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在國內上映,這部日本國民級IP動畫能夠出現在國內各大院線的大熒幕上,對於fate的粉絲來說意義非凡。大家在被故事感動的同時,想必也被動畫裡的音樂所牽引著吧!而製作fate系列配樂的音樂人中,有一位被稱為「日本動漫音樂界四大才女」之一的音樂人——梶浦由記。
1965年,梶浦由記在東京都出生。還未能好好感受這個城市的風土人情,七歲的她便跟隨父親前往前西德生活,直到初中畢業,才回到日本。受到愛好歌劇和古典音樂的父親的影響,梶浦很早就喜歡上了音樂,並表現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
「 我很小的時候家裡喜歡聽古典音樂,
剛開始喜歡上的pop是ABBA和Beatles,
所以像Beatles和ABBA他們的作品,
在我心裡還是十分特別的,
到現在也很喜歡。」
大學的時候,梶浦由記學的卻是與音樂毫不相干的英語專業,從津田塾大學畢業後,梶浦又做了一份與音樂毫不相干的工作——進入了日本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NTT社工作,每天重複著朝九晚五的工作狀態,一直持續到27歲那年。
「 27歲為止,
我其實都很平常地在正常上班,
離職之後,
說我自己要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
然後周邊的人問我:你是認真的嗎?
別逗了,肯定不行的,
大家都這樣說,但我想還是試試,
人生就一次,
即便是失敗了,也只能去做。
所以看著現在這樣,
可以舉辦LIVE的自己,
簡直感覺就是奇蹟,
非常感激。」
1992年,27歲的梶浦由記辭去工作,加入了女子樂隊See-Saw。與之前相比,作為樂隊的鍵盤手的她,雖然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音樂製作,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樂隊活動上。直到三年後樂隊活動暫停,她才開始獨自為電影、CM作曲,很快又擴大到動畫、遊戲和音樂劇等領域。這些經歷為梶浦進軍動畫行業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 我之前做過樂隊,
之後被問及,
你不想做一些純樂器類型的音樂嗎?
然後我就開始做真人電影的音樂。
在做這種音樂的過程中,
有一個幫助我的人問我,
想做動漫的音樂嗎?
從此之後就開始做動漫音樂了。」
1996年,作為新人作曲家的梶浦接到了為《新橙路》劇場版製作配樂的工作,正是這次工作為她打開了動畫配樂的大門。不過,使梶浦開始被阿宅們所知曉的作品,則是她為TV動畫《NOIR》所製作的極具個人風格的精良配樂。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真下耕一。這位老牌動畫監督對於梶浦來說,大概是伯樂一樣的存在。真下給予了梶浦極大的發揮餘地,於是才有了《NOIR》中精緻的配樂,後來他監督的多部動畫都是由梶浦配樂,包括「少女打槍三部曲」.hack系列和《翼·年代記》。
在.hack系列之後,梶浦的創作已經十分成熟,但由於那個時期動畫本身比較冷門,因此她的名字以及她那充滿異域風格的音樂仍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真正使梶浦聲名遠揚的,是她在2003年為高達SEED系列製作的歌曲。
時至今日,當《曉之車》悲壯奮昂的旋律響起, 相信許多人還會為之動容。《曉之車》首次出現是在《Gundam Seed》中卡嘉莉與父親訣別的場景,南裡侑香清冽飄渺的歌聲,完美詮釋了關於廢墟、戰爭、生死的無奈和悲壯。這首歌曲也是梶浦對於自己的釋放和解脫,19歲的梶浦親眼目睹自己最愛的父親因病日漸消瘦,直至與世訣別,此後20年梶浦始終懷著對逝者的思念和愧疚生活,最終在《曉之車》中完成了對自己的解放。
伴隨《曉之車》等歌曲的成功,梶浦被越來越多人熟識。 2004年到2007年期間,可以說是梶浦由記的高爆發時期。這期間她不僅為多部動畫和遊戲製作了配樂,比如TV動畫《武器種族傳說》《翼年代記》《舞-乙HiME》和《Loveless》等。還以「FictionJunction」的名義推出了多首歌曲,以製作人的身份為千葉紗子製作了兩張專輯,同時還為其他歌手創作歌曲。一時間,幾乎每個季度的新番中,都能聽到梶浦創作的音樂。也是在這一時期,梶浦開始在音樂中使用造語,也就是我們常說「梶浦語」。
「 起初都是根據需求來創作,
期間遇到一部
叫做《水瓶新世紀》的動畫作品,
希望我在劇伴中儘可能多的融入女聲,
不過,由於這部作品的故事是完全虛構的
所以也希望用完全自創的語言來創作。
我那時候就想:
那我就自己創造詞語就行了吧!
