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粵菜,能否抓住新機遇?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紅餐網」(ID:hongcan18),作者 周洪楚,36氪經授權發布。

自主席親自點讚潮汕菜後,關於潮汕菜風口、潮汕菜火了的文章屢見報端。而粵菜這些年的發展情況也被大家重新關注。

這些年,粵菜市場到底怎麼樣?粵菜品牌的發展又如何呢?粵菜企業能否乘著這陣東風迎來新發展?

「潮州菜還是好吃的,在全國都風行,在國際上也是最好的中華料理。」日前,主席親自點讚潮州菜後,潮州菜是否迎來走出去的新機遇,成了餐飲界熱議的話題。與此同時,潮汕菜背後的粵菜如何走向全國,也成為討論的焦點。

紅餐網(ID:hongcan18)注意到,近幾年,粵菜的發展仍然火熱,在大本營廣東,一批粵菜品牌的發展更是蒸蒸日上。然而,在省外其他地區,卻鮮少見到這些品牌的身影。怎麼回事?

全國9萬家門店,火熱的粵菜江湖

粵菜即廣東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由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組成。

過去,粵菜以其昂貴的食材、精細的做工和擺盤,被稱作全國高檔餐飲之首,一直備受海內外消費者歡迎。

雖然在「國八條」後,高端餐廳受挫,高端粵菜也受到了一定衝擊,但粵菜也因此迎來了新一輪的變革機遇,從高端轉向平民化發展。據中國粵菜產業報告(2017)顯示,全國範圍內就有有9萬家粵菜餐廳。

而在粵菜大本營廣東,粵菜的發展更是活躍。

據紅餐網了解,上百年來,廣東這片沃土早已孕育出了一大批味道正宗、堅守匠心、追求本味,且備受大眾喜愛的粵菜老字號,比如蓮香樓、廣州酒家、北園酒家、陶陶居、泮溪酒家、太平館、白天鵝賓館、半島酒家等,是廣州市民宴請親朋好友,海內外美食老饕、各地遊客們尋覓廣東正宗粵菜的首選之地。

除了老字號外,以炳勝、惠食佳、澳門街、鵝公村等為代表的一批中堅粵菜品牌也廣受食客的喜愛。

△圖片來自炳勝集團公眾號

近幾年,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廣東省內的粵菜品牌更是表現活躍:

始建於1935年的廣州酒家上市,順利躋身A股市場;

具有100多年歷史的陶陶居開設分店,並且一改人們對於老字號「老舊、傳統」的影響,從產品的內容包裝和傳播方式做改變,朝年輕化、時尚化、新國潮的方向發力;

點都德旗下的畢德寮、德小館,炳勝旗下的小炳勝,開飯餐廳、后街唐廚、客語等一批裝修風格更時尚、定價更大眾化的粵菜潮牌崛起並逐漸發展壯大。

此外,一些粵菜品牌也依靠一些單品、爆品走了出來。

比如來自潮汕派的牛肉火鍋、滷鵝,就湧現出陳記順和、八合裏海記、海銀海記、物只滷鵝、陳鵬鵬潮汕菜等品牌。

△ 攝自紅餐網

除此之外,茶餐廳、雞煲、豬肚雞等品類也出現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如大龍鳳榴槤雞煲、表哥、表叔茶餐廳、淼鑫豬肚雞等。

而一些傳統的品類,如燒臘燒味、腸粉等也通過一些品牌的改革創新,在廣東的大街小巷煥發出新活力,逐漸向品牌連鎖化方向發展。

中國粵菜產業報告(2017)顯示,燒臘燒味全國門店數多達萬家,茶餐廳有近8000家,就連小小的腸粉,也有7000多家。

粵菜品牌在省外的探索

這些年,粵菜餐飲品牌也在尋求往外發展。

紅餐網(ID:hongcan18)發現,這幾年已經有部分原本深耕廣東市場的粵菜品牌開始走出廣東,去省外城市拓店。

比如在廣州荔灣以大排檔起家的惠食佳,2013年便成功打入了上海的高端餐飲市場,目前包括惠食佳、惠食佳·朱雀茶室、惠食佳·名豪·宴會廳在內,省外門店共開設了8家門店;

