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2020-12-20 人民網湖南頻道

原標題: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經常出現下肢疼痛或腹部疼痛的現象,如果是正常的生長痛的生理現象,那麼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否則就需要帶孩子及時就醫了。當然,也有很多父母不理解為什麼會有生長痛,下面將會為您講解兒童生長痛的原因,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兒童生長痛的原因

  1、骨骼快速生長

  兒童骨骼生長迅速,而四肢長骨、神經肌腱、肌肉的生長相對緩慢,因此就會導致疼痛。

  2、代謝物的積累

  兒童過度活動,或組織代謝產物過多,都會導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造成肌肉酸痛。

  3、脛骨內彎

  當小孩剛學走路時,腿部肌肉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小腿的脛骨會向內彎曲,膝關節會往外翻,直到孩子的腿部肌肉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身體的重量,使其能夠正常行走,然後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彎的情況才會得到矯正。但仍會有少數幼兒不能及時糾正,當孩子們經常不自覺地繃緊腿部肌肉時,就會出現生長痛。

  如何區分兒童生長痛和病理痛

  生長痛是肌肉痛,疼痛斷斷續續;關節炎則會表現出關節紅腫,疼痛位置會發生變化;病理性的骨痛疼痛持續時間長,疼痛強度大;扭傷或者骨折,按壓會有疼痛,骨折部位會紅腫;兒童白血病也可能表現出骨痛,但可能伴隨發燒、貧血、臉色蒼白等症狀,骨和關節都會有疼痛。

  生長痛到多大才能結束

  短的可能幾個月,長的一到兩年。生長痛是正常現象,實際不需要治療。可以局部按摩、熱敷緩解生長痛,也可以給孩子吃點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能起到營養神經,緩解神經牽拉疼痛的作用,但作用不大。在孩子長個子的時候需要補充優質動物蛋白和豐富的含鈣的食物,比如肉類,牛奶等,還需要多運動,多曬太陽。

  兒童生長痛怎麼辦

  1、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能有效地讓寶寶忽略疼痛。爸爸媽媽可以用故事、遊戲、玩具、卡通等方式來吸引寶寶。對待有生長痛的寶寶要比平時更加溫柔,因為父母的鼓勵和精神上的支持是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有時甚至比藥物更有效。

