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最早判定文明誕生的標準是什麼呢?

2020-12-22 侃歷史奇談

文明是什麼?人類文明,人類所建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統稱為人類文明。在人類學和考古學中,文明也可以指人進化脫離了動物與生俱來的野蠻行徑,用智慧建立了公平的規則社會,例如華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希臘文明和埃及文明等。

它代表的是人類走出蒙昧的標誌,野蠻的原始生活從此將成為人類的過去式。誕生於塵埃中的文明會慢慢變強,但一個文明它的誕生又是怎樣判斷?這就像是數學上創造一個公式,物理上確定一個定理。

歷史是實事記錄,它的規律更像是對事物發展的慣性的總結,這種規律就像經驗之學(我的理解)。文明一詞是很抽象的,對這種抽象的詞定一個標準更難,所以學者換一個方面,將文明必定誕生的事物作為一個標準。

●文明的判斷標準

1.出現城市

所有文明的挖掘中都會出現城市,人口的也有要求,為5000人以上。城市的出現表明人的社會性已經形成,人從單一的個體演變成以社會性生物,集體概念,為了規範人,道德和法律應運而生。

2.出現文字

文字的出現表明人可以記錄,前人的思想已經存留與傳播,人的思維可以擴展與沉聚。

3.出現複雜的禮儀建築

這種建築是人類非必須需求的,可以是政治上,也可以是宗教上。這表明人類擺脫了物質上的必須需求,開始探究精神層面。寺廟讓人精神上有寄託,宮殿讓人產生階級。

但上古的遺蹟存在太少,三條中有兩個達標就符合文明的要求,但文字是最能表示文明的,所以兩個要求中必須有文字。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一個奇葩,北美的印加文明採用「奇普」法,用許多顏色的繩結編成的,可以算作另類的文字吧。

但傳入東方,日本與中國的學者認為有所缺漏,可以增加冶鐵。人類的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的巨大差異就能明白有多重要。這也不得不提一個科技樹長歪的瑪雅文明,數學與天文學的巨大成就,但他們一直處於石器時代。雖然沒有輪子,但有高度的建造技術。

