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戰爭,從價格戰突圍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數據派」(ID:business-data),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為2020年《雙11系列觀察》第一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物流對於電商平臺來講,是需要提前布局好的最重要的一環。

2020後疫情時代的雙11啟動在即,而每年的電商大戰,背後也是物流大戰。

10月14日,14家快遞物流公司聯合宣布,將攜手天貓、菜鳥正式啟動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物流備戰。京東物流也針對熱銷商品推出「預售商品前置」功能。

加之上個月底,中通快遞赴港二次上市、阿里增持申通、圓通股份……一系列消息,快遞行業迎來疫情後,最受矚目時刻。

9月21日,申通再獲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巴巴將間接獲得申通快遞10.35%的股份,累計間接持有申通快遞上市公司25%的股份。9月1日晚間,圓通速遞發布公告稱,阿里巴巴以每股17.406元的價格,向圓通收購3.79億股,佔股份總數12%,涉資66億元,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將持有圓通22.5%的股份。

快遞行業正面臨著危與機並存的風雲際會之時,一方面電商與物流的關係正在悄然改變:阿里一直在加大國內、國際物流基建的投入,而京東、拼多多也在試圖培植自己的第三方物流體系;另一方面,長物流的市場從增量變存量,引發「價格戰」進一步將競爭推向白熱化。

對快遞公司來說,急需新場景新藍海的開拓。

●電商持續投加碼快遞,阿里動作頻頻

國內疫情穩定後,阿里對物流基建的投入持續加強,主要表現在對「通達系」的資本投入在持續加大。

 (製圖:商業數據派)

從上半年的包裹量來計算,通達系的包裹量佔到全國整體包裹量的72.7%,可以說得「通達系」就得物流的多半天下。

那麼,阿里為何繼續加碼申通與圓通?

阿里首次入股申通,是在2019年3月,這次入股申通意味著阿里巴巴將在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三通」、百世中全部佔股。

阿里和圓通的牽手始於2015年5月,當時阿里宣布收購圓通少數股權,而在2016年圓通借殼A股上市,當年的年報顯示,阿里創投持有圓通約11.09%的股份,雲鋒基金旗下雲鋒新創持股6.43%。

如果分析目前的市場快遞業務的增速來看,圓通的增速不低於行業水平,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38.8億件,同比增長22.1%,而超過行業增速的快遞公司有四家,除了順豐以81.3%的增速遙遙領先以外,中通、圓通、韻達的增速都接近30%。

(製圖:商業數據派)

而如果從財務狀況的角度來分析,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各家快遞公司的業績普遍都不太理想,但圓通是除順豐以外,唯一一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在上漲的快遞公司。

除此之外,圓通的市場份額已經排到了第三名,達到15.32%,距離市場份額第二名的韻達僅有1.29個百分點,而得到加碼投資的圓通,有望在下半年超越韻達,做到市場第二的水平。

(梳理&製圖:商業數據派)

阿里對快遞的加碼,是為了進一步打通從貨到人的「任督二脈」。

經過多年的布局,阿里與通達系快遞的合作已經相當緊密,資本的合作有利於對物流加大數位化改造,優化從貨品到達消費者的體驗,從而增強自身競爭力,與競爭對手做抗衡。

而經過疫情的洗禮,阿里巴巴更是深諳這一點。

除了阿里之外,拼多多和京東也在培植自己的物流力量。今年3月,有兩家新玩家都進入了市場,被市場傳聞與拼多多有千絲萬縷關係的「極兔」,以及被認定為京東系的「眾郵」。

京東物流也在被傳單獨拆分上市中。而拼多多獲客能力雖然很強,但生態鏈相對非常單薄,也希望能建立自己的物流護城河。

不過,通達系目前也正在進行殘酷的「價格戰」,而這個戰爭也波及了整個快遞行業。

●價格血戰,新玩家或成「炮灰」

快遞市場的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的增速從2016年達到51.4%的頂峰後,就一直在緩慢下跌,而在今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已經降至22.1%。隨著電商市場逐漸成熟,即便排除Q1的疫情影響因素,這一增速也難以回到之前40%至50%的水平。

(製圖:商業數據派)

