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能打」背後,是「不設限」的方法論

2021-01-09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徹諾,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清華是王興、王慧文的母校,也是美團「不設限」基因開始的地方。

近期,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再次回到清華,用 3 個故事聊了聊 「不設限」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不要用『核心競爭力』這種概念把自己束縛住,給自己設限。最重要的只有兩個,第一個是捕捉真正行業機會的能力。第二個是發現行業機會之後根據行業需要的能力,快速學習去建設這個能力。」 在王慧文看來,商業中常講的「核心競爭力」,便是典型的「設限」。

外界看美團「很能打」,背後正是「不設限」的方法論。人才、組織和戰略,是無法割裂的三項,讓組織和人才持續學習,建設新能力,是美團頂層戰略布局得以從構想到實現的關鍵因素。

人才成長「不設限」,美團發展「不設限」,那麼「不設限」到底是什麼?他們是如何做到「不設限」?這對創業者、對行業有什麼參考價值?

1

不設限的內核:尋找最接近真實的規律

2017 年,美團創始人、CEO王興在《財經》專訪時提到「太多人關注邊界,而不關心核心」。他說:「萬物其實是沒有簡單邊界的,所以我不認為要給自己設限。只要核心是清晰的——我們到底服務什麼人?給他們提供什麼服務?我們就會不斷嘗試各種業務。」

這個「核心」,正是事物背後的規律和本質。在清華的分享中,王慧文用創業中遇到的真實故事,闡述了美團文化的重要內核——發現並遵循規律。

2005 年,以博客為代表的Web2. 0 概念推動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標誌著網際網路新媒體發展進入新階段。當時較為主流的產品,都在強調兩點理念:一是無邊界、跨越時間和空間,二是用戶需要脫離熟人社交圈和日常生活標籤,表達自己的情緒。換句話說,SNS領域中,陌生人、匿名社交是當時絕對的主流趨勢。而此時的王興和王慧文,卻做起了基於真實身份、現實社會好友關係的社交網站。

2005 年校內網上線後,因為沒錢大規模推廣,王興和王慧文先拉朋友使用。王慧文回憶:「我們那個網站功能很少,沒有錢吸引很多用戶來,我們就跟很多朋友說,我們做了一個網站,你可以來試一下。到 2005 年底,前面開發的一版網站大概有兩三萬人。」

接下來,他們發現了「異常信號」:他們的產品沒什麼功能,也沒有做營銷推廣,但用戶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回到這裡——這看起來不符合常理。

於是,王興和王慧文探討研究這個現象。「我們討論挺長時間,最後說用戶之所以用我們,而沒有很快離開,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錢做推廣,導致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朋友,他們再拉他們的朋友來。」

「既然他們覺得是他們的朋友,即使沒有功能也來;如果有一天這個網站是有功能的,而且都是他的朋友,他是不是來的頻率越來越高。」得出初步的邏輯和規律後,他們決定要做個基於真實社會關係的、真實身份的社交網站,哪怕與當時網際網路主流理念相悖。

隨後,為了堅持真實身份社交網站的定位,他們花了大量精力,通過產品設計和運營手段扭轉用戶習慣。最終校內網憑藉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接連舉辦數個需要實名認證的線下活動,通過星級用戶激勵等手段,轉變了用戶行為,讓校內網獲得成功,成為當時SNS行業的領先者。

從這個簡單故事看出,發現並堅定應用規律,是王興團隊創業以來的文化和做事風格。 

王慧文這樣解釋他們的團隊文化:「我們是花大量的時間來分析一個行業,分析用戶的行為,分析社會的變化,發現有power的規律。如果這個規律跟當前主流看法不一樣,我們並不關注主流看法,而會堅定把我們發現的規律在企業管理、產品技術之中應用,把這個能量最大化。就我們過去觀察看,如果你真的這麼幹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家認識到你的做法正確,整個行業的做法就會被你扭轉。很多人會覺得這才正常,而原來的做法是錯誤的。

提煉規律,應用實踐,檢驗真偽,這些流程指向的,便是找尋真實問題答案的心法。王慧文認為,一個公司的文化,是最開始那些人塑造的,並會一直傳承下去。這樣的做事方法和文化,一直從校內延續到了美團。

