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之家:讓孩子熱愛紀律,熱愛學習,並愛上讀書和寫字

2020-08-26 詩與文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蒙臺梭利博士,在第一所「兒童之家」中,取得的成就。在這個實踐革新性教育理念的幼兒園裡,來自當地貧民家庭的孩子們,從疑惑和自卑中走了出來,逐漸變得陽光自信,嚴於自律,而且更有自尊。當然,孩子在學習與紀律方面,還有更大的變化,這也是各位家長和老師所關注的。

孩子的紀律性:

蒙臺梭利博士指出,孩子的秩序敏感,是不可低估的。他們天生就對保持秩序,相當的敏感。

在最開始,孩子們剛來到兒童之家時,他們對那裡的情況和規則完全不了解。老師要時時提醒他們,注意保持秩序,營造有序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學習。但逐漸的,老師的提醒不再必要,因為孩子們自己就已經做到了保持安靜和有序。

有一天,老師意外沒有按時來到兒童之家。當她抵達時,發現孩子們都已經自主地拿出了教具,在照常進行學習。孩子在自由的環境中,表現卻並不散漫。

這是當老師把環境的支配權,和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們之後,所發生的小小「奇蹟」。當然,這也是很好理解的。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在這個環境中研究、學習他們所感興趣的教具和玩具。沒有人會分心,去打破這種秩序。

不但如此,孩子們自主的、有序的活動,甚至使整個兒童之家的氣氛都變得祥和——這種氛圍,連成年人都不敢打擾。

當然,這種氛圍不是大人創造出來的。這是來自兒童天賦的自律心。

善加引導,孩子們會自然地保持紀律和秩序


孩子學習保持安靜:

在紀律方面,培養孩子在恰當的時間,保持安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介紹過,孩子的天性往往是敏感而謹慎的。的確,很多家長對孩子抱有麻煩、吵鬧的印象。但是,如果大人對孩子敏感的天性加以引導,他們會展示出對安靜與微小聲音的強烈感知。

有一次,蒙臺梭利博士抱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進到兒童之家,孩子們都湊過來觀察嬰兒。熟睡中的嬰兒非常安靜,蒙臺梭利博士開玩笑說,大孩子們都沒法像嬰兒這樣安靜。

沒想到,所有孩子都對她的玩笑極其認真。他們儘量壓低呼吸,控制自己的動作,不出一點聲音。

孩子們的反應出乎她的預料,所以蒙臺梭利博士進一步做了小測試。她坐在安靜房間的角落裡,輕聲叫孩子們過去。孩子們都準確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並且在走過去時注意不發出一丁點腳步聲。

蒙臺梭利博士相信,孩子可以很容易地接受一種安靜祥和的氛圍,當然也可以感覺到細微弱小的聲音。雖然在大人看來,微弱的聲音真的很難發現。

其實孩子們天生就會保持安靜。有時大人,反而是最聒噪的。

兒童對於安靜,有天生的敏感性


獎賞與懲罰:

在兒童之家剛剛創立之時,老師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規則感,鼓勵他們學習和進步,推行了獎勵和懲罰制度。對於表現優秀的孩子,老師會獎勵一個小掛墜。至於懲罰,則是罰坐在屋子最中間。

最一開始,孩子們對獎勵還有些好奇。但與其說他們在乎的是榮譽,還不如說他們是對掛件這個物品好奇。

但當他們熟悉了掛件是什麼後,他們就對獲得榮譽毫不在意了。相比而言,他們更關心自己好奇的玩具或教具。這不禁使蒙臺梭利博士疑惑,獎賞懲罰對大人的意義,是不是遠比對兒童要高?

讓孩子自主學習,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有人會反駁,說這是因為掛墜本身是一種不夠有意義的獎勵,但是蒙臺梭利博士在接下來又舉了糖果為例。

所有孩子都喜歡甜食,這是人的天性。但是,當老師把糖果獎勵給孩子們後,這些孩子都不吃這些糖果。他們會說謝謝,並把糖果放進兜裡,繼續去做他們剛才在做的事情,像是絲毫不受影響。

蒙臺梭利博士猜測,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孩子家裡貧窮,不常吃到糖果,因此過於珍惜。可是當老師給他們更多糖果時,他們也依然不吃。