方正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根據日本和美國快遞行業發展的經驗,快遞行業在進入高速增長期後,一旦增速下跌至20%以下,就意味著快遞行業高速增長期的結束。到那時,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會結束價格戰,頭部企業會更加彰顯其價值,而所有玩家的競爭也會從增量競爭轉為存量競爭。

在此環境之下,中國的快遞行業正在巨變的臨界點,暗流湧動。

首先,價格戰的殘酷拼殺愈加激烈。國家郵政局顯示,6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4.7億件,業務收入完成797億元,意味著全國快遞行業的單票收入為10.67元,比起去年同期的11.78元減少了9.4%,而在這場價格戰中,韻達的單票收入降幅最大,達到了28.5%。不過所有的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降幅都超過了20%,連順豐的單票收入也下跌了22.14%,至18.39元。

 (製圖:商業數據派)

快遞價格下調的基礎,雖然有一部分源於快遞公司引入自動化設備和派件系統效率的不斷提升,令成本降低所致。從六大快遞公司的單票成本來看,都有超過20%的降低,但中通、圓通和韻達的成本降低的幅度都低於單票收入,百世兩者的幅度則比較接近。

以中通為例,儘管目前市場佔有率已經是全行第一,達到21.5%的水平,但公司的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25%的水平,管理層在半年報時給投資者的指示中強調,搶佔市場是公司戰略的重中之重。

今年二季度,中通的單票收入在1.29元,是六大快遞公司最低的水平,同比下跌20.9%,單票成本為0.91元,同比下跌14%,收入與成本的跌幅相差了近7個百分點,顯示了中通為了搶佔市場的決心。而反觀圓通,單票收入和單票成本的跌幅只差了1.6個百分點,反而顯得略為謹慎。

在價格戰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為了縮減成本,過去一直做直營的眾郵快遞和順豐都開始試水學習「通達系」的加盟制。

加盟制的優勢,就是可以將價格戰的部分成本轉嫁給加盟商,也方便迅速鋪開網絡。其中眾郵快遞專注下沉市場與經濟型商業發展,服務產品主要聚焦3kg小件、電商包裹,市場定位為國內電商平臺、微商微店、新型電商、專業市場及散戶。

順豐另起一張加盟快遞網絡的傳言由來已久。2019年5月,隨著順豐以「特惠專配」切入中低端電商市場。在2020年4月,順豐聯合中金公司斥資1000萬成立深圳豐網速運有限公司,其中順豐持股80%,並在杭州武漢分別成立了豐網速運有限公司,由深圳公司100%控股。隨後在6月份便取得了國內快遞經營許可,對準加盟制快遞,是順豐全部快遞物流產品中唯一的加盟制網絡,這與採取直營模式的順豐快運,在市場上定位有明確區別。

儘管加盟制確實是節約成本的好方法,但需要形成較大的規模效應,才能進一步提高盈利效率,而這種手法對於「通達系」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對於新晉的快遞公司,能否擴大其規模效應,並且在價格戰中獲取儘可能多的利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場價格戰的拼殺過後,接下來2-3年內,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將會進入最重要的時刻,很可能出現一場或多場戰略合併,進而出現寡頭的局面。

除了現有的六大快遞公司,留給其他玩家的空間已經不多了,除了六大快遞公司,整個行業只剩下12%的市場份額留給新玩家。如果新玩家想要進入市場,無非兩種選擇,在剩下的12%裡面跟其他新玩家一起搶,或者到原有的六大快遞公司競爭中用狹縫(Niche)市場策略取勝,否則只會淪為戰場上的炮灰。

數據顯示,拼多多產生的快遞包裹量幾乎佔到市場總量的30%,所以極兔3月份起家以後,在兩個月後單量即突破100萬,四個月後日單量已經超過500萬單,有報導稱,極兔速遞目前派送的快件中,超過90%都是來自拼多多的商品。

