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親愛的自己#
文/藍鳳凰
作為劉詩詩暌別已久的復出之作,《親愛的自己》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口碑滑落。從主角演技到配角支線再到劇情設置,這部劇給人的感覺始終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發力點。
作為一部都市劇,《親愛的自己》是想通過還原現實中的種種痛點,引發觀眾的集體共鳴。
但是與其他珠玉在前的電視劇相比,這部劇無論是對痛點的挖掘,還是劇中給出的解決方法,都令人感覺脫離現實。
01主打真實,卻落入懸浮的套路
這幾年的都市劇開始走接地氣路線,過去主角坐前臺背高奢包住大平層的設定已經不多見,「社畜」開始成為都市劇中的主角。
《親愛的自己》也一樣,要從真實的職場入手,來撬動觀眾的心。
但該劇一開播,就令人覺得脫離現實。
劉詩詩飾演的女主被詬病,被認為與其演技有關,其實還是角色本身出了問題。
女主為了籤單衝進男洗手間並反鎖大門要求客戶給十分鐘時間進行闡述,在現實中客戶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迅速逃進隔間並報警。
但在這部劇中,女主竟然成功說服客戶籤單,稍微有些職場經驗的人都該知道這段劇情有多脫離現實。
然而在女主較為正常地處理日常工作時,劉詩詩的演技便沒有違和感,因此問題還是出在角色設定上。
更讓人迷惑的,是闞清子飾演的女二張芝芝。
雖然張芝芝的婆媳關係、喪偶式育兒等劇情刻畫得較為真實,但是最近幾集中張芝芝送孩子進貴族幼兒園的劇情又讓人感覺到劇情不知所云。
劇中月入僅2萬且可能有二胎計劃的張芝芝一家,決心將孩子送進貴族幼兒園。在孩子成功就讀幼兒園後,又要和其他家長攀關係。
有沒有點《三十而已》中顧佳努力鑽進太太圈的意思?
但顧佳努力躋身太太圈是為了家中煙花公司的訂單,張芝芝攀關係的動力只是為了孩子。
不少觀眾表示,張芝芝與有錢家長攀關係對自己和老公的未來發展都沒有幫助,僅僅是為了孩子的話,不足以作為她這樣做的動機。
總之,有了《三十而已》的成功先例,不少劇集開始著墨刻畫所謂的「上流階層」,但起碼要理清角色之間的利益關係及邏輯,再開始講故事才能說服觀眾。
02劇情平淡,爽感不足
讓人詬病的另一點在於,與《三十而已》相比,《親愛的自己》在劇情設定上面顯然要比前者要更偏向於「爽文」路線,但是這種「爽」的力度又不夠,不免令觀眾覺得有些擰巴。
還是張芝芝這個角色,為了擠進另一圈層砸錢買豪車,為了充面子不惜借高利貸。
劇情發展到這裡,還是與現實頗為貼近的,現實中也不乏這類因為虛榮打腫臉充胖子的人。
但很快,劇中出現了好姐妹不僅幫張芝芝付款而且還不用還錢的戲碼。
這就讓人感到很迷惑了。
且不說高利貸的利息計算方式與普通貸款相去甚遠,即使單說買豪車的錢,似乎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張芝芝在劇中的設定屬於「三無」,即沒背景、沒情商、也沒多少職業前途,這樣的角色能夠有這麼一個大手筆的閨蜜,著實有些說不通。
有網友表示,如果劇集想走「爽文」路線,那不如全劇怎麼誇張怎麼來,全程懸浮倒也能讓人感受到一種不真實的爽感。
這些年來,許多韓劇,尤其是都市劇背景的韓劇,都走這種懸浮不真實的爽文路線,收視情況也很不錯。
03都市劇的尺度,究竟該如何把握?
從《親愛的自己》口碑滑落不難看出,如今的觀眾已經不滿足於演員是某某某就好,而是對劇情以及劇中的內在邏輯都有一定的要求。
都市劇作為這幾年的熱門劇集,比起過去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細分,如針對主角的行業、職業日常等。
但另一方面,編劇在解決一些劇中人物面對的難題時,往往不願意抽絲剝繭式地細緻刻畫,而是乾脆以「開金手指」的方式偷懶。
這就導致明明是都市劇,卻總給人一種不切合實際的懸浮感。
都市劇的尺度把握,歸根結底考驗的還是編劇的功底。
當然與過去相比,都市劇還是有進步與改善的。只是《親愛的自己》播出在《三十而已》之後,有了前者的珠玉在前,自然也會顯得後者懸浮且不真實。
《親愛的自己》算是個都市劇的編劇們上了一課,在真實與懸浮中如何取捨,是決定劇集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兩邊都想討好,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各方都不滿意。
你們覺得《親愛的自己》好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