百年老字號陶陶居2016年起開始進軍省外市場,目前為止,陶陶居在廈門、上海兩地開設出3家分店;

圖片來自陶陶居

2018年把省外首店開在上海的點都德,目前省外門店已經有10餘家,門店遍布了上海、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

此外,還有一些主打廣式茶點、廣式粥品、潮汕牛肉火鍋、港式火鍋的品牌,也在慢慢輻射在其他城市。

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和那些動輒一年開店數百家的川湘菜系品牌不同,粵菜品牌在省外開店,大多都是抱著試水或者謹慎的態度開幾家店,擴張的速度並不算快,並且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粵菜品牌的大本營依然還在廣東地區。

《2017中國粵菜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10 月,全國粵菜系門店總體量達到9萬多家,但半數粵菜門店都是聚集在發源地廣東,門店數量約4.6萬家,佔比近50%。其中廣州擁有粵菜門店近12000家,數量居全國第一,佔了全國粵菜近八分之一的份額。

△數據來自2017中國粵菜產業發展報告

「粵內」領跑,「粵外」失速,這是為何?

為什麼粵菜品牌難以走出廣東?這個問題,業內討論了10餘年。

2009年,羊城晚報一篇《粵菜館擴張和連鎖遭遇困境,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的報導裡面嘗試給出答案:對食材要求高、工序複雜製作難、人才短缺制約擴張……

在紅餐網看來,如今國內的物流越來越發達,食材的供應或許不再是限制粵菜品牌在省外擴張的最主要難題。人才、粵菜人的思維等問題卻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01 人才斷檔

粵菜大多追求現炒現制,講究鑊氣,這是一種苛刻的技術標準。而且做工追求精細,煎、炸、燜、煮、焗……光烹調方式就有21種之多,對廚師的技藝要求非常高,這是中央工廠無法替代的。

因此,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粵廚難度就很大,必須從最初級的學徒做起,短則三五年,長則需要十餘年。而且這個過程十分辛苦,不是真心熱愛或者能吃苦耐勞的人都難以堅持。

「現在收入渠道多樣,即便是老師傅願意花心思教,但是願意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年輕人已經不多。」一位在廣州某酒樓從事了將近30年的粵菜老師傅告訴紅餐網。

加上,省外的一些酒樓也會熱衷於在廣東省內挖掘粵菜大廚去坐鎮,這些年粵菜大廚往外走的現象很多,省內人才流失也導致了粵菜廚師的斷層。

廣州某知名粵菜館老闆表示,自己三年內換了四個主廚,這在業內並不是新鮮事。即使是有著「廚出鳳城」之稱的廚師之鄉順德,這些年雖然大力發展廚師培訓學校培養人才,但是進到企業依然需要經過實踐的考驗才能真正獨當一面,這些都是需要過程的。

△圖片來自陶陶居

據了解,如今一些老字號茶樓,最好的點心仍然是依靠年邁的老師傅,甚至返聘一些已經退休的廚師來完成的。比如陶陶居,為了保證品質,在開設第二家分店時,不惜花重金從香港聘請大廚。後來進軍上海市場,更是花費大成本,將9成後廚技術力量和服務團隊調配至上海。

02 保守務實的思維局限

除了食材供應鏈、人才培養等必須要攻克的難關外,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認為,粵菜要走出去,最關鍵是要改變思路。

「大多數粵菜館都是家族式的經營模式,他們大都比較保守務實,堅持做好本土,基本不考慮對外擴張,開連鎖店。」陳洪波直言。

很多傳統粵菜人都有懷舊情懷,他們覺得,那些口碑最好的粵菜餐廳,往往就在市井百姓旁邊,價格公道、材料新鮮、出品口味長期有保證、分量不坑爹等,這才是市井粵菜的賣點。

還有一部分老一輩粵菜人覺得,「小富即安、不求大同」,廣州本地的餐飲市場足夠大,精耕這一畝三分地,日子便可以過的得很好,沒必要折騰。

這其實是為什麼這些年,粵菜在廣東發展得紅紅火火,一出廣東就變得安靜的重要原因。

粵菜品牌要往外走,或許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突破

前些年,「辣」因為具備成癮性的特徵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口味。不過近幾年,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尤其是在這次疫情之後,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從以前看中「大魚大肉」、「嗜麻好辣」向「清淡健康」轉變。因此以新鮮食材、少調味料方式烹飪的飲食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青睞。