在這之後,碰巧有個孩子生病在家,老師去家裡探望他。老師觀察到,這些糖果被孩子珍藏了起來。小男孩對老師的探望非常感激,他把珍藏的糖果拿出來,送給教師品嘗。

在蒙臺梭利博士看來,這就是孩子內心天性的善良。在兒童之家,沒有老師告訴過他們要珍藏糖果,也沒有任何人說過孩子要專心學習、不要吃糖一類的訓誡。但是當大人塑造了健康的環境,並在這樣的環境中,把成長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完善自身在他們追求自我興趣的過程中,他們自主地選擇成為更加自律,更加自尊的人

同時,這些例子告訴我們,兒童的好奇心放在了能夠獲取知識的學習本身。他們的功利心,遠比大人要弱。

比起獎勵的「煩擾」,孩子們更喜歡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閱讀與書寫:

學會使用文字是對人至關重要的。它的意義可能孩子無法完全意識到,但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把讀和寫當作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

在兒童之家,都是3到6歲的學前兒童。蒙臺梭利博士本來不願意拔苗助長,去教授讀書與寫作。但是幾位貧窮的媽媽表示,她們自己一輩子都沒有上過學,也不會寫字。她們希望蒙臺梭利能幫助自己的孩子,避免同樣的悲劇。所以蒙臺梭利博士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重任。

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學習臨摹大人的字,會令孩子們那麼激動!第一個完全臨摹出文字的小孩,高聲大喊自己成功了。孩子們舉起自己寫字的紙,如同舉起一面面旗幟,排著隊,繞著圈,歡快地走起來,跳起舞來。看起來,他們似乎把寫字當成了遊戲,但是事實上,他們又仿佛理解了讀和寫的重大意義。

學會閱讀,令孩子感到激動

在了解了什麼是字母(這些都是義大利孩子),什麼是臨摹文字,以及什麼是閱讀後,孩子們湧現出高度的激情,對文字進行臨摹——在孩子熱情高漲的時候,在什麼地方書寫已經不重要了,兒童之家的孩子們佔據了教室裡的黑板,佔據了地面,只要能夠書寫的地方,都被他們佔領了。

有時,孩子們還會拿著老師寫的東西,走到偏僻的地方。在角落裡,他們模仿著老師的發音,笨拙地念著這些字母,企圖了解這些符號的含義。當孩子讀出了老師寫的字,即使是一些最簡單的字,比如「上去」,「下來」,他們也會非常地激動。他們那因為認真思索,而皺在一起的臉蛋,會突然地放鬆。他們會開懷大笑,手舞足蹈,就像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秘密,或者巨大的寶藏。

從學會識別字母、臨摹寫字後,他們也逐漸開始學會讀出更複雜的文字,逐漸開始簡單的閱讀。有時走在街上,他們還會拉住父母,努力地去識別街面招牌上的文字。


學會讀與寫後,又發生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孩子們有時會偷偷地把有意思的書頁,從書裡撕下來,好長久地保存。這是孩子們熱愛文字的單純表現,但是確實影響了兒童之家的運作。蒙臺梭利和老師們,不得不予以阻止。

另外一個出乎意料的發展,就是孩子們居然對繪本和圖畫的興趣下降了。雖然繪本中的圖畫很漂亮,很具吸引力,可是孩子的注意力卻轉移到閱讀之上。他們甚至會覺得圖畫妨礙自己寫字,因為他們漸漸喜歡上了讀與寫的豐富含義。

孩子開始時可能喜歡圖畫,但最終他們更喜歡文字

蒙臺梭利博士記述,有一天,墨西哥發生了自然災難,據報導,有上千人傷亡。她帶領著孩子們在兒童之家裡討論。有個五歲的孩子在一片紙上寫下了他的心裡話:「因為我是孩子,所以無能無力。假如我是成年人,我願意幫助受難者。」

文字幫助孩子,開始接觸更加豐富而深刻的思想。


兒童之家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除了「塑造學習環境」「尊重兒童的自主學習權」這樣的原則之外,是否還有哪些具體的方法?我們如何發現孩子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如果孩子被「慣」壞了,怎麼辦?我們大人如何調節自己總要幹預孩子的心理?面對「問題兒童」,又該如何?


