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詞人,雨中寫下一首詞,道盡孤愁,被歷代尊為詞壇中的絕品!

2021-02-23 奮鬥吖

綿綿細雨,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總和「離愁別恨」是難捨難分的。

溫庭筠說:「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白居易說:「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秦觀說:「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賀鑄說:「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但是,在「宋末四大家」之一的詞人蔣捷筆下,同是「聽雨」,同是「敘愁」,卻能寫出迥然不同的感受。下面要說的就是《宋詞三百首》中,詞人蔣捷雨中寫下的那首被歷代尊為詞壇絕品的——《虞美人·聽雨》。

公元1267年,南宋被元軍所滅。生逢宋元之際的詞人蔣捷,在經歷了國破家亡的這一滄桑變故後,抒寫了很多離愁悲苦的詞作,其中這一首《虞美人·聽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詞云:少年時代,在歌樓上聽雨,紅燭昏暗的燈光映照著輕盈的羅帳。中年時代,在他鄉小船上聽雨,茫茫一片細雨灑在江面,空中傳來陣陣孤雁的哀鳴。

如今是鬢已成霜的老者,獨自在僧廬下,聽窗外點點細雨。想到一生中的悲歡離合,總是那樣的無情。既已如此,就不必再去感慨,任憑它隨那綿綿細雨,在臺階前一直滴到天明。

這首《虞美人·聽雨》是詞人蔣捷在雨中,通過回憶一生中的時光,依次寫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將自己平生的悲歡離合加以滲透,而寫下這一首詞。

第一幅畫面:「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雖是抒寫了一個歌樓的場景片段,但卻包含了很多意象:「歌樓」、「紅燭」、「羅帳」等糜麗的意象同時出現,抒寫出詞人少年不羈放蕩的情懷。

少年時代,在紙醉金迷的娛樂場所,一擲千金,詞人沉酣在自己年少輕狂的人生中。這時,他聽到的雨,就增加了燈紅酒綠的意味。詞人開篇以這樣一個歡快的圖面,來反襯下文自己處境的悽涼。

第二幅畫面:「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在秋江之上,飄起綿綿細雨,天空中傳來孤飛大雁的叫聲,此時,已是壯年的詞人在客舟中聽雨。

句中的「客舟」是漂泊天涯的象徵。此時,孤愁與懷舊的感受時時湧在詞人心頭。詞人在一葉「客舟」的四周,點綴了「江闊」、「雲低」、「斷雁」、「西風」等蕭條的意象,映襯出自己漂泊無定的遭遇和心中悽苦的感受。

壯年之後,詞人了遭逢兵荒馬亂的時代,常常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蹣跚前行,一腔離恨、萬種孤愁都已蘊含在這一幅秋江細雨的畫面中。

第三幅畫面,「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是抒寫詞人當前處境。

一個鬢已成霜的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此時詞人蕭索處境,以及悽苦的心情,在短短的十幾個字中,一覽無餘。自己的國家己經易主,少年時代的歡樂,壯年時代的憂愁,已隨細雨而去。這時,他再聽到雨聲,已是木然,已是無動於衷,心中再也泛不起任何波瀾,只有「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縱觀這首《虞美人·聽雨》,以時間為序,選取了詞人一生三個「聽雨」的片段,通過對比,抒發出詞人悲苦悽涼的心情,讀罷令人不禁潸然淚下。詞人蔣捷雨中寫下的這首詞,道盡天涯孤愁,被歷代尊為詞壇中的絕品!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回顧:

1:詩句大全:那些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的優美句子!

2:15條有趣的歇後語,個個精闢,句句在理!

