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千古事——中國篇: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王伏羲的故事

2020-12-16 五公子的人文學社

中國最早的創世神話

1942年,在長沙東郊子彈庫的王家祖山,幾個土夫子盜掘了一處先秦時楚國古墓,一批埋藏了兩千餘年的珍寶再次出現在世人眼前,在這批珍寶中,有一張非常珍貴的帛書。在這份帛書上,記載著中國最早的創世神話體系,在這個故事體系中,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中國傳說中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人王伏羲。

楚帛書-戰國中晚期

這份帛書中記載說: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女媧二神,結為夫婦,生了四子。這四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這四個神分別是老大青幹,老二朱四單,老三白大柟,老四墨幹。由於他們懂得陰陽參化法則,所以四神開闢大地,並安排禹與契來管理大地。當時未有日月之分,四神輪流代表四時並制定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暢通,並使山陵與江海之間陰陽通氣。後來,四神又造了天蓋,使它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千百年後,四神又奠定三天四極。人們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視天神;又助共工制定十幹、閏月,制定更為準確的曆法,一日夜分為霄、朝、晝、夕。人類的發展自此逐漸走向規律。

來歷

傳說中,伏羲的生日為農曆三月十八日,他的出生和很多傳說中的人物一樣,帶著非常濃厚的神話色彩。根據傳說,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在雷澤遊玩時,見到湖邊巨大的腳印,於是就好奇地踩了上去,之後不久就懷了身孕,在懷孕十二年之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半人半蛇,取名為伏羲。

華胥氏

當然,上面那是神話傳說,根據《史綱評要》載:「帝生於成紀,以木德繼天而王,故姓風。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日太昊。」同樣,在宋人羅泌《路史》中載:「伏羲生於仇夷,長於成紀。」仇夷,成紀都是古時地名,就是現在的隴南地區,這裡後來秦人的發祥地,同時也是當時我國西部地區少數民族羌等部落的活動核心區域。

主要成就

現在說到伏羲,年輕人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他和八卦的聯繫。這畢竟是網絡上神話體系傳說中體現伏羲地位和實力的一個重要素材,當然,在正史上,這件事也是伏羲地位尊崇的一個偉大成就,是伏羲作為中華文明始祖的鐵證!

傳說中,伏羲生來就有神聖之德,他團結統一了紛亂的各個部落,制定華的國號,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並取用各部落的圖騰,製造出了龍圖騰,中國人稱華人、龍的傳人就是由此而來。

華夏神龍

作為天下的共主,為了更好地管理各部落,使治下的臣民們能夠有生活、做事的準則,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這也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了可以借鑑的範例。

為了改變當時野婚、亂婚的習俗,避免血親之間成婚,於是伏羲制定了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這也使得伏羲氏成為了中國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時,起到決定作用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不僅如此,他還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教民馴養野獸,蓄養家畜,使人類擁有了馴化動物的能力;他發明陶壎、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

而最重要的就是,他創造了文字,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相傳,中華漢字的第一個字,就是伏羲創造出的「一」字,這個字,大家一般都認為,是數字量詞,小虎個人認為,伏羲造的這個一字,在當時是一個特別的符號。伏羲以「一」代表陽,以「一一」代表一,以次為基礎,畫虎出了八卦圖像。

太極八卦

伏羲創造八卦

關於伏羲製作八卦,《易經·繫辭下》有較為詳細地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按照易經的說法,在那個天地洪荒的時期,伏羲常常站在黃河邊的坡地上,凝神觀看黃河和洛水交匯處形成的激流漩渦。有一日,洛河中浮現出靈龜,靈龜背上的圖案勾畫成了洛書;黃河上空,出現龍馬,在龍馬身上的圖案則組成了河圖。靈獸身上的團迸發光華,照耀著河與洛的交匯之處,只見卦爻分明,閃閃發光的河水浪濤幻化成太極的圖案,陰陽纏繞,光輝四射。