2

不設限的方法:快速學習,做π型人才

「很多面試的同學、投資人、媒體等都會問,你們公司主要競爭力是什麼?」王慧文他們與其他創業者一樣,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而他們要撕掉的概念中,也包括了「核心競爭力」。

王興和王慧文都是清華大學電子系畢業,兩人的軟體水平當時不如科班出身的人。「在 2006 年,做一個社交網站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在此之前沒有人做這個東西,就是因為成本支撐不了。面對這樣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事,我們卻是個技術半路出家的團隊。」 

而反觀他們的同行,技術強,有錢,但產品卻做得不好用,功能迭代速度慢。王慧文這樣解釋背後的原因:「我最後觀察發現,我們有一個他們完全不能比的核心能力,就是我們是半吊子工程師,同時也是半吊子產品經理,我們這兩個角色合二為一,效率比他們快非常多。」

不同崗位上的底層邏輯、思考方式、溝通方法都有很大差別。而恰好是「半吊子工程師+半吊子產品經理」的角色融合,讓他們能理解兩個角色的立場,從而真的搞清楚用戶需要什麼,自己能做什麼,內部的博弈和消耗大幅減少。

王慧文將這種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領域有認知的跨專業的人才稱為「π型人才」。「這個社會最稀缺的人才是什麼?是『π型人才』。我跟王興出來創業的時候,沒有錢,僱不起優秀的工程師和產品經理,迫不得已自己學了,導致我們搞成『π型人才』,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我們效率比同行快很多。」

成為「π型人才」,不斷在新的領域建立能力和認知,靠的是學習能力。

「如果非要說什麼是核心競爭力,可能快速學習能力是核心競爭力,這才會讓你的核心競爭力,不局限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使得你長期不斷進步,當需要新的能力的時候,能夠抓住新的機會。」王慧文說到。

對個人來說,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續學習的能力。 2017 年,王興曾在美團內部活動中提到了這點。用佛教的話來說,叫「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用網際網路的話來說,就是用輸出倒逼輸入,要改變系統輸出的結果,就得從輸入做起。

王興也曾提到,美團需要的人才並不一定要有豐富的經驗,但是一定要做到三點,一是認同美團的價值觀,二是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三是個人必須努力。

如何持續進步和學習才是關鍵。

3

動態中的平衡:打造不設限的人才供應鏈

對一個企業來說,一時的學習和成長不難,難的是如何保持組織持續的活力和學習力,讓「不設限」成為真正的組織力。要做到這一點,有三個關鍵。

首先,新鮮血液持續引入、內部人才持續培養,是人才供應鏈打造的關鍵路徑。

今年,美團在組織人才方面動作不斷,領導梯隊培養計劃,全面招聘校招生、大力加強人才內生培養,公司職級與激勵體系升級等,其核心是在未來十年,美團如何讓人才不斷湧現,讓新鮮血液不斷帶來新的可能性。

2020 年 1 月,美團CEO王興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公司啟動「領導梯隊培養計劃」,推動公司人才盤點、輪崗鍛鍊、繼任計劃等。

9 月底,美團宣布,「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要繼續對外引入更多新鮮的血液,對內建設良好的人才造血機制。因此,公司決定全面擴大 2021 校招規模,所有部門、所有序列全部對校招生開放;對內加大公司人才的培養力度,開展全體系人才建設,保持長期有耐心。」

10 月初,美團宣布,在保證員工薪酬競爭力及加薪力度的前提下,將實行以「扁平職級,寬帶薪酬」為原則的新職級與激勵體系。這對於優秀的校招生而言,亦是一個獲得更快晉升的機會。

王慧文在清華演講中提到,「我們過去一段時間在人才戰略上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尤其是從 2019 年開始。過去十年,美團業務擴張速度非常快,導致我們需要非常多的人,且以社招為主。去年我們討論了後續人才培養和引進的思路,決定要讓校招的人才比重逐漸上升,成為主要的人才供給。同時,美團的高階管理者,我們後續會減少空降,給予內部同事更多的機會。」 ;

