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著名詞人,用無比悽涼宋詞,描繪了南宋末年的一個絕望的秋天

2020-12-20 老張侃詩詞

宋朝是文學史上很特殊的一個時代。因為在宋朝的時候,詩詞文學成就達到了頂峰。宋朝以後詩詞文學雖然有繼承,但終究沒有能夠重現輝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通俗文學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這也是明清小說後來崛起的重要原因。

南宋末年,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對於力爭繼承詩詞典雅文學傳統的這些詩人或者詞人來說,這是人生當中最難過的歲月。家破人亡,再遇到這樣一個蕭瑟的秋天更是讓這些詩人們內心承受難以磨滅這種苦痛。

宋朝末年。一個著名詞人就用無比悽涼的宋詞,描繪了南宋末年一個令人絕望的秋天。南宋末年的一首詩詞,意境極其悲涼,字裡行間儘是詞人滄桑之感。且看這首詩詞的全文。

候蛩悽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這首詩詞的題目是《清平樂·候蛩悽斷》,作者是宋代末年很著名的詞人張炎。詞人家中本來書香門第,也曾經是宋朝權力中心的組成部分。可惜伴隨著宋朝的滅亡,詞人卻遭遇家道中落,到了晚年的時候更是一路漂泊。

這首悲涼之極的宋詞,就寫於詞人漂泊之時。意境極其悲涼,字裡行間儘是詞人滄桑之感。

開篇就是用極盡悽涼的字眼展現在我們眼前一個蕭瑟無比的秋天。「候蛩悽斷,人語西風岸」,秋風來了,涼意沁人。蟋蟀哀鳴著在苦苦進行最後的掙扎。秋風蕭瑟江南岸,這蟋蟀的哀鳴,不也是這些兵荒馬亂之中普通人的唉嘆嗎?

應該來說,秋天所帶來的秋高氣爽,還是很有幾份看頭的。「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這美麗的月色落下沙洲,千裡蘆花更是迷人眼。抬眼望去,卻看不到大雁南飛的蹤跡。秋天來了,雖然景色很美,但架不住內心的傷感。

雖然愁緒滿懷,但是整個上片沒有寫到一個字寫道「愁」,甚至連秋天這個字眼都沒有出現過。但是細細品讀,又有哪一個字不是在寫這種愁緒滿懷?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下片一開始就直接表達這種愁緒的惆悵了。「蘭成」是南朝詩人庾信的字,曾經被北方國家俘虜,詞人借庾信的經歷來寓意自己當前的遭遇,「可憐夜夜關情」,國破家亡,天涯淪落之苦,都在詞人的經歷之中。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最後的這兩句宋詞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看上去只有這幾片梧桐葉,但是其中又蘊含了多少秋天的悲涼之苦。傷春悲秋,向來是古典詩人詞人詩詞當中表達的主題。尤其對此時的詞人來說,經歷國破家亡、人生天涯淪落,再有這秋天的蕭瑟,內心的愁苦更是難以掩藏。

