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教育廳已經出臺文件,嚴禁家長、學生代勞批改作業,必須老師親自批改。
家長群一直是引起熱議的話題,家長群的存在也是一把「雙刃劍」,好的是方便家長與學校溝通,壞的是家長的時間被佔用。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成年人的壓力不只在養家,還來自家長群
有了家長群以來,不少的家長有了這樣一個煩惱,老師讓家長幫忙檢查和批改孩子的作業。
有些家長是上班忙沒時間,有些家長是學歷不高不會,有些家長是每天上班很累沒有精力輔導孩子的作業了。
家長幫忙修改作業,一直是許多父母的苦惱,江蘇的一位家長徹底把這件事「鬧到了檯面上」。
這位父親拍了一段視頻,痛斥老師:
「我批改作業,我都幫你做了,還要你這個老師做什麼?」
「老師有什麼辛苦的,作業都是我教我改,是我辛苦。」
「補課報輔導班,該上的都上了,還要我輔導作業,我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這幾句話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共鳴和網友的熱議,把孩子交給老師,還要費心費力輔導孩子學習,成年人的壓力,未免也太大了。
家長群好像變味了,不少家長吐槽,減負減的誰的「負」
80、90後的家長,紛紛表示:「我們小時候家長啥都不管,每天寫完作業就是玩,家長都不管批作業這回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批改作業成了家長的「責任」,總是提倡的減負,也沒有看出減在哪裡,反而家長的責任越來越多。
深夜下崩潰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身影,曾經被人笑談提起。媽媽輔導孩子作業,雙雙落淚,輔導孩子造句被氣到崩潰等等。
這種無釐頭式帶點心酸的現象讓不少人無奈的笑了,但是喜劇的核心是悲劇,家長的壓力和痛苦,只有他們輔導作業的時候才能親自體會。
這位喊話的父親可以看出是實在無奈又崩潰到不行才退出家長群的,家長和老師其實不應該是站在對立面的。
老師和家長如何才能和平共處
● 互相尊重與理解,才能勁往一處使
家長不容易,老師也不容易。上小學以後,學生和老師相處的時間其實是比家長長的,雖說不需要老師家長特意搞好關係,但是互相尊敬是必須的。
老師和家長在孩子心中都是很權威的存在,老師和家長如果不合,互相詆毀,會讓孩子很為難,不知道該相信誰。
● 出發點是真心為孩子好
家長對孩子好的心意是毋庸置疑的,老師真心實意地為孩子好,跟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家長肯定也會理解老師願意配合工作的。
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孩子的教育父母也不能全部推諉給老師。
家庭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也不能當個「甩手掌柜」
不少家長認為,教了學費,孩子就應該全權交給老師,讓老師教孩子學習。如果非要按金錢計算的話,家長教的錢也只是白天那幾節課。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家長雖然不用太過操勞學習,比如幫孩子檢查作業,看孩子寫作業等等,但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習慣都是需要家長培養的。
孩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格培養是佔了很大一部分的,所有有些教育,老師是無能為力的。
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對孩子好的事情,盡好雙方的責任,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矛盾了。
各位家長因為家長群的事情「焦頭爛額」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