《中國餐飲數據2020》顯示,不同代際消費者的口味變遷中,「辣」雖然還是最受歡迎的味型,但是在消費者最想嘗試的口味中,「鮮」以52.5%的高佔比打敗了「辣」,排名第一。而「清淡本味」在消費者最想嘗試的口味中也排名靠前,居於第三。

在這樣的消費趨勢下,注重食材本味、口味較為清淡健康的粵菜品牌或將迎來新機遇。

紅餐網認為,粵菜品牌在全國或者可以從以下4大方面進行嘗試。

01 挖掘單品,以點突破

前幾年單品、爆品概念興起,全國各地,以一個爆款單品帶火一個品牌,甚至是一家企業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從川渝菜系裡細分出來的麻辣燙、麻辣火鍋、串串香、酸菜魚等,目前在市場上擁有數百上千門店的品牌並不少,比如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大龍燚、小龍坎、珮姐老火鍋、鋼管廠小郡肝串串香、太二酸菜魚、魚你在一起等。

這些品牌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形成一定規模,均與品類本身的操作門檻低、可標準化程度高等因素有關。

依照這樣的爆品思維和邏輯,粵菜裡面的菜品其實也很值得挖掘。雞煲、牛雜煲、燒臘、粥、腸粉等都很適合單品模式。

而近年來在外地市場擴張上取得了一定影響力的茶餐廳、牛肉火鍋、豬肚雞、滷鵝品牌,就是最好的例證。

02 走平民化、大眾化路線

不少消費者,尤其是年青一代,覺得與粵菜有一定距離,是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粵菜的代名詞就是「高端」、「貴」。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走平民化、大眾化路線的粵菜品牌並不少。比如開飯、后街唐廚等年輕粵菜潮牌,人均價格大都在80-100元之間,主打的平民百姓也消費得起的粵菜食堂;炳勝、點都德等傳統粵菜品牌也在以副牌、子品牌的形式往大眾化路線發展;陶陶居進軍上海,強調的也是「質價比」。

△圖片來自陶陶居

值得一提的是,點都德、陶陶居在省外的知名度能這麼高,恰恰也是因為這兩個品牌打破了消費者對於粵菜餐館價格高昂的傳統認知,以平民化的價格徵服了不少年輕消費者。

03 培養專業的人才梯隊,為連鎖店輸送血夜

前文提到,人才的斷層是限制粵菜往外走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一部分對廚師技藝、服務水平要求更高的粵菜中餐品牌想要突圍,這是必定是首要解決的難題。

一位行業專家表示,粵菜之所以能在香港蓬勃發展,一部分因素源於政府投資創辦了一所專門為粵菜館提供廚師的院校,以此為粵菜餐廳輸送人才。

那麼,粵菜品牌的連鎖發展之前,同樣要建立好企業的人才梯隊,為新門店輸送血液。

04 產品相對標準化

毫無疑問,粵菜品牌要想往外走,標準化之路是必不可少的。

雖然粵菜對大廚的要求很高,但是菜品並非不可複製和標準化的。這些年,很多粵菜企業也在嘗試著半成品或者預製品的製作,已經將流程和做法相對標準化,為的就是保證菜品口味的穩定。

結 語

在目前看來,粵菜品牌想要走出廣東市場,形成一定連鎖規模,確實仍存在一定的難題,但粵菜作為八大菜系之一,其本身具備的魅力和生命力都不會消失。

現如今,連主席都親自點讚潮汕菜,換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理解為其對整個粵菜菜系的支持和讚賞。這一次或許是粵菜消費市場在「八項規定」後迎來的新風口。

只是,粵菜品牌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找到突破口,同時也需要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這樣才能在匠心技藝與商業發展中找到更好的平衡。