這是一個令人絕望的秋天,詩人用了儘可能悽涼的字眼,描繪出內心複雜的情感。面對現實困境,他總也找不到出路,只能就這樣淪落一生奔波。這樣的命運。如何不讓人感慨?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南宋詞人經歷國破家亡,秋夜寫下一首宋詞,最後12字多少悽涼!
    一直覺得,每個王朝的末年都會有大批優秀的詩人或者詞人出現。比如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溫庭筠,都是個頂個一等一的詩人。而到了宋朝末年,出現的詩人更多了。尤其是到了南宋末年,江山的更替,讓這些向來感覺到優越的人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他們把所有的情懷都融入到詩詞當中,爭取在詩詞當中延續最後的雅致文學。候蛩悽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 南宋末年一首詞很是雅致,最後12字道盡多少悲歡離合,人世滄桑
    隨著時光的流逝,歷史發展到了南宋末年。這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口。就是在這一段時間,古代文學中的詩詞達到了巔峰,並且逐漸沒落。此後的詩詞雖然有發展,但是唐詩宋詞伴隨著唐宋時代的過去而永不再來。
  • 這是李煜最孤獨的宋詞,12個字寫出悽涼無比的景色
    作為宋代前期最著名的詞人之一,李煜在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他曾經作為一個皇帝,但是後來的結局卻讓人不勝唏噓。從高高在上的皇帝之位,淪為囚禁在異國他鄉的階下囚。如此天壤之別的經歷,豐富了那一顆多愁善感的心。
  • 南宋才子的一首詞,起首就先聲奪人,最後13字更蘊含深遠
    這首詞就是作者哀痛南宋之亡,前半闕以蕭瑟景色,寓悲涼之感。起首就先聲奪人,雨過葉聲寒,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先描繪出雨後初霽的場景,一場大雨過後,夕陽斜照、彩霞滿天,平靜的水面也被映照得格外明亮;江潮卻變得洶湧,快速地漫過海灘後,又悄悄地退去,岸邊只留下了少許的沙痕。詞人觀察細緻,刻畫細膩,也彰顯出他此時心情非常平靜。
  • 南宋最著名的寫雨宋詞,54字有60年人生滄桑,再回首往事如夢
    但是人們對情感的抒發都需要藉助一個引子。這個引子大多數時間都是詩人所看到的自然景色。比如很多看到大雁南飛就會想到故鄉,看到梅花在冬天盛開就會想到自己的品德高潔等。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首古詩和這些非常相似,因為這是南宋最著名的聽雨宋詞。雖然全文只有54個字,但是其中蘊含了長達60年的人生滄桑。
  • 南宋初年一首宋詞,14字寫出詞人對故國最沉重哀思,頗有李煜之風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個詞人,其實和杜甫有共同的追求。他的人生經歷和杜甫也有相似之處,他甚至還經歷了亡國之痛。他把所有的感慨都寫到的詩詞當中,寄託出了對於故國最沉重的哀思。且看這首宋詞的全文。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 美到令人心碎的一首宋詞,看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在宋代,皇帝愛詞,大臣寫詞,政治家範仲淹、王安石、蘇軾等都是著名詞人,女詞人李清照更是成為一代詞宗,名揚千古。走進宋詞,我們能聽到一曲曲百轉千回的愛情篇章,也能看到一場場悲歡離合的青春盛宴,更能體會到一段段纏綿悱惻的動人故事。
  • 宋詞的美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宋詞在我國古代漢語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宋詞在我國古代漢語中有著怎樣的地位呢?宋詞的美體現在什麼地方呢?首先,宋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一種體裁,是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其次,中國古代文學博大精深,每一個時期都有每一個時期的不同文學形式,宋詞只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宋代繁榮興盛起來的。
  • 南宋詞人姜夔(kuí):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在璀璨的詩詞國度裡,有李煜這樣出生就是人生贏家的帝王,也有如晏殊、王安石一般官至宰相的大咖,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詩人、詞人都在科舉的獨木橋上晃晃悠悠,即便得了功名,更多的也是懷才不遇,仕途坎坷一生,南宋詞人姜夔,便是眾多不幸的文人之一。
  • 柳永最文雅的宋詞小令,字字書寫中年失意,開頭7個字最是驚豔
    北宋的柳永雖然生活在宋朝前期,但他的人生經歷和唐朝末年的杜牧很相似。柳永和杜牧一樣,都渴望能夠在試圖當中有所精進,有所建功立業,但是現實都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杜牧生活在晚唐時期得不到建功立業的機會尚且可以理解,柳永用「奉旨填詞」調侃自己的生涯,更是無數悲涼。
  • 一首最悽涼的宋詞,以疊字開始,以問句結束,字裡行間都是苦澀
    尤其是南宋詞人李清照,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他在文學史上的成就更大,文學造詣也更高。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因為有國破家亡的因素的加入,情調比較感傷。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宋詞就是如此。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李煜簡短的一首宋詞,寫盡人生悲歡離合,有意境之美更有人生之愁
