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裡的辛酸

2020-11-04 熱榜內容

最近,有一位爸爸發了一條對老師抱怨的短視頻,在網上迅速走紅,引得幾十萬人點讚!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這位爸爸的這幾句話,戳痛了一部分家長的心。

這段視頻一出,得到很多家長的共鳴。家長表示,這位爸爸說出自己心裡想說,卻一直不敢說的話。


家長與老師的權責

目前通訊工具的便利,各式各樣的群很多,工作群,家長群,校友群等等,尤其是家長群,孩子在學校老師手裡,有些想法也是敢怒不敢言。

家長群本來是一個中性的事物,引起人們反感是群裡面的人交互所產生的問題。
首先,要清楚老師和家長各自的責任
孩子教育本身是學校和家長共同合力完成,這是毋庸置疑的。學校老師和家長各自承擔著一定的責任和角色,有些問題老師難以解決,需要家長配合;有些學業問題是家長問題是家長解決的,需要學校來配合。
目前來看,學校教育主要承擔學業教育,家庭則是孩子人格品質教育。很多人說學校教育孩子人格。
讓家長煩惱的家長群主要有兩大方面
一個是冗餘信息過多:
家長群是一把雙刃劍,一個信息丟進去,必然會引起不同人的不同反應,很多家長信息刷屏,家長要不時地關注信息,很多時候造成一些信息的榮譽,一些重要信息被淹沒,還要翻很多才知道怎麼回事,搞得家長疲憊不堪,生怕錯過什麼。



而且,家長群裡,有些家長就是喜歡炫,導致有些重要信息被淹沒,有時候家長也被一些不屬於自己的事情綁架。


如果是班級組織活動,家長群還是可以快捷有效溝通,如果是個性問題,那麼,老師與家長單獨私下溝通比較好。但有些家長把群當作兩人聊天的工具,卻對別人產生了信息垃圾。


另一方面,大多數家長也都是上班族,一天下來工作累死累活的,家長也都希望自己孩子學業跟得上。結果卻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籤字。

家庭作業的意義


老師布置作業沒問題,但需要家長批改作業?老師卻丟了教學研究的能力

家庭作業不只是讓孩子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的,也不是讓老師來完成任務的,而是學生通過作業完成情況,讓老師在批改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班的學生知識到底掌握到什麼程度的!

到底是大部分都沒掌握,還是個別沒掌握。若大部分沒掌握老師就要想辦法對這一知識點重新講解,若只是個別,則教師讓學生之間交互幫助來提高解決。

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讓孩子把錯誤的改正確了,那麼,老師收上這些正確答案的作業,如何知道學生到底掌握到什麼程度。

家長批改作業,學生都改正對了,老師咋知道哪些錯題是屬於共性的問題還是個性的問題?知識的重難點,如果是你老師沒講解好,學生都改對了,你怎麼用數據統計。
老師批改作業的過程就是反思自己教學的過程。這是一個反饋,你把反饋都拿掉了,這不相當於瞎子走路嘛。

再來說說老師,現在老師確實有很多教學以外的工作,佔據了一部分精力,教師初衷,讓家長監督孩子寫作業無可厚非,但也僅僅限於監督。

是讓家長接過你的接力棒督促孩子而已,並不是讓家長來批改孩子作業。

自己班級孩子寫作業什麼情況,老師是不是心裏面有數的,對寫作業不認真的,老師單獨給家長發信息溝通可以吧?

有些家長確實是沒知識和能力教育好孩子學業,也有家長把孩子學業培養得很好,所以不分三七二十一,全部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真的很煩。

學生之間有個體差異,家長之間也是學生過來的,也是具有個體差異的。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能力輔導孩子作業。有的家長因為能力和時間欠缺,批改不好還要被說。


有人說教育孩子也是家長的責任,家長當然有責任,但是責任的側重點不一樣。
所以說到底是一個責任範圍的問題,批改作業,那是老師的責任,家長沒這個義務,這是屬於你老師教學範圍的事情,個別問題單獨談話溝通。


如果家長額外自己輔導,那是家長自己的行為,那是家長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暗自使勁。
所以問題的爭論的焦點是明確權責,管理一個家長群,也是一位老師的能力。

當然,家長群裡面老師要求批改作業,我們思考一下,教師背後無形的推手又是什麼?教師的心底想法又是什麼?有些問題多角度聽聽也有利於理解和溝通。

歡迎留言討論。


點擊關注 ,和大家一起升級自己的大腦作業系統,在成長中提升認知,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內容涉及原生家庭、親密關係、教育、自我成長和情感治癒。

分享:

1.分析教育現象和教育知識

2.正確處理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3.處理親密關係中的愛與怕。

4.強大自我,活在真相中。

相關焦點

  • 都這麼反對家長群,信不信今天取消家長群,明天就哀嚎一片
    某爸爸宣布「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視頻,又又又上了熱搜。這個視頻大概反應了不少家長的心聲:天下苦家長群久矣。哪怕最不雞血的媽,也要時刻留心家長群,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項任務。輔導作業比加班還累,只要那個小人兒一到家,家長就得跟打仗一樣,圍著他轉。這讓人想起一個辛酸的笑話,校長讓高中同學打掃衛生,為了公平起見,採取輪流制,第一年輪到高一,第二年輪到高二,第三年輪到高三。咱們這屆家長就是那倒黴催的一撥兒人,無論風水怎麼轉,都少不得要出力。那這個問題是出在家長群嗎?
  • 父母事業再風光,家長群裡也慌張…
    群裡消息最快秒回 中年人雖然看起來都很頹,但熱情都在家長群裡滾沸。工作、開會可能總昏昏欲睡,但老師在群裡的一個發言,能立馬炸出潛水家長一堆。一會兒沒看手機,家長群裡的新消息就幾十條,心下一緊,趕緊看老師發了什麼重要通知。
  • 父母事業再風光,家長群裡也慌張!
    群裡消息最快秒回 中年人雖然看起來都很頹,但熱情都在家長群裡滾沸。 工作、開會可能總昏昏欲睡,但老師在群裡的一個發言,能立馬炸出潛水家長一堆。 一會兒沒看手機,家長群裡的新消息就幾十條,心下一緊,趕緊看老師發了什麼重要通知。 哦,原來是讓家長「下周一交餐費」。
  • 父母事業再風光,家長群裡也慌張!哈哈哈哈……
    自從進了家長群,我就深刻體會到了自己優秀的辦事能力: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只要是群裡發過的通知,一定牢記在心;只要是群裡要求買的東西,一律連夜採購;只要是群裡要求的籤字,進門就找孩子要。工作、開會可能總昏昏欲睡,但老師在群裡的一個發言,能立馬炸出潛水家長一堆。一會兒沒看手機,家長群裡的新消息就幾十條,心下一緊,趕緊看老師發了什麼重要通知。哦,原來是讓家長「下周一交餐費」。但這並不妨礙家長們列隊熱烈回覆:「收到」「謝謝」「辛苦了」,家長群發言三件套,一個都不能少。
  • 父母事業再風光,家長群裡也慌張!哈哈哈哈……
    自從進了家長群,我就深刻體會到了自己優秀的辦事能力: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只要是群裡發過的通知,一定牢記在心;只要是群裡要求買的東西,一律連夜採購;只要是群裡要求的籤字,進門就找孩子要。群裡消息最快秒回中年人雖然看起來都很頹,但熱情都在家長群裡滾沸。工作、開會可能總昏昏欲睡,但老師在群裡的一個發言,能立馬炸出潛水家長一堆。
  • 你比較煩家長群裡出現什麼現象?
    家長群,是家校共育的橋梁,承擔著老師布置作業、通告信息的平臺。而這個群對於家長而言,卻變成了提交作業、每天打卡的壓力。 不少家長覺得微信群已經變成壓力群,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兩人在群,甚至爺爺奶奶也在群裡,爸媽太忙顧不過來,就讓帶娃的爺爺奶奶入群,也是可以理解的。
  • 老師在家長群裡發的信息,您是怎麼回復的?
    家長群則是老師發布信息,家校聯繫的橋梁。家長怎樣回復老師在群裡發布的信息也成為熱門話題。有些家長為了表達老師發的信息已經看到了,又覺得直接發「收到」有些欠缺禮貌,又加上「收到,老師辛苦啦!」還有些家長更是「戲精」,在群裡發些「給你小心心」、「送花花給你」、「謝謝您」等表情包。弄的家長群裡好不熱鬧,還有溜須拍馬之嫌。到底老師在家長群裡發的信息該不該回復?要怎樣回復呢?
  • 家長群裡,你們會經常發評論嗎?
    同事最近和我聊天說班級的家長群,總是能看到一些跟在老師後面表揚老師表揚家長表揚同學的人,比如「這個活動好棒啊,能讓孩子們迅速融入集體」「小朋友能在我們班,真的很幸福呢」很多時候大家還在下面一溜的排隊跟著回復...
  • 真正讓家長煩惱的,到底是家長群,還是群裡的某些家長
    所以,再次呼籲,請加入了家長群的家長們自覺遵守秩序,不要在群裡分享你認為對你孩子有用的美文和那些所謂的心靈雞湯,那些連結,留著自己獨樂樂比較好。再次呼籲家長群裡請不要發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信息,不要在群裡吹牛拉家長。實在是碰到投緣的人,你們自己可以建個吹牛群,但請不要在家長群裡面聊天。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手機,都有網絡,只要拿起手機連上網絡,你發的那些信息大家都能看見。不需要你花時間發群裡共享。
  • 發生在家長群裡的那些事……
    「現在家長群就是攀比心理。私下還有家長群,內容包括誰家裡開的什麼車,穿的什麼牌子,提的什麼包包,身材氣質如何」聽了同事聊家長群的那些事,令人大跌眼鏡。看到這樣的簡訊,想起自己在小學當老師時,家長和老師之間哪有這樣的事情。學生成績即便不好,那也無非是到學校辦公室,面對面交流,學生最多不過當老師家長面檢討自己。