3:史上最強詩詞大全500句,濃縮精華2000年

相關焦點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根據詞中小序可知,這是蘇軾在去沙湖的路上中途遇雨,蘇軾為什麼要去沙湖呢?沙湖又是哪裡呢?在蘇軾《東坡志林》一書中記載到:「黃州東南三十裡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黃州(今湖北黃岡)蘇軾雕塑像蘇軾的這首詞在簡樸的詞意中表達了深意,是一首看似尋常卻波瀾橫生的詞。雖然寫的是雨中隨感與眼前情景,詞中卻處處透露著詞人心中的感慨。
  • 宋代一詞人在長江邊上,寫下了一首絕美相思詞,堪稱千古絕唱
    就在宋代,有一位詞人,在長江邊上,寫下了一首絕美的相思詞,通過這首詞,寫盡了相思的美好。這位詞人是李之儀,這首詞就是他所寫的《卜算子》。《唐宋詞鑑賞集》:李之儀的這首詞,是一闋歌頌堅貞愛情的戀歌。這一句是全詞中的升華,如果對方真的答應了女主人公的請求,那麼她的這段相思,就可以從無疾的暗戀,變成雙方的甜蜜愛情了。其實在寫這首宋詞之前,李之儀的人生,基本上已經算是最黑暗的時刻了:仕途中落,家破人亡。
  • 詞中之帝李煜父親的一首絕美之作,被譽為「詞中神品」,不輸兒子
    相信說起南唐後主李煜,很多讀者都不陌生,畢竟在古代文人中李煜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不僅曾是南唐君主,在詞壇也是闖下「詞中之帝」的美稱,他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
  • 最大膽的一次女追男,詞人偶遇初戀,寫下一首詞勇敢表達愛意!
    中國古代是一個封建時代,也是一個絕對的男權社會,對於女子而言,她們是沒有任何的社會地位,而且她們也沒有自由,即使是在婚姻中,她們也是身不由己,只能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也使得很多的女子,她們生活的並不幸福。可是在那樣的一個時代裡,即使是不幸福那也只能夠將就著過。
  • 詞人最後一次中秋賞月,寫下絕筆詞,卻成為北宋最好的賞月詞
    不過大多中秋詩詞中的賞月情景多是為抒情而借景,一筆帶過並不細緻描寫,因而很少出現整篇都賞月描寫月亮的詩詞。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便是這樣一首中秋賞月詩,從無月到有月,從有月到滿月,井井寫來,可謂氣象萬千,被譽為北宋最好的賞月詞作: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北宋·晁補之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 宋朝長得很醜的一位詞人,寫下一首很美的詞,還成全了荷花的美名
    不過其中也有很多的才子,他們可能非常的才華,但是很顯然他們長得卻又是長得奇醜無比,可能與我們想像中的會有偏差。那最為著名的便是晚唐時期著名的才子溫庭筠,可能很多人一定認為他就是一個帥哥,長得一定是極為英俊,但是在現實中他卻是醜男。作為當時最著名的才子,他寫過了無數經典的詞作,以及優美的詩作,並且還是「花間派」最重要的詞人,那些唯美而優雅的詞便是出自於他之手。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其詞內容主要以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雅俗並陳,善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
  • 北宋詞人寫了一首 「雨」詞,全文無「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
    有的人全詩都在寫雨,情感也在這綿綿的雨中表現出來,而有的人全文都在說雨,卻不將雨寫入詩中,字字句句,仿佛都能感受到,窗外那淅淅瀝瀝下著的雨。北宋詞人就寫了這樣的一首「雨」詞,除了題名,全文中沒有用到一個雨字,卻句句都在說雨,這首詞就是万俟詠寫的《長相思·雨》。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歐陽修傳世書法蘇軾第三次來到平山堂的時候,歐陽修早已去世,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歐陽修當年的親書手跡,其中就有一首《朝中措》的詞: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這首詞有一條小序「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原來劉原甫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學者劉敞,他是歐陽修的好友。嘉祐元年(1056)劉敞出守揚州,當時在京城汴梁的歐陽修為劉敞餞行。此時歐陽修回憶起自己揚州工作的經歷,寫下了這首送別詞《朝中措》,對劉敞的揚州之行寄予厚望。劉敞到任後登臨平山堂,想起平山堂的的創建人、他的好友歐陽修,就將歐陽修的這首餞行詞刻在了平山堂的牆壁上。
  • 奠定賀鑄詞壇地位的一首詞,最後一句驚豔千年,人送雅號賀梅子
