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08 法制網

為了進一步規範執行和解,維護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執行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自願協商達成和解協議,依法變更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義務主體、履行標的、期限、地點和方式等內容。

和解協議一般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條 和解協議達成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執行:

(一)各方當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的;

(二)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和解協議,其他當事人予以認可的;

(三)當事人達成口頭和解協議,執行人員將和解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各方當事人籤名或者蓋章的。

第三條 中止執行後,申請執行人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四條 委託代理人代為執行和解,應當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第五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並向人民法院提交變更後的協議,或者由執行人員將變更後的內容記入筆錄,並由各方當事人籤名或者蓋章。

第六條 當事人達成以物抵債執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據該協議作出以物抵債裁定。

第七條 執行和解協議履行過程中,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情形的,債務人可以依法向有關機構申請提存;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給付金錢的,債務人也可以向執行法院申請提存。

第八條 執行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的,人民法院作執行結案處理。

第九條 被執行人一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也可以就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條 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期間的規定。

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恢復執行期間自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第十一條 申請執行人以被執行人一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為由申請恢復執行,人民法院經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復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恢復執行:

(一)執行和解協議履行完畢後申請恢復執行的;

(二)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

(四)其他不符合恢復執行條件的情形。

第十二條 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認為恢復執行或者不予恢復執行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

第十三條 恢復執行後,對申請執行人就履行執行和解協議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申請執行人就履行執行和解協議提起訴訟,執行法院受理後,可以裁定終結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自動轉為訴訟中的保全措施。

第十五條 執行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申請執行人因被執行人遲延履行、瑕疵履行遭受損害的,可以向執行法院另行提起訴訟。

第十六條 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認為執行和解協議無效或者應予撤銷的,可以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執行和解協議被確認無效或者撤銷後,申請執行人可以據此申請恢復執行。

被執行人以執行和解協議無效或者應予撤銷為由提起訴訟的,不影響申請執行人申請恢復執行。

第十七條 恢復執行後,執行和解協議已經履行部分應當依法扣除。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認為人民法院的扣除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

第十八條 執行和解協議中約定擔保條款,且擔保人向人民法院承諾在被執行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時自願接受直接強制執行的,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後,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申請及擔保條款的約定,直接裁定執行擔保財產或者保證人的財產。

第十九條 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根據當事人自行達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協議,或者一方當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當事人不予認可的和解協議,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的,裁定終結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執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裁定中止執行;

(四)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裁定駁回異議;

(五)和解協議不成立、未生效或者無效的,裁定駁回異議。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本規定施行前本院公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編輯:李金鳳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3)執行的標的物市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證債權文書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證債權文書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2018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3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釋〔2018〕18號 為了進一步規範人民法院辦理公證債權文書執行案件,確保公證債權文書依法執行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理解...
    自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民事訴訟法》以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有關民事案件財產保全、強制執行的司法解釋及規範性文件有近50件之多。其中,2016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在實踐中的應用頻度、涉及的範圍和適用中問題的難度都比較突出。
  • 圖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證券市場實際和審判實踐需要,制定《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若干規定為人民法院審理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案件提供具體操作指引,同時也便利投資者提起和參加訴訟。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16年10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9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11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16年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96次會議通過,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為依法保護當事人、利害關係人的合法權益,規範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
  • 高法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 高法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李國光說證據規定體現了依法保護弱者追求實質上法律平等的精神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十八件執行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扣押鐵路運輸貨物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十八件執行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扣押鐵路運輸貨物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十八件執行類司法解釋的決定》已於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
  • 最高法出臺執行和解、執行擔保和仲裁裁決執行三個司法解釋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於子茹)最高法23日發布《關於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執行擔保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於人民法院辦理仲裁裁決執行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三個司法解釋,將於3月1日開始施行。
  • ...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三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範圍:   (一)不予受理;   (二)駁回起訴;   (三)管轄異議;   (四)終結訴訟;   (五)中止訴訟;
  • 最新: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發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文號】法釋〔1998〕15號,法釋〔2020〕21號修改,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保證在執行程序中正確適用法律,及時有效地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實踐經驗,現對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作如下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2014年修正) 時間:2015-05-05 來源: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20年7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7月31日起施行。
  • 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發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文號】法釋〔1998〕15號,法釋〔2020〕21號修改,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保證在執行程序中正確適用法律,及時有效地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實踐經驗,現對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執行機構及其職責  1.人民法院根據需要,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設立執行機構,專門負責執行工作。
  • 專業視點 | 執行和解相關法律問題小析
    可向人民法院提交達成和解協議的文件名稱並說明不備案的理由,最好標註文件編號,形成對應關係,達到備案效果。(參見: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執監273號)三、救濟之途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認為執行和解協議無效或者應予撤銷的,可以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問題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程序中多個債權人參與分配問題的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船員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船員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3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9月29日起施行)法釋〔2020〕1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船員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20年6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0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29日起施行。
  • 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發布時間:2018-07-31 16:10:21 列印 字號: 大 | 中 | 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14年12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8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
  • 最高法發布: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6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第1691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 審判委員會第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