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面臨彈劾調查!美國歷史上曾有多位總統被彈劾,但無人下臺

2020-12-17 新椰國際

從「烏克蘭門」回望美國歷史:從柯林頓性醜聞到尼克森的水門案,那些被彈劾調查的總統後來結局如何?

由於擔心彈劾反倒給川普帶來政治聲量,民主黨人幾個月來都是沉默以對。裴洛西此時的宣示,確實意味著令人驚訝的轉變。對於這個極度激烈、並且可能寫下歷史的政治對抗,美國眾以院議長已經架好了擂臺:一邊是民主黨人過半的眾議院,另一邊是對美國憲政規範不屑一顧的狂妄自大的總統。

《紐約時報》披露

美國總統川普在入主白宮之前,「通俄門」爭議便如影隨形。不過有權發動彈劾的美國聯邦眾議院始終沒有動作,其中一個原因是以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為首的民主黨當權派不願支持,以免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反倒壯了川普聲勢。如今裴洛西大動作宣示要啟動彈劾程序,雖然此案能否走出眾議院、美國交付參議院審議表決尚未可知,但《紐約時報》認為,此舉確實可能重塑美國政治、對川普與民主黨人也都帶來新的風險。

「通俄門」調查最後怎麼了?

川普從上任起,就一直抱怨民主黨拿「通俄門」對他「獵巫」、「政治迫害」,外界原先也一直以為,川普會因為這起醜聞遭到彈劾。若要談「通俄門」,還是該從他的首任白宮國安顧問佛林(Michael Flynn)說起。佛林在2016年12月25日傳簡訊給時任俄羅斯駐美大使季斯利亞克(Sergey Kislyak)討論美國對俄制裁,當時川普雖然已經當選美國總統,但尚未正式就職,總統仍是歐巴馬。

白宮前國安顧問佛林。

此事在2017年1月12日被媒體踢爆,川普的近臣竟然跟被制裁國的大使討論制裁事宜,這是通敵嗎?儘管佛林否認私通俄羅斯,最後仍在龐大壓力下於2017年2月13日被迫請辭國家安全顧問,距離川普入主白宮還不到一個月,「川普勾結俄羅斯」的疑雲就是從此而起。加上同年5月時任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密(James Comey)無預警被辭職,使得爭議愈演愈烈。

2019年7月24日,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出席美國聯邦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聽證會。

2017年5月17日,曾任FBI局長的穆勒(Robert S. Mueller III)接下特別檢察官一職,負責調查「通俄門」醜聞。經歷近2年調查,穆勒雖先後起訴34人(包括佛林、川普私人秘書柯恩、還有多位川普前競選總部大將)與三家俄羅斯機構,但在2019年3月22日向美國司法部提交的調查結果中,穆勒並未逮著川普「通俄」的小辮子,但在妨害司法部分,穆勒僅稱「無法認定總統無罪」。

烏克蘭門與通俄門裴洛西為何態度大不同?

無論如何,川普在「通俄門」調查中可說全身而退,民主黨人又不願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與他在彈劾案上糾纏,共和黨人因此集結不說,可能連中間選民都會感到厭煩。裴洛西不願在國家嚴重分裂的情況下,將川普的含糊罪狀訴諸彈劾,而是選擇讓眾議院的各個委員會分頭調查。不過如今裴洛西帶頭喊出要啟動眾議院的彈劾調查,除了讓彈劾川普在眾議院成案的機率大增,川普也可能成為美國第四位在眾院面臨彈劾表決的總統。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正式宣布,對川普總統展開彈劾調查。

《紐約時報》分析,「烏克蘭門」與「通俄門」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糾纏不清,連特別檢察官的《穆勒報告》都沒能找到一槍斃命的證據。但「烏克蘭門」不同,在這個案子裡對川普的指控簡單明暸、而且民眾也能夠理解其嚴重性:無論是拿美援施壓外國政府調查拜登,或者是不願配合國會要求提供「吹哨者」指控的情資,這也讓眾議院的龍頭判定—現在是行動的時候了。

那些被彈劾的美國總統

根據《紐約時報》截至24日的統計,目前眾議院共有204名議員支持彈劾調查(民主黨203人、共和黨0人)、131名議員認為現在時機不對或尚未決定(民主黨19人、共和黨112人)、99人尚未答覆。在擁有435席的聯邦眾議院,彈劾川普的支持度目前顯然尚未過半(何況《紐約時報》只是調查是否支持「彈劾調查」),等白宮公布所謂通話紀錄後,又會引發什麼樣的波瀾與變化,目前實難預料。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