然後我試著做了一下發現,
這種自己創造出來的歌曲,
竟然和作品特別的協調。
尤其如果是收到一季TV版動畫的製作需求時
預先製作的劇伴音樂,
其實在後期意外很難對應到適合的情境裡,
說起戰鬥場面,也各有不同的設定和背景,
那這時的劇伴音樂,
如果帶有明確意義的歌詞,
就只能在呼應歌詞內容的場景裡使用了。
如果寫沒有具體的意思的歌詞的話,
我想是不是更適合用在TV版動畫中呢?
尤其是自造語的劇伴音樂,
可以不顧及意義,
自由根據旋律填詞元音或輔音,
但反之如果填寫具體意義的歌詞,
卻總是那麼一些旋律,
會被分配到難唱的發音,
造語的話都是些容易唱的元音輔音
其實對歌手來說更好發揮了呢,
這是這兩個理由讓我開始經常自造詞彙 。」
梶浦在這一時期的集大成作,是2007年為七章劇場版動畫《空之境界》製作的配樂。她擅長的無詞和聲詠唱,以及流行曲風中加入古典樂器的音樂風格,是非常適合詭異、空靈的世界概念的,這與空之境界的設定一拍即合。
還記得那個熟悉的開場嗎?蝴蝶與蜻蜓飛舞,少女從樓頂縱身而下,緩慢的笛聲和詠唱漸漸響起,帶來了一種神秘感,能夠穿透靈魂的空靈唯美,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如果說《空之境界》的配樂是梶浦由記的一次登頂,那麼被奉為神作的《魔法少女小圓》則是她另一次巔峰。2011年《魔法少女小圓》的橫空出世,成為梶浦由記再次大放異彩的契機。
與《空之境界》的嚴肅風格不同,《魔法少女小圓》的音樂更多的是天馬行空。空靈的發音,憂傷的女聲吟唱,多變的混合曲風以及聖潔的和聲,將馬猴燒酒的歡快、狂氣,真相的殘酷、絕望以及最後的救贖,都表現的淋漓盡致。
《Sis Puella Magica》以及黑暗風片尾曲《Magia》等許多曲目都是觀眾們熱烈追捧的對象,同時在2011年度Newtype動畫賞中斬獲了許多音樂獎項,可見業界對她創作的音樂十分認可與欣賞。
在這之後梶浦由記仍然活躍在創作一線,為許多動畫創作了非常優秀的音樂,比如老虛的經典作品《Fate/Zero》,阿宅們的入坑作《刀劍神域》系列,2016年一月黑馬《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等等。
她的音樂就像森林深處的精靈在詠唱,神秘、肅穆、空靈、陰鬱,卻也帶著激情澎湃的情感,唱進了靈魂深處,為許多人帶去了精神慰藉,是一種「讓人愉悅的憂傷」。
「 動漫的世界就是一個想像的世界,
能讓我們平時做不到的事情在動漫裡實現,
我覺得慢慢的會有更多的
新鮮新奇的作品產生出來。
我認為沒有一個工作,
可以比做動漫歌曲更有趣了,
況且還能藉此機會和很多歌姬打成一片,
實在是太幸運了,
這是我想傳達的。
上海是很漂亮的城市,
也非常想去其他城市看看,
兩國也很近,也希望有機會可以去各地,
和大家一起享受音樂,謝謝!」
8月2日的那場live還意猶未盡,梶浦由記也還會繼續奔走在音樂的道路上,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喜歡她的粉絲也會一直追隨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