在極兔虎口搶食的時候,今年7月,就已有市場傳聞稱,極兔遭到了某「通達系」快遞的抵制,要求全網各網點禁止代理極兔速遞業務,快速擴張的計劃似乎要從長計議。

以上就暴露出了這個快遞新玩家的三個致命問題,第一是受限於深度綁定的電商平臺訂單量增長,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二是在線下的基礎設施布局還非常薄弱;第三是由於拼多多上的商品價格區間普遍較低,也決定了商家註定在物流成本上必須保持在低水平上,這也進一步壓縮了快遞公司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電商物流有兩個層面的合作,一是商家與快遞公司的合作,二是平臺與快遞公司的合作,儘管每個電商的平臺都有很大的話語權,但商家是否願意與新玩家合作,除了價格補貼等手段,可能還需要想一些更長遠持久的發展策略。

●尋找增量市場,即時配送和國際化

在紅海中搏殺,不如尋找增量市場,而即時配送和國際化成為增量市場中最重要的兩部分。

首先從即時配送層面,出現新的藍海,本質上是新型「人—貨—場」的關係建立。根據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訂單規模達到193.4億件,同比增幅為41.6%,佔到了全國快遞量約29.6%。儘管疫情讓行業預計2020年的增速會有所放緩,達到228.4億件,同比增長18.1%,但也帶來了更大的新機遇——萬物皆可配送。

目前,美團、菜鳥、順豐、達達、閃送等都在這一賽道上努力拼殺。

目前,雖然美團日常配送騎手超過70萬,在外賣配送市場已經獲得了70%的份額,但「萬物皆可配送」之後,或迎來新變數。近日,阿里的物流品牌菜鳥旗下丹鳥物流的微信公眾號已經正式更名為「菜鳥直送」,官方資料顯示,菜鳥直送業務包括倉配、城配、即時配等,定位於同城配送網絡。

順豐同城急送則是老牌快遞中第一家全力切入即時物流的玩家。

另外,隨著跨境電商業務在繼續擴張,跨境物流也在快速發展,不少快遞公司開始把眼光放到國際化。國家郵政局稱, 2019年國際/港澳臺業務收入已經達到近750億元的水平,同比增長達到28%。今年上半年,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7.6億件,同比增長20.9%。

興業證券在一份報告中稱,目前國際快遞企業的快遞服務價格偏高,價格適中的跨境快遞市場仍未形成,存在極大的發展空間。

(製圖:商業數據派)

目前,快遞公司在國際化業務上主要有自營和合作兩種模式。

《商業數據派》在梳理六大快遞公司財報時發現,在自營模式上,只有圓通和順豐的國際業務頗具規模,開始產生收入,其餘快遞公司都還在鋪網點的過程中。而菜鳥物流在通過合作方式提供跨境物流服務,菜鳥與新加坡郵政等約 90 家跨境物流商合作,物流能力覆蓋 224 個國家和地區,跨境倉庫數量 231 個。

順豐曾在2015年提出,將通過建立20個全球倉網,來覆蓋4個主要目標市場,實現網絡全球化。而順豐在2020年上半年財報中稱,目前順豐國際特惠業務覆蓋海外71個國家,較上年末新增9個國家,國際小包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地區。2020年上半年,順豐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29.05億元,同比增長141.71%,成為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

圓通則是另一家在國際化上走得比較靠前的快遞公司,在2017年,圓通收購了香港上市公司「先達國際」,先達本身就已經擁有完善的國際網絡布局,目前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在全球擁有52個自建站點,業務範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超過2000條國際航線。

另一方面,圓通在2018年6月,聯合菜鳥和中國航空宣布,將在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建立一個世界級的物流樞紐,為全球72小時必達的物流網絡提供支撐,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總投資約120億港元。

根據圓通國際上半年財報,公司上半年營收達到22.01億港元,同比增加22.3%,其中國際快遞及包裹服務的業績同比大增119%至4170萬港元。

其他的快遞公司雖然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但相對進展較慢。百世把國際化的重點放在了東南亞,堅持自建網絡。截至今年3月底,百世在泰國擁有2000多名快遞員,快件日處理能力可達30萬單;在越南擁有7個分撥中心和367個末端站點、2500餘名派件員,快件日處理能力可達20萬單。