在美國的兩百多年歷史中,總共出了45位總統。雖然沒有任何一人因為彈劾下臺,但國會想要透過彈劾罷免總統並非新鮮事。共和黨人過去也曾不斷嘗試彈劾前朝的歐巴馬總統,但諸如歐巴馬健保政策的網站登記疏失、甚至歐巴馬不在美國出生之類的偏門事由,實在無法獲得多數國民認同,也不符合美國憲法所規定「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與輕罪」的彈劾理據。

美國總統彈劾史:詹森(強森)、尼克森、柯林頓、川普(川普)四位美國總統比一比。

若把回望歷史的眼光拉得更遠,美國國會兩百多年來也就只對三位總統進行過彈劾調查:詹森(Andrew Johnson,1865到1869年在任)、尼克森(Richard Nixon,1969到1974在任)、柯林頓(Bill Clinton,1993到2001在任)。這三人之中,詹森與柯林頓的彈劾案都通過了眾議院表決,但在參議院功虧一簣;陷入水門案醜聞的尼克森,原本被認為難逃一劫,但在眾議院全院表決前,他自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避免成為第一位被彈劾去職的美國總統,但他也是美國唯一的一位自己掛冠求去的白宮主人。

接替林肯擔任總統,扛起重建時期大任的詹森

安德魯·詹森(Andrew Johnson)當初能坐上總統大位,完全是因為他的搭擋林肯遭到暗殺,時任副總統的詹森於是繼任美國總統。有趣的是,林肯雖然是共和黨首位總統,但他第二任選定的副總統詹森,卻是一位南方的民主黨人(曾任田納西州參議員、州長)。這雖然可以看出林肯調和能力、團結為國的功力,但也讓詹森扶正後面臨國會掣肘的陰影。

美國第16位總統林肯。(維基百科)

林肯驟逝後,詹森雖然維持原有的共和黨內閣、並且維持林肯的大和解方向。但在是否重新接納叛亂的南方各州、赦免邦聯領袖、以及給予解放黑奴公民權利等問題上,詹森與當時控制國會的激進共和黨人立場南轅北轍。當時眾議院甚至通過《官吏任職法》(The Tenure of Office Act),限制總統必須經過參院同意才能開除政府官員,連總統自己的內閣成員也包括在內。

美國第17位總統詹森。(維基百科)

詹森認為這樣的無理限制根本違反憲法規定,因此根本不予理會,還是開除了長久以來的政敵:戰爭部部長史坦頓 (Edwin M. Stanton) 。此事成為國會發動彈劾的導火線。1868年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決議案,要求對詹森進行彈劾,提案中羅列了違反官吏任職法和陰謀策劃反革命武裝叛亂等11項罪行。當時參院在對詹森進行彈劾審判時,在詹森缺席的強況下,最後以1票之差(35:19)彈劾失敗。

被水門案逼出白宮的尼克森

如今只要總統級的醜聞,常會被冠上「xx門」一詞,諸如川普的「通俄門」、「烏克蘭門」。之所以要加個「門」字,就是起因於尼克森(Richard Nixon)總統的「水門案」醜聞。所謂「水門」,指的是位於華府的水門綜合大廈。1972年6月,正當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之際,水門綜合大廈抓到了五位非法潛入的嫌犯。

位於華府的水門綜合大廈,是扳倒尼克森政權的「水門案」最初發生地。(維基百科)

這本來是一起再尋常不過的竊案,由於歹徒侵入的建築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所在地,而且嫌犯之一是中央情報局有關,他們的財源又與尼克森總統競選連任總部有關。在《華盛頓郵報》記者伯恩斯坦等人與聯邦調查局的追查之下,這起侵入案竟揪出了白宮可能涉及非法竊聽敵營的大醜聞。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訪問中國,與毛澤東主席舉行歷史性會談。

尼克森一開始當然堅決否認,隨著調查不斷地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尼克森根本就在試圖掩蓋罪行。受到調查的白宮幕僚為了自保,主動揭露尼克森在白宮安裝了自動錄音系統,錄下了幾乎所有談話,真相很可能就在其中。水門案特別檢察官考克斯(Archibald Cox)要求白宮交出錄音帶,尼克森不但不從,還把考克斯跟拒絕配合解聘考克斯司法部長理察森(Elliot Richardson)一併解職,引發民意反彈。

