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想想,美團這家公司真的太可怕了!
以前王興說過這麼一段話,美團是一家沒有邊界的公司,但凡和生活服務相關的東西,美團都能做,當時我就覺得王興也太過「狂妄」了吧?直到今天我才發現一個道理,全國400萬騎手就是王興手裡最大的底牌啊!
如何理解企業的護城河?企業的護城河可攻可守,對手打不進來的同時,自己還能抓住戰機出手,比如說美團為什麼打贏了外賣?成為了共享單車最後的贏家?就是因為美團400萬騎手太強勢了啊!
美團為什麼要做藥店?
有媒體爆料,美團的關聯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新增「美團專業藥房」商標,這意味著美團的藥房要來了。這是繼美團下沉「社區團購」之後的又一大戰役。
美團外賣是美團的核心盤,外賣做的是苦逼生意,賺錢能力太薄弱。但美團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其他領域賺錢,比如美團到店和未來的藥房。
美團之所以要做藥店,是因為用戶的購藥習慣正加速向線上轉變,你為什麼要叫外賣?還不是因為你懶,用戶的思維一旦形成,想擺脫都很難了,既然外賣可以網絡上叫,那麼同樣可以網絡上叫藥啊。
不僅如此,為適應市場變化,傳統藥店也正在積極主動擁抱線上化、數位化,這是美團做藥房的契機!
我之前就說過,不應該把美團看作一家送外賣的公司,這家公司幾乎是什麼都能送,美團主要提供的是大部分無差別服務,取勝的關鍵是能否做到服務好,價格便宜。
如何看待美團做藥店?
藥店連鎖這個賽道越來越擁擠,高瓴資本、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都擠進來了,連美團也申請了美團藥店,美團是個殺手級選手,不管他切入到什麼賽道,都會把原有的競爭對手擠走,依靠的是強有力的執行力和效率,靠網際網路思維降維打擊傳統企業,醫藥連鎖這個賽道有變成紅海的趨勢!
美團首先帶給藥店的便是巨大的流量。藥店上線後使得更多的用戶能夠發現到附近的藥店,加上美團的配送能力,這能為藥店提升銷量。
美團們藉助強大的流量優勢,掌握上遊的渠道,架空藥店,說白了就是來搶佔藥店的利潤!
網絡買藥靠譜嗎?
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我自己體驗了一下美團買藥,美團上商家基本是本地藥店,多數價格還是貴,但也有便宜的,這次買藥就找到便宜的,美團還補貼我5元,另外商家的庫存比較少,我買的是鼻炎藥,單價20-30一盒,一般商家庫存不到10盒,如果更多人上美團買藥,顯然商家的庫存沒法滿足需求。估計很多人還開始使用美團買藥!
個人認為,像一些普通感冒的藥,自身對藥性清楚的情況下,是可以選擇網絡買藥,但一些需要醫生診斷之後才能開的藥,那必須要去看醫生才可,年輕人不要「諱疾忌醫」哦!
寫在最後:美團買藥本質上還是外賣生意而已,對資本市場來說,缺乏想像力。
京東健康這樣的線上診療+藥品銷售配送的模式再加上這一代人的網購習慣才是真的對線下藥店威脅。
所以,美團想要給資本市場講好新故事,還得看「社區團購」這一仗的結果,不知道諸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