針對校招生,美團還推出了全新的培養體系。據了解,美團將以「加入美團這所新學校」為主題,結合校招生的成長周期及不同周期下的特點和訴求,推出第一年融入、上手,第二年在崗發展,第三年高潛人才專項培養的方案,同時,還將加大對導師的選拔和培養,讓導師制度進一步落實到校招生的日常工作中。

除校招生培養外,美團將推出一系列舉措,諸如,通過內部培訓渠道,幫助員工在專業能力上持續迭代,「既專又廣、一專多能」;在內部人才流動上,美團將讓更多員工投入新的戰場。新業務在展開過程中,美團會在不同層級調兵遣將,給員工創造更多成長的機會。

其次,人才培養理念和文化是人才供應鏈動態發展的底層支撐。

人才培養理念方面,美團崇尚方法論建設,很多觸及培養的本質。「和高人聊,從書上學,在事上練」 是美團的學習方法論。

和高人聊,指的不僅僅是直接與高人面對面溝通,更多是看看標杆怎麼做」

在美團內部管理月會上,王興和大家交流時,對問題會先做出一個判斷——先判斷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如果是老問題,王興會問,老問題一定有人解決或嘗試解決過,那麼標杆是誰,你找到這個標杆照著學就好。

從書上學,美團的「四大名著」在內部廣泛流傳。「四大名著」是美團管理層推薦的四本書,指向的是重要的職場底層能力:《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基本職業素養,《金字塔原理》——邏輯和結構化思考,《用圖表說話》——圖形化高效的信息表達,《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

在事上練,除了認知、能力、經驗的磨練,美團提倡「煉心志」。

王慧文提到,「人的成長分成幾個不同維度,一是技能成長,但是更重要的是心志成長。你只要到了一個更高級別的管理崗和專業崗,心志成長會變得非常重要。心志成長中一定會面臨困擾、困難、挫折,你要走過這個困擾和迷茫的峽谷,需要心志的支撐。」 

「煉心志」,便是不斷走出舒適圈的過程,不斷打破自我和標籤的過程,也是組織和個人實現「不設限」的關鍵——雖然難熬,也會很痛,卻十分有效。

第三,耐心是決定組織建設成敗極其重要、又容易被忽視的因素。

在美團人才培養上,王興多次強調「長期有耐心」,一是組織對個人的耐心,二是個人對組織的耐心。人才培養從短期看可能效果不好,或者幹一年、兩年、三年效果都不好,但更長時間去做,會慢慢積累起來人才梯隊。

人才戰略是指企業管理者通過戰略性的人才規劃及前瞻性的管理,確保組織能力與工作流程,能夠在適當的地點和時機,提供適當的人才,以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人才戰略可以歸類分解為從公司的經營目標出發→滿足需求的人才→可持續的人才供應鏈→人才管理制度與流程,並結合外部的市場趨勢和最內核的組織與文化制定。(《淺談人才戰略新思維》黃江萍)

 企業人才戰略路徑圖,製圖:盒飯財經 

從大量過往的商業案例來看,不少大企業跨越周期,依舊保持活力和競爭力的原因,便是擁有一套人才優質供給的內部系統。

如,教育行業常年處於規模不經濟的狀態,但新東方得以快速成為為數不多的大企業,且持續在行業內保持頭部位置。關鍵便是它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和精神感召,招到了大量清華、北大等高校的年輕畢業生,然後通過內部的培訓系統,成為一名新東方特點的全職老師。