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完全是一個自然進程,這個自然進程包括自然環境條件和人類進化自身條件的綜合,我們把這種綜合自然進程所形成的文明結果發生進程,叫智人的生存結構,也就稱作是文明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地球一共經歷過幾次文明?上次文明是不是人類呢?
    也許從這個遷徙圖中可以分析下,人類從非洲到全球的遷徙圖中,文明的聚居與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中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許還不止一代文明,甚至在N代,不過這並非我們想要的!如果文明可以劃分等級,人類創造的地球文明充其量只能算是起步階段。在地球形成的40多億年間,人類的誕生至今僅是1000萬年之內的事。
  •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45.5億年,人類真的是第一代文明嗎?
    文明象徵著生命的存在,截止至目前為止,人類的文明有600萬年。這樣看來,人類也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演化才能屹立不倒。但地球存在45.5億年,期間還不知道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這樣比較起來,人類的文明好像壓根不值得一提。那麼,地球在人類文明前還有其它文明存在嗎?
  •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5個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被曝光!
    地球至今已經誕生46億年之久了,而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不過200萬年,最多不超過300萬年,但是人類一直聲稱自己創造的文明是地球上第一個高等文明,也是地球上唯一存在過的生物文明,考古學家發現地球最早的生命誕生於30億年前,在這30億年裡面誕生的生物數以百億計,而且還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和五次生命重生之後
  • 瑪雅文明究竟有多超前?科學家揭露的真實瑪雅文明,讓人類恐懼!
    瑪雅文明究竟有多超前?科學家揭露的真實瑪雅文明,讓人類恐懼!人類誕生於宇宙中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作為一顆生命星球而言,地球可謂是受到人類重點關注的,但是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許根本是一顆毫不起眼的星球,甚至不僅地球,宇宙中很多顆星球也許都具備孕育生命的可能,並不一定要和地球擁有著同樣的生命條件,才具備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 科學家:與這兩種文明相比,人類文明實在是太幸運了
    引言:種種考古現象說明,地球歷史上應該不只有人類文明這一種文明,在人類文明之前應該還有兩種文明,它們就是瑪雅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文明。這兩種文明都曾經發展到相當高的程度,但之後又迅速衰落。與之比較,科學家認為人類文明實在太幸運了。
  • 人類文明可能只有0.7級,是哪些因素阻止人類進入一級文明?
    人類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自數百萬年前誕生以來,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想不到,沒有科技做不到的。自從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人類文明也迎來了飛躍發展時期,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類很快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伏羲與人類文明的起始
    因為,一般認為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及其產品,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精神的內涵、修養,但是,所謂文明以前的文化是什麼呢?文明以前的石頭、粗製的陶器、簡單的種植與編制是文化?與我們平時說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似乎有概念上的好大差距。賈湖那個骨笛所表示的內涵倒應該算文化,只是太孤立了。亞歐大陸西半邊的原始文化有什麼?埃及的黑頂陶、手鐲、項鍊?
  • 蘇美爾學: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與文字
    記載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改革——烏魯卡基那改革的泥板(公元前2400年)現藏羅浮宮在這些「世界之最」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傑作,比如最早的學校指的是蘇美爾人的「泥板屋」,蘇美爾語為e2-dub-ba,音譯為「埃杜巴」(解析為:e2-dub-ak,其中單詞e2意為「房屋」,dub意為「泥板」,-ak為屬格小品詞「的」),它是古代兩河流域培育書吏的機構,也是國家的知識傳授與儲備中心
  • 古代盛世的標準是什麼?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為何盛世屈指可數?
    可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從周開始,統一的王朝共有九個,公認的盛世只有: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其中各朝代的中興和治世暫且不提,為何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中,盛世的出現次數,屈指可數? 在漢武帝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多民族國家誕生,國家政權空前的穩定,漢文化更是成為主流,開啟了之後中國文明的序幕。並且,當時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都對後世的王朝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創造了數個中華歷史長河中的第一。
  • 人類文明為什麼發端於農業社會(上)
    有學者認為人類文明應當包含三個標誌(1)在一定區域的聚落中已經有好幾個互相聯繫的、人口至少在5000以上的城鎮、集鎮或城市;(2)已有獨立創造的文字體系或借用部分外族文字而形成的自己的文字;(3)已有紀念性的建築遺蹟和進行儀典活動的中心場所。這三個條件都可用實物證實,而其內容又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發展情況。
  • 世界經歷過幾次文明?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上次是什麼文明?
    歡迎來到百家號陸花花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世界經歷過幾次文明?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上次是什麼文明?在我們現有的知識範疇中,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當它存在了10億年之後才漸漸出現了生命,之後又在經過極其漫長的演變,一次又一次的大滅絕,在20萬年才才有了人類的誕生。很多人說人類是孤獨的,因為除了似乎地球上除了人類文明以外,再沒有其他文明。這是真的嗎?世界上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
  • 地理環境與古代文明:埃及與兩河文明究竟如何產生與發展?
    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發祥地之二,尼羅河流域與兩河流域地區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埃及文明與美速不達米亞文明。人們普遍認為,在文明起源的最初階段,地理環境對兩大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影響這兩大文明的誕生與發展的。
  • 中東文明源遠的歷史發展進程是人類文明歷史的巨大寶藏之一
    這就是近東地區的兩條母親河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誕生了屬於自己的文明,也是屬於全世界的人類文明。前前後後這裡有過很多的代表古國和種族的繁衍,比如:蘇美爾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亞述人等等將近數十種,不同種族的人們將這片土地的文明繼承發展經歷了多個繁盛的時期在經歷了早起蘇美爾時期和阿卡德時期後這片土地就建立了聞名世界的四大古國之一古巴比倫,其中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更是被列入了世界歷史八大奇蹟之一,一個神奇古老的地域衍生的古老的文化也是同他所存在的帝國一樣令人嚮往
  • 美媒:中華文明憑什麼是最古老文明,埃及或羅馬文明難道不古老?
    其一:這四大古代文明誕生年代是較其它地區文明起源最早的;其二:這四大古代文明所代表的是人類最早具有城市規模的分布地區;其三:也就是最關鍵的,這四大古文明古國是人類最早出現文字和技術以及禮儀宗教的地區。首先古埃及文明,他的發源地是尼羅河流域,古埃及的文明雖然有說最早誕生在公元前6000年,但是在目前埃及考古發現的陶器中,最早的陶器年代是在公元前5000年,雖然陶器上看似是有一些人為的符號,但不足以證明是否為當時的文字。
  • 論人類文明及人類文化之什麼是人類文明以及人類文化?
    前言:究竟什麼是人類文明、人類文化?我們為什麼又要去了解文明文化?我寫這篇文章絕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增長某種見識,而是為了讓大家對整個人類文化文明的誕生及內容有一個清晰的結構框架,能夠整體認識這些底層人類思緒由來及發展.
  • 深刻闡明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
    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和存在於何時何地、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創造的、屬於何種類型何種形態,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人類文明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源與流;它們的產生與存在,只有時間先後、地域方位及其所屬的社會形態、社會發展階段之分,而沒有孰貴孰賤之別。「文明優越論」「文明衝突論」「文明終結論」等錯誤論調並不是什麼新鮮貨色,在世界上早已有之,早被歸入歷史的文化垃圾堆。
  • 什麼是三型文明?我們人類如何進化到下一個階段
    縱觀我們的歷史,人類已經慢慢成長為,主宰地球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從使用石制工具、吃生肉,到太空梭、網際網路,我們開發出的技術,幫助我們做了驚人的事情。什麼是三型文明?這個詞最早是由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戴舍夫(nikolai kardashev)提出的,他設計了一種方法來假設社會的技術進步程度,他最初提出了三個類別,類型一,類型二和類型三,在之後又增加了更多的類別,包括更多的可能性,我們無法想像的文明。
  • 這4本書,了解海洋與人類文明之間的互動
    《假如海洋空蕩蕩》作者: [英]卡魯姆·羅伯茨在1963年出版的《寂靜的春天》裡,蕾切爾描繪了鳥類因為農藥而滅絕的悽寂場景,不過,蕾切爾沒有預料過,有一天海裡可能會沒有魚。海洋的生靈都到哪裡去了呢?卡魯姆·羅伯茨的著作《假如海洋空蕩蕩》充滿了對此的反省和警示,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系統再現了漁業發展史,將伴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罪惡一面展示出來,預警人類保護海洋已是刻不容緩。本書以時間為脈絡來進行系統描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文明的進步,人們捕撈海洋動物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越來越規模化,這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物種滅絕。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根本價值」作為反思範疇,我們首先發現了什麼?「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或者「根本的文明價值是什麼」,這是一個哲學問題,用於我們省察人類觀念和行為的總體正當性及其價值矛盾或失衡與癥結,或用於反思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合理性。目的是還原真實歷史的實踐經驗,並解釋那些常識性和理念性的問題。
  • 如果地球未出現任何災難,2000年後,人類文明會發展到什麼階段?
    人類僅用幾百年創造了各種核武器、太空梭等等,如果再過2000年人類是否會徵服整個宇宙呢?科學家把宇宙分為三個等級,人類和初級等級相差0.3,就是這0.3限制了人類飛出太陽系,那麼在2000年後人類能否創造超光速儀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