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創新舉措——「十三五」高校思政工作成效看過來

2020-12-15 學信網

12月3日,教育部舉行第二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餘先亭在發布會上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十三五」期間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發展情況如何

來聽餘先亭副司長

在發布會現場的介紹

↓↓↓

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遵循

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國高校的特色,也是辦好我國高校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十分關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以來在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會、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多次作出重要講話,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一系列高瞻遠矚的新思想新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先後深入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調研指導,並與青年學生親切座談,多次給青年學生寄語、回信,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今年疫情期間,總書記專門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勉勵青年一代努力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鬥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思想「導航圖」和行動「指南針」。

「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等綱領性文件,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教育部和相關部委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高校教育管理服務全過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在完善頂層設計方面,制定《關於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意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普通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等一系列文件,對高校思政工作進行了統籌性規劃、制度化安排。

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舉措

強化思想引領,紮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組織編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課」,開展「我們都是收信人」全國高校學習交流網絡「@大接龍」等主題教育活動,組建優秀師生理論宣講團,常態化開展「網絡巡禮、校園巡講」活動,推動高校學生學習教育全覆蓋。

匯聚各方合力,會同中組部、中宣部深化地方黨政領導幹部上講臺,十九大以來,各省(區、市)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上講臺作報告已形成制度性安排。2019年,會同國資委開展「國企領導上講臺、國企骨幹擔任校外輔導員」,推動50位國企領導進高校講授100場公開課,遴選100名央企骨幹擔任校外輔導員,幫助學生了解國情、黨情、世情、企情。聯合中宣部等七部委開展「奮鬥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工作,形成校內校外育人工作聯動的長效機制,引領廣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會同團中央推動高校學生會、學生社團改革,強化黨對學生組織領導的具體化。各地各高校黨委聚焦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拓展教育載體、挖掘教育資源、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提升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取得了顯著育人成效。

聚焦重點難點,深入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持續推動黨建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實施「新時代高校思政課創優行動」,開展「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深化課程思政建設,推動黨建和思政工作納入「雙一流」建設、政治巡視、領導班子考核、幹部述職評議,切實把「軟指標」變成「硬約束」。

營造良好氛圍,舉辦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傳播網絡正能量,唱響網上好聲音。結合黨的十九大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大型參觀、報告、觀影等活動,深入體會非凡成就。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引導百萬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開展「青春告白祖國」工作,匯聚形成「千校萬場大告白」的生動局面,成為了大學校園最靚麗的風景線。

紮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隨著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悄然打響,教育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以戰時狀態、戰時思維、戰時方法、戰時機制全力做好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確保組織生活不斷線、立德樹人不停擺、服務關愛不缺席、陣地管理不放鬆,有效凝聚3300餘萬高校師生同心戰「疫」,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思想保證和組織保證。同時,疫情防控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尤其是大學生而言,是一次難忘的人生體驗,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機會。教育部部署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和網絡文化成果徵集展示工作,深入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和制度自信教育。實施「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高校基層黨組織行動,組織動員黨員幹部、團結凝聚師生員工投入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疫情爆發以來,教育系統實現「嚴防擴散、嚴防暴發,確保一方淨土、確保生命安全」的目標,有力支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國大局。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取得新發展。

一是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更加有力。高校普遍修訂黨委全委會、常委會、校長辦公會等制度,規範院系黨組織會、黨政聯席會決策制度,強化對學術組織、群團組織的政治領導,從體制機制、基層基礎、關鍵環節上保證黨的全面領導有機貫穿融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立德樹人、事業發展全過程。綜合調查表明,99.1%的學生贊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二是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顯著提高。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要求高校黨委做到「4個過硬」,院(系)黨組織做到「5個到位」,基層黨支部做到「7個有力」。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目前已開展兩批共培育創建黨建工作示範高校20個、標杆院系199個、樣板支部1655個,輻射帶動黨支部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整體提升。目前,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從2018年底的68%上升到2019年底的82%,其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普遍達到95%以上。組織開展全國高校基層黨支部書記網絡示範培訓,實現全國民辦高校黨支部書記培訓全覆蓋。

