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與人類文明的起始

2021-02-07 德合道易

點擊 上面德合道易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德合道易」,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文章。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伏羲與人類文明的起始
人類文明的起源是一個爭議比較大的問題。按某些學者的說法似乎又有文化與文明的差別。在以西方文明觀與歷史觀為圭臬的時代,中國一些史學家大概連自己的獨立思考都丟失了,自然也就只能照著西方的文明論述去裁剪甚至可能曲解中國的考古與歷史記載,不敢越雷池一步。於是,中國記載得很明確的歷史,一定要奉西方觀點如旨意般從商代殷墟的發掘論起。於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就從蘇美爾和埃及開講。而對中國從萬年前後到夏代的歷史都用文化或傳說或沒有充分證據輕鬆帶過去,連大量考古的事實也不講一講,就算你按西人的概念把它說成文化,介紹一下也讓國人有個發展的連續性的思考嘛!
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論述文明是從更早開始論起。如有學者是從一萬兩千年左右的盤古時代論起的。這個盤古給人主要印象當然就是開天,好像是神話故事。但是,據說湖南道縣一帶瑤族有以盤古為姓、崇拜盤古大帝的。而道縣有玉蟾巖遺址,證明了西元前10000年到前8000年前有原始稻穀農業、原始制陶、原始編制業的產生。還有說他們建立了政治組織盤古國,有原始宗教,並有陰陽、五行、幹支和曆法的產生和運用。而盤古開天被認為是因為盤古曆法建立了古代幹支計時系統,曆書時間從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開始算起,叫甲子開天,稱此為盤古開天闢地。現在河南桐柏縣與泌陽縣分別有祭祀盤古日和盤古廟會。



按說,有陰陽五行觀就是有對世界的認識,有政治組織和宗教就是基本文明形態。不過,我們現在見到那個時期的引人注目的考古資料除了道縣的原始稻穀農業、原始制陶、原始編制業的產生外,主要就是位於河南漯河舞陽縣的賈湖遺址了引人注目了。裴李崗文化賈湖遺址給人印象確實算很深刻,除進一步證明有稻作農業外,還有如,賈湖骨笛,有完整的七聲音階;如9000年的釀酒技術,原料據分析有大米、蜂蜜、葡萄、山楂等;如8000年的契刻符號,認為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文字,有些契刻符號與甲骨文相似,而其作用也是主要記載佔卜內容的;如發現了蠶絲蛋白殘留物,不僅證實了中國是首個發明蠶絲和利用蠶絲的國家,而且把利用蠶絲做織物的證據大大提前了近4000年;如墓葬中隨葬的龜甲、骨笛以及杈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具,表明賈湖人巫術盛行,已經有了原始崇拜意識。基於玉蟾巖以及賈湖遺址的證據,有學者認為中國是上萬年的文明起步,應該也是有根據的。
但是,這個階段的遺址相對說來出土 文物確實表明當時的族群生活還簡單,而且與中華史傳的三皇的上限也還有一點時間距離。中華文明內核是一種易道文明,那麼,盤古時代若果然有陰陽五行與甲子系統,則易學的基本觀念豈不是已經有了?但是,這與史傳伏羲聖皇「始畫八卦」似乎就有些矛盾,沒有八卦的創造,按說陰陽五行的觀念是應該有問題的。所以,我們應該把中國歷史的史傳與考古的複雜豐富性結合一下,以確定易學思維角度的文明的起源時間。