中通也在重點布局東南亞,先後在柬埔寨、緬甸、寮國、越南、泰國布局快遞網絡。申通在財報中稱,公司有82個海外網點,覆蓋35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日本和韓國等。韻達在最新財報中稱,韻達國際已開拓了31個國家和地區,覆蓋222個國際城市,網點數同比提升19%。

● 結語

隨著行業的進一步成熟,快遞的配送範疇與核心競爭點都在發生變化,已經從之前苦哈哈攻城略地的競爭中逐漸升級,更考驗與新技術的擁抱程度,與智慧供應鏈能力的結合深度。

而在疫情大考和催化之下,快遞行業的進化程度,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誰能贏得兩個新藍海戰爭?答案在逐步浮出水面。


相關焦點

  • 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放大招」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日報」,原標題《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放大招」》,作者 胡琦暘 王麗娟,36氪經授權轉載。 6月26日,億邦國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今年餘杭區首家上市企業;9月8日、11日,眾望布藝、豪悅護理分別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今年以來,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企業上市結出了累累碩果,2020年1-9月,已有新上市企業3家,截至目前,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市企業已達14家。
  • 誰在引爆播客戰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作者 大娛樂家,36氪經授權發布。 Spotify引爆的播客戰爭,國內音頻平臺也早早嗅到。無論是騰訊音樂和網易雲兩大在線音樂平臺,還是荔枝、喜馬拉雅、蜻蜓等音頻平臺,都開始或明或暗地打起了自己的算盤,誰能成功複製Spotify領跑賽道,這場戰役很快就要打響。 Spotify為何押注 「播客IP」?
  • 潮起潮落,看SaaS如何理性突圍?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桐資本」(ID:qtziben),作者 愛觀察的青桐資本,36氪經授權發布。原題目《青桐資本觀察:潮起潮落,看SaaS如何理性突圍?》 158起融資,31%年複合市場規模增長率,23萬付費用戶,中國企業級SaaS自2018年以來,呈現持續回暖態勢。
  • 用智慧打造智能能源生態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遼氪小結 目前,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數字經濟必將被進一步激活,為製造業的發展注入鮮活動力。以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打造一個集"智能晶片設計、模組生產、大數據整合分析"為一體的能源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圈。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遼寧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liaoni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 消費品品類速覽:烘焙食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青山資本」(ID:cyanhillvc),作者 青山資本投研中心,36氪經授權發布。 烘焙本身是一種食物加工方法,咖啡也有烘焙工藝。烘焙食品一般指以麵粉、酵母等為原料,添加油脂/乳品/雞蛋等,經烘烤/焙烤,使澱粉糊化、蛋白質變性後,達到熟化目的和更好口感而成的食品。麵包、蛋糕、糕點、餅乾、曲奇、甜點、麻花、月餅等,都可以納入。
  • 大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技術策略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同時基礎科技的互相融合又產生了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領域。而新技術的價值,更需要在不同的新的應用場景中得以體現。 在這樣技術爆炸和新舊技術融合的背景下,創新科技在不同行業的滲透情況是怎樣的?與企業應用相關的科技趨勢有哪些?企業創新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又將如何決策和設計合作框架?
  • 鵝組的十年奇幻漂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鳴財經」(ID:luminglab),作者:陳妍如 周有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豆瓣鵝組就像一個酒館,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角落邊上的群像戲——消息靈通的八卦人士,靜靜聆聽的沉默者,大發厥詞的鼓動者,站在桌子上講著瘋話的演說家,隨時準備砸桌子的酒鬼,在一旁品鑑好戲的老主顧,站在門外的信使,看著酒館監控的安保。