河圖

這幅景象立刻深深刻進了伏羲的腦海,使得他豁然開朗。此時在他的眼裡,天上的彩霞,河中的流水,高山和土丘,樹木和繁華,任何事物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神奇的聯繫。經過長時間的思索,他用長線和短線——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到的「一」和「一一」——進行排列組合,構成8種圖形,這些用長短不同的線條構成的圖案,就是八卦。

伏羲創造八卦後,又根據事物的形狀,像日、月、山、水等,刻書契,創造了中國最早的象形文字,結束了人類的結繩記事時代。而有了文字的人類,在文明的傳承與創造上更加方便和快捷,也更加深了華夏各部族之間的聯合與統一的進度,為後來輝煌的華夏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伏羲氏所繪畫出的河圖洛書以及八卦圖,也成為了後世中國文化的文明源頭,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華文明歷史乃至世界文明歷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

歷史地位與評價

宋代文人陸遊對伏羲開天的評價「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三皇五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而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傳》《管子》《周易》《莊子》《國語》等先秦典籍都有關於伏羲的記述,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而朱子亦在《感興》中說:崑崙大無外,旁礴下深廣。陰陽無停機,寒暑互來往。 皇羲古神聖,妙契一俯仰。不待窺馬圖,人文已宣朗。這些後世賢者的評價,明確的肯定了伏羲的歷史地位。

伏羲氏

後世紀念活動

伏羲死後,葬於河南省淮陽縣,其陵墓被後人稱之為太昊陵。太昊陵佔地875畝,規模宏大,被稱為「天下第一陵」,歷代帝王曾51次親自來此祭奠。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參觀太昊陵後,親筆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

每年農曆二月二至三月三伏羲誕辰時,都要舉辦廟會,當地還有農曆二月十五祭祀伏羲氏的風俗。當地的太昊陵廟會,傳承至今已經有數千年歷史,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到2008年時,太昊陵以單日825601人遊客流量記錄刷新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廟會。

