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可以成為名導演的「時光機」

2020-12-12 網易財經
  《太極旗飄揚》的韓國導演姜帝圭帶來的微電影《慕戀》。
  導演杜可風首次觸網拍攝的微電影《香港仝人教育》。
  導演舒淇改編自一部短片小說的微電影《海濱薄夢》。
  導演張元和他的第三部微電影《老闆,我愛你》。
  「筷子兄弟「成員、大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導演肖央。
  「筷子兄弟「成員、大電影《老男孩之猛龍過江》主演王太利。

早報記者 蔡曉瑋 發自香港

一個獨居的女子,一直等待著自己跨越了南北邊界線而未歸的第一任丈夫,年歲老去,而內心深處卻一直存續著那年送丈夫出門時的心情。這是昨天中午在香港首映的一部時長30分鐘的微電影《慕戀》,它的導演是曾經拍出過戰爭大片《太極旗飄揚》、《登陸之日》的韓國人姜帝圭。

張元拉著提琴,管虎舉著長長的收音器——這一次,這些知名導演飾演瘋人院裡的一群正在認真拍電影的瘋子。而最終醫生宣布,這些人「治不好了」。片尾,八個有力的黑體字鈍重地划過銀幕——「電影是需要瘋子的」。這是演員梁靜的導演處女作,幾分鐘的短片《治不好了》,值得一提的是,梁靜和演員張譯剛剛一起拍完一部由年輕導演何文超執導的微電影《盲鑽》。

昨天下午,優酷出品「2014大師微電影」首映發布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這已經是優酷連續第三年組織這項活動了。今年,由張元、姜帝圭、舒琪、杜可風四位著名電影人分別執導一部長度在30分鐘的微電影,這些電影即將於4月3日陸續上線,昨天上午,影片在香港進行了媒體首映,清新的《慕戀》是其中的一部。「短片不是年輕導演的專利,雖然,拍攝短片是他們通向成熟的必經之路。至少對於我來說,微電影或者說短片是讓我找到最初進入電影這行狀態的手法,是找回初心的一種方式。」姜帝圭對早報記者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微電影可以成為名導演們的「時光機」,讓他們輕鬆飛回最初。

而在連續做了3年大師微電影的同時,優酷副總裁盧夢溪也在發布會現場宣布,優酷在進行了5年的微電影青年導演扶植計劃之後,今年,將成立青年導演電影基金,用五年的時間資助10位導演完成30部作品。「電視劇的表演方式很放鬆,電影的表演方式又很有條條框框,微電影給我的感覺是既有框架,但也有充分的發揮空間。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年輕導演願意做微電影。微電影這種形式有利於市場的正常發展。」常常參演賺不了多少錢的微電影的演員張譯說。同時,五年前在網絡大火的微電影《老男孩》的大電影版《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將於今年6月登陸院線;曾經讓張譯在微電影《剎車》裡演出不同光芒的導演伍佰執導的大電影《脫軌時代》剛下檔不久,票房過5000萬元——微電影似乎也成為了年輕導演的磨刀石。

網絡拍片自由度「是無法解釋的」

這已經是張元第三次拍攝微電影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老闆,我愛你》。這是他自1995年的《東宮,西宮》以後,再次講述同性情感,用張元的話說,「同一個題材可以有不同的演繹方式」。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司機默默地愛上了自己的老闆,在一個老闆酒醉的夜晚,他終於忍不住跨上了老闆的身子。「現在生活裡愛老闆的特別多,老闆的力量看上去特別大。但是即便他的力量再大,到有一天司機把他睡了,這個關係就被打破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平等了。」一貫有些憤青的張元這樣解釋自己的這個最新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自始至終是沒有臺詞的,李泉飾演的老闆和呂聿來飾演的司機,始終只是用動作、表情來進行交流。對此,不同的參與者有不同的解釋。「最開始的時候,打算在泰國拍,我們設計了對白。但後來改在北京,那幾天天天霧霾,張不了口,索性就把臺詞刪了。」這是張元的說法。「我不是一個專業演員,說話自然越少越好,這是劇組遷就我。」這是李泉的解釋。而不可否認的是,這至少是在形式上向默片時代表達一種敬意。

已經多年不拍電影的舒琪這次拍的影片叫做《海濱薄夢》,是根據香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著名導演易文的一部短篇小說改編的,講述的是當時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主婦的欲望。這是他第一次拍短片,用的也都是業餘演員,唯一的專業演員、香港女星馮寶寶貢獻的只是聲音。「其實,我對微電影這種說法挺反感的。這其實就是電影短片。短片也是電影,但是和長片相比,它不那麼注重劇情,可以反映一種情緒。」舒琪說。在短片和長片的形式不同之外,在舒琪看來,兩者拍攝的目的也不盡相同,「現在很多的電影大片,都是為了成功而拍,為了名為了利,為了生存,到了最後,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工具和欲望,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電影了。而看似低於電影的微電影,純粹的動機是最為寶貴的。」

對於這一點,張元的話更為銳利:「影院的目前情況已經被一些並不愛電影的觀眾綁架了。但是我認為如果他們要做(大)電影就又是走回到老路上去了。」和影院相比,張元對於視頻網站的前景明顯抱有更大的期待,「點擊率這個概念是非常誘人的,年輕人現在都不看電視,都看網絡視頻。我們拍微電影也是給愛電影的觀眾提供觀看的渠道。」網絡拍片的自由度,用張元的話來說「是無法解釋的」,「實際上,我覺得任何東西都不應受到限制,但需要分級,這是最大的限制,因為很多影片並不適合年輕人去看。」

微電影的進階法則

五年前,一部由當時從事廣告業的筷子兄弟創作,兩人籌了一部分錢,優酷也出了一部分錢的電影《老男孩》火了,這也是優酷第一次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的項目之一。當時,優酷的股票順著微電影的聲勢水漲船高,賺得盆滿缽滿。五年後,該片的大電影版即將在今年6月登陸院線。從短片到長片,五年的時間並不算短。「從微電影到長片,還是有困難的。就好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學樣式,寫慣了散文的,突然要寫一部長篇小說,還有拍長片在電影技術層面也想得簡單了。」筷子兄弟之一、導演肖央說。雖然,和當年的小打小鬧相比,如今大電影的投資多了幾千萬元,不肯透露具體數目的肖央比喻說,投資增加的倍數就像電影大銀幕之於電腦屏幕。

年輕的女導演何文超在2012年的時候寫完了微電影《盲鑽》的電影劇本,遞到了優酷出品的負責人手上,「很快就通過了」。現在,這部由梁靜、張譯主演的微電影正在後期製作,據說已經被坎城選中,或許,她將成為第二個、文藝版的肖央。

五年來,優酷做了18部網劇,跟超過48個導演合作。他們拍攝的東西在優酷已經有超過20億的播放量。所有這十年買過票進電影院的觀眾總數加起來也沒有20億。在優酷總裁魏明看來,整個微電影產業已經形成一個發展的良好循環:「其實微電影是五年前在眾多的UGC這種模式之下才能出來的一些優質的內容作品,後來這些優質的苗子,通過青年導演扶持計劃,一步一步地茁壯成長。同時這當中的佼佼者能夠得到電影的投資,開始在大屏幕上展示他們真正的才華。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次把大電影的閉環做完,可能會有更多的大銀幕,可能又回到他們自己網際網路創作平臺裡面去。將來網際網路跟所謂的大屏幕之間會越來越模糊,從這個地方一直走了一圈回來,可能回到這個地方,但是可能更高一層,它是這麼螺旋式完成的,我們認為這是完成了一個閉環。」至於投入和回收、盈利方式的問題,魏明似乎並不擔心:「在網際網路的業務當中,有了流量有了觀眾,收入你根本不用擔心。廣告客戶和流量間的匹配度是天然的,所以你有了流量有了收視率,根本不會愁收入,這是第一。第二,一個業務你要看它的價值鏈的上下遊,這些流量的背後是足夠高品質的創作者,即價值鏈的源頭。你拿到了真正的上下遊,你真正讓所有的創作者,在你平臺上源源不斷貢獻優勢內容,廣告那點事,或者收入模型的那點事不用擔心。其實我們之所以走到現在,是基於基本功,我們提得少,提得少並不是沒有或者不關注,要先把這個源頭做好,中遊下遊水自然會流下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事實上,去年,優酷已經開始實施付費收看模式,已經得到了數百萬元的直接收入,雖然這和去年中國過200億元的總票房不能比,但「每一個一億都是由每一個一百萬累計而來的」。

然而,無可否認,在微電影甚至網絡劇的創作中也不乏粗糙低俗的作品。「媚俗的作品有媚俗的消費市場,高雅的作品有高雅的消費市場。做網際網路的人,心裡頭一定要足夠大,你才撐得住你所做的這個行業,你就得兼收並蓄,什麼都能夠接受,什麼都能聽得進去,什麼都能看得下去。當然做媒體的那一點點情懷是說,聽得下去看得下去的時候,你給不同的人他想要的視角,這就是媒體加平臺。」魏明說。

「媚俗的作品有媚俗的消費市場,高雅的作品有高雅的消費市場。做網際網路的人,心裡頭一定要足夠大,你才撐得住你所做的這個行業,你就得兼收並蓄,什麼都能夠接受,什麼都能聽得進去,什麼都能看得下去。當然做媒體的那一點點情懷是說,聽得下去看得下去的時候,你給不同的人他想要的視角,這就是媒體加平臺。」

—— 優酷總裁 魏明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雲南青少年微電影大賽落幕 啟動青年導演扶持計劃
    ,雲南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啟動儀式同期舉行。《姍姍的海》、《希望樹》、《媽九》、《愛就在身邊》等23部作品從參賽的近200部作品中脫穎而出,分獲大賽最佳劇本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等獎項。  「向上向善·大美至滇」2015雲南青少年微電影大賽由共青團雲南省委和1905電影網主辦,2015年7月上旬啟動,分為徵集、評選、頒獎三個階段。
  • 西安大學生開拍校園微電影 試水導演夢
    一個簡單的劇本、一部普通的單反,幾個志同道合的追夢人,湊到一起,就是一段青春,就是一部校園微電影。近日,校園微電影在人人網上瘋傳,各大高校學生都通過拍微電影、MV等形式曬校園美景,記錄青春印跡。這句富有詩意的語言出自於西安體育學院學生王明磊的微電影作品《可以說的秘密》。  《可以說的秘密》這部微電影描述了一個處在迷茫和浮躁狀態中的大學生成長蛻變的過程。他正當青春年華,卻自甘墮落,整天在逃課、遊戲中打發大學時光;在命運的巧妙安排下,他偶遇到一位心儀的女子七裡香;追求校園愛情的一次告白,也影響了他日後的生活。
  • 這裡走出「藥神」導演文牧野,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全國徵集作品
    這裡走出「藥神」導演文牧野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緣起於山東省電影家協會2006年舉辦的面向全國的「山東DV大賽」,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是全省微電影藝術領域的專業權威賽事,作為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該項大賽自2008年起每年舉辦一屆,被廣大青年譽為「青春的舞臺,影像的盛宴」。
  • 導演郭寶昌侃微電影:小製作背後要有「大精神」
    新華社上海1月27日專電(記者許曉青)「別看微電影什麼都小,小投入、小製作、小故事,它的背後其實蘊含了『大精神』,我們也應當為微電影注入『大精神』。」曾導演《大宅門》等影視作品的導演郭寶昌近日在上海接受專訪時說。
  • 張藝謀導演團隊微電影《謝謝你》發布
    時光網訊 2020年2月3日,由張藝謀團隊導演的豎屏美學系列微電影第四輯《謝謝你》上線,該系列至此完美收官,豎屏的概念隨著四支微電影的廣泛傳播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豎屏的內容呈現形式得到進一步豐富。  系列微電影中的四個故事,分別講述愛情、親情、友情及感恩之情四大主題,故事篇幅簡短,情節簡單,加在一起,卻是人類情感的集中體現。  本次發布的第四輯,講述的是最後一條感情線:感恩之情。整條短片圍繞一扇玻璃窗展開,白領在窗內,吹著空調,侍弄花草,悠然自得。工人在窗外,吹著冷風,吃著乾糧,與室內的安逸形成鮮明的對比。
  • 大學生當導演 拍抗疫微電影
    近日,由五桂山龍塘股聯社發起、本村大學生劉旭昊導演、龍塘村工作人員以及村民志願者本色出演的抗疫微電影《守護行動》新鮮出爐。這部時長約5分鐘的影片以最樸實的方式記錄下了龍塘村抗疫一線最真實的一面,為曾經或仍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 微電影導演李龍國強在西安悅豪酒店離職
    李龍國強李龍國強,本名:李國強,1998年11月28日生於陝西西安,2015年畢業於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微電影導演、舞臺劇演員,代表作品《咔恩》、《小強奇葩記》等。娛樂明星:微電影導演李龍國強昨日登愛奇藝熱搜TOP2
  • 疼暖系「回家」微電影 導演周格泰誠意之作
    春節前夕,一個從春運回家主題延伸的微電影《愛,從未離開》在微博、朋友圈被廣泛刷屏。    導演周格泰素有「劇情MV大師」之稱,曾執導電影《五月一號》(內地稱《17歲》),MV作品如《領悟》、《勇氣》、《煎熬》等,在臺灣的導演界內有重大的影響力。
  • 公益微電影《生命,如果可以重來》發布
    惠州日報訊 (記者駱國紅)昨日上午,公益微電影《生命,如果可以重來》發布暨暑期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宣傳活動在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產業基地舉行。接下來,該微電影將在惠州發布、惠州頭條APP、今日惠州網等多個權威媒體平臺與觀眾見面。
  • 天津這個社區拍了自己的微電影,導演竟然是……
    」在王大爺的帶領下,這支最初由10名老志願者組成的指路小分隊,現在已經發展到了20多人。王大爺以一顆樸實無華的愛心,書寫著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繹著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因為他曾經在社區導演拍攝了兩部微電影。夏鵬漢退休前曾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有過劇本創作、拍攝影片的經驗。退休後,老人逐漸有了拍微電影的想法。夏大爺告訴記者:「2014年社區被評為美麗社區,既然是美麗社區,得有一個內容給大家看啊,什麼是美麗社區,從那時我就琢磨一個事情,怎麼把美麗社區反映出去。
  • 新片放眼瞧│著名導演王坪談微電影:電影處女作定位不能低
    第十三屆(中國)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目前正面向全國公開徵集參賽作品。著名導演王坪5月6日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為參賽者支招。作為國內知名導演,王坪導演曾執導《孔繁森》《金婚》《沂蒙六姐妹》等重要華語電影,目前擔任山東藝術學院電影學院院長,也曾受邀擔任多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的評委,對當下青年微電影創作的現狀非常熟悉。
  • 豆瓣7.0《時光機》,了解納瓦彭「斷舍離」背後的極簡主義
    論娛樂說到「斷舍離」這個話題,很多觀眾會想到去年電影界熱議的泰國電影《時光機》。這部電影在播出前受到了許多年輕觀眾的追捧,從什麼時候起「斷舍離」成為年輕一代所追求的人生哲學。導演納瓦彭·Tanjung guatanaly關注這一現象,他以「斷舍離」為針線,將親情、友情、愛情等人文關懷緊密地縫合起來,並從主人公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獨特的情感觀。
  • 環保微電影怎麼拍?鞏漢林主演英寧導演潘長江隨叫隨到
    這些時長20分鐘的影片匯集了《東北一家人》的導演、飛天獎獲得者英寧,多次登上春晚的小品演員鞏漢林等一幹娛樂圈大腕。「我們的經費有限,大部分都用在器材和場景的租借上,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是公益參與的。」系列微電影的執行製片人、環保部宣教中心音像室主任蒙發俊對澎湃新聞說。
  • 微電影《一個桶》:手機拍攝微電影,是噱頭還是手機拍攝的引領
    2019年1月25號,蘋果公司發布了當年的賀歲微電影《一個桶》,和前一年的賀歲微電影《三分鐘》一樣,蘋果公司依舊採用了知名導演加使用蘋果手機拍攝,這樣的微電影製作方式。微電影《一個桶》主打親情。親情的主題選擇,在春節前這樣一個闔家團圓的時間段,十分討喜。
  • 兒童素質教育系列微電影《小小戰狼之以愛之名》濱州開機
    今日,兒童素質教育系列微電影《小小戰狼之以愛之名》在山東濱州博興舉辦開機儀式。並得到了博興農村商業銀行、博興青少年健康成長發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以愛之名》是電影《小小戰狼》108部素質教育系列微電影第一部。
  • 畢業照創意拍攝姿勢 2018畢業微電影拍攝收費多少怎麼拍
    福建日報記者 遊慶輝 攝日前,記者在福州錢塘小學內,見到兩個班級在各自拍攝畢業微電影,校園操場為畫板,孩子們擺出班級數字、圖形;體育場內,進行各項體育運動;校園臺階上,集體拋博士帽;班級中,向老師獻上感恩鮮花……影視公司的導演指導著孩子投入每個場景,攝影師操作無人機或相機記錄下同學情、師生情的一幀幀影像。
  • 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微電影打破了傳統電影創作中草根與精英的界限,降低了影像藝術創作的門檻,使得無數多元文化背景的影視愛好者成為電影產業的新生力量;微電影還契合了移動互聯技術帶來的自媒體傳播時代的變革,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平臺隨時隨地觀看、分享電影。  微電影的文化內涵是促使我們對其進行關注並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校園「闖王」的微電影夢 中國西部國際電影節昌大學子微電影斬獲佳績
    2014年7月23日上午10點,青海西寧的「第三屆西部國際電影節」頒獎盛典上來自影視界和學界數百名代表都屏息凝神聆聽頒獎嘉賓宣讀獲獎名單: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上海電視臺……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臺灣大學……南昌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影視傳播系的參賽作品《左岸林夕》和《a taste of love》從來自海內外
  • 港者時光機:邁步向前 林子祥
    有任何疑問可以在留言處提出,機長絕對會回復!只想有人同我一起趕路你有拼勁繼續跑我有意志繼續追追上前與你邁步但故事真的太普通了,經不起時光的考驗,此時可以說是新藝城的成長期,之前已經有《鬼馬智多星》,《最佳拍檔》等珠玉在前,而這部戲也延續了《鬼馬智多星》的林子祥和泰迪羅賓的組合,由偵探x警探變成警探x小賊,但這次的火花真的只是一般,倒是鍾楚紅飾演的清純盲女成為了電影的亮色。
  • 中國微電影大典工作歷程簡介
    中國微電影大典致力於支持鼓勵全國微電影創作,研究和引導微電影行業發展,表彰微電影優秀作品和創作人才,大力支持各地政府和企業發展文化事業和旅遊產業,助力地方發展和經濟騰飛。舉辦了多次微電影發展論壇,為全國微電影創作和發展研討把脈,提出了《全民電影計劃》,大典被載入《中國電影藍皮書》《中國電影白皮書》。大典成功舉辦了五屆"金蜂鳥杯"微電影頒獎典禮,表彰了一些優秀微電影作品和創作人才,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電影人才捧著"金蜂鳥杯″成長為耀眼的明星、名導演、名製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