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詞
作為一名金融科技從業者,您有沒有下面的感受?
工作中總是遇到新問題,且很難從現有知識庫中直接找到確定的答案,探究問題所需時間成本很高。其實,原因不難理解:
一是金融科技行業新,一線人員在實踐中摸索出的Know-how,還沒來得及總結成體系知識;
二是市場瞬息萬變倒逼知識更迭,剛總結出來的知識和理論端上桌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
作為金融科技法律服務團隊,我們感同身受,陪伴這個行業六年多以來,一直都被鋪天蓋地的新知識+新方法籠罩,深入服務中,更發現應學當學的內容不斷延展,知識圖譜越畫越大,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來接招。
我們團隊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合適的路徑,來吸取必備的知識去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在此,不得不感謝我們優質而智慧的客戶,提出了一個個好問題、真需求,才讓法律服務者在這個全新的領域找到方向和路徑,更好地在實踐中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反過來,從業過程中,在積累新知識的基礎上參與立法、立規,協助全國性、地方上的金融監管機關、行業自律組織制定金融科技的相關規則,從法律實踐的角度為行業知識圖譜的打造,貢獻「荒洪之力」。
本期我們以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訴訟案件為例,整理歸類,提煉出司法實踐中的觀點,以供從業者參考。
我們的系列知識圖譜,為什麼以第三方支付作為開篇?
第三方支付成型最早,發展最穩健
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因支付寶等崛起而最早進入正規金融監管序列,在國際上,第三方支付擁有巨大的市場佔有率,口碑和美譽度一直處於高位。第三方支付行業就是金融科技領域的經典標杆,值得優先研究;
知識抽象,認知門檻高
與其他業務相比,支付行業知識內容比較抽象,認知門檻較高,有些概念可能天天掛在嘴邊卻未必清楚具體含義,比如支付清結算業務,何為清算,何為結算?
運行時間長,法律風險充分暴露
第三方支付隨著行動支付的崛起,普及率高,行業普遍的法律問題已經暴露,且已形成有效判決,這對於研究和剖析提供了可靠的素材來源。
深入金融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第三方支付已經滲透到我國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說無處不在,更清晰的法律規範,有利於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更有利於普惠金融,服務社會。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把第三方支付訴訟案例圖譜作為開篇,期待自此,逐次為大家打開日新月異、博大精深的金融科技法律知識圖譜的捲軸。
我們一起見證金融科技的未來!
特別說明:
我們檢索分析了500+裁判文書,選出196份裁判文書,提煉出了七大類第三方支付機構涉訴的問題,逐一展開分析,以饗讀者。
為便於迅速查找案例,我們經縮略處理後,在公眾號內發布此報告的公開版本,您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上述文件。如您需要了解更詳細的文件內容或獲知使用知識圖譜的具體步驟,請聯繫團隊律師:
餘英傑 yingjie.yu@dentons.cn,
肖 颯 sa.xiao@dentons.cn。
獲取詳細資訊,請聯絡颯姐團隊
【 mi.cui@denton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