蒙臺梭利博士對這些問題,也進行了思考和部分闡述。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介紹。

--

未來將繼續推薦更多的好文、好詩、好影視。

(文:陳馗。歡迎轉載,但請標明原作者。商業使用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孩子不熱愛學習?到底是哪裡出錯了
    對於我們很多的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一直都是家長關注的熱點,我們非常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如何讓孩子熱愛學習是我們家長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首先,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對於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一提到學習,他們就會覺得煩躁不安。
  • 讀書是成才與進步的階梯,怎樣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習慣?
    網友問我:她知道,讀書是成才與進步的階梯,可是,該怎樣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習慣?我給她的回答如下:您說得沒錯,讀書確實是成才與進步的階梯,很少有人說從來不讀書就能成才或獲得大成就的。當然,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習慣,是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問題,其實老祖宗早就已經替我們回答了,老子曰:「行不言之教」,對一個公司來說,領導者的行為將決定員工的行為方式。
  • 讓孩子愛上讀書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帶著她去書店,書店裡也有很多小朋友在看書,我本以為這種氛圍會影響她,她慢慢會喜歡上讀書,可是後來一段時間後,她對我說「我們去遊樂場玩吧」。在看書這個習慣的培養上,我一直沒有強迫過她。因為在我的觀念裡面,強迫的事情很難做好,我希望的是讓她愛上這件事情,哪怕這樣做很慢。因為我認為讀書學習是需要做一輩子的事情。
  • 竇桂梅:做一個永遠熱愛讀書的人
    黎浩寧同學便是同竇校長寫信的眾多學生中的一個,他說自己從前完全不愛讀書,直到有一天在學校圖書館的家長讀書會上,遇到了正在給家長講書的竇校長。一時間浩寧竟聽入了迷,從此便愛上了讀書。愛上讀書讓她對所有文字都入迷,在進入師範學校之前,就連報紙她都會捧著看好久。
  • 教師必須成為熱愛讀書的人
    當今社會,終身學習貫穿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學校教育也從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轉向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廣泛閱讀、全民閱讀、終身閱讀已然成為時代的新風尚,因此,持續深入開展讀書活動,打造書香校園、和諧校園、文明校園將始終是我校創建魅力文化的重要方面。為此,學校向全體教職員工發出如下倡議:一、廣泛閱讀,做現代文明教師。
  • 家長朋友須知曉:孩子學習成績好,熱愛學習很重要
    文/小G說教育前言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掌中寶,孩子的一切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學習成績的好壞亦是如此,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這其中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呢?【學習的類型】學習主要分為兩種,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有「我要學」和「要我學」之別。主動學習:是知學→好學→樂學的過程。知學、好學、樂學的核心是樂學,即對學習懷有濃厚的志趣。學習志趣,已經不止是對學習的一種愛好和興趣,而是與個人理想和目標相聯繫的心理穩定性和傾向性,是學習積極性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
  • 做到這4點,培養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
    我有時讀起來抑揚頓挫,有時候語氣誇張,有時故意製造各種歡樂和搞怪的氣氛,孩子非常喜歡。姐姐很小就表現出了對書本的熱愛,把書當成朋友。在她識字以後,很自然地就進入了自主閱讀狀態,而且每天都樂在其中。大聲為孩子朗讀,並不是為了給孩子灌輸多少知識,而是把書帶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渴望讀書。
  • 為什麼這些孩子會熱愛勞動
    勤勞、熱愛勞動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由於社會功利觀念的影響,家長、學校緊盯著文化知識的傳授,意識不到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不正確的價值觀也導致了一些家庭越來越輕視勞動,認為一般性的非智力勞動地位低下,這也會影響孩子的認知。這致使今天很多學生缺乏勞動意識和機會,不喜歡勞動、不知道珍惜勞動成果。但在班級裡,總會有非常熱愛勞動的孩子。
  • 放下電子產品 「家庭讀書會」讓孩子熱愛讀書
    (記者王文輝攝)  吉林省二實驗高新學校三年(小學)八班的48個孩子都深深地愛上了閱讀。在三年八班,孩子們有個共識:書是最好的,電子產品是落後的。  是什麼讓這群孩子拋棄了手機、電腦、遊戲機等電子產品,紛紛愛上讀書了呢?班主任代俊東說,「契機在於家庭讀書會!」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 讀書給他/她聽讀書給孩子聽,並儘量每天設置合適的時間段讀書給孩子聽。2.以便利貼為標籤的形式就是幫助孩子梳理自己思維的過程,也是幫孩子提綱挈領的過程。12. 把閱讀和有趣的戶外活動聯繫起來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在帳篷裡讀書、在吊床上讀書、在小船上讀書,一切能給孩子新鮮有趣體驗的閱讀活動都是孩子想要的,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孩子就會愛上閱讀,或者把這樣的過程變成家庭固定欄目。13.
