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爸爸宣布「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視頻,又又又上了熱搜。這個視頻大概反應了不少家長的心聲:天下苦家長群久矣。
現在養孩子,至少需要一個家長半全職(起碼要保證955,偶爾還能摸個魚),來應付學校裡的大小事務,這已經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
以前父母雙職工,孩子照樣好好長大成才,一來以前不流行996,二來以前家長真不操什麼心,吃飽穿暖送到學校,這任務就算完成了。我們那時候還流行一個詞叫「鑰匙兒童」,意思是給娃脖子上掛把鑰匙,娃就能自己回家,自己寫作業,有的甚至還要自己熱飯,自己吃。
等咱們這代人當了爹媽,形勢急轉直下。不但要管孩子,還得花大力氣管孩子。哪怕最不雞血的媽,也要時刻留心家長群,完成老師布置的一項項任務。輔導作業比加班還累,只要那個小人兒一到家,家長就得跟打仗一樣,圍著他轉。
這讓人想起一個辛酸的笑話,校長讓高中同學打掃衛生,為了公平起見,採取輪流制,第一年輪到高一,第二年輪到高二,第三年輪到高三。
咱們這屆家長就是那倒黴催的一撥兒人,無論風水怎麼轉,都少不得要出力。
那這個問題是出在家長群嗎?如果把家長群退了,是不是人生就圓滿了,從此可以像我們父輩一樣,過上吃過晚飯就翹起二郎腿,看電視追劇的神仙日子?
非也非也。
別人不好說,誰家要攤上視頻裡那樣的豬隊友,只怕恨不得直接把他拍死才解氣。這個視頻出來後,我的幾個媽媽群,連朵水花都沒激起來。
媽媽們看過就算了,沒人真當回事,最多在心裡想想:得虧這愣頭青不是我家的,不然我是讓他跪榴槤還是跪主板合適呢?
捅出這天大的簍子,爸爸倒是爽了,還不得老娘去學校負荊請罪?不然咋辦?
退了群,群消息是不會再打擾家長了,可老師也不會再管孩子作業完成不完成了。
老師都不用刻意打壓孩子,只要不管孩子,都夠孩子喝一壺了。
一個沒有歸屬感,不被重視的邊緣孩子,還能指望他學習好?
做夢!
有人說,無論如何,把家長群的事頂上熱搜,讓教育部門想辦法整改,也是個好事。大家都不在家長群裡發作業,不讓家長批作業,少給家長找事做,不就好了?
天真!
哪一次家長鬧著說,不行不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教育非改不可,得著好結果了?
說句誅心的,就是每一屆家長鬧來鬧去,才會變成今天這樣的局面。
家長說:作業太多了啊,孩子完不成,救救孩子吧!
於是轟轟烈烈的減負運動開始了。
學校裡作業是少了,可最終孩子們也沒見輕鬆了。
家長說:孩子的童年不能都拿來補課,必須禁止老師私下給學生補課,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老師固然不能到處補課了,家長也找不到靠譜的補課老師了。最後錢全孝敬了機構,還得提心弔膽地擔心機構拿錢跑路。
家長說:孩子學的內容太難了,沒必要學那麼深吧?
結果原本學校裡教的東西,需要額外掏銀子孩子才能學到了
家長說:孩子們的體育課老是被佔用,都沒時間鍛鍊了,體育老師總是「被生病」,能不能行了?
於是中考體育分值大幅度提升,即將和語數外等分。
家長說:音樂課、美術課被佔用了也不行,孩子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於是美育也擠進了中考。
……
家長們,可長點兒心吧!咱表達欲能別那麼強烈嗎?
你們現在覺得家長群事多,麻煩,萬一家長群真的被強制取消了,只怕你們也未必笑得出來。
雖然現在孩子數量可能還不如我們小的時候多,競爭激烈程度可比我們那時候刺激多了。以前家長固然也希望孩子能學好,但心情大多類似買彩票,能中獎固然好,中不了也就算了,認命。
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那都是一把梭哈,all in,不管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家長投入一分都不會少。
你去學校門口看看,一個個背著書包的小學童,其實都是人形碎鈔機,行走的一套房。
付出全部心血培育的果樹,你一定希望它能結出果子。
這個競爭怎麼能不激烈呢?
家長是一心推著孩子往前跑的,奈何減·負大石頭,橫亙在前,老師,尤其是公立學校老師也沒辦法。一方面他們不能布置太多作業,學校不允許。另一方面,現在的老師也和過去不一樣了。
以前的老師,把教師當做一份事業,熬夜挑燈改作業。那時候我們寫作文,都說老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
現在的老師,更多的是把教師當做一份職業,他們也要有空閒時間,他們也有自己的娃要雞。
如果徹底禁止家長群,不讓家長批作業,對於原本就兢兢業業上課、改作業的老師來說,影響不大,頂多有些要求家長幫著背、默的內容,不能確保每個孩子都做了。
對於那些本來作業就改不完,或者特意給孩子布置大量作業,讓家長幫著提升孩子成績的老師來說,也幾乎沒有影響。改不完作業,那就不布置了唄,說到底教師還是個鐵飯碗。
孩子少寫一點作業,老師又不會少塊肉,反正一個班上的孩子,成績總是有好有壞的。就算老師不布置作業,總有家長會自己布置的。最後吃虧的還是那些父母沒時間輔導孩子,又沒在外面補課的孩子。
嫌家長群事多,乾脆取消家長群,這種做法並不解決家長負擔重的問題。每一次學校的內延縮小,換來的都是家長負擔的加重。內卷已經開始,沒那麼容易停止。
好的教育資源就那麼多,孩子也不會因為解散家長群而變少。所以任何解決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老師不布置作業,家長就得自己頂·上。現在家長還能抱怨一句老師怎麼不給批改,沒了家長群,家長都得自己布置作業,更是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了。
這還不算,現在家長還能拿著老師的雞毛當令箭,要求孩子按照老師要求老老實實做作業。真的沒了家長群,老師也不布置作業了,家長就只有赤膊上陣,親自跟孩子扯皮了。
很多熊孩子做學校作業是沒有怨言的,做家長布置的作業,卻嘰歪地要命。屆時連親子關係都不保,你們確定要取消家長群嗎?
說不定真取消了家長群,家長就只能三天兩頭往學校跑了。
嗚呼哀哉!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