美國總統川普突然開革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密,令人聯想到1973年尼克森總統的作為。

在各界壓力之下,尼克森後來還是發表了43段錄音磁碟的文字副本,但「涉及國家安全的所有內容都會被刪節」。這樣的作法當然無法被接受,由於尼克斯堅不配合,特別檢察官於事直接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最高法院也打破常規予以受理,史稱「美國訴尼克森案」。聯邦最高法院在1974年7月24日作出判決,要求總統必須交出錄音帶,尼克森總統也只能服從最高法院的命令。

1974年8月8日,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發布辭職信,宣布自翌日起辭職。

1974年7月27日,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通過尼克森的彈劾案,委員會羅列阻撓司法工作、濫用總統職權和蔑視國會傳調錄音帶命令等3大罪狀。由於尼克森也明白國會與民意都不再支持他,在眾議院進行全院表決前,他在8月8日這一天主動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主動辭職的總統。

美國歷史上曾面臨彈劾的3位總統:安德魯.詹森(左起)、尼克森、與柯林頓。

性醜聞、謊言、彈劾案

美國歷史上的前兩次彈劾調查,一次是總統與國會嚴重衝突,一次是總統設法掩飾自己的竊聽政敵醜聞。至於距離今天最近的一次彈劾調查,則是牽涉到總統與白宮實習生萊文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性醜聞。更糗的是,這起性醜聞之所以曝光,其實是因為柯林頓的另一起性騷擾案件。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任內與白宮實習生萊文斯基爆出性醜聞,圖為萊文斯基2018年出席娛樂媒體《好萊塢報導》娛樂圈女性早餐會活動。

一開始阿肯色州政府前職員瓊斯(Paula Jones)1994年控告柯林頓性騷擾,指控柯林頓在擔任州長期間數度向她求歡,瓊斯的律師積極聯繫可能與柯林頓有染的女性,希望找到更多證人,其中就包括曾在白宮實習的萊文斯基。但她不承認與柯林頓偷情,柯林頓也在宣誓作證與其他公開場合否認與萊文斯基的關係。柯林頓後來在辯解時甚至表示,萊文斯基只為自己口交,兩人並未性交,自己只是接受服務,因此不算有性關係。

柯林頓的自傳。

不過萊文斯基與柯林頓的豔聞不但白宮主管知道,當初萊文斯基也把跟總統偷情的緋聞跟閨蜜崔普(Linda Tripp)分享。萊文斯基與柯林頓做了偽證,但崔普不敢這麼做,於是她把萊文斯基的口述錄音帶交給獨立檢察官肯·斯塔爾(Ken Starr),聯邦調查局也到萊文斯基的住處,取走沾有精液的西裝進行DNA化驗,結果證實是柯林頓的「遺物」。包括錄音帶的內容、萊文斯基的日記、還有那件藍色洋裝,都迫使柯林頓只能公開對全國人民發表談話道歉,承認自己和萊文斯基確有不正當的交往。

1995年的柯林頓總統與萊文斯基(Monica Lewinsky)。

1998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授權司法委員會對柯林頓(Bill Clinton)進行正式彈劾調查,12月19日,美國眾議院舉行全院4輪表決,通過了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提交的第1和第3項彈劾柯林頓的條款,分別指控他在與與白宮實習生的緋聞案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至於瓊斯的性騷擾指控呢?柯林頓在1998年11月13日就跟她達成庭外和解,柯林頓支付85萬美元給瓊斯,條件是瓊斯不再繼續追究。

柯林頓總統夫婦

不過瓊斯的性騷擾指控已無關大局,重點還是柯林頓的偽證與妨礙司法是否構成彈劾事由。1999年2月12日,時任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在參議院主持柯林頓的彈劾案,在參院的100名參議員中,僅45名參議員認為柯林頓的偽證罪成立,50名參議員認為妨礙司法的罪名成立,兩項指控均未達美國憲法所規範的三分之二門坎(即67票),命懸一線的柯林頓逃過被彈劾的命運,但性醜聞依舊成為他八年總統任期的最難堪的汙點。