相關焦點

  • 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放大招」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日報」,原標題《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放大招」》,作者 胡琦暘 王麗娟,36氪經授權轉載。 6月26日,億邦國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今年餘杭區首家上市企業;9月8日、11日,眾望布藝、豪悅護理分別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今年以來,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企業上市結出了累累碩果,2020年1-9月,已有新上市企業3家,截至目前,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市企業已達14家。
  • 用智慧打造智能能源生態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遼氪小結 目前,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數字經濟必將被進一步激活,為製造業的發展注入鮮活動力。以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打造一個集"智能晶片設計、模組生產、大數據整合分析"為一體的能源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圈。未來,瀋陽將工業網際網路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作為智能升級的主攻方向,並依託工業網際網路擁抱數字經濟,緊抓機遇,在技術創新、產業融合以及綠色發展等方面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之路。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
  • 2018年度商業好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今今樂道讀書會研究院&盒飯財經研究院;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年大環境急劇變化,即便是龐大的公司,也能感受到凜冬的肅殺。泡沫破裂、架構調整、To C轉向To B,商業環境變化的種種跡象時刻提醒著,危險就在身邊,而機遇就隱藏其中。
  • 大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技術策略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同時基礎科技的互相融合又產生了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領域。而新技術的價值,更需要在不同的新的應用場景中得以體現。 在這樣技術爆炸和新舊技術融合的背景下,創新科技在不同行業的滲透情況是怎樣的?與企業應用相關的科技趨勢有哪些?企業創新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又將如何決策和設計合作框架?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一個不想追熱點的作者,原本不想討論這個已經被談爛的話題,但看到一堆影響力很大的自媒體都跳出來說盲盒是「割韭菜」,實在是忍不住想動筆寫點什麼。 確實,有人靠倒賣稀缺款盲盒賺了錢,確實,稀缺款盲盒有很高的溢價,但當定義一種商品是不是割韭菜的時候,還是得去看驅動市場增長的主流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
  • 鵝組的十年奇幻漂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鳴財經」(ID:luminglab),作者:陳妍如 周有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豆瓣鵝組就像一個酒館,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角落邊上的群像戲——消息靈通的八卦人士,靜靜聆聽的沉默者,大發厥詞的鼓動者,站在桌子上講著瘋話的演說家,隨時準備砸桌子的酒鬼,在一旁品鑑好戲的老主顧,站在門外的信使,看著酒館監控的安保。
  • 物流新戰爭,從價格戰突圍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36氪經授權發布。 儘管加盟制確實是節約成本的好方法,但需要形成較大的規模效應,才能進一步提高盈利效率,而這種手法對於「通達系」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對於新晉的快遞公司,能否擴大其規模效應,並且在價格戰中獲取儘可能多的利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場價格戰的拼殺過後,接下來2-3年內,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將會進入最重要的時刻,很可能出現一場或多場戰略合併,進而出現寡頭的局面。
  • 量子傳感合作研究的杭州樣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之江實驗室」,作者 ,原標題《之江實驗室在量子傳感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36氪經授權轉載。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 氪記2018 | 教育,黃金賽道巨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很多投資人開始休假了」,一位教育行業的資深FA告訴36氪,「即使在教育領域也沒有項目可投,沒有項目敢投。之前動輒天使、Pre-A就幾千萬的融資,下半年除了頭部公司之外,公開宣布出來的項目金額,大多回到了數百萬到千萬區間內。」