三是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得到保證。堅持十六字總要求,將發展大學生黨員工作納入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指導高校普遍採取「兩級黨校、三次培訓」等方式,抓好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有力促進了發展黨員好中選好、優中選優。問卷調查顯示,88.8%的學生認為,新發展的大學生黨員質量「好」或「較好」,93.6%的非黨員學生認為,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能充分發揮」或「基本能夠發揮」。

2.思想政治工作呈現新氣象。

一是「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從理論武裝、學科教學、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安全穩定、隊伍建設、評估督導等七個方面,加快構建目標明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在8個省區市、25所高校、92個院系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打造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易班網和中國大學生在線「三駕馬車」為引領的校園網絡新媒體傳播矩陣,全面建立省級高校網絡思政中心,形成「全國—省級—高校」三級網絡思政體系。調查顯示,廣大師生「四個自信」十分高昂。99.4%的教師、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98.7%的教師、98.3%的學生認同「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99.5%的教師、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99.2%的教師、98.9%的學生認同「中華民族一定能創造新的文化輝煌」。

二是形勢政策教育更精準。緊緊圍繞學生最為關注的當前熱點敏感問題,組織開展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推動領導幹部上講臺、國企領導上講臺,講清楚敏感問題的本質,幫助學生澄清認識,堅守正確政治立場。綜合調查顯示,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三是主題教育活動更深入。組織全國高校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暑期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在全國高校開展千萬大學生「青春告白祖國」工作,讓3000多萬高校學生發出愛國奮鬥自信的時代強音。

四是網上文化活動更活躍。連續組織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深入推進網絡安全意識入腦入心,營造安全上網、依法上網的良好氛圍。舉辦「大學生網絡文化節」、「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等活動,已連續多年千餘所高校、數十餘萬名師生參與,創作作品累計上百萬件。連續7年開展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培育知網、懂網的校園好網民,參與學生連年增長。

 