    又名「一年春」、「西湖路」、「橫塘路」等,以賀鑄此詞為正體,此詞牌名下最為著名的當數此詞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該詞為詩人晚年退居蘇州時所作。關於詞中的佳人,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據說賀鑄退居蘇州,一日在路上偶遇一位佳人,心生傾慕之情,望著佳人的倩影漸行漸遠,終究是沒有上前要微信和電話,便寫下了這首千古佳作。
  • 多情詞人李煜,遇到一個宮女,為她寫了一首詞,畫面感十足
    他在治理國家這方面並不出色,寫的詞卻讓後世的人都熟知,這樣一位情感豐富的帝王,曾給宮裡的宮人寫詞。古人最擅長的就是觸景生情,一種環境能夠給人帶來好的心情,自然也能夠讓人無限感傷。《賜宮人慶奴》是李煜給一個宮人所寫的詞,他是將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寫進詞中的人。
  • 李清照18歲寫下一首詠梅詞,雪中的梅花冰清玉潔,充滿了詩情畫意
    李清照是一位奇女子,也是北宋時期最具才情的女詞人,還在少年時代便是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並且寫下了很多唯美的詞作;雖然宋朝相對於後來的明清來朝,它還是比較開明,不過也依舊還是處於封建時代,但是李清照儘管是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可是她照樣滿腹經綸,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為此也使得她最終成為了宋朝最著名的女詞人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在眾多古代的詩詞中,很多都被奉為經典。而這些經典大多都是一些著名的詩人或者詞人寫出來的。比如李白在《將進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在《望嶽》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蘇軾在《定風波》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司馬光愛上一位舞女後寫下一首詞,雅而不俗,一切盡在不言中!
    提起司馬光我們都會想到「砸缸」,在宋初文壇詞風盛行之時,他卻並不以詞著名,一生遺留下來的詞也只有三首,而且多系風情之作。他的詞不加修飾,直抒胸臆,能表達真率的感情。司馬光曾經在一個宴會上遇到一位舞女,女子美若天仙,讓司馬光迷戀不已,宴會結束舞女離開後他寫下這首《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 800多年的一個冬夜,辛棄疾翻來覆去睡不著寫下此詞,流傳了千年
    宋代詞壇,群星璀璨,在那麼多閃閃發亮的星星裡,辛棄疾是最酷的一個。他或許不是詞寫得最好的一個,但他的詞,蘇軾、柳永能寫不出來,只因詞中有那從沙場帶回來的酷!作為大宋第一大古惑仔,他的人生遠比電視劇中看到的那些飛車少年酷得多。
  • 這位詞人只有一首詞存世,靠它得意半輩子,最後7字千年無人超越
    不然宋代詞壇的巨匠們一生作詞也不至於那麼少,辛棄疾算比較多的,有600多首;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詞作卻只有300多;而千古才女李清照更是只有幾十首詞存世,可見能寫出一首經典的詞作有多難!但總有命好的人,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朱服。朱服是北宋的一位讀書人,平生只有一首詞存世,因此也得了個北宋詞人之名。
  • 李清照最傲慢的一首詞,輕視古今詞人,沒想到自己也落俗了
    這份驕傲集中體現在她所作的一篇議論文章《詞論》之中。 在《詞論》中,李清照認為李煜的詞是亡國之音不算上品,柳永的詞用語俗不可耐、而晏殊歐陽修蘇東坡的詞都是「句讀不葺之詩」,王安石的詞讓人笑話、晏幾道不會鋪敘、賀鑄不夠莊重、秦觀不切實際、黃庭堅小毛病太多.....這可算是把北宋百餘年詞壇名家都數落了一遍。可見李清照的骨子裡是有著一股傲氣的。
  • 多情的高僧寫下一首愛情詞,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每一句都很深情
    古代的文人往往比現代人看得更透,一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動無奈時,則是會選擇出家為僧,削去青絲常伴青燈古佛,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個時候他們在思想上又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加震撼人心,以北宋著名詞人惠洪來說,那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他在青年時代寫過很多的詞,可是不及晚年出家後寫下的這首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然而,喝酒傷身,尤其是過量飲酒,對人的身體有巨大的不好影響,而辛棄疾便是年老之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甚至連筆都拿不穩了,於是他便有了戒酒之心,並寫下了一首《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表明自己戒酒的決心。《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