相關焦點

  • 川普被彈劾期間,美國總統的權力會不會受到限制?
    川普已經不是第1次遭遇彈劾危機,早在2016年的時候,有報導聲稱俄羅斯幹涉了美國2016總統大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俄門」。通俄門的發生,差一點讓剛上臺的川普下臺。而2019年的這次事件,又被稱作是「通烏門」,聽名字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川普又和烏克蘭有著扯不清的關係了。
  • 當兩次被彈劾的「一任總統」,川普要破美國總統恥辱紀錄?
    美國選舉大結局,相信出乎了很多朋友的想像。現在終於確認了,1月20日中午,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和副手哈裡斯會在國會山莊西側宣誓就職,到時候,典禮現場將有一位引人注目的缺席者,拜登的前任川普。美國歷史上只有3位卸任總統沒有出席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分別是1801年的亞當斯、1829年的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也就是前者的兒子,還有一位是1869年的安德魯詹森(Andrew Johnson)。川普是第4位,也是152年來的首位。相似的性格有相似的命運,這4位都是爭取連任失敗的「一任總統」,其中詹森還曾遭到國會彈劾。
  • 「慢點·觀察」「彈劾大戲」開演 川普下臺是「扯淡」?
    此刻,川普會不會打算把聖誕老人也換掉?因為就在聖誕節前,北京時間19號上午,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遭到眾議院正式彈劾的總統。這份「聖誕禮物」實在是太讓他糟心了。川普一向秉持的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這次對聖誕老人的憤怒,恐怕是無處排遣了。「彈劾大戲」結局早已註定?
  • 民調:美國這個州近半數選民不願川普被彈劾下臺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艾奧瓦州最新民調顯示,近半選民不希望總統川普被彈劾下臺 ,但多數人也不願投他一票,讓他連任。「第摩因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Mediacom 三家媒體合作的民調指出,這個全國將第一個舉辦政黨初選投票的州,有45%選民不贊成國會眾議院彈劾川普,43%贊成,12%不確定。資料圖:川普。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針對川普應否被趕下臺的問題,48%的該州選民說不應該,40%說應該,13%不確定。
  • 川普被彈劾調查 英媒:潘多拉的盒子已被打開
    原標題:白宮公布美烏總統通話記錄,美媒:川普數次敦促烏總統調查拜登[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王會聰] 烏克蘭「選舉門」事件在美國政壇持續發酵,川普有可能成為歷史上第四位遭遇彈劾危機的美國總統。
  • 任期不足7天,川普又被彈劾了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2票贊成、197票反對表決通過了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指控他「煽動叛亂」。任期不足7天的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彈劾案接下來將進入參議院審理,須有至少三分之二參議員的支持才能將川普定罪。眾院民主黨領導人表示,他們最快本周就能將彈劾案提交至國會參院。不過,參院正在1月休會期間,定於1月19日復會。參議院民主黨人要求迅速啟動川普彈劾案審判,但是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13日表示,參院不會為審理彈劾案而提前復會,審判要在1月19日之後開始。
  • 第二次彈劾「箭在弦上」 川普在白宮 聽四面楚歌
    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霍耶(Steny Hoyer)表示,在13日的投票進行前,眾議院還將於12日晚就一項決議進行投票,該決議敦促美國副總統彭斯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讓川普提前下臺。「我們要求副總統(彭斯)在24小時內做出回復,接下來,我們會對彈劾決議進行投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
  •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首場彈劾聽證會下周舉行,川普獲邀請
    圖源:視覺中國此次聽證會意味著持續數周的川普彈劾調查進入新的階段。此前,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已經舉行了十餘場閉門聽證會和多場公開聽證會,聽取了數十名證人的證詞。情報委員會主席亞當·希夫表示,該委員會目前正在撰寫彈劾調查報告,預計報告將在12月3日公布。
  • 一文讀懂眾議院通過彈劾調查程序決議,能威脅到川普總統之位嗎?
    綜合美媒報導,在閉門調查一個多月後,當地時間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以232支持票對196票反對票,通過了一項關於彈劾川普的決議案。自此,民主黨針對川普及共和黨發起的圍剿進入了關鍵時期。 眾議院通過決議是什麼?目的是什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川普這次還能夠化險為夷嗎?
  • 任期不足7天的川普,成美首位兩度遭彈劾總統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2票贊成、197票反對表決通過了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指控他「煽動叛亂」。任期不足7天的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
  • 成為美國首位兩次遭彈劾的總統!川普真的要拜拜了嗎?