  • 陸家嘴「黑洞」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證券市場紅周刊(ID:hkcj2016),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上海浦東最有影響的國企,陸家嘴自成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開發建設,曾有過輝煌的歷史。然而陸家嘴在近兩年展開的資本運作中,涉嫌關聯交易、信披違規、財務造假、國有資產流失等開始引起市場關注。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he Great Filter」(ID:TheGreatFilter),作者:Zoe*π,36氪經授權發布。 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James P.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作者 大娛樂家,36氪經授權發布。 從來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到提供播客節目並提供製作新內容的簡易工具,對接商家提供數據直接銷售廣告,與此同時還擁有在全球接近3億用戶的播客客戶端。Spotify現在擁有了這一切,而羅根這筆版權交易則意味著它現在還可以為播客用戶提供了一個最炙手可熱的節目,更重要的是這檔節目還將成為獨家「王牌」。
  • 預付費最後的瘋狂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燃財經」(ID:rancaijing),36氪經授權發布。 培訓班、健身房是否會誕生新玩法? 多名投資人對燃財經表示,在教育行業,預付費加劇了群體性暴雷事件的風險,但出於行業存在課程周期的屬性,短周期的預付費依然需要。而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按照財務口徑核算,可能只有5%的從業者能盈利,「跑路」的是絕大多數,這也在傳統健身行業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如果嚴格執行新規,超過八成機構會立刻停業。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應該會有中間地帶。
  • 家用美容儀「等風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新消費風起雲湧,任誰都不願錯過,在Z世代的生活中,粉刷上濃重一筆。 DoNews特別策劃《新消費祛魅》專題,試圖消解多領域新風潮的神秘和魅惑。 此為第四篇:初老恐懼下的家用美容儀消費潮,不過是一副有時效的安慰藥? 在變美這件事上,女孩們再次進入新的群體性高潮。
  • 唯品會的市值救贖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如今,中國電商市場天下三分格局,阿里自然是無可爭議的頭把交椅,京東第二,拼多多橫空殺出、強勢追趕,暫居第三;你追我趕的電商市場,唯品會也需要想辦法重回舞臺。唯品會首頁瘋搶、快搶頻道在本季度銷售佔比達30%,並通過良好的商品和深度的折扣繼續貢獻了大量的新客戶。 唯品會表示與騰訊和京東的戰略合作也貢獻了約23%的新客戶,此外,唯品會自2018年推出超級VIP會員定製服務以來,到2019年第二季度,超級VIP會員數量已達350萬。從數據和會員定製來看,唯品會目前呈現出復購率高、活躍人數高、淨利潤增速快的總體態勢。
  • 黃崢四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加鹽」(ID:ihejiayan),作者:何加鹽,36氪經授權發布。 黃崢可能沒有想到,40歲這年,他會以這樣的面貌出現在媒體上。 年中,由於拼多多股價暴漲,黃崢的帳面資產一度超過馬雲,成為僅次於馬化騰的中國第二富豪。 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擁抱不確定,你需要多一些概率思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開智學堂」(ID:openmindclub),作者 鍾慰,36氪經授權轉載。 概率思維就是一種心智程序,這並不是讓你成為計算機器, 而是會給你多一點的勇氣,踏出現有的認知邊界。 今天聊一聊聰明人的學問:用概率思考。 必須好好學習!
  • 23年,中國網文江湖「輪迴」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P價值官」(ID:IP-Valuer),作者:郭小蟈,36氪經授權發布。 導語: 自2002年發展以來,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一直是數碼閱讀和IP衍生領域的行業龍頭。然而在近些年,隨著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用「免費閱讀」的模式攻佔相關市場,以「付費閱讀」為主營業務的閱文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上個月底,有媒體報導稱,光線傳媒突擊融資70億擬併購下遊院線資產,潛在交易對象為港股上市的星美控股影院業務。 這一傳聞隨後被雙方公告闢謠。但關於星美影院的出售卻不是空穴來風。 星美院線的擴張步伐兇猛。2017年底,星美旗下的影院就達到了365家,今年還會推動「一縣一院」的策略,年底影院總數要達到450家,目標直指行業老大萬達院線。
  • 消費品品類速覽:烘焙食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山資本」(ID:cyanhillvc),作者 青山資本投研中心,36氪經授權發布。 烘焙本身是一種食物加工方法,咖啡也有烘焙工藝。烘焙食品一般指以麵粉、酵母等為原料,添加油脂/乳品/雞蛋等,經烘烤/焙烤,使澱粉糊化、蛋白質變性後,達到熟化目的和更好口感而成的食品。麵包、蛋糕、糕點、餅乾、曲奇、甜點、麻花、月餅等,都可以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