美團正在做一件這樣事。

相關焦點

  • 美團二號人物「老王」退休:變化不可怕,自我設限才最可怕!
    2010年底,淘房網發展遇阻,王慧文找到王興,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回去後,王興給他打了個電話:「你就別搞了,我這邊發展挺快的,也比較需要人,你們來吧。」王慧文二話沒說,把淘房網連同域名taofang.com賣給了58同城,帶領整個淘房網團隊加入了美團。
  • 美團王慧文:很少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巔
    王慧文當時就說出了「君子不器」四個字,他面對張鵬侃侃而談:孔子說,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一個器皿,人不要搞自我定義,自我定義就是自我設限,我不傾向於用美團的基因來自我設限。 他還用「基因突變」舉例,基因變化變錯的概率比變對的概率高几百萬倍,所以大家都很恐懼基因變化,牴觸變化。
  • 讀懂美團三季度財報,看看美團這次能打幾分
    美團外賣的收入增速,能否超過餓了麼將是一個重要信號。二是美團會不會再次陷入虧損。今年一季度,因為疫情,美團在連續盈利三個季度後再次虧損,三季度,美團加入社區團購大戰,新業務的擴張或將拖累美團利潤。三是社區團購能否為美團帶來增量。
  • 王興做不成美團遊戲
    特別是在外賣業務上和百度、阿里近身肉搏之後,王興的理論也從謹小慎微變成了「豬突猛進」:「人生打怪升級論」、「市場+技術改變生活論」、「機會永遠存在論」、「珍惜生命,縱情向前論」。這些理論指導下的美團,從偏安一隅到雄霸天下用了十年,上了十個新業務,每一次戰略錨定都為美團成為巨頭打下一片江山。
  • 入局社區團購 深耕美團買菜 美團在打什麼算盤?
    美團優選將重點針對下沉市場,採取「預購+自提」的模式,用戶當天線上下單,次日門店自提,負責人為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美團最高管理決策機構)成員陳亮負責。與此同時,原「小象事業部」更名為「買菜事業部」,繼續深耕美團買菜業務,負責人為辛崇陽,向陳亮匯報。
  • 美團財報背後:是「吃飯」還是「金融」?
    但比起在繁忙時段下樓排隊或每天帶飯上下班,中午叫外賣顯然還是最方便、最快捷也最「實惠」的選擇,況且每天中午都能在外賣紅包群裡領個小紅包,多少也算是「勤儉生活」。自2020年以來,外賣已經成為了新時代衣食住行中的重要組成,堪稱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基建」,更有網民將其稱作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四大發明」。
  • 美團禁用支付寶硬槓阿里「阿美鬥」背後,誰在暗戰?
    這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美團讓支付寶「下崗」引發網絡爭議7月29日,有用戶在使用美團時發現,支付頁面上,美團月付、微信支付、蘋果支付都可選擇,唯獨用戶量巨大的支付寶卻消失了。支付寶是阿里旗下第三方支付平臺。
  • 美團的醫美生意:高增長背後難掩隱憂?
    在聚投訴平臺上,名為「王憲妹」的投訴人於9月5日對美團醫美投訴稱,美團未經商家允許,私自收錄商家信息,並展示了商家名稱;但在平臺展示的資質認證欄,美團平臺核驗的商家資質卻是另一家與其不相干的公司的信息。如今距離投訴已經過去兩個月了,在美團平臺上依然可以看到該家機構,且該商家被標註為「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資格」。
  • 美團什麼都能送,如何看待美團「藥店」?
    有時候想想,美團這家公司真的太可怕了!以前王興說過這麼一段話,美團是一家沒有邊界的公司,但凡和生活服務相關的東西,美團都能做,當時我就覺得王興也太過「狂妄」了吧?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道理,全國400萬騎手就是王興手裡最大的底牌啊!
  • 美團老王悄悄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
    加入美團10周年,老王退出美團12月18日下午5點,對於美團二把手王慧文是一個不普通的下午。伴隨著美團新一輪組織結構調整,美團從此少了一位老王。今天,王慧文正式結束了自己在美團生涯,開啟了自己人生的新旅程。王慧文是在2010年12月18日加入的美團,剛剛好10年,功成身退。王慧文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美團大學將與1000所院校合作 「賦能生活服務業」