  2、補充營養

  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階段要多補充鈣元素,比如牛奶、貝類食物、骨頭湯等等,食療對緩解生長痛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什麼是生長痛嗎?生長痛和疾病痛的區別,你應該看看!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經過對兒童的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可確定是生長痛。那麼你知道如何區分生長痛和疾病痛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寶寶生長痛的注意事項吧!
  • 有一痛叫「生長痛」
    焦急的父母帶小孩去檢查以後,醫師找不到異常的地方,認為可能是「生長痛」,觀察即可。什麼是生長痛呢?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經過對兒童的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可確定是生長痛。
  • 兒童「生長痛」是什麼?
    今天呢,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生長痛」什麼是「生長痛」 生長痛多表現為下肢肌肉疼痛,最常發生的部位是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爾會在腹股溝區疼痛,一般是以關節以外的地方,典型的就是酸痛疼痛,也有部分病例是一側疼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者骨骼的疼痛,疼痛多發於夜間。
  • 千萬別把生長痛當成缺鈣了 家長該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生長痛?
    生長痛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因為這是一種並不常見的兒童疾病,常出現在生長最旺盛期之前的肌肉性疼痛。生長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生長痛多在半夜發生臨床上對於生長痛的病因尚不清楚,而生長痛多發於5~10歲的兒童,可能是兒童骨骼生長發育過快,而肌肉及神經相對生長較慢,而引起的肌肉、神經等組織的牽拉痛。也有可能是劇烈運動後肌肉產生乳酸過多所致。
  • 4招教你緩解兒童「生長痛」
    其實在孩子快速長個子的階段,如果沒有發現任何檢查異常和病理體徵,那麼很有可能是「生長痛」。生長痛多發於2-12歲兒童,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那麼兒童為什麼會有生長痛的發生呢,常見原因如下:1.
  • 兒童生長痛,到底有多痛?關注這幾個警告症狀
    兒童腿疼大多數生理性,運動過度雙下肢酸痛,大多數在運動後感覺到疼痛,還有一種是生長痛,極個別為骨腫瘤疾病導致。其實生長痛在兒科門診經常遇到,那到底什麼是生長痛,今天柯大夫與各位家長分享一下有關內容。#百裡挑一#01定義:生長痛是指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
  • 神秘出現的生長痛,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如果有,不用那麼擔心,這可能是「生長痛」。那麼,什麼是生長痛?如何判斷是否生長痛?家長們又該如何對待呢?現在,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生長痛是許多小朋友都會經歷的一種痛,由於常常發生在孩子生長期,因此被稱為「生長痛」,它是兒童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近年來因孩子生長痛而到小兒骨科門診就診的人數越來越多, 可達小兒骨科門診就診人數的 1 / 3 以上。生長痛一般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如果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
  • 有寶寶的家長注意,有一種痛叫「生長痛」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經過對兒童的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可確定是生長痛。生長痛大多是因為兒童活動量相對較大、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和筋膜的生長發育不協調等而導致的生理性疼痛。
  • 生長痛,孩子長大的必經之路?
    那麼孩子可能出現了生長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相關知識。「生長痛」是指一些學齡前兒童和早產兒雙腿出現痙攣、肌肉酸痛等情況。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傍晚或夜晚,雖然並無危險,但它可能會導致孩子半夜驚醒。它通常始於兒童早期,大約在3~4歲左右,8~12歲的兒童往往會再次發作。
  • 孟媽小科普 | 兒童生長痛是什麼?睡了一覺起來,感覺海拔都高了呢~
    但是,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疼痛感又消失了,還是和往常一樣跑跑跳跳,也不像是生病了。孩子腿疼的這一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育兒專家表示,這大多是兒童生長痛的表現。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多見於3~12歲生長發育正常的兒童。生長痛主要表現為間歇發作的下肢疼痛。疼痛多為鈍痛,也可針刺樣痛,甚至劇烈牽拉痛。
  • 孩子晚上睡覺膝蓋痛?「生長痛」無需治療,但要與腫瘤相區別
    這種痛可能在晚間毫無徵兆地來到,表現為關節周圍疼痛。上海市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王隼提醒,生長痛並非疾病,而是兒童生長發育期間常見的生理現象。這種疼痛無需治療,通常疼痛發作後半小時就能緩解。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經過對兒童的檢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可確定是生長痛。
  • 孩子出現生長痛該怎麼辦?
    孩子出現生長痛該怎麼辦?  間歇性、不發燒 成"生長痛"判斷標誌  小心碩是個淘小子,過年以來和小夥伴每天跑跑跳跳,可是幾天來,孩子一到晚上就腿疼,由於孩子表達尚不清楚,所以家長趕緊帶孩子來醫院。經過詢問後判斷,孩子只是生長痛。
  • 兒童生長痛3大原因及治療,注意白血病也腿疼
    晚上孩子突然對李媽說,「媽媽,我的腿好痛!從昨天就開始腿。」李媽穿上衣服,驅車直奔醫院,掛號、取號、等號花了約半個小時時間,看病只用了3分鐘,醫院也沒有說出孩子是啥問題,估計是生長痛。李媽表示,「停車場找車都比看病時間長,老娘被兒子折騰的想去屎!
  • 孩子睡覺喊腿疼 原來是「生長痛」
    醫生經過檢查後表示,這是「生長痛」,很多小朋友都會有這種現象,不用過於擔心。 兒科專家表示,出現「生長痛」的年齡大約在4~7歲,因為這個年齡能夠說清楚什麼部位不舒服,12歲以後逐漸減少,18歲基本就沒有「生長痛」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生長痛」,根據統計,有13%的男孩和18%的女孩有這類問題,佔每年小兒骨科門診病人的7%。 這什麼會出現生長痛?
  • 「媽媽,真的好痛」:當孩子老喊痛時,當心「生長痛」這個惹禍精
    「媽媽,我的手和腳又痛了,真的好痛的!」9歲的女兒一放學回來,就淚眼汪汪的跟我哭訴。讓我的心不由得懸了起來。,而且還痛得難受。醫生經過問診和一系列檢查後,給出了一個讓我感覺意外的結果——生長痛。什麼是生長痛? 據醫生介紹:生長痛是指兒童在生長期的某一個階級,因為身體生長迅速而導致的生理性疼痛。
  • 兒童骨痛並非全是「生長痛」,8歲孩子腿疼查出淋巴瘤
    後來到東莞市兒童醫院找專家診療後,小歡的診斷終於得到明確,竟然是ALK陽性間變大細胞淋巴瘤。「提到淋巴瘤,一般大家很容易想到發熱、淺表淋巴結腫大、盜汗,但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症狀,表現為骨痛的結外侵犯。」東莞市兒童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張振洪介紹,近段時間,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收治了多名骨痛症狀的血液腫瘤患兒。
  • 男孩腿疼被誤以為是生長痛,最後不得已截肢,生長痛究竟是什麼?
    前段時間,主持人何炅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與孫莉的對話,孫莉說,她的女兒黃多多長得實在是太快了,如今正在經歷生長痛,會經常性腿疼。何炅聽了後自黑道:"生長痛這種痛我從來沒痛過,好心痛!"不過調侃歸調侃,很多家長肯定會感到好奇的是:生長痛究竟是什麼痛?
  • 生長痛?有可能是關節炎
    實際上,關節炎也可以威脅兒童的健康,影響兒童的生活質量。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風溼免疫科主任曾華松對兒童的三種關節炎進行了介紹:不少家長習以為常的「生長痛」,實際上就有可能是一種關節炎的症狀。而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不僅可以致殘致畸,甚至可以致命。
  • 比起身體上的「成長痛」,家長更應該注意,孩子「人生的生長痛」
    因為,她知道小寶正在經歷人生中的生長痛,在這個時候,不能輕易放棄。什麼是生長痛?兒童生長痛大多是兒童正常成長發育時期所特有的生理現象,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3~12歲的兒童身上。這種疼痛是暫時的,隨著兒童的成長,過段時間便會消失。但是,在兒童成長中,還有另一種生長痛容易被我們忽視,這就是人生的生長痛。孩子哭鬧、發脾氣、在地上打滾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到的生長痛。
  • 孩子「生長痛」才能長高嗎?
    生長痛其實是一種對兒童不明原因的肢體疼痛(主要是來源於下肢)臨床上一種說法, 事實上沒有人知道這種疼痛是從哪裡來的,骨骼生長本身並不會造成疼痛,但應該認識到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僅僅是骨骼而且還涉及到周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由於它們發育的速度不一樣而導致相互之間影響是目前對產生生長痛的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