相關焦點

  • 2020海峽兩岸共祭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新北市舉行
    新華社臺北6月2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庚子)年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22日在臺灣新北市舉行。這是兩岸連續第七年跨海同步共祭伏羲。當日大陸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廣場舉行。
  •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歷史意義與價值
    如同亞當、夏娃創造西方文明一樣,伏羲、女媧點燃了中華文明薪火,對中華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伏羲因其在中華文明史的巨大貢獻,千百年來被尊稱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華兒女的稱讚和共同敬仰。 伏羲氏是我國遠古時代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風姓。伏羲又稱包羲、孢羲、宓羲、庖犧等。西晉史學家皇甫謐的《帝王世紀》載:「太吳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
  • 體形差這麼大,蛇身的伏羲怎麼成了直立行走人的祖先?
    神話新視野第4期      有人皇之稱的伏羲有很多別名:包犧、犧皇、太昊、青帝等,在「三皇五帝」的華夏傳承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請注意這個大名鼎鼎的華夏始祖是人面蛇身,並且聰慧絕頂、才華橫溢,你能想像的讚美詞放到他身上似乎都不過分。那麼這個閃耀在神話中畫八卦的先祖生活在什麼樣的時代,那個時代沒有文字和圖書如何能達到如此的智慧?人面蛇身意味著什麼?
  • 海峽兩岸共祭伏羲的意義深遠
    經天水市與臺灣有關方面銜接洽談確定,6月22日9時50分在臺灣嘉義市大天宮將與天水市伏羲廟同時進行海峽「兩岸」共祭伏羲活動,屆時臺灣政要和各界代表近5000人將在臺灣大天宮與天水伏羲廟同時進行伏羲祭祀。為配合臺灣公祭,天水市通過面向社會遴選參祭人的方式,將組成伏羲文化交流團赴臺參祭。
  • 《新山海經》人皇氏:元始天尊后裔,伏羲女媧之父,開創了火文明
    很多人覺得中國神話史不成體系,自盤古之後似乎有斷層。那本篇我們來整理一下盤古到伏羲的傳承歷程。 所謂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元始天尊乃道家三清之首,相傳也是元始天尊發明了數字和天幹地支,故此被推為皇。其餘十二兄弟也各自佔領一方,華夏由此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二,地皇氏是太上老君弟子 天皇生地皇,地皇氏共有兄弟十二人,傳說姓嶽,名鑑(一說名鏗),字子元,號文悅,是古越族的祖先。
  • 中華文明起源——人類文明的初祖——三皇之伏羲篇
    中華五千年文明,我們從三皇五帝開始講起,三皇是哪三皇呢?有兩派人說:第一派說:1.伏羲;2.神農;3.燧人氏,第二派說:1.伏羲;2.神農;3.女媧,我個人認為比較接受第二派的說法,因為事跡記載了很多。燧人氏鑽木取火,頂多就是從吃生肉到吃熟肉,似乎功績還不足以稱皇,第二派他們的功績真的比燧人氏大得多。
  • 中華源,伏羲贊!這些詩詞歌賦照亮你的故事!
    伏羲詩歌鑑賞伏 羲 賦一一透視中華源頭文化■吳辰旭世無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華文化源頭何在?甘肅伏羲中國精神根柢何在?甘肅伏羲歟欷,飲一瓢滄浪之水而知天下,觀泰嶽一木之葉而曉春秋。披覽泱泱中華千秋史,字字關乎伏羲;諦聽浩浩天下之宏音,聲聲來自太昊!故掬一捧源頭涓滴,便知中華江河之澎湃;嘗一臠鼎鑊之微粒,便曉神州華宴之甘飴。然輿內爭伏羲者多矣,唯甘肅天水乃確證者,其為大地灣古蹟所坐實耳;揚伏羲大纛者亦眾矣,唯甘肅詩詞學會同心戮力者,乃為宏旨巨力所昭彰耳!嗚呼大哉,伏羲始祖,三皇為之叩首,五帝為之祭奠!
  • 女媧娘娘為何要在生日那天朝賀三皇?補天聖人竟是伏羲下屬?
    封神原著第一回:且言女媧娘娘降誕,三月十五號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  看過這一段文字的讀者大概心裡都會嘀咕一下:  同為聖人,女媧娘娘為什麼要在自己生日那天去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皇呢?相反,不應該是三皇來女媧宮為女媧祝壽嗎?
  • 傳說中發祥於甘肅的遠古帝王——伏羲的傳說
    一說伏羲即太昊。傳說他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伏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傳說中的三皇之首,繼天而王,為百王之先,亦稱人皇。相傳伏羲本姓風,母親叫華胥,生活在華胥氏之國。有一天,華胥到了一個叫雷澤的地方玩耍,偶然見到一個巨人的腳印。出於好奇,她就踩到這個腳印上,結果就懷孕了。
  • 2019第八屆祭拜伏羲大典中國易經論壇論文易學名家錄徵集
    2108世界華人企業家暨國際(中國)易道名家祭拜伏羲大典現場敬畏之心辦大典  利他之心做論壇指導易學行業規範化運營  規範易學老師專業化發展並請您推薦全國易道界德易雙馨的老師參加到組委會,讓我們邀天下易道學者,共拜人祖伏羲、 弘揚傳統文化、服務和諧社會!周口是中國易經的發源地,人文始祖伏羲建都於宛丘(即今河南周口淮陽)。他在此「一畫開天,萬物類象」創造了八卦和易經文化。使人類社會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混沌時代進入有文字的新時代開啟了至今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的8000多年文明史。
  • 中國古代神話人物終極武力排行榜(四)