    近日,美團在北京召開「美團大學」成立儀式發布會。美團聯合創始人、美團大學校長穆榮均表示,未來十年,美團大學將與國內1000所院校達成合作,帶動1億生活服務從業者數位化發展。  據悉,美團大學下設八大學院,涵蓋餐飲、外賣、美業、酒旅等多個生活服務品類。
  • 美團王興:絕大多數的失敗,是基本功出了問題
    只有想清楚,才能寫清楚,對業務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只有書面化,才能讓事情有積累,可傳播、傳承,而不是低水平重複建設,且影響面有限。「六頁紙文化」在亞馬遜堅持了十幾年,美團去年開始在全公司執行。開會前,會議組織者用六頁紙會議材料取代PPT,大家先看完再討論。團隊述職時,主講人也要準備六頁紙,能將工作用嚴密邏輯表述清楚,是一種很好的回顧和傳播方式。
  • 美團的醫美生意:高增長背後難掩隱憂
    在聚投訴平臺上,名為「王憲妹」的投訴人於9月5日對美團醫美投訴稱,美團未經商家允許,私自收錄商家信息,並展示了商家名稱;但在平臺展示的資質認證欄,美團平臺核驗的商家資質卻是另一家與其不相干的公司的信息。 如今距離投訴已經過去兩個月了,在美團平臺上依然可以看到該家機構,且該商家被標註為「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資格」。
  • 完美日記攜手Troye Sivan 跨界傳遞「美不設限」品牌主張
    Troye Sivan身為一名享譽國際的歌手,備受關注的不僅是他出色的創作才華與動人的嗓音,更有他忠於自我表達不設限的人生態度。完美日記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美的探索,主張「美不設限」,通過打造「高品質、有創意、帶驚喜感」的產品,讓人人皆可輕鬆變美。
  • 鑫博淼遊戲,空間不設限,手遊有商機
    鑫博淼遊戲,空間不設限,手遊有商機。多元主題,款款玩不膩選擇遊戲平臺代理是需要深入平臺背後挖掘平臺的發展潛力,看看平臺背後所包含的遊戲項目能否引起消費者的興趣,而像鑫博淼遊戲就是這當中優質的品牌項目,它背後所包含的遊戲項目就比較豐富,豐富的遊戲項目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 美團禁用支付寶背後:支付大戰升級,本地生活市場「鹿死誰手」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隨著支付寶宣布將打造數字生活開放平臺、餓了麼改版升級、美團金融上線月付、美團買菜拓展至廣州等各項操作,雙方已在外賣、即時服務、生鮮電商、金融、支付等多領域開啟全面之戰。美團、餓了麼此番「支付之爭」,或只是阿里、美團雙方「打持久戰」的一個節點。
  • 背靠阿里巴巴家大業大的餓了麼為什麼始終打不敗美團
    背靠阿里巴巴家大業大的餓了麼為什麼始終打不敗美團都說網際網路大戰是燒錢大戰,是真金白銀的硬仗,這話不假,但是打仗不僅需要實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戰術,盲目的燒錢不僅打不敗對手,可能還會耗死自己,挑戰拼多多的淘集集就是前車之鑑。
  • 一年生產一百萬個外賣保溫箱 美團和餓了麼背後站著同一家1688上的...
    江蘇崑山的一個工廠裡,全自動機器24小時不停運轉著。這裡一天生產著3600個外賣保溫箱,大貨車每天下午守在廠房門口,在天黑之前,工人要裝上1000多個保溫箱,運往全國。餓了麼、美團的外賣箱,就是在這間廠房誕生的。
  • 餓了麼與美團外賣,開啟「頭盔大戰」較勁造型背後意味著什麼?
    點外賣嗎,美團還是餓了麼?作為外賣市場上的兩大巨頭,美團和餓了麼這次比上了「皮膚」。頭盔上的小小配飾,開啟了騎手的「皮膚大戰」。美團率先推出了袋鼠耳朵頭盔,看得出來騎手是非常喜歡了。接著,為了不讓自家騎手羨慕,餓了麼也出了竹蜻蜓頭盔,是哆啦A夢沒錯了。隨後,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頭盔上「長」滿了耳朵。然而,這場頭盔造型的對決畫風越來越不一樣了:美團外賣小哥在頭上裝了小黃鴨,餓了麼則走起了狂拽吊模式,頭戴雙角和髒辮。本以為美團會就此收手,沒想到又有美團外賣小哥擺出頭戴雉雞翎的齊天大聖,看看這造型,簡直是無人能比。
  • 抖音能讓美團不舒服,但算不上對手
    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表示,抖音快手在本地生活服務上的嘗試,算是一根針,或者是一根刺,會讓美團不舒服,但算不是對手。對於美團來說,目前的任務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抖音、快手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