什麼是文化與文明呢?用文化、文明劃分原始遺址的性質似乎也有問題。因為,一般認為文化是人類精神活動及其產品,要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精神的內涵、修養,但是,所謂文明以前的文化是什麼呢?文明以前的石頭、粗製的陶器、簡單的種植與編制是文化?與我們平時說的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似乎有概念上的好大差距。賈湖那個骨笛所表示的內涵倒應該算文化,只是太孤立了。亞歐大陸西半邊的原始文化有什麼?埃及的黑頂陶、手鐲、項鍊?文明一詞倒是有一種人類物質與精神創造的較高階段的狀態的含義,表明了一種人文精神、發明創造、公序良俗的較高水平。但是,我們按易學思維,必須說明,東西方的文明狀態自古就是有差異的,在要素上和狀態上應該都不同,有一些要素可能東方出現早,有一些可能西方出現早。但是,按易經指出的演化次序,「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東者,動也。那麼,人類文明應該最早在東方出現。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按西方學者說的文明要素:文字、金屬冶煉、城市國家、宗教禮儀來講文明起源,基本上是一種文明的外在表現的幾個要素。人文精神的與文化的要素呢?或者說對世界的認知體系呢?沒有吧!那麼,沒有認知體系你對這個世界能明白起來嗎?對天下之文談得上明嗎?而且,這幾個西人提取的要素顯然是在西邊的文明狀態基礎上講的。東方不可以有不同文明要素體現?如,西方可能金屬冶煉早一些或體現較明顯早一些,因為西方庚辛金,這是西方代表性的東西。但是,他們如果織造物晚、陶器晚、造酒晚、玉雕晚、樂器完整音階出現晚,等等,這些因素如果有多數東方比西方早呢?你要不要考慮文明要素出現的地區特點和文明狀態的總體水平?基於以上思維,筆者以為可以把伏羲代表的文明階段作為世界文明的起始點。


首先,伏羲創造了河洛易卦。易學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第一個世界觀體系誕生了。而這個世界觀體系貫穿了中華文明自伏羲時代至今的八千年左右的文明歷程。從伏羲到文王再到孔子,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易文化演繹滲透在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到如今又體現於人類認知的各個方面,人類必須對這個易文化體系好好予以認知。所以,易文化的起始點必須是思考人類文明起點的最重要因素。而相應在這個時代的易文化卦符已有佐證。如,含山縣凌家灘雙豬玉龍八山太極,正是8000年到7000年的遺存。如青墩遺址出土的麋鹿角上的刻劃紋易卦刻文八個,距今6000年到5000年間。如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魚紋盆體現的陰陽觀念。如大地灣中期文化陶器上普遍存在的陰陽圓圖。現在有人搜集一些資料,據說世界早期有廣泛的太極圖圖案一類的符號,於是有人就說太極圖國外也有,甚至說是從國外傳過來的。這是無知或蒙人的說法。中國的太極圖可不是只停留於器物上的刻畫遺存,而是有天文、曆法、地理、醫學、數十種象數、諸子文化、修道、煉丹、武術,等等諸多方面的文化體現。易經有卦、爻、整體義理的集中闡發。其他文化的類太極圖符號的遺存,他們有什麼發展和豐富的文化體現?文化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你沒有豐富完整的體現,說明你的符號是不明究竟的,不是自身文化內生的,也是沒有辦法發展的。
其次,伏羲為風姓,又以木德王,不懂的人覺得這沒有什麼吧?東方甲乙木,震卦、巽卦的五行就是木,我們說了萬物出乎震,伏羲的姓和以木德王明明白白告訴我們伏羲時代是文明之始。中國古代一直稱伏羲為人文始祖,繼天而王,太昊、青帝,首德於木,百王為先,我們今天討論文明起源居然可以忘了這一點嗎?




第三,伏羲創造了龍的圖騰。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東方震卦,震為龍,再加上風姓以木德王,這一系列的文化意象含義就是自伏羲始東方青龍文明開始顯象發華了。有說龍的創造是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鬚鯨的須而創造的,這個多種動物合一的取象有什麼含義呢?應該就是融合吧!而融合為土德的性質。所以,伏羲聖皇創造龍的形象已經包含了東方甲乙木與中央戊己土的含義。震為龍,辰也為龍,辰的五行本氣為土。龍的體現比較複雜。考古遺址目前出土的龍形象有8000年前查海遺址的石塊堆塑龍,有濮陽西水坡6400多年前的蚌殼擺砌龍、虎。


