頗有感慨。麥老年紀大,眼睛基本上看不了東西,但他依然堅持用放大鏡一行行地看著資料,這對於一個老學者來講是十分難得的。一般的學者看不了的話就不看了或者找人讀,但是他沒有,一直拿著放大鏡慢慢在看。事實上他也送過一個放大鏡給李民湧,自己卻寧可用舊的,這也能看出他對後輩的關照。

  廣州博物館工作人員對麥英豪尊敬有加。一名工作人員稱,麥英豪對年輕人一再強調,在工作中要實事求是,以考古材料說話。為了追求真相,取得一手材料,再麻煩再艱苦似乎也不為過。

  作為一個考古學者,麥英豪也有文藝的一面。展廳中有一處陳列著一堆形狀各異的小石塊,它們是麥英豪歷年踏遍全國乃至世界考古工地時採集回來作為留念的石頭。每一塊石頭上都能清晰地看到,他按考古職業習慣用毛筆或鉛筆標註的來源地、工地或工程名稱、具體時間。

  麥英豪曾為廣州市文物考古工作寫下對聯:六十年田野考古盡心盡力,一甲子三大發現留與後人。李民湧稱,這不僅是麥英豪對廣州文物考古工作60年的總結,也是他對自身田野考古生涯的歸納。希望通過展覽能讓大眾對麥英豪的日常生活多一點了解,還原一個真實、豐滿的考古宗師形象。(完)