    他曾經是一個皇帝,但是在宋朝的時候,身份比較尷尬,直接淪為了階下囚。但不管他的身份究竟如何,也不論他在之前是否盡到了一個君王的職責,需要肯定的一點就是他作為一個詞人,真正的幫助宋詞登上了大雅之堂。我們知道,之前宋詞的地位是很低的。在唐朝的時候,甚至被譽為是「詩餘」,那是因為唐詩實在是太經典了。
  • 南宋最後一位重要詞人,曾寫出詞論專著,所寫秋詞更是精妙
    宋詞是詞的最高峰,後世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超越。而且其不但有諸多精美的詞作,還產生了專門論述詞學、詞論的著作,這一點,即便是唐詩,也沒能超越。宋詞這本詞學著作,書名為《詞源》,為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這本著作的作者,乃是南宋詞人、詞論家張炎。
  • 南宋詞人姜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的詞作特點又是什麼樣的呢?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 姜夔少年喪父, 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屢試不中,所以他也沒有機會進入仕途,布衣終生。範成大是南宋有名的田園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描寫細緻入微,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四時田園雜興》就出自於範成大之手。範成大在石湖有一個大莊園,莊園裡有北山堂、千巖觀、天鏡閣、壽樂堂等著名的景點。範成大酷愛梅花,在石湖玉雪坡已經種了梅花數百株,但還嫌不足,又在南邊買了王氏家舊宅七十多間,悉數拆除後,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地方種上梅花。
  • 一位詞人,雨中寫下一首詞,道盡孤愁,被歷代尊為詞壇中的絕品!
    但是,在「宋末四大家」之一的詞人蔣捷筆下,同是「聽雨」,同是「敘愁」,卻能寫出迥然不同的感受。下面要說的就是《宋詞三百首》中,詞人蔣捷雨中寫下的那首被歷代尊為詞壇絕品的——《虞美人·聽雨》。公元1267年,南宋被元軍所滅。生逢宋元之際的詞人蔣捷,在經歷了國破家亡的這一滄桑變故後,抒寫了很多離愁悲苦的詞作,其中這一首《虞美人·聽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 蔣捷最精彩的兩首宋詞,時光飛逝中滿是人生感悟,更有名句流傳
    南宋末年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一個很有名的坎。王朝的更替、文化的斷層,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都在探討大變革所帶來的影響,也就更不必說這歷史巨變給當時的那些詩人和詞人帶來的心理衝擊了。南宋詞人蔣捷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詞人之一,也是那個時代首當其衝受到衝擊的人物。他的詩詞雖然流傳下來的並不太多,但其中有兩首作品精彩之極。而且這兩手宋詞都在時光飛逝當中,提到了人生哲理韻味的思考,更有名句流傳。且看這首膾炙人口的宋詞作品。
  • 這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詩人,這首宋詞寫梅花也是寫他自己
    畢竟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國家,人們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花草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比如在宋詞300首當中,有這樣一首經典宋詞。作者用發自肺腑的情感詠嘆了梅花的美麗、潔白和孤傲,一如作者自己的人格。陶淵明愛菊花,周敦頤喜歡蓮花,而到了陸遊的筆下,則是更喜歡梅花的一枝獨秀。
  • 宋代詞人賀鑄,相貌奇醜無比,憑一首《青玉案》流芳百世
    說起「一代文學」宋詞,我們往往會驚嘆於宋詞的璀璨與繁華,會徜徉在宋詞的宛轉甚至豪放的韻致中。我們在欣賞一曲曲優美的宋詞中時,也會自然而然想知道這首詞出自誰人之手。時,就會想到宋代最醜的一個詞人——賀鑄。為什麼說賀鑄是最醜的詞人呢?有史實為證,在《宋史·賀鑄傳》中,對賀鑄的外貌有這樣的記載:「長七尺,面鐵色,眉目聳拔。」而南宋詞人葉夢得在《石林詞話》中也說賀鑄的長相「眉目聳拔,面鐵色」。就連南宋詩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裡對賀鑄的長相也毫不掩飾地作了表述:「賀方回狀貌奇醜,色青黑而有英氣,俗謂之『賀鬼頭』。」
  • 辛棄疾最豪情滿懷的宋詞,最後以11字的問句結尾
    作為宋代文學史上能夠和蘇軾相提並論、並稱為「蘇辛」的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宋詞豪放詞一脈的傳承和發展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他的詩詞中浸透著對於建功立業的渴望,對於實現國家命運和個人前途融合的盼望,洋溢著熱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文學史上更是收到了廣泛的讚譽。
  • 嘗到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甜頭,他的宋詞,字字都是哲理之思
    一直覺得北宋的晏殊是宋詞文學史上的一個異類,他曾經位居高官,也寫下了很多精彩的宋詞作品。但在他那個時代,宋詞的文學地位還談不上很高,不過是市井文學。根據有關的記載,晏殊在位居高官之後,為了愛惜羽毛,之前寫過的這些作品都不承認是自己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