第四,伏羲創造了或者說草創了文字,史傳伏羲始創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那個時代到底有沒有文字?考古發掘在大地灣文化遺址陶器上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且一些符號與半坡陶器刻劃符號基本一樣,專家認為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雛形。不管專家們能不能確定這是否是文字,但中國人應該知道這個事情。而且,以本人的思維看,八卦卦符實際上也應該算作文字,因為它們表達了一種象和類的含義。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等等。而且,當時如果只有卦符沒有文字,那怎麼稱呼表達它們呢?能把卦畫出來,只是口頭稱呼不能文字表達?應該於理不通吧!要知道卦符比文字的創造難多了。還有一個佐證是,據說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到10000年,考古工作者已在全國29個省市區發現了大量刻劃在陶器、骨器、石器、巖畫上的古彝文字----刻畫符號。而且,據說古彝文還能破解國外的一些考古遺存如巖畫文字之類。上古的人類活動和文明狀態是令人深思的!距今8000年左右作為人類的文明起始點至少是非常值得人類思考的。
第五,伏羲創立了婚姻制度。據說伏羲變革了婚姻習俗,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倡導男聘女嫁,有了文明的婚姻制度。婚姻制度應該是文明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六,以龍紀官,官以龍為名。說明伏羲時代已經有了政治制度,有了社會管理。而以龍紀官,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作甲歷;大庭為居龍氏,造屋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裡;慄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流。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也說明那是一個東方青龍文明萌生的時代。



以文明這個詞的含義而言,應該是於文有明,又於文有發明,即要有人文化成。伏羲創河洛易卦是於文有明,也就是對天地萬物的總的運動本質和規律有了認識。史傳伏羲作琴,修身理性,反其天真。這就是修養道德,以文化育。東方是導人修煉的宗教文化,這個史傳是說伏羲時代已經有修真文化了。這都是於文有明的文明體現,也包含了人文化成。而創造文字、發明琴瑟等樂器、創立婚姻制度、以龍紀官,是於文有發明,是人文化成。也就是循理而管理生活和社會,創造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產物,以使人類生活明起來,「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所以,以這樣的邏輯而論,說伏羲時代是文明起源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城市和金屬工具,隨後就有了。
有人說伏羲是傳說是神話,其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歷史人物加以神化是普遍文明歷史現象。後來的歷史大家不應該有懷疑的人物,如老子是他母親懷孕80年才生下的,也是神話。孔子出生的晚上有麒麟降臨,並吐玉書,按現在一般思維理解也是神話吧?那你認為老子、孔子都不是歷史人物?我們除了研究考古和各地有關伏羲的人文遺址,還應該知道,伏羲的後人在周代是受過封,有封國的。任國、宿國等據記載是伏羲的後代的封國。難道周朝統治者會找人隨便給封國嗎?這些任國、宿國等國的諸侯會隨便祭祀祖先嗎?草率否定中華祖先是不合適的歷史思維,必須正視伏羲時代的有關史傳、考古資料的佐證以及周代封國的歷史。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告知刪! 長按二維碼關注

