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著名的寫雨宋詞,54字有60年人生滄桑,再回首往事如夢

2020-12-15 老張侃詩詞

文學就是人學,反映的是人的一生的經歷,這一生的人生體驗,所以在詩詞當中抒發人生感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人們對情感的抒發都需要藉助一個引子。這個引子大多數時間都是詩人所看到的自然景色。比如很多看到大雁南飛就會想到故鄉,看到梅花在冬天盛開就會想到自己的品德高潔等。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首古詩和這些非常相似,因為這是南宋最著名的聽雨宋詞。雖然全文只有54個字,但是其中蘊含了長達60年的人生滄桑。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首宋詞就是蔣捷的《虞美人·聽雨》,關於蔣捷這個詞人,雖然直到今天對於他的人生經歷都知之甚少,但並不妨礙他在南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首宋詞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文從少年、壯年和老年三個不同的年齡段,分別書寫了聽雨的感觸,浸透了長達60年的人生感觸。

看上去是他對自己整個的人生做了一個總結,實際上也在暗含著命運乖蹇、造化弄人的感慨,甚至在其中還滲透著家國情懷的敘述。

詩詞一開始他寫自己,「少年聽雨歌樓上」,打開了記憶的閘門。「紅燭昏羅帳」,那一段時光真的是縱情享樂,無憂無慮的生活。畢竟詩人20多歲的時候就中進士,大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沒有理由在最美好的時光當中就被愁緒籠罩。

但隨後詩人,「壯年聽雨客舟中」,人到中年之後,就開始了漂泊的生活,「歌樓上」已經成為遙遠的回憶。此時南宋王朝滅亡,詩人也只能以一個讀書人的身份在江湖上漂泊。「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每一個字都帶有著悲情,都在訴說著那一段人生的苦澀。

下篇一開始轉到詞人生活的現在。「而今聽雨僧廬下」,「僧廬下」說明他已經看透了人生,看透了這個世界,選擇了皈依,在超脫的境界當中回味一生。如今他已經是「鬢已星星也」,嘗遍了所有的人生滋味,卻也對人生悲歡離合有更為冷靜的看待。

「悲歡離合總無情」,這是人生的常態,也是蔣捷對自己60年人生經歷的感慨。「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最後的這幾句是他人生的自畫像。處境的蕭索,心境的悽涼一覽無餘。國破家亡、江山易主、少年歡樂、壯年仇恨,已經都如雨水般雨打風吹去。

此時的他已經心如止水,「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看上去是一種曠達的心態,但是回味人生餘音嫋嫋,更像是欲說還休,也更凸顯出他人到老年的悲情。

