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十二
圖|網絡
他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跟個鬼差不多,所以人稱賀鬼頭;
他出身貴族,乃是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孫,又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後裔;
他是北宋著名詞人,婉約之處不在秦觀柳永之下,豪放悲壯亦近蘇軾,開辛棄疾豪氣詞先聲。
他就是賀鑄,字方回,自號慶湖遺老。
除了「賀鬼頭」這個讓人心生厭惡的稱號,賀鑄還有一個更響亮的雅號:賀梅子。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讓他喜提「賀梅子」稱號的這首詞,據說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呢。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宋·賀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青玉案:詞牌名,漢代張衡《四愁詩》有「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之句,因取以為調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橫塘路」等,以賀鑄此詞為正體,此詞牌名下最為著名的當數此詞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該詞為詩人晚年退居蘇州時所作。關於詞中的佳人,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據說賀鑄退居蘇州,一日在路上偶遇一位佳人,心生傾慕之情,望著佳人的倩影漸行漸遠,終究是沒有上前要微信和電話,便寫下了這首千古佳作。
回到詞本身,詞的上片寫邂逅一位佳人心生愛慕卻不知所終的惆悵,「月橋花院,瑣窗朱戶」是詩人猜測想像出的佳人的歸處,但究竟是與否,只有春知處。
「凌波」一句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錦瑟」一句則出自李商隱《錦瑟》,此類情況在賀鑄詞中十分常見,他善於融化中晚唐詩句入詞,自己曾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
下片寫春日遲暮美人芳蹤無處尋覓的閒愁。尤其是「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一句,採用博喻,連用三種意象表現出閒愁的廣度、密度和深度,層層遞進,將抽象、難以捉摸的閒愁具象化,生動且富有詩意,寫盡詩人內心無限相思悲愁,柔婉清麗,堪稱絕妙好句。
據後世統計,宋金詞人步其韻唱和仿效者多達25人。一首詞吸引眾多不同時期的詞人爭相唱和,這是唐宋詞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
賀鑄為人耿直,不媚權貴,豪爽精悍,如武俠劍客,常以 「北宗狂客」 自況。卻一生沉淪下僚,懷才不遇,鬱郁不得志。故而詞中悵惘愁緒亦可能暗含報國無門命途多舛的感慨。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盛讚其詞:「盛麗如遊金、張之堂,而妖冶如攬嬙、施之祛,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
此詞如是,不管是作為懷念佳人的相思之詞,還是懷才不遇的感慨之詞。這首詞都堪稱一絕。「賀梅子」的雅號實至名歸。
然王國維卻說:「北宋名家,以方回為最次。其詞如歷下、新城之詩,非不華贍,惜少真味。」在王國維看來,賀鑄的詞和李攀龍、王士禎的詩歌一樣都有通病,那就是徒具華贍,缺少真味。
竊以為王國維先生此言不妥,且不說可追東坡的《六州歌頭·少年俠氣》和《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僅此一曲《青玉案》,北宋詞壇、中國詞史便當有賀鑄一席之位。你說呢?
每天共話詩詞,關注十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