德合道易

弘揚中華文化 傳播正能量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人類文明始祖伏羲:《山海經》神話傳說(41)
    伏羲氏的母親華胥在雷澤之濱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因好奇踩了上去,結果受孕生下伏羲。伏羲是人類文明的始祖,有著超越人的智慧。他結繩為網,教民捕魚打獵。他還仰觀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察大地,觀察山河走向及各類植物生長情況,用一種數學符號歸納出了萬事萬物的變化特性,從而創製了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是宇宙間一個高級的「信息庫」。
  • 中華文明起源——人類文明的初祖——三皇之伏羲篇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講歷史《中華文明起源》。中華五千年文明,我們從三皇五帝開始講起,三皇是哪三皇呢?有兩派人說:第一派說:1.伏羲;2.神農;3.燧人氏,第二派說:1.伏羲;2.神農;3.女媧,我個人認為比較接受第二派的說法,因為事跡記載了很多。
  • 伏羲女媧亞當夏娃是夫妻又是兄妹?為何各個古文明都有類似的傳說
    值得一提的,這種人類始祖既是兄妹又是夫妻的神話傳說不僅僅出現在中國的華夏文明中,在其他古文明譬如古希臘、古印度、古巴比倫的遙遠神話傳說中,也曾有相似的事情發生,堪稱驚人。不同的文明,相似的傳說第一,在兩河流域文明古巴比倫的神話傳說中,智慧之神恩基與生育女神寧瑪也是一對人身蛇尾的存在,二神不僅是兄妹,也是夫妻,與華夏神話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的情況極為相似,並且寧瑪也是通過泥土造人創造出了人類。
  • 為什麼說伏羲打開了中華文明之門,神農種下了中華文明之根
    華夏文明開始於伏羲。因為伏羲發明了八卦。在中國文字系統中,我們現在還在使用的漢字叫「字」系統;而八卦則是更為高深久遠的「文」系統。全世界,只有華夏民族有兩種文字系統。文系統用來表徵真理,因為其能表徵真理,所以其較難理解,因為「道本無言,聖人強言之」。真理幾乎是難以用人類語言表述的,但是華夏聖人悲天憫人,強力用語言符號來表述真理。
  • 每年的伏羲文化節在哪一天 伏羲文化節時間幾月幾日
    祭奠伏羲代表著我們華夏子民,不會數典忘祖,以及學會感恩的精神,伏羲作為整個華夏文明的開端,為後世做出了不少貢獻,於是在伏羲的出生地甘肅天水,每年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伏羲文化街,那麼伏羲文化節在每年的哪一天呢?
  • 起源| 伏羲女媧 VS 亞當夏娃
    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分屬華夏民族和希伯來民族的始祖神話。在華夏文明裡,女媧既是一位創世神又是始祖神。傳說她與伏羲,兄妹成婚,共同繁衍了人類。因而,他們又被尊為華夏民族的始祖。洪水後,兄妹成婚,百日之後,女媧生下一個肉團,伏羲看後生氣,便拿刀亂砍,砍下的肉陀一個個變成了人,恰好一百個,每人一個姓,這就是百家姓的由來。伏羲女媧生人神話之藉助於葫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洪水背景下的伏羲女媧生人神話已是再造人類,而不是原始人了。肉團變人導出兩種結果:其一是,說明百家姓之由來;其二,說明各民族及各民族分支之由來。
  • 人王伏羲憑藉自己聰明才智奠定了華夏文明發展的基礎
    大家都知道人王伏羲吧,伏羲可以說是上古時期非常有名的大神,他也是整個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華夏民族的興衰與伏羲有關係,我們所熟悉的先天八卦圖就是伏羲創立的,他為我們建立了一個認知的世界,讓我們了解了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是什麼關係?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如同亞當、夏娃創造西方文明一樣,伏羲、女媧點燃了中華文明薪火,對中華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伏羲因其在中華文明史的巨大貢獻,千百年來被尊稱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華兒女的稱讚和共同敬仰。 伏羲氏是我國遠古時代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風姓。伏羲又稱包羲、孢羲、宓羲、庖犧等。西晉史學家皇甫謐的《帝王世紀》載:「太吳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
  • 人類文明起源於華夏(二)
    第三:造人神話蘇美爾文明裡,寧瑪赫製造了人類;換句話說,要看懂人類史前文明的前提是:把不同國家的不同語言、文化、畫風等等整合在一起。 上古三大神 在《山海經》中,女媧娘娘是造人的,伏羲大帝則是給予人類智慧。兩者都是人首蛇身。
  • 伏羲是如何發現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為何我們的先人會從原本的遊牧文明慢慢變化至農耕文明呢?其實,裡邊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有足夠的食物。當能打到的獵物數量越來越不足以充飢,部落就不能養出健康的後代,不能培養出能夠守護部落領地的戰士,也就無從生存下去。可是一直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效率卻也奇低,所以就有人提出,為何不在一塊土地肥美的地方長期生存穩居下來呢?