相關焦點

  • 南宋初年一首宋詞,14字寫出詞人對故國最沉重哀思,頗有李煜之風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個詞人,其實和杜甫有共同的追求。他的人生經歷和杜甫也有相似之處,他甚至還經歷了亡國之痛。他把所有的感慨都寫到的詩詞當中,寄託出了對於故國最沉重的哀思。且看這首宋詞的全文。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 宋末著名詞人,用無比悽涼宋詞,描繪了南宋末年的一個絕望的秋天
    宋朝以後詩詞文學雖然有繼承,但終究沒有能夠重現輝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通俗文學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這也是明清小說後來崛起的重要原因。南宋末年,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對於力爭繼承詩詞典雅文學傳統的這些詩人或者詞人來說,這是人生當中最難過的歲月。家破人亡,再遇到這樣一個蕭瑟的秋天更是讓這些詩人們內心承受難以磨滅這種苦痛。
  • 南宋末年一首詞很是雅致,最後12字道盡多少悲歡離合,人世滄桑
    隨著時光的流逝,歷史發展到了南宋末年。這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就是在這一段時間,古代文學中的詩詞達到了巔峰,並且逐漸沒落。此後的詩詞雖然有發展,但是唐詩宋詞伴隨著唐宋時代的過去而永不再來。
  • 宋代一首詞寫雨,全文卻無一個「雨」字,作者的名字很有特點
    這首宋詞就是宋代詞人万俟詠的《長相思·雨》,題目當中寫的是「雨」,但是全文卻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雨字」,體現出了詩人的別出心裁。全文很短,而且也沒有什麼生僻的字眼。相比而言,這個詞人的作者的名字,反倒是這首詩詞的一個亮點。
  • 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千年,最後一篇為壓軸之作
    任意翻開一本宋詞選集,到處聽得到雨點撲簌滴落的聲音。「雨」本來是極平常的自然現象,然而在宋代詞人的筆下,它仿佛被賦予了某些特殊的使命,它親歷見證著朝代的興衰更替,勾勒串聯著詞人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它是落花微雨的淡淡閒愁,是梧桐細雨的悽苦哽咽,是淡煙疏雨的空寂無奈,是愁雲暮雨的離愁別恨……這三首詞裡的雨大概是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大雨,千年溼潤,萬古長存。
  • 這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詩人,這首宋詞寫梅花也是寫他自己
    比如在宋詞300首當中,有這樣一首經典宋詞。作者用發自肺腑的情感詠嘆了梅花的美麗、潔白和孤傲,一如作者自己的人格。陶淵明愛菊花,周敦頤喜歡蓮花,而到了陸遊的筆下,則是更喜歡梅花的一枝獨秀。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 水平最高的10首宋詞,說盡世間滄桑,人間再無此音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點評:柳永乃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雨霖鈴》是其作品的最高成就,也是宋詞的一顆璀璨明珠。 8. 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
  • 南宋最後的進士,一首詞寫盡了一生,也寫透了一個的時代的衰亡!
    公元1276年,元軍攻入南宋首都臨安;公元1279年,陸秀夫背著南宋最後一個皇帝趙昺崖山跳海而亡,南宋覆滅。 20年後,也就是公元1299年,一個叫蔣捷的人寫了一首詞。這首詞寫盡了他的一生,也寫透了一個時代的衰亡。
  • 中國最好聽的13首宋詞,驚豔了耳朵,值得收藏!
    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童麗 - 想念你《水調歌頭》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蘇軾赤壁懷古,究竟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寄,還是人間如夢呢?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究竟是「人生如夢」,還是「人間如夢」?其實大家都知道蘇軾的這首詞有很多個版本,一般的宋詞選本中都會有一些標註。不過未必標註的那麼全面。例如僅僅「人生如夢」這四個字,就有「人間如夢」、「人間如寄」、」人間如構「等等。除了這四個字以外,前面的內容也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今天恰好借這個機會梳理一下。首先,從最常見的版本開始。
  • 南宋詞人經歷國破家亡,秋夜寫下一首宋詞,最後12字多少悽涼!
