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3日,由20名同學組成的蘭州理工大學暑期赴臺社會實踐團在靜宜大學格倫樓如期開班,靜宜大學學術副校長王俊權教授致歡迎辭並為我校師生送上祝福。王校長說,蘭州理工大學22位師生來到,臺中的雨水也到了,「遇水則發」,為了同學們的專業學習發展,為了兩校友誼的永續發展,祝同學們「蹲好馬步」,打好基礎,學有所成,在跨領域的學習實踐中成長發展。
13日上午的「啤酒生物化學」理論學習由食品營養學系主任鍾雲琴教授主講。鍾老師在簡要介紹了專業和學科發展概況的基礎上,從科學理論角度對靜宜大學「科隆」啤酒的生產工藝做了闡述,強調了啤酒發酵原料選擇、酵素(酶)選用和溫度升降相對要精準控制的重要性。中午一點,實踐團師生在食品營養學系的實驗工廠品嘗了靜宜「科隆」啤酒產品的風味,學習了啤酒發酵工藝涉及的重要步驟,還調製了不同風味的冰露飲品。
14日上午,在鍾雲琴主任、李雨蓁和譚智遠兩位學生志願者的引領下,驅車一個多小時到達新竹縣竹北市津採酒業有限公司,受到公司領導和員工的熱忱歡迎。釀酒工程師柯仁程按照啤酒釀造程序對照工廠設備,依次對麥芽糖化、麥汁過濾、啤酒花添加、麥汁煮沸、迴旋沉澱、釀造發酵等操作工序做了詳細介紹,並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技術性問題。臨別之際,總經理林坤生先生贈送了公司生產的「迎曦」和「鳳凰橋」啤酒,讓實踐團師生品嘗鑑賞。同學們表示,公司生產的啤酒味道濃鬱,殺口性強,口味獨特,印象深刻。實踐參觀過程中,帶隊老師李志忠、任海偉和公司領導做了親切交談,詢問了「媽媽嘴咖啤金色波特」啤酒的來源與製作工藝;同學們和工程師也熱烈探討了高酒精度啤酒「簡而不繁」的生產工藝之關鍵所在。
14日下午,在臺灣靜宜大學的協調和統籌安排下,實踐團20名學生在李志忠和任海偉兩位老師帶領下,赴新竹市臺灣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進行參訪學習,靜宜大學食品營養系主任鍾雲琴教授陪同參觀。
實踐團一行到達研究所後受到熱烈歡迎和接待,研究所所長助理、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主任朱文深博士首先簡要介紹了研究所概況與特色,並通過視頻VCR形式精彩展示介紹了研究所在生物資源保存、產品研發創製、工程研究服務、技術檢測、產業人才培訓與技能鑑定等方面的系列成就。
隨後,研究所賴進此博士首先帶領參觀了生物資源保存中心,該中心保存著豐富的微生物菌種、細胞株等生物資源,是亞洲最完整的生物資源中心。特別是看到能同時存儲80萬份生物資源的超低溫存儲罐時,讓現場師生感受到了現代生物技術的魅力和高精裝備的神奇,保存中心就像「生物資源銀行」一樣可以存儲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
實踐團一行又參觀了微生物發酵製程暨生物程序開發平臺,該平臺包含有細胞培養與保存研究、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微生物發酵工程、產品分離提純與精製設備等先進的中試生產設備。通過學習了解不同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同學們掌握了從微小細胞到高端生物產品的製作流程。
最後,研究所專家又帶領參觀了產品展廳,了解了全素植物蛋白肉、即食衝泡飯、無磷酸鹽重組火鍋肉片等創新產品,這些產品開發涉及食品質地建構設計、特色菌種應用、含顆粒食品無菌製程、智慧烹調設計與產品預測等先進技術,各種奇特產品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同學們駐足欣賞,並諮詢請教了有關技術、工藝、市場現狀與前景等問題。
通過此次參訪,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食品與生物產業的發展前沿,加深了同學們對生物資源工業化、產業化發展前景的認知,增強了對專業學習的信心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