  • 《新山海經》人皇氏:元始天尊后裔,伏羲女媧之父,開創了火文明
    那本篇我們來整理一下盤古到伏羲的傳承歷程。 所謂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一,天皇氏≈元始天尊 天皇氏即盤古與太元聖母之子,姓望,名獲,字文生,別號天靈、防五、天霧、天尊、元始天王、中天皇君。共有兄弟十二人(一說十三人)。
  • 《鎮魂》小說中的伏羲、女媧、神農、崑崙四大神,其實並不同時代
    了解過一定的歷史的人都知道,伏羲、女媧、神農在中國歷史之中並不是指代一個具體的人物,而是相當於人類發展歷史之中一段時間的總結,至於我們小說之中提到的崑崙在我們的神話體系之中並不顯著,經常是作為仙家聚集的聖地所指代,因此我們真的需要為崑崙君默哀,自己的老巢竟然成為了別人的聖地,讓他情何以堪,當然這都是後話。我們不妨一起看一下這幾位神話中的人物代表著什麼。
  • 傳說中發祥於甘肅的遠古帝王——伏羲的傳說
    這時人類仍處於蒙昧時代,生活艱難困苦。伏羲便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創製了網罟,用於捕魚打獵;教民畜牧並烹飪熟食;創製八卦,揭示陰陽變化規律;還創造了書契和嫁娶之制,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幾千年來,關於伏羲的眾多傳說遍及中華大地,「伏羲畫卦」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且各說不一。
  • 甘肅天水古城,伏羲畫卦第一山,陰陽八卦圖的誕生
    農曆十月十八,天水古城的伏羲廟內,正在舉行一場神聖而莊嚴的祭祀典禮。威嚴莊重的廟宇內,供奉著被稱為三皇之首的百帝之先的人文始祖——伏羲。伏羲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先祖,更是華夏兒女心中信奉的神靈。也是古城人最敬仰的「人宗爺」。儘管姓氏不同,但大家都把伏羲視為共同的祖先。
  • 回首千古事——中國篇: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王伏羲的故事
    人類的發展自此逐漸走向規律。來歷傳說中,伏羲的生日為農曆三月十八日,他的出生和很多傳說中的人物一樣,帶著非常濃厚的神話色彩。根據傳說,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在雷澤遊玩時,見到湖邊巨大的腳印,於是就好奇地踩了上去,之後不久就懷了身孕,在懷孕十二年之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半人半蛇,取名為伏羲。
  • 我國出土的女媧伏羲圖,兩人手裡拿著圓規和曲尺,有什麼寓意?
    動物的這種特性對人類的意識形態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幾位創世大神,如,盤古、女媧、伏羲等人的形象,都被人們想像成是人首蛇身的樣子。女媧看到這種弊端後,根據當時的社會結構,發明了婚姻制度,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伏羲是女媧的丈夫,他根據天地萬物的運行變化,發明了八卦,有助於人們了解和認識大自然裡的許多現象。他又根據萬物的形態,創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極大地促進了人們記錄的效率。
  • 始祖伏羲和女媧娘娘曾創人類世界,兄妹出生神秘,父母又是誰?
    始祖伏羲和女媧娘娘曾開創人類世界,兄妹出生神秘,父母又是誰?三皇五帝裡,伏羲被稱為人類的始祖、「三皇」之首,曾發明創造了「先天八卦」等。女媧娘娘傳說「鍊石補天」、「摶土造人」,被稱為人類的母親,又稱大地母親,也被稱作上古時代的創世女神。
  • 體形差這麼大,蛇身的伏羲怎麼成了直立行走人的祖先?
    在伏羲主導下的文明,突然間造化萬千,八卦這個驚天地的理論工具產生了,人類出現了婚姻禮俗、社會管理、漁獵工具、音樂樂器創造熱潮。伏羲教人們做一許多影響後世的生存技能大事,他的思想源頭在什麼地方?       伏羲為什麼是蛇身,按著人類的理解神化伏羲為蛇身有這個必要嗎?他們是蛇身的種族嗎?現在考證下來,伏羲同時代的人,只有女媧也是蛇身。
  • 伏羲身為《易經》的作者,究竟在其中發現了怎樣的奧秘?
    就是哦我們中國的人文始祖——伏羲。其實關於易經的起源,在學學術界大概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易經是地外文明,什麼叫地外文明?就是說易經的初創是一組神秘的符號,這組符號有人推測它不是地球人創造出來的,它是不是哪些外星文明把它創造出來的?然後我們地球的人開始翻譯它,翻譯到最後變成了易經!所以在學術界才有了這種說法,說他是地外文明,不是地球有的東西。
  • 從結繩到文字,造字聖人:伏羲、倉頡
    在遠古時期的人類都是根據語言學中指書面語的意思表達視覺形式,在人類社會在生活、勞動的需要,從簡單到複雜的象形圖案中再發展到各種象形的文字。上古時代的人類社會在極其簡單的生活、工作方式中尚未發明文字之前,都是利用結繩的方式來記事。這種方法在非洲、南美洲等眾多地區經過考古評論後得出也都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