相關焦點

  • 西班牙語言學校 | International House 英豪國際語言學校
    International House教育品牌由John先生和Brita Haycraft女士於1953年共同創建,至今已有60多年的時間,旨在用創新的教育方法來教授語言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舉辦,旨在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共同為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 鄭州大學歷年考古學考研真題匯總篇
    三、論述題 (每題30分,共60分)1、試述中國古代墓葬形制的發展歷程。2、談一談自己對考古學的認識和讀過的考古書籍和報告。(15分)三、論述題(共60分)1、論述安陽殷墟的主要發現與研究成果(30分)2、試論秦始皇陵園的形制布局特徵及其影響(30分)2005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試題學科、專業:考古學及博物館學考試科目:考古學通論  A卷   共150分一、名詞解釋(每題6分,共48分)1、後崗「三疊層」
  • 考古學是冷門專業嗎?考古學專業能幹什麼?考古學就業前景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甚至擔心她未來不好找工作。對不少人來說,考古學是一門冷僻、小眾的學科。學考古好不好?考古學真的那麼「高冷」嗎?考古系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怎麼樣?「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考古學界的相關專家。
  • 《芝麻胡同》還原了老北京四合院點滴,地道京腔獲盛讚
    流暢的劇情、純正的京腔京韻和京味兒十足的民俗風物一下子抓住了觀眾,劇中老北京百姓有裡有面、有滋有味的百態人生讓人看得過癮,原汁原味還原了「胡同」、「四合院」的生活點滴。《芝麻胡同》是繼《傻春》《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京城三部曲」之後,導演劉家成攜手同樣擅長家庭情感題材,筆觸細膩犀利的編劇劉雁,聯手打造的又一部展現老百姓平實地道、有情有義的生活力作。
  • 考古學,並非冷專業
    任相宏,197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著名考古專家,中國博物館學會藏品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是商周考古,曾領隊主持長清雙乳山漢墓和仙人臺兩項國家級考古項目的發掘工作。。任相宏忙碌在考古一線,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剛剛從外地考古現場回到濟南,他形容目前的生活狀態:一個地方不會連續待到七天,往往過幾天就會被「請」到某個考古現場。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考古學真的很「冷」嗎?
    近日,高考成績676分的湖南女孩鍾芳蓉選擇北大考古學專業引發熱議。有人為其以高分選擇「冷門」專業感到遺憾,甚至擔心她未來不好找工作。對不少人來說,考古學是一門冷僻、小眾的學科。學考古好不好?考古學真的那麼「高冷」嗎?考古系學生畢業後就業情況怎麼樣?「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考古學界的相關專家。
  • 【英豪•菜譜】新英豪中英文學校第十八周菜譜
    晚餐:蒜苗香芹潮蝦肉卷  蓮藕炒肉  青菜   湯:金針菇肉絲湯早餐:綠豆粥   點:麵包、蛋糕、饅頭午餐:西紅柿炒雞蛋  麥香雞塊91路、番96路、番97路、番99路、番100路  富豪山莊公交站或易興工業區站     http://www.gzxyhschool.com    張主任:020—61941788    15918690889   【竹韻•英豪
  • 英豪世紀給大家拜年了!恭祝大家新年快樂,牛年大吉!-2020英豪世紀大事記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出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家長們的配合支持下,在老師們的辛苦付出下,我們線上與線下結合,學校和家庭配合,老師與學生合作。為學校本年度的學習及工作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一年的時間裡,我們見證了同學們的進步,一年的時間裡,我們也收穫了許多的成長。這一切都是一名教育者最大的值得!       大年初一,英豪世紀把2020年來的學校大事件與大家分享,【守正創新,希言自然】。
  • 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徐中舒、馮漢驥,宋治民、林向、童恩正、張勳燎、馬繼賢……一個個中國考古學界耳熟能詳的學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來自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其中,著名學術大家徐中舒和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就是川大考古專業的創建人。從1960年創建至今,川大考古專業為國內相關學術機構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材,取得了豐碩的教學和科研成果。
  • 南宋最著名的寫雨宋詞,54字有60年人生滄桑,再回首往事如夢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首古詩和這些非常相似,因為這是南宋最著名的聽雨宋詞。雖然全文只有54個字,但是其中蘊含了長達60年的人生滄桑。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首宋詞就是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關於蔣捷這個詞人,雖然直到今天對於他的人生經歷都知之甚少,但並不妨礙他在南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金華永康60個老闆眾籌1200萬 開了一家肉麥餅店
    身家千萬的肉麥餅永康60個老闆眾籌1200萬,開了一家肉麥餅店號稱用黑香豬的肉做餡,個頭小一號,價格貴一倍不久前,永康60名企業家眾籌了1200多萬元。他說,60名出資者近半數資產過億,大家出資比較平均,沒有一家獨大的。「少的近10萬,多的也只有104萬,佔總資金比例8%。」目前,第一家店已經試營業3個多月,生意不錯。他們的計劃是,今年開4家分店,然後進軍O2O,最終直指上市。那麼,身家千萬的肉麥餅到底貴在哪裡?
  • 考古學,可比你想像的酷多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類追尋著這個問題,在探尋和還原起源的過程中,考古學的成就功不可沒。在「追劇」的過程中,我發現考古學在嚴肅滄桑的外表下,還有著挺酷挺GEEK的一面,畢竟它所需要面對的,可是千萬年進化的旅程。
  • 紀錄片《沖天》講述真實的空戰英豪史 熱血青年投身飛行事業英勇赴死
    紀錄片《沖天》講述的就是這群空戰英豪的故事。他們中既有「飛將軍」劉粹剛,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的高志航、閻海文,也有剛從清華大學畢業就投筆從戎的沈崇誨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毒舌電影(ID:dsmovie) Sir前段時間推《血戰鋼鋸嶺》,燃了不少人。 結果有好幾位在後臺說,《沖天》你看沒看啊Sir!強烈安利啊Sir!
  • 考古學的定義
    例如,英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諾曼人的入侵(1066),法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加洛林王朝的覆滅(987),美洲各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為C.哥倫布(約1451~1506)發現新大陸(1492)。一般說來,中國考古學的年代下限可以定在明朝的滅亡(1644)。
  • 李濟:中國考古學之父
    1911年考入留美預科學校清華學堂,1918年官費留美,入麻州克拉克大學攻讀心理學,並於次年改讀人口學專業,1920年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後,轉入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1923年獲人類學博士學位後回國。1925年,29歲的李濟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人類學講師,與著名的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同執教鞭。李濟從1924年開始從事田野考古。
  • 中山大學考古學考研真題篇
    2 0 1 3 年一、名詞解釋1.柴爾德2.相對年代3.山頂洞人4.盤龍城5.黃腸題湊6.元大都二、簡答題1.試簡要說明考古學與歷史學的關係。2.試列舉考古學中絕對年代的測定方法。 2 0 1 6 年一、名詞解釋(每題6分,共60分)1、馬家窯文化  2、屍鄉溝商城  3、曾侯乙墓  4、懸泉漢簡5、畫像石  6、洞室墓  7、龍門石窟  8、銅石並用時代9、公眾考古學  10、夏鼐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大學主辦。 今年正值四川大學考古學系(專業)成立六十周年,據悉,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還邀請了曾在川大考古學專業任教、學習的廣大師生,返回母校,拜會師友,聚會同學,共憶年華,砥礪學術;回顧川大考古學乃至中國考古學之過去,研討當下,展望未來。 本次活動將在線上全程直播,請關注新浪微博「川大考古」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