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的多個小區嘗試「快遞箱換零食」。收貨期間,快遞箱成為這些小區裡的「貨幣」,居民憑快遞箱可根據兌換規則免費換零食。在上海的新顧村大家園,小學四年級的陳同學與小夥伴組隊挨家挨戶收集快遞箱,換回了一周的零食。(11月18日《珠海特區報》)
眼下,網購成了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幾乎每一次網購就會帶來一個紙箱。無論是大紙箱,還是小紙箱,留在家中確實也沒有多大用場,而且還佔用家中的場地。於是乎,有的人便把它當作廢紙給賣了,有的人乾脆一扔了之。
據了解,我國今年的快遞量將高達700億件,而且幾乎每一件快遞都使用紙箱,就算有一半是得到了重複使用,還有另一半幾乎是被當成廢品給賣了或當成垃圾給扔了。按平均每個紙箱重0.1千克,生產1噸紙需要20棵樹來計算,一年的快遞包裝紙箱就要消耗近7000萬棵樹。可見,由快遞紙箱帶來的資源浪費問題也日漸凸顯,「快遞紙箱回收」已刻不容緩。
可喜的是,目前已有快遞公司和電商推出了「1起環保·紙箱回收」「快遞紙箱回收換積分」和「回箱計劃」等服務,這就是很好的舉措。可見,「快遞箱回收」已成為一種趨勢,一種共識。
此次,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的多個小區嘗試「快遞箱換零食」,其目的就是喚醒人們要重視保護森林、保護環境,鼓勵人們行動起來,投身環保活動當中,為節約紙箱出一份力,也為保護森林、保護環境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筆者以為,「快遞箱換零食」之舉,值得點讚,值得提倡,更值得推而廣之。
但願「快遞箱換零食」活動能夠得到每一位「網購一族」的積極響應,從我做起,從不亂扔亂棄一隻快遞紙箱做起,投身環保活動中,做一名環保的踐行者。(廖衛芳)