  • 氪記2018 | 教育,黃金賽道巨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很多投資人開始休假了」,一位教育行業的資深FA告訴36氪,「即使在教育領域也沒有項目可投,沒有項目敢投。之前動輒天使、Pre-A就幾千萬的融資,下半年除了頭部公司之外,公開宣布出來的項目金額,大多回到了數百萬到千萬區間內。」
  • 量子傳感合作研究的杭州樣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之江實驗室」,作者 ,原標題《之江實驗室在量子傳感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36氪經授權轉載。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 黃崢四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加鹽」(ID:ihejiayan),作者:何加鹽,36氪經授權發布。 黃崢可能沒有想到,40歲這年,他會以這樣的面貌出現在媒體上。 年中,由於拼多多股價暴漲,黃崢的帳面資產一度超過馬雲,成為僅次於馬化騰的中國第二富豪。 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千年粵菜,能否抓住新機遇?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紅餐網」(ID:hongcan18),作者 周洪楚,36氪經授權發布。 自主席親自點讚潮汕菜後,關於潮汕菜風口、潮汕菜火了的文章屢見報端。而粵菜這些年的發展情況也被大家重新關注。 這些年,粵菜市場到底怎麼樣?粵菜品牌的發展又如何呢?粵菜企業能否乘著這陣東風迎來新發展?
  • 2018年度商業好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今今樂道讀書會研究院&盒飯財經研究院;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年大環境急劇變化,即便是龐大的公司,也能感受到凜冬的肅殺。泡沫破裂、架構調整、To C轉向To B,商業環境變化的種種跡象時刻提醒著,危險就在身邊,而機遇就隱藏其中。
  • 唯品會的市值救贖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如今,中國電商市場天下三分格局,阿里自然是無可爭議的頭把交椅,京東第二,拼多多橫空殺出、強勢追趕,暫居第三;你追我趕的電商市場,唯品會也需要想辦法重回舞臺。唯品會首頁瘋搶、快搶頻道在本季度銷售佔比達30%,並通過良好的商品和深度的折扣繼續貢獻了大量的新客戶。 唯品會表示與騰訊和京東的戰略合作也貢獻了約23%的新客戶,此外,唯品會自2018年推出超級VIP會員定製服務以來,到2019年第二季度,超級VIP會員數量已達350萬。從數據和會員定製來看,唯品會目前呈現出復購率高、活躍人數高、淨利潤增速快的總體態勢。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he Great Filter」(ID:TheGreatFilter),作者:Zoe*π,36氪經授權發布。 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James P.
  • 淘寶的「秘密戰爭」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淺黑科技」(ID:qianheikeji),作者:史中 淺黑科技,36氪經授權發布。 最終,空無他們拼死爭取到了一塊「試驗田」:淘寶的新註冊用戶(大概佔總用戶的10%)可以看到人工智慧客服入口。 講真,這一版的阿里小蜜確實不太聰明的亞子,從後臺來看,對於用戶問題的解決率只有30-40%。大部分最後還得轉人工。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作者 蔡猜私董會。36氪經授權轉載。 社區團購發展現狀 1.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綜合成本低、有流量紅利、基於鄰裡之間相互信任的「社區團購」模式正在興起。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誰是當下全球範圍內最具代表性的韓國女團? 「BLACKPINK」已經成為沒有爭議的答案。 2017年起,失去中國市場的韓國文娛行業逐漸將發展重心西移,且幾乎立竿見影地斬獲了碩果:電影方面,《寄生蟲》橫掃奧斯卡;偶像方面,防彈少年團、BLACKPINK兩支組合在歐美市場大獲成功。
  • 中國音樂版權往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作者:螞蟻 出品:科技新知 十幾年前一個暑天,我曾持手抄歌單去小商品批發市場刻錄VCD音樂碟,一張VCD定價為10元,可錄17首歌,而那是我一個月的零花錢。對於沒有網絡的家庭來說,這是當時自由選擇收聽流行歌曲的唯一途徑。
  • 成都國際城南的「商業理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商業地產志,36氪經授權轉載 在成都人心目中,高新區和天府新區可謂是國際城南「未來範兒」的代名詞,更是年輕一代對優質生活環境的理想之地。 成都新南商圈商業項目分布圖 | 製圖Jone 新南商圈有幾個較為明顯的特徵: 1. 兼容性極強,錯位競爭、優勢互補。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上個月底,有媒體報導稱,光線傳媒突擊融資70億擬併購下遊院線資產,潛在交易對象為港股上市的星美控股影院業務。 這一傳聞隨後被雙方公告闢謠。但關於星美影院的出售卻不是空穴來風。 星美院線的擴張步伐兇猛。2017年底,星美旗下的影院就達到了365家,今年還會推動「一縣一院」的策略,年底影院總數要達到450家,目標直指行業老大萬達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