  • 「大聲為孩子讀書吧!」這是引導孩子熱愛閱讀的魔法
    《朗讀手冊》是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一版再版,目前已經修訂印刷了五版之多,歷久不衰。或許是中外對於文字的不同理解,初看書名,會讓你感覺到這是一本教人朗讀的書。其實它是一本教人閱讀的書。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的內容,那就是給孩子朗讀吧,他會愛上閱讀的。孩子與生俱來就喜歡聽故事,想想,我自己就是聽奶奶講故事從幼年走過來的。
  • 送科學教育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
    (記者 付莉榮)為向家長們傳播正確的育子理念,讓轄區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近日,國慶街道金豪社區婦聯攜手社區關工委、衛計辦承接的「安徽省兒童工作陣地建設項目」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家庭教育講座,指導家長們做智慧父母。 活動中有60多位小學一年級新生的父母參與。而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有端正的態度,能夠自主學習,是家長們目前面臨的重大難題。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家孩子!家庭閱讀俱樂部建立家庭閱讀俱樂部,讓孩子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員(不僅僅是爸爸媽媽孩子的三口之家,老人、姑姑、舅舅,把這些至親組織在一個微信群內,成為俱樂部成員),家庭俱樂部定期分享大家的閱讀感受、組織有趣的線下活動,以家庭閱讀俱樂部的名義進行各類聚餐,時間久了孩子會發現原來俱樂部這麼好玩。17.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您家孩子
    12把閱讀和有趣的戶外活動聯繫起來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耍,在帳篷裡讀書、在吊床上讀書、在小船上讀書,一切能給孩子新鮮有趣體驗的閱讀活動都是孩子想要的,創造更多這樣的機會,孩子就會愛上閱讀,或者把這樣的過程變成家庭固定欄目。
  • 想讓孩子熱愛學習?高情商父母做好3件事,很重要
    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憂心的事越來越多。看著別人家的孩子識字數數隨口就來,琴棋書畫也搗鼓的像模像樣,他們再也坐不住了。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及時調節自己孩子的學習行為,是家長必做的功課。想讓孩子熱愛學習?高情商父母做好3件事,很重要!
  •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近來和家長們經常談到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的話題。家長們都抱怨說,孩子們花在手機遊戲上的時間太多了,而且明顯不愛讀書。我今天就特意為孩子們寫下這篇文章,聊一聊如何才能讓孩子們愛上讀書。鄭樵一生在「山林三十年,著書千卷」,最終實現了「布衣上殿」的殊榮,並以一己之力纂修200卷的歷史鉅制《通志》。
  • 動物學家鄭作新: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他注重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並提醒鄭作新,身體與學習同樣重要。鄭作新從小酷愛讀書,中學時常常讀書至深夜。由於作息不規律,一次,他在讀書時暈倒了,一周都沒有上學。鄭森藩從外地匆匆趕回家,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才這一點年紀就病倒一個星期,以後念大學,學習更繁重,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怎能適應今後的學習任務?再說遠一點,畢業以後,你還要為國效力,要工作四五十年,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能行嗎?」
  • 兒童故事之學習系列:熱愛學習的小兔子灰灰
    在森林裡,有一隻十分熱愛學習和勞動的小兔子,他的名字叫灰灰。圖片來自網絡灰灰總是喜歡學習各種技能,種菜,種樹,除草,這些都是灰灰通過學習而掌握的本領。這幾天,灰灰又準備學習新的技能了,蓋房子。圖片來自網絡第二天,天剛亮灰灰就來到了大象伯伯家,蓋房子行動開始了!
  • 先教孩子讀書,還是先教孩子寫字?心理學家的建議值得參考
    因為,雖然孩子學習競爭壓力大,早一點會讀會寫,更容易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家長自己也知道,使用不當的方法教他們讀書寫字,都有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不過,孩子學習讀書寫字的順序,沒有這麼複雜。心理學家蒙特利在其著作《早期教育》中提出:「書寫和閱讀這兩種動作,是同時進行的。」也就是說,讀書和寫字是同步的,不應該分誰先誰後。
  • 愛上閱讀很簡單!《神奇樹屋》:學會和熱愛閱讀是自由的通行證
    ——愛因斯坦孩子的想像力從哪來?一定是從書中、從閱讀中來,所以,看什麼書就顯得非常重要。最近,在參加活動時收穫了一套書《神奇樹屋》進階版,拿到這套書後,第一時間就被它深深吸引。因為《神奇樹屋》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無限想像空間,一個充滿神奇的世界,而且還能幫助孩子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