    離正式卸任不到七天時間,美國總統川普遭到了美國會眾議院的任內第二次彈劾。當地時間13日上午,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2票贊成,197票反對,通過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煽動叛亂」。而這項決議的通過,意味著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任內兩次遭彈劾的總統。
  • 佩洛西喊話彭斯:罷免川普,否則國會將啟動彈劾
    7日,美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及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聯合向副總統彭斯施壓,要求彭斯援引美國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罷免現任總統川普,否則國會將推進彈劾議程。不過面臨多方壓力,彭斯仍舊「無動於衷」。據消息人士透露,彭斯反對在距離拜登就職典禮不到兩周之時,援引二十五修正案罷免川普。彭斯的這一決定得到了幾名川普內閣成員的支持。他們認為,罷免川普的努力將導致當前局勢進一步不穩定。
  • 「彈劾川普!」
    綜合多家美媒報導,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成員周三(6日)晚間發表聲明稱,委員會成員敦促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以及川普政府的內閣成員,援引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罷免川普。資料圖該聲明說:「即使在今天下午的視頻聲明中,川普表現出他精神不健全,仍然無法處理和接受2020年選舉結果。川普謀求煽動暴力和社會動蕩,以武力推翻選舉結果的意願,顯然符合這一標準。」
  • 川普焦頭爛額之際,噩耗接二連三傳來,這回真要被彈劾下臺?
    發生在1月6日的抗議者衝擊國會事件餘波仍未平息,就在川普焦頭爛額之際,噩耗自全美接二連三傳來,這回川普真要被彈劾下臺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0日報導,受美國國會騷亂事件影響,希望強行讓總統提前下臺的美國人比例達到了美國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儘管當選總統拜登將在1月20日宣誓就職,但多數美國人希望現任總統川普在此之前就下臺。56%的美國人認為川普應該被免職,而只有43%認為他不應該被免職。
  • 美國2019:「黨派之爭」愈演愈烈 彈劾「大戲」看點多
    中新社華盛頓12月22日電 題:(華府觀察)美國2019:「黨派之爭」愈演愈烈 彈劾「大戲」看點多  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隨著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針對總統川普的彈劾條款,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宣布「總統被正式彈劾」,川普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三位被正式彈劾的總統。美國媒體形容「這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天」。
  • 佩洛西為彈劾川普胡謅:讓工具人下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眾議院民主黨人已經在起草有關彈劾川普的提議,最早將會在11日推出。如果足夠迅速,可能會在下周初開始進行投票表決。這也將是眾議院第二次對川普發起彈劾。2019年12月,眾議院以濫用職權和阻礙國會工作的罪名要求彈劾川普,卻遭到了參議院的拒絕。如今,參議院和眾議院都控制在民主黨人手中,川普被彈劾的可能性極大。
  • 樸槿惠遭彈劾下臺!
    (央視財經訊)韓國憲法法院2017年3月10日上午宣布總統彈劾案最終判決結果,總統彈劾案獲得通過,樸槿惠被立即免去總統職務。樸槿惠也成為了韓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成功彈劾的總統。8名憲法法院法官一致同意樸槿惠彈劾案通過。從2016年12月9日韓國國會通過對樸槿惠的彈劾案到今天,韓國憲法法院共開庭20次,包括17次法庭辯論,3次預審。
  • 都被川普騙了!支持率反向飆升越彈劾越高,專家一語道出真相
    據美媒報導稱,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日前對美國民眾展開了一項普及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儘管近期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投票表決通過了針對川普的兩項彈劾條款,但川普在美國的民調支持率不減反增,出現了詭異的「越彈劾支持率越高」現象,目前川普的民調支持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3%,這在歷屆美國總統中都稱得上是一個高數字。
  • 美眾院公布彈劾條款前,川普當天一早發推:純粹的政治瘋狂!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0日最新消息,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當天宣布,他們將進行投票,以確定是否就濫用權力與妨礙國會這兩項條款彈劾川普。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夕,川普曾在推特上將民主黨人針對他的彈劾調查等稱作「純粹的政治瘋狂」。
  • 拜登是第一位面對已崛起中國的美國總統!川普彈劾案啟動審理......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宣稱,2021年1月6日可能會被列入「美國歷史上的幾個恥辱日的清單」。不止如此。對國會大廈的圍攻表明,當一個「民主國家」走下坡路時,民主本身可能會變得刻薄惡毒、暴力血腥。  壞消息是,川普主義不會輕易消失。如果僅僅彈劾而不審判川普,並不能阻止他於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