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8個月大的小可可(化名)在海口市中醫院小兒推拿診室做治療。小可可一出生就是「歪脖子」,一邊臉大,一邊臉小,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患上了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
「小兒斜頸的發生,可能是媽媽懷孕時羊水少、胎位不正、臍帶繞頸、孕期活動少、產傷等原因造成。」海口市中醫院主治醫師周媛介紹,先天性肌性斜頸不僅僅是一種症狀,也是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一側頸部肌群的發育不良或攣縮,導致患兒頭歪向患側,臉轉向健側。
對嬰兒來說,用小兒推拿的辦法治療斜頸是好選擇,但是小兒推拿治療斜頸是有時間要求的,「越早越好,最佳年齡在1歲以內,我們接診最早的是剛滿月的嬰兒,用推拿治療十幾天就好了。但是也碰到過7歲才來治療的孩子,由於長期斜頸,已經沒有辦法用推拿治療,只能手術治療。」周媛說,若發現和治療早,90%以上的小兒斜頸可以治癒。
小兒推拿不僅能治療小兒斜頸,也是治療小兒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手段,對減少抗生素濫用、保障嬰幼兒健康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小兒推拿正式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我省三甲中醫院從2017年以來都努力提高小兒推拿水平,擴大小兒推拿應用範圍。」周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