相關焦點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創新-千策科技-思政實踐教學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這是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力舉措。,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輝煌「十三五」 | 《對話高校》之棗莊學院
    為全面展示"十三五"時期山東省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在黨的建設、思政課改革創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教融合創新及科研成果應用等方面規劃實施成效,以及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先進典型、先進經驗、發展成果,山東省教育廳邀約十所省內高校發布"十三五"高校發展成就紀實展示,以本校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詞作為切入要點和發布重點,回顧「十三五」發展歷程及發展成果,展望「十四五」規劃新徵程。
  • ...協同推進思政教育——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思政工作創新示範案例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造傳統課堂,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學校成立了廣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工作室和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兩個高水平平臺,加強對「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與經驗成果推廣。為加強對「課程思政」改革成果的推廣,學校在理、工、農、財經等專業大類中共評選推出了16個課程思政案例,如《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書讀花間人風雅,技融文化氣非凡」等課程思政案例。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
    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會議,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二是價值塑造融入專業教育。召開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工作視頻會議,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三是制定頒布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 第二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
    很高興又和各位見面了,我們今天要召開的是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思政工作、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工作的有關進展情況。很高興今天我們請來了五位司局長為大家重磅發布。他們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科學技術司雷朝滋司長,社會科學司劉貴芹司長,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還有思想政治工作司餘先亭副司長。
  • 加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協同創新的方法探析
    如何讓教師以師德風範、正確思想引領學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教師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當前高校教師思政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結合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體系具有自主、整合、開放、動態等特性,利用協同創新理論對高校教師思政工作體系的各要素進行整合、協同,建立深度合作的平臺和機制。
  • 清華大學舉辦研究生教育論壇暨部分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交流會
    清華新聞網9月5日電 9月4日下午,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論壇暨部分高校研究生思政工作交流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本次會議以「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推動研究生思政工作改革創新」為主題,來自全國21所高校的研工戰線同仁共同深入學習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交流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經驗,總結研究生教育培養規律,展望規劃研究生教育培養藍圖。
  • 習總書記談高校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思政工作十分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鮮明指出高校思政工作的歷史使命,深刻闡釋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任務……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時刻。  習近平指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各級黨委、教育系統和各高校抓緊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工作成效明顯。要強化基礎、抓住重點、建立規範、落實責任,真正做到「虛」功「實」做,把「軟指標」變為「硬約束」。
  • 紮實推進「33566」全景式思政教育 方式方法創新 育人成效顯著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學院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 「33566」為抓手,即:搭建「三個平臺」、致力「三個打通」、著眼「五位一體」、凝聚「六方力量」、實施「六大工程」,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徑、機制
  • 天津市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思政工作專題培訓班舉行 李鴻忠作專題報告
    原標題:壓實高校思政工作責任擔當立德樹人職責使命 本報訊(記者 魏彧 於春灃 孟若冰)11日,我市在市委黨校舉辦全市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思政工作專題培訓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分析形勢、研究問題、壓實責任,進一步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更好肩負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
  • 論高校「課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實踐誤區及教育評估
    [關鍵詞] 課程思政;思政元素;實踐誤區;育人成效;教育評估 近年來,各高校圍繞「課程思政」在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系統工程中的作用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和實踐,取得了有益的經驗。但是,縱觀各高校的諸多舉措,可以發現,「課程思政」建設存在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對「課程思政」的內涵缺乏準確認識,由此導致其實踐偏離了應有的軌道。
  • 南華快訊 | 南華大學思政工作經驗登上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簡報》
    近日,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簡報》2021年第5期刊發《南華大學以愛國奉獻為導向 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專題推介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舉措、經驗和成效。http://www.moe.gov.cn/s78/A12/gongzuo/moe_2154/202102/t20210201_512071.html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簡報〔2021〕第5期 總第199期【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編者按:2020年4月,教育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青團中央等聯合印發了
  • 創新工作機制 提升育人成效 皖西學院啟動思政導師制工作
    近日,學校在教學樓106舉行皖西學院思政導師工作啟動儀式。校黨委書記熊健、思政導師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專職輔導員參加會議。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胡吉超主持會議。會議宣讀了校黨委關於思政導師制的相關文件,為皖西學院首批思政導師頒發了聘書。思政導師代表在會上做了表態性發言。
  • 立德樹人 打造思政「金課」 我市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共話創新思政教育
    「人才培養評價絕不能唯分數、唯才能,品德品質的教育評價和思想政治立場才是不能忽視的根本」「對青年學生的思政教育一定要重實效、重效果,不能浮在面上只看表象,必須更加具象化顯性化地做真功求實效,讓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觀念真正入腦入心入思想」……9月11日,全市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思政工作專題培訓班在市委黨校舉行。
  • 高校思政教育新舉措!中北大學德育協同創新實踐研究中心揭牌
    12月24日晚,中北大學首屆「樹人杯」德育實踐成果展示暨德育協同創新實踐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科藝苑舉行。中北大學黨委副書記薛智教授出席活動並為德育協同創新實踐研究中心揭牌。同時,本次活動具象展現了中北大學新時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中北大學薛智副書記指出,德育協同創新實踐研究中心是學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全力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 「雙一流」高校牽頭!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聯盟成立
    徐青森首先代表高教司對研討會的召開和聯盟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指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也是構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的要求,為此,他提出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深化研究、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三點希望,期待未來聯盟能夠通過在以上三方面的深耕,為課程思政的推進發揮積極作用;徐青森還表示希望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能夠對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把脈獻策
  • 高校思政工作如何「接地氣」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多舉措、分階段推進思政教育落地生根,並深入了解「網際網路+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探索如何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新媒體和大數據技術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立德樹人教育模式,4月12日~4月15日,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聯合上海海事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上海高校學習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 「十三五」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天,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二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四新」建設交織融合、引領發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十三五』時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取得新成效。」 洪大用表示,近年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深化,學科專業體系建設和改革更加有力,「雙一流」建設全面啟動、紮實推進。堅持標準先行、質量為要。
  •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這些成效 | 教育2020...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這些成效 | 教育2020「收… 2020-12-01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部:抓準抓實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8日,教育部組織召開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視頻會議,部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戰略意義,充分發揮好專業課教師「主力軍」、專業課教學「主戰場」、專業課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使專業課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構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