    一直覺得,每個王朝的末年都會有大批優秀的詩人或者詞人出現。比如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溫庭筠,都是個頂個一等一的詩人。而到了宋朝末年,出現的詩人更多了。這首宋詞就是宋代詞人張炎的《清平樂·候蛩悽斷》,堪稱是宋末「騷雅」宋詞經典之作,字字精煉含蓄,意境清空淡遠。詞的產生始於唐朝,但是其地位無法和詩歌相提並論。而且溫庭筠雖然對詞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卻也導致詞的發展走入了庸俗的死胡同。
  • 辛棄疾最豪情滿懷的宋詞,最後以11字的問句結尾
    作為宋代文學史上能夠和蘇軾相提並論、並稱為「蘇辛」的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宋詞豪放詞一脈的傳承和發展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他的詩詞中浸透著對於建功立業的渴望,對於實現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融合的盼望,洋溢著熱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文學史上更是收到了廣泛的讚譽。
  • 李清照寫愁很著名的一首詞,開頭14字成千古名句,至今無法模仿
    李清照是宋詞裡的一朵奇葩,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她是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有著不輸男人的豪氣與浪漫。她前後段的人生天差地別,卻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前半生,她是名動京城的天才少女,詞中句句寫自己的少女情懷,自然而美好。後半生,她是亂世中飄零的一葉孤舟,守護著自己前半生的夢想,升華成一種人生態度:堅強。
  • 千載《聽雨》,感慨萬端:悲喜人生三場雨,點點滴滴到心裡
    那點點滴滴,落在心裡的雨,或悲或喜,釀成了回味悠長的酒,醉成了韻致無盡的詩。借半窗濃蔭、一壺清茶,來聽《虞美人·聽雨》吧,共鳴於心,亦是一曲滄桑的吟唱。雨越時空,共鳴於心,亦是一曲滄桑的吟唱。和竹山先生一起聽雨吧竹山先生叫蔣捷,字勝欲,號竹山,約生活在1245年~1305年,宋末元初詞人。其詞悲涼清俊、蕭寥疏爽、造語奇巧,在大宋詞壇獨具一格。和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
  • 蔣捷最精彩的兩首宋詞,時光飛逝中滿是人生感悟,更有名句流傳
    南宋詞人蔣捷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詞人之一,也是那個時代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人物。他的詩詞雖然流傳下來的並不太多,但其中有兩首作品精彩之極。而且這兩手宋詞都在時光飛逝當中,提到了人生哲理韻味的思考,更有名句流傳。且看這首膾炙人口的宋詞作品。
  • 這28首宋詞,唱盡大宋王朝319年
    宋朝自公元960年建立到公元1279年滅亡,從繁榮昌盛到偏居一隅,前後319年的歷史,不是一本《全宋詞》就能說清道明的,但卻可 以它為那根牽引的線,挑出最經典的詞,再加上那些被劃分到《全唐詩》裡的五代詞,帶你一覽宋朝的無限風光和宋詞的旖旎多情。
  • 北宋詞人寫了一首 「雨」詞,全文無「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
    有的人全詩都在寫雨,情感也在這綿綿的雨中表現出來,而有的人全文都在說雨,卻不將雨寫入詩中,字字句句,仿佛都能感受到,窗外那淅淅瀝瀝下著的雨。北宋詞人就寫了這樣的一首「雨」詞,除了題名,全文中沒有用到一個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這首詞就是万俟詠寫的《長相思·雨》。
  • 翻開唐詩宋詞,到處都是雨聲 ▏「雨」之意象分析
    文 / 讀寫菌     圖 / VRF協議翻開唐詩宋詞,到處都是雨聲。詩詞在雨水的滋潤下發芽開花,蓬勃生長。《全唐詩》中,寫到雨的詩句就有七千多處。雨天,靜坐家中,聽著雨點落在窗臺,點點滴滴,平平仄仄,彈奏的都是唐詩宋詞中的佳句。千百年來,敏感的詩人在雨中或喜悅,或悲傷,或思念親友,或思考人生。雨中有歡欣,雨中有憂愁,雨中有雅趣,雨中有哲思。雨中有歡欣。對於農業社會中的人們來說,雨水是上天的恩賜,特別是春雨,總是帶來希望,令人喜悅。
  • 知否,知否,宋詞儘是心上秋
    宋詞有長有短,尤其南宋以後,像周邦彥姜夔那些,簡直是在寫一篇抒情散文,大概是當時酒席比較漫長的緣故,伴奏歌曲也被編得越來越長,而且還很喜歡引用典故,不是低學歷人能聽懂的。當場聽不懂的,也不能像今天能立馬悄悄百度一下,況且百家號也有點不靠譜。即刻露出馬腳,下次也就不會再被邀請來喝酒了。臨時考試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們最後還是會喜歡那些簡短的,像說話一樣的詞。
  • 一首寫雨的宋詞,道盡人生悲歡離合,中年人必讀,最後一句最經典
    在宋代時,一位詞人寫聽雨,寫出了人生的三個階段,其中最後一句流傳最廣,讀來潸然淚下,直擊心靈。這首詩就是南宋詩人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這是蔣捷最為著名的一首詩,詞中敘述人生中的三個場景,可以說是蔣捷一生的寫照。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1274年,蔣捷考中進士,美好的人生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