  • 現在的家長群,社科院女博士在家長群裡怒罵4小時
    小學家長群裡,又一家長C位「出道」最近兩天,廣西玉林市某小學三年級一個家長群內的一場罵戰在全網掀起軒然大波還登上了微博熱門從爆料來看 起因是一些家長在群裡本來群裡家長以為她在開玩笑事情並不大,溝通協商協商就好解決了於是老師和一些家長便出面調和但沒想到,隨後場面發展得十分難看這名女家長和群內另一名家長起了直接衝突
  • 父母事業再風光,家長群裡也慌張!哈哈哈哈!「學浪計劃」
    ,群裡的通知一定要第一時間看到。中年人雖然看起來都很頹,但熱情都在家長群裡滾沸。一會兒沒看手機,家長群裡的新消息就幾十條,心下一緊,趕緊看老師發了什麼重要通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啥都沒有的,也要態度積極,這就是家長群裡的生存之道。
  • 如何回復班主任在家長群裡發的通知?
    作為班主任,我經常在家長群裡發布通知,而作為家長我也經常接收孩子班主任在家長群裡發送的通知,我有發布通知和閱讀通知兩方面的體驗。那麼看到通知之後,作為家長到底應該不應該回復呢?綜合我兩方面的體驗,個人覺得應該回復。就這個問題,我談兩個想法。
  • 家長群裡,怎樣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 特別關注
    那麼,家長群裡的溝通都有哪些門道,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共贏,給孩子提供便利,並在群裡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呢?就讓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曬娃、炫耀、廣告、謠言……這些微信群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老師和家長非常頭疼,不僅如此,就連不在群裡的孩子們,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響。家長微信群,大家怎麼看?
  • 家長群裡凡事都回復收到,老師辛苦了,老師是什麼感受?
    但除了開學階段老師和家長,家長之間有較為頻繁的互動之外,過一段時間之後,家長群裡收到的最多的消息便是「收到,老師您辛苦了」諸如此類。其餘時間只要老師不發言,要麼歸於平靜,要麼就剩下幾個活躍的家長閒聊。不知道各位家長和老師如何看待這樣的班級家長群。作為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的家長,對於這樣的家長群實在愛不起來,但又沒辦法離開。
  • 你在家長群裡作的時候,知道老師怎麼看你孩子嗎?
    幼兒園開學前,老師家訪,把我拉進了一個叫做家長群的神秘組織,一開始我是有點激動的,畢竟身份升級了:咱也是能開家長會的人了!當時我還沒意識到……一朝入群深似海,群裡全部是戲精。最近網上有個吐槽家長群裡戲精的熱帖,源於生活、真實再現了大多數家長群的生態。看了覺得膝蓋中箭。開學當天,家長們就在群裡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作文大賽,針對圍繞「開學見聞」和「感恩老師」兩大主題各抒己見。
  • 工作事業再風光,家長群裡也慌張!就問你是不是這樣?
    不知各位發現沒,只要進了家長群,人瞬間會變得卑微。什麼李總、趙姐,進了家長群,只有一涵爸爸、軒軒媽媽……誰知道你在公司有多叱詫風雲?一會沒看手機,家長群裡消息就刷刷來了幾十條,「爬樓」也得好好閱讀,趕緊看看有什麼緊要通知。哦,原來是提醒家長「給孩子帶水杯」。但並不會妨礙家長們熱烈回覆:收到、老師辛苦了、謝謝提醒。活了幾十年,一進家長群,什麼「社恐」全都治癒了。
  • 神奇的家長群
    8.24/晴又到了開學季,暑假只剩最後一個星期,學校裡開始忙碌起來,各科老師也在微信上叮囑孩子們的暑假作業,家長們終於可以舒口氣,因為「神獸們&34;…其實,老師只是發個作業通知而已,作為家長根本沒有必要齊刷刷的說老師辛苦了,這樣一來有些家長可能就看不到布置的作業內容了。
  • 「收到」和「老師辛苦了」家長群裡最虛假無感情的兩句話,怪誰?
    他們手機裡除了無數個工作群外,還有數不清的家長群。工作群的意義在於業務溝通,那麼家長群的意義在於家校溝通。孩爸孩媽們,上班期間忙工作群,下班期間忙家長群。白天群裡迎笑臉給領導,晚上群裡送笑臉給老師。往往家長群是比工作群熱鬧的,工作群沒你的事你就可以潛水,在家長群你是怎麼樣都逃不了折磨的。
  • 家長群裡「老師」收「新冠疫苗費」?詐騙!
    相關案例:1、2020年10月3日10時許,南通的楊某報警稱,有人在家長群裡面冒充老師,以給學生打新冠疫苗要交費為由騙取楊某179元。2、2020年10月14日15時許,常州的劉某報稱:其學校微信家長群裡老師發布收取疫情疫苗費用的通知,有多名家長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