    另一說祝融為顓頊帝孫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黃帝賜他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語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詞。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為祝融峰。第13位 :女媧女媧氏是五氏之四,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 三皇五帝之三皇篇,三皇不是三個個體,而是遠古部落首領
    三皇五帝之說流傳已久,版本眾多,這裡只述其一種。 三皇五帝均是原始社會時期的部落、部落聯盟首領,因為他們傑出的才能以及在後世留下的偉大形象,而被後人尊稱為「皇」、「帝」。 「三皇」有「前三皇」、「中三皇」及「後三皇」。
  • 中國上古三皇到底是誰?雖然說法有很多,但公認的只有一種
    中國歷史是從夏商時期開始記載的,而在夏商之前的時期則被稱之為上古,上古時期到底有多長,不得而知,而現在的很多人認為上古時期的存在缺少明確的記載和證據,所以只能當成是傳說。而關於三皇的說法,則是更多了,在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的是「天皇、地皇、泰皇」;在《尚書大傳》、《白虎通義》中記載的是「燧人、伏羲、神農」;在《太平御覽》中記載的是「天皇、地皇、人皇」;在《風俗通義》中記載的是「伏羲、女媧、神農」;在《帝王世紀》、《古微書》中記載的是「伏羲、神農、黃帝」……那華夏的上古三皇到底是哪三位呢
  • 天下手遊「人王」伏羲的前世畫卷驚豔大賞
    《天下》手遊更是沿襲了匠心的劇情設定,讓玩家能繼續感受大荒世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  【大荒世界起源 「人王」伏羲締造傳說】  《天下》手遊的故事發生在太古銅門開啟,中原淪陷,各門派還未開始反攻的時期,在時間線上是對端遊空白時間段進行拓展,在劇情上,也與「天下」系列有起承轉和之妙,開啟了不同時間線上的全新主線。
  • 中國第一名建築師,燧人氏之父,五氏之首——最遙遠的有巢氏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盤古開天地後,是上古「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據說三皇的稱號由來已久,伏羲等人只是繼承了遠古三皇的稱號,最早的天皇時代距今已有大約三百多萬年,最晚的泰皇(也就是人皇)距今也有大約三十多萬年。)而後「三皇」進入「五氏」,「五氏」為: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且傳言,有巢氏為燧人氏之父,女媧和伏羲之祖父。
  • 羅帶同心結已成,淺述《伏羲女媧圖》的由來和意蘊
    文/淳于朵伏羲女媧的身世起源遠古之時,人神雜糅而居,我們的先民一族,質樸淳和,心性泯然。因不擅使用工具,全賴自然以生息,還遠遠稱不上繁盛。雷澤歸來十二年後,華胥氏產下了一雙兒女,名為伏羲和女媧。註:《後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曰:「華胥生男子為伏羲,生女子為女媧。」伏羲女媧的神像起源伏羲與妹妹女媧降生之時,便是人首蛇身的樣貌,且都是天生神力,智慧非凡。
  • 對中國歷史貢獻最大的八位古人,每一個都很偉大,你知道幾個?
    他們為中國的歷史進程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是中國古代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伏羲伏羲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先祖,也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統一了華夏各部落。創立八卦,開創天地之先河;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倡導男聘女嫁,中華姓氏文化就此起源;創造文字,結束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記事方式;教導人類打漁捕獵,馴養野獸,提高人類的生產力。黃帝上古時期存在三個大部落,黃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有一天,黃帝率領的部落和炎帝部落打了起來,最終黃帝部落獲勝,並與炎帝部落結合成在一起。
  • 伏羲與人類文明的起始
    如有學者是從一萬兩千年左右的盤古時代論起的。這個盤古給人主要印象當然就是開天,好像是神話故事。但是,據說湖南道縣一帶瑤族有以盤古為姓、崇拜盤古大帝的。而道縣有玉蟾巖遺址,證明了西元前10000年到前8000年前有原始稻穀農業、原始制陶、原始編制業的產生。還有說他們建立了政治組織盤古國,有原始宗教,並有陰陽、五行、幹支和曆法的產生和運用。
  • 中國古代最尊貴的姓氏,如果你姓這個姓氏,你就是伏羲的嫡系後人
    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留存至今,並且在漫長歲月裡保持著領先世界地位的文明古國,文明的起源時間相當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燧人氏。燧人氏在《尚書大傳》等書中,被人們尊稱為三皇之首中的「天皇」,發明了鑽木取火與燧石取火,讓人類進入熟食時代,從愚昧走向了文明,是公認中華民族的創立者。
  • 算命都是騙人的,那是因為伏羲的八卦根本就不是用來算命的!
    要知道其實所有的算命形式都是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化而來,可以說我們華夏的伏羲就是算命的開山鼻祖。《周本紀》中載:「易正義雲伏羲制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十翼也。」《三皇本紀》則說:「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