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壽命」怎麼說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預期壽命」怎麼說

[ 2007-02-13 16:08 ]

到205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以達到85歲,這是日前由中科院提出的未來幾十年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之一。專家們同時指出,到205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將從現在的8.2年提升到14年以上。

請看外電相關報導: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will jump 13 years to 85 years and all households will be lifted out of poverty by the middle of the century, Chinese academics forecast in a report.

The number of years a Chinese child spends in school will almost double to 14 years and an increasingly affluent population will spend a far smaller proportion of their income on food.

報導中的「average life expectancy」指的是「人均預期壽命」。「Expectancy」是動詞「expect」(期望,預計)相應的名詞形式,可用來形容「期望的狀態、被期望物、預期數額」。顯然, 「life expectancy」(預期壽命)取其第三種意思「預期數額」,如:damage expectancy(估計損失)。

此外,若不想強調「預期」,「壽命」也可用「life span」來表達,如:A pair of tights has the lifespan of a mayfly.(緊身襪褲的使用壽命極短。)

(英語點津陳蓓編輯)

 

 

 

 

相關焦點

  • 實用英語口語:「預期壽命」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預期壽命」怎麼說 2007-02-13 16:52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1/10萬、8.1‰、10.7‰降至17.8/10萬、5.6‰、7.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國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 人類壽命或觸上限 最高預期壽命曲線「天花板」
    人類壽命或觸上限 最高預期壽命曲線「天花板」時間:2016-12-02 23:02   來源:舜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壽命或觸上限 最高預期壽命曲線天花板 有不少針對長壽地區,比如日本、荷蘭等地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可能是長壽因子表達高,或者衰老因子表達低,最終呈現地區性的壽命延長
  • 澳大利亞人預期壽命增加 運動和歡笑是主因
    中新網8月17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預期壽命是人口健康和幸福的衡量標準。在調查了18個發達國家2010年至2016年的人均壽命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近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澳人的預期壽命在增加,相反,英國人、美國人以及其他幾個國家民眾的預期壽命減少。日本人均壽命最長。專家認為,澳洲的醫療服務普及以及澳人熱愛戶外運動是長壽的原因。
  • 法媒: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能將超過美國
    法國Atlantico新聞網1月6日文章,原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或將超過美國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負責人羅伯特·安德森的假設,2020年因為暴發新冠疫情,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會下降2至3歲,可能被中國超越(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美國為78.8歲,中國為77.3歲——編者注)。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時間:2020-10-28 18: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我國人均壽命4年提高1歲】記者從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的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上獲悉,我國人均壽命4年提高了1歲。
  • 雲南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中國雲南省委召開《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壽命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有4所三級綜合醫院進入全國100強,2所專科醫院進入全國同類別前10名,三級公立醫院整體績效排在全國第18位;縣級公立綜合醫院達到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的數量從0所增加到106所,位列全國第8位;縣域內就診率提高至89.45%;全省孕產婦死亡率14.47/10萬,嬰兒死亡率5.07‰,優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
  • 日本人均壽命創新高怎麼回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計算方法
    共同社報導,日本女性人均預期壽命1984年首次超過80歲,1985年至2010年連續26年保持世界第一;男性人均預期壽命1971年超過70歲,2013年首次超過80歲。     延伸閱讀:     2018中國人均預期壽命中國人均預期壽命變化有多大?
  • 每日一詞∣人均預期壽命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人均預期壽命,指某年某地區新出生的嬰兒預期存活的平均年數。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指標。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是影響人均預期壽命的重要因素。
  • 研究:英格蘭和威爾斯人口預期壽命縮短2個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路透社3月1日報導,有研究表明,2018年初,英格蘭和威爾斯的65歲人群,無論男女,平均預期壽命比去年縮短2個月。該數據由英國精算師協會(IFoA)密切監管的連續死亡率調查項目(CMI)提供。
  • PNAS:收入流動性對不同階層預期壽命測量的作用 | 唧唧堂論文解析
    很多研究發現個體的預期壽命與收入正相關,即收入分配頂層的人比底層的人壽命長。最近一項針對US人口的研究發現,40歲時處於收入分配頂層的人預期壽命比底層的人多15年。不過傳統的預期壽命算法存在一些問題,即沒有考慮收入流動性。
  • 2020年廣東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
    (原標題:2020年廣東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
  • 「工作年齡段」人群死亡率增加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下降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7日電(記者周舟)發表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均預期壽命近年來持續下降,25歲到64歲間的「工作年齡段」人群死亡率增加是主要原因。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死亡率資料庫以及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結果發現,美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59年的69.9歲增加到2014年的78.9歲,但隨後連續3年下降,2017年下降到78.6歲。研究人員表示,人均預期壽命降低與美國25歲至64歲人群全因死亡率上升有關。
  • 科學家發明「死亡計算器」,快來測測你的預期壽命
    這個名為「我的壽命」的計算器顯示了各種醫療和生活方式因素對預期壽命的影響。在我們最近的預期壽命分析中,我們對11萬在1990年至2000年期間達到60歲的健康人群進行了25年的跟蹤調查,每六個月更新一次他們的健康狀況。我們的分析結果根據年齡、性別和郵編將648種不同風險狀況轉化為預期壽命。我們研究的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BMI、10年內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吸菸狀況和服用他汀類藥物。」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據聯合國6月17日發布《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的報告顯示,全球人口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64.2歲增至2019年的72.6歲,2050年有望增至77.1歲。可以看出,朝鮮目前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接近世界平均值。
  • 中國這9個地區人均預期壽命邁入80歲,其中最高的是……
    到2030年,人均期望壽命邁入80歲梯隊的地區將從2015年的3個增加到9個,分別是上海、北京、天津、遼寧、吉林、江蘇、海南、福建、重慶。其中上海最高,其徵求意見稿提出不低於84歲。公布了這一指標的其它16個地區,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則都超過了75歲,而且僅青海和甘肅低於79歲。人均期望壽命在人口統計學上通常用來反映一個地區社會生活質量的高低。
  • 湖南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77.1歲
    受益於此,到2019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1歲,比2018年的全省人均預期壽命76.7歲,增長了4個月,居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  「十三五」以來,湖南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明顯。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全面落實,185家醫院開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在101家醫院開展了薪酬制度改革試點,全省公立醫院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重達38.36%。
  • 壽命長短,量量身高體重或知曉,超過此範圍,預期壽命縮短三四年
    俗語說「腰圍越大壽命越短」,難道壽命還和體重有關聯嗎?長壽和很多因素有關係,其中一點就是肥胖,肥胖不管對於疾病還是癌症、長壽都是有一定影響的,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隨著年紀的逐漸增長都已經開始注重身體的健康問題,每天進行散步、打太極等運動方式。
  • 2017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6.7歲
    然而,人壽命有限,能夠活到70是很少的。醫療健康是民生大事,如今,人生七十不稀奇,截至2017年統計,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7歲,這是記者從24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的數據。財政部部長劉昆受國務院委託,向常委會報告國家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
  • 人均預期壽命77.3歲:我國主要健康指標居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比2015年提高0.96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見證了「十三五」時期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提升。人均預期壽命,指某